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氏皇朝-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诩说:“霸先足智多谋,虽然我对你的所为有些不解,但是你做的事,最后总能对你产生好处。我相信,若是没有意外,霸先必是天下英主!”
    “那么贾师可愿意辅佐我这个天下英主,站在世界的顶峰?”我笑道。
    “霸先说笑了!”贾诩说:“我有什么本事能让霸先如此青睐,更何况我现在不是正在霸先麾下效力么?”
    “贾师的本事,我从小就知道!”我严肃的说:“若说现在,我麾下有四位谋士,郭嘉擅长军事,用兵出其不意,剑走偏锋,乃是名副其实的鬼才。戏志才沉稳有度,擅长内政,乃是王佐之才。李儒眼光独到,才华出众,乃是宰相之才,只有贾师乃是毒士!贾师用谋,阴狠毒辣,正是我所缺少的。我想让贾师在我背后,为我做那阴暗的一面,不知道贾师可愿意?”
    “这…”贾诩犹豫了,我这么说就给了他很大的权利,但是也伴随的很大的风险。这对喜欢明哲保身的贾诩来说,是很不复合他的性格的。贾诩看了我半晌说:“你若是败亡了,可别怪我弃你而去!”
    我哈哈大笑着对贾诩说:“有贾师全力相助,再有郭嘉、戏志才之智,奉先、云长之勇,我若还是败亡的话,贾师以为我们的对手是神仙么?”贾诩看着我自信满满的脸庞,笑了!
第二百五十章 救北海
    其实贾诩对我和吕布的感情也很深的,古代人像父子、师徒的关系相差不是很大的。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贾诩虽然只比我们大十来岁,但是对汉代这种十三四年就有一代人的时代来说,大上十来岁说是长辈也不为过。虽然我们和贾诩分别了十年,可是在这十年里,贾诩对我们也是十分的牵挂的。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接近大汉权利的顶峰,又十分诚恳的邀请他贾诩作为我的智囊,贾诩自然会答应的。像贾诩这种人,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谁的麾下效力都是无所谓的。既然我能保证他的安全,又和他有着好像父子一般的关系,贾诩是很乐意为我效劳的。而且贾诩也知道,若是他不答应我,最好的情况也是我把他软禁了,至于杀不杀他,那就要看我的心情了。我安排好长安最近的动向,又让贾诩倾心相助,这使我心情十分的好。和我一样有个好心情的,还有刘备这位兄台。
    刘备在诸侯讨董的时候被吕布打的落荒而逃,在流离的路上他遇见了公孙瓒。公孙瓒这位兄台也十分够义气,就把刘备带回去了。路过平原的时候,公孙瓒让刘备做了平原令。而刘备到了平原以后,陆陆续续的又收到了几个人才。对刘备慕名而来的人中,最让人在意的就是汝南陈到陈叔至。
    历史上的陈到乃是刘备的亲卫统领之一,仅次于赵云的一员虎将。历史上曾经把他和赵云放在一起评价为: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到绝对是大将之才。刘备得到陈到后,也是大喜过望。别看刘备这人挺虚伪的,可是他看人的眼光可是一流,这点和他的老祖宗刘邦真的很像。刘备把手中的精锐亲兵,全部交给了陈到,起名为‘白眊’军,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白耳精兵。这白耳精兵乃是三国时期少有的精锐部队之一,是可以和鞠义的先登营、高顺的陷阵营并称的精锐步兵。
    陈到投奔到刘备麾下,刘备待他如历史上待赵云一般,犹如亲兄弟。这时的陈到也不过才十六七岁,被刘备这种老江湖稍微一糊弄,就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了。不过,历史上的陈到本来就是刘备的死忠派,对刘备死心塌地也是应该的。
    这天,刘备正在和魏延、沙摩柯在平原府衙处理政务,突然有一个浑身染血的年轻将领冲进了府衙,魏延和沙摩柯赶紧护住刘备。
    刘备看着那个年轻人满身是血,连忙问道:“将军从何而来,有何贵干?需要包扎一下么?”
    年轻人对着刘备一拱手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说:“多谢!我身上都是别人的血,所以无须包扎,还请玄德公速发精兵,前去北海救援孔太守。”
    刘备看完信向年轻人了解了北海的情况后问道:“你是什么人?”
    年轻人说:“某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乃是东莱人。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最近黄巾的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孔北海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刘备听了太史慈的话大喜道:“孔北海也知道世上有我刘备这个人?”于是刘备尽起麾下精兵前往北海救援孔融。其实说是尽起麾下精兵,也不过就三千多人而已。刘备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能有多少钱养兵?他还要顾及他仁爱之名,不肯对百姓盘剥,三千兵已经是刘备的极限了。
    刘备和太史慈同往北海救援孔融,一路上,刘备对太史慈百般笼络。太史慈虽然感动,却对刘备说:“我听闻大丈夫以信义存在这个世上,我早已经答应了别人,若是报答了孔北海的大恩就去投奔他,如今若是不去,岂不是有违信义?”
    沙摩柯说:“我哥哥乃是汉室宗亲,你去投奔他人,如何比得了投奔我哥哥?”
    太史慈笑道:“我有老母在彼,即使不去投效也要去把母亲接来吧。到了那里,兄长如何能放我离去?若是我不去接自己的母亲,还能算是人子么?”
    刘备问道:“不知子义所说的兄长乃是何人?”
    “九原吕峰吕霸先!”太史慈笑道。
    “什么!”沙摩柯怒道:“那两个三姓家奴?”
    刘备说:“子义若是前去投效吕峰,我也不好阻拦,还希望子义好自为之,不要助纣为虐!”太史慈对刘备的话不置可否,毕竟太史慈对我的感观,可比对他刘备的感观好太多了。
    北海城外,管亥也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管亥知道有人突围出去求援了,但他却也是欲罢不能。自从大贤良师张角死后,黄巾各渠帅被各个击破。管亥看着日渐衰败的黄巾势力心如刀割,于是他再次打起黄巾大旗,想要给黄巾贼们找一条活路。谁知道,汇聚的黄巾越多,拖家带口的也多了起来,慢慢的粮食就不够吃了。管亥听闻北海乃是大城,人多粮多,所以他就带兵前来索要粮食。孔融是什么人?他自诩为汉室的佼佼者,怎么会助管亥这种贼寇?管亥无奈之下只能挥兵攻城,想要威*孔融交出粮食。
    刘备来到北海,管亥看着刘备只有三千兵,而自己却有数十万之众,也就没把刘备放在心上。刘备带着魏延、沙摩柯、太史慈站在阵前,管亥看他们没有一点惧怕之色心中大怒,于是管亥就上前挑战,太史慈刚想出战,魏延早就策马而出了。历史上的管亥虽然能和关羽打上数十回合,但是遇见比关羽差不了太多的魏延,也抵挡不了太多下。可惜的是,魏延没能如关羽一样,把管亥斩于马下。
    管亥看见自己不敌魏延拨马而走,魏延、沙摩柯刚要追击,刘备就制止了他们。毕竟百万黄巾可不是他们的三千人马可敌的。孔融看见刘备的援军心中大喜,而太史慈却是在想等报了孔融大恩,就前来投奔我。
    (太史慈说:“就你刘备那几朵鲜花,还想招揽我?做梦去吧!”)
第二百五十一章 荀攸
    就在刘备赶去救援北海的时候,我这里也发现了一个大才。不过可惜的是,这位大才似乎不是很看好我。田丰奉我的命令掌管长安城里的军纪军法和治安等等事务,也就相当于廷尉之职了。于是我就让田丰去廷尉府办公,顺便把廷尉衙门里积留的案件处理一下,以免还有因为冤假错案而被囚禁的人。
    田丰在廷尉府办了几天工,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他的眼中。田丰看了大惊,于是赶紧找到我说:“主公,我在廷尉大牢里发现了一个大才,若是主公能说服他,那对主公的大业,可是大有裨益啊。”
    我笑道:“元皓!大才怎么会在廷尉府大牢里?难不成那里住的舒服?”
    “主公莫要说笑,此人真是天下少有的奇才!”田丰正色说:“主公可听说过荀氏八龙?”
    我笑道:“荀氏八龙如何能没有听过,可是在我看来,荀氏八龙里,除了荀彧、荀攸叔侄外,其他都是沽名钓誉,言过其实之辈。”
    田丰笑道:“我在牢中发现的大才,正是荀攸!”
    “什么!”我站起身来问道:“荀攸如何会在廷尉府大牢之中?”
    田丰说:“主公有所不知,这荀攸曾经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划刺杀董卓,可是保密工作没有做好,就被董卓知道了。董卓因为忌惮荀家的势力,所以没有杀他,暂时先拘押在牢房内。正巧此时董卓被杀,他就被人遗忘在了牢内。”
    “走!带我去见见他,若是他愿意效忠于我,就收下他,若是他不愿意,杀了算了!”我说:“这荀攸荀公达乃是天下少有的谋主,若是相助他人,日后必成我的大患!”
    田丰点点头就带着我来到了廷尉府大牢内,我看见衣衫褴褛的荀攸问道:“公达别来无恙?”
    荀攸抬起头看着我说:“吕峰吕霸先!你为何在此?不是说吕布除去董卓后,你们兄弟倆因为李傕、郭汜兵犯长安失踪了么?”
    “以公达的智慧还看不出其中的道理么?”我笑道:“刘协小儿野心甚大,我怎么会愿意效忠这种人?更何况他无情无义,王司徒那种忠心耿耿之人,若是我的麾下,我如何也不能让他去送死的,刘协小儿竟然将他缚于阵前!”
    “这还不是你们*的!”荀攸说:“若非你们*迫,陛下如何能做出此等事?你们即为汉臣就该效忠陛下,可是你们都干了些什么?”
    “本以为智计高绝的荀攸荀公达能说出什么不同的大道理来,原来也不过是忠君的那一套!王允也这么和我说过,可是我的问题他却是回答不了,不知道公达是否可以为我解惑?”我问道。
    “若是我回答上来,不知道你是否能让我辞官归隐?”荀攸问。
    “现在好像是我为刀俎,你是鱼肉吧!”我笑道:“不过算了,谁叫你荀攸也是一个大才呢!对于有才能的人,我一向是很尊敬的。但是你若是回答不上来,那又该如何?”
    荀攸犹豫了,他狠下心咬牙道:“若是我回答不上来,那我就在你麾下做事,直到我找到答案为止!而且就算我回答上来却不愿意投效你,你也会杀我的吧!”
    我不置可否的说:“少瞎想了,听我说!我敢保证你回答不上来。你说要我效忠陛下,凭什么?”
    荀攸眨眨眼说:“这还要问?这江山乃是刘氏的天下,陛下乃是刘氏的后人,我们自然要效忠陛下?”
    “照你所说,那刘邦为何不忠于秦始皇?”我疑惑道:“要是以这个观点来说的话,我们应该忠于三皇五帝的后人,为什么要忠于他刘氏?”
    荀攸眨了眨眼睛,他本来就比荀彧年长,经历的事情也多。而且他还没有荀彧那种理想化的想法。荀彧想让曹*做周公、伊尹却没有顾及过曹*的感受,所以荀彧死了。荀攸却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荀攸好好的活着还被曹*很看重。荀攸对我的问题无言以对,其实儒家的思想,孔子和董仲舒有很大的不同。董仲舒的理论和孔子的理论,有很多东西是矛盾的。
    我看着无言以对的荀攸又说道:“古人作为君主,都是以才德而论,后来大禹之子家天下,导致了皇权一直掌握在一个家族一个姓的手上,哪怕那个家族的后人再无能!这样对国家,对我华夏百姓有好处么?就说刘协,一个十岁的孩子登基为帝,他能有什么建树?他现在就应该是学习、戏耍的年龄,而不是陷入宫廷斗争,勾心斗角!”
    “可是你不能说,陛下长大后不会是一个好皇帝!”荀攸说。
    “一个在如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一个好皇帝?”我说:“满心的勾心斗角,满口的谎言,昔日孟母三迁就是为了孩子找一个好环境,可是你看现在的大汉朝廷,还算得上是好环境么?做皇帝需要什么?学识、对百姓治理的方法和责任心!刘协事败后把责任全推到王允身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为人!他是皇帝,若是他真的不把王允叫出来,李傕、郭汜敢杀他么?可是他为了自己的性命不敢赌,天下怎么能托付在这样一个人的手上!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还不如找一个有才德的人掌握天下!”
    “那你想怎么样?”荀攸问道:“篡位为帝?小心天下人共讨你!就算是董卓那样专横,也没敢篡位!”
    我笑道:“你把我当董卓那种白痴么?董卓到死都没搞清楚,反对他的到底是什么人!是世家大族而已!百姓我善待,若是有世家大族敢反对敢有异动,我就杀光他们。天下有能力的世家大族,不就是那几个么?我领地上的世家,我将土地都给没收掉,敢反抗者杀。其他的我不管,比如什么财产或是做生意所得钱财,只要按照我的法律条文办事,我也会善待他们的。篡位之事,我暂时还没想过,因为我麾下有前大汉皇帝,少帝刘辨!”
第二百五十二章 马韩勤王
    荀攸听了我的话大惊道:“你说什么?弘农王刘辨没死!这怎么可能?董卓不是对外宣称刘辨已死,连尸体都烧成焦炭了么!他干嘛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我笑道:“刘协撺掇董璜去杀刘辨,被我阻拦了就没杀成。董卓本来就没想杀刘辨,他废帝也是有灵帝遗诏的。这件事,灵帝和我提起过,只是我没答应他罢了!”
    “你是说不是董卓要杀刘辨,而是刘协撺掇着董璜去杀的?”荀攸问道:“不是说李儒才是*迫刘辨喝下毒酒的罪魁祸首么?”
    “你听谁说的?”我笑道:“又是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中的情报吧!人家李儒明明是去阻拦董璜的,你们却把他说的好像丧心病狂一样!”
    荀攸大惊失色道:“怎么会是这样,他们居然连我也骗?”
    “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什么大人物了?”我笑道:“他们把天下人都骗了,骗你一个小小的荀攸有什么稀奇的?所有的世家大族,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