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府长史张景生小心翼翼的来到晋王朱求桂身边,禀报道:“启禀王爷,陛下的快马飞递,七百里加急,刚刚到的,还请王爷过目。”
    猛然听说是皇帝陛下的七百里加急,晋王朱求桂也是楞了一下,皇帝给自己写信?稀奇了,也有点好奇,接过来,拆开看了看,看第一封,脸色就变黑了,再看第二封,还没看完,顺手就扔到地上,道:“要本王的钱?没门,本王的钱就是扔给到水里,也不会捐一分钱,朝廷的事,和本王有个屁的关系,还存钱?以为本王是傻子啊!没钱……立刻打送信的走。”晋王朱求桂咆哮着。
    王府长史张景生拾起地上的信,看了一下,见这是皇帝要捐银子的信,心中就苦笑,这晋王家的银子是那样好要的吗?再看第二封,更加的苦笑,不知道是谁给皇帝出的主意,这存钱和捐钱有区别吗?在晋王看来,这就是骗银子的。
    不过,这王府长史的责任就是教育、辅佐藩王,张景生还得尽一个长史的责任,苦笑了一回,道:“王爷,陛下新近登基,就扳倒了魏逆,正在风头上,王爷还是不要驳了陛下的脸面,即便是不存一万五千两,存个一两千两也是好的,起码让陛下知道,王爷也是关心朱家的天下的,如此,陛下也不会怪罪到王爷的头上来,也就算是交代过去了,何况,只是存,又不是捐,日后,还可以取回来的,不然,陛下的脸面,怕是不好看。”
    晋王朱求桂正在左拥右抱的快乐着,见自家长史张景生这样说,想了下,道:“脸面?那就存个五百两吧,算是本王给陛下一个脸面……”
第二百三十九章 给李自成加工资,定渔业
    五月十六。
    一大早,杨改革就爬起来,默写昨天晚上找到的资料。这捕鱼业的资料,昨天,搞到不少,对这捕鱼业,算是有了一个了解,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大臣们如今,早已习惯了当今皇帝的习惯,八九点才上朝,这种日子,真的是好过,远不像从前那样,半夜刚过就得从暖被窝里爬起来,遇到寒冬腊月,更是要在雪地里呆上几个时辰,一点没有如今舒服,纷纷爱上了这种作息时间,当然,少不得有些老古董嘀咕几句,说皇帝这是好逸恶劳。
    今天是早朝的日子,大臣们照常来到了太和门,准备参加早朝,不过,皇帝临时推迟了早朝的时间。
    太和门西侧广场有一排廊庑,原本是作《大明会典》用的,不过,如今僻出几间,作为朝臣们上朝之前整理仪容的场所,也是一个暂时歇脚的地方。
    这间间廊庑前面,都摆着一块大镜子,是专门给各位大臣自己整理自己仪容用的,算是皇宫里赶时髦,也是皇帝的计划,推广穿衣镜的计划。
    郭允厚是户部尚书,不过,他这户部尚咋地,不待见他,很多事都不跟他商量,转而跟自己的部下商量,这让他十分的恼火,想如今户部过手的银钱,每年千万两,自己却又眼看着离开这个位子,心中十分的不甘,也恼火,不过,给别人当臣子,别人不待见自己,也没办法。
    郭允厚正在镜子前面呆,一位大臣凑过来,笑呵呵的哦道:“郭大人,今日天气不错啊!”
    郭允厚心中烦恼,干巴巴的应了一句:“呵呵,是不错啊!”
    “呵呵,这面镜子不错!又大,又亮,照的人也清晰,当真是个好宝贝。”这个官员随口又说了一句。
    “是啊!这个大镜子,当真是宝贝,用它整理着装,仪容,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郭允厚也出感慨,这一面镜子就是好几百两,这京城之中,达官显贵,谁家要是没这种大镜子,都不好意思出门,在这种大镜子面前整理着装,仪容,才显得气派。
    这个攀谈的官员道:“呵呵,下官听说,陛下这次铸银币,成色相当的高,接近纹银的成色了,呵呵,陛下如此厚德,以纯银造币,当真是方便了天下百姓啊!免了天下百姓使用散碎银子之苦,当真是不可多得的善政啊!……”这名官员无头无脑的说了这些。
    郭允厚正在想心事,听见别人这样说,也就随口道:“呵呵,全赖陛下圣明……”
    那个官员又继续说道:“呵呵,郭大人也是厉害啊!想郭大人在朝堂之上一声喊,就给户部喊来了数十万两银子,在下真的是佩服啊!”
    郭允厚正在极力的想缓和自己和皇帝的关系,听见这个家伙揭自己的伤疤,心中恼怒得很,可是,没作,别人没说错,确实是自己当时一声喊,给户部喊来数十万两银子,自己当时实在是恼火皇帝只待见自己的下属,什么事都和自己的下属商量,却不待见自己,当时也就是无名火作,现在过后,又后悔了。
    郭允厚搞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不待见自己,郭允厚准备缓和皇帝和自己的关系,这铸本,是倾尽户部所有,二十万两,不过也知道这种作用不大因为皇帝所赚之钱不多,铸本却十分的大,即便是自己使劲全身力气弄到的这二十万两,对于铸本来说,也是杯水车薪,郭允厚看着镜子呆,没心思理会刚才那个揭自己伤疤的家伙。
    这个和郭允厚攀谈的赵姓官员见自己奚落的郭允厚没啥反应,也就觉得没意思,一边去了,这朝中都知道,皇帝有事和户部的侍郎商量,不和尚书商量,而户部尚书郭允厚在早朝的时候,一声喊,给户部喊来了数十万两银子,把皇帝的数十万两银子喊到户部来了。这种人,还能在朝堂上呆下去吗?众人都在猜测,这郭允厚还能干多久?下面有个厉害角色顶,上面的皇帝不待见,还破皇帝的财,这种人,在这尚书的位子上,呆不了几天。
    众臣只在这这里呆了一会,就接到皇帝来早朝的消息,纷纷排队,去早朝。
    太和门。
    一切如常,叩头之后,才开始正式的议事。
    今天实在是没有什么大事值得商量,如今的大事,就是赈灾,赈灾的钦差都已经定下来了,其他的小事,又不需要件件拿到早朝上来讨论。
    杨改革见众人没有说话,于是,自己开口道:“兵部尚书可在?”
    “臣在。”兵部尚书刘延元站了出来。
    “朕问你,驿站可归兵部管?”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正是。”刘延元很奇怪,皇帝问这个干吗?
    “哦。朕问你,当驿卒辛苦吗?”
    “回禀陛下,确实辛苦……”刘延元更加不知道皇帝要干吗,这不是废话吗?和卒牵扯上的,那一个是不辛苦的?没看到一个沾了“卒”的东西还叫爽快的。
    “是啊!朕也觉得辛苦,朕这几日,了不少文书,用的都是七百里加急,朕想,一天就飞奔七百里,这人受得了吗?”杨改革说道。
    底下的大臣差点笑出声来,别人就是跑死了,你和你这个皇帝有什么关系,难不成陛下您还准备试试这七百里是如何跑出来的?
    刘延元好尴尬,和皇帝讨论这种事,真的是有点——感觉好像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皇帝的想法,为什么就这样幼稚呢?
    “启禀陛下,跑出七百里,确实很累,不过,这七百里不是一个人跑出来的,是有驿站接力,每个驿站跑一段距离,有三十里,有一二十里,如此,七百里分担到数十人去跑,也就没那样累了。”刘延元也不好说皇帝陛下怎么怎么,只好忍住内心的笑意,跟皇帝解释。
    “这个,朕知道,但是朕还是觉得不轻松,虽然每个人每次只跑几十里,可是,万一这需要跑到次数多了,必定也十分的辛苦啊!刘爱卿,你说是不是?”
    刘延元搞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和他说这个,于是道:“回禀陛下,是这样的。”
    “……朕这几日,一下子了数百封信件出去,用的就是七百里加急,朕忽然想,这些驿卒,肯定十分的辛苦啊!”
    “回陛下,正是。”刘延元已经无力回答皇帝的话了,这和小孩子过家家又有什么区别啊?皇帝怎么想到一出是一出啊!平时看皇帝,挺精明的一个人啊!怎么现在和个小孩子一样想问题?
    杨改革顿了顿,道:“朕通过这件事,忽然觉得,我朝如今要做远前人的赈济,移民,可谓工程浩大,再者,边关,军事的战事也是常有,朕想这书信,往来政务,紧急军情情报的传递量,肯定会剧增,朕想,是不是得给驿站的驿卒们加点补贴?如此,才能更好的传递朝廷的紧急政务军务,也才不至于误事?”杨改革决定给李自成加工资。
    外人绝不会知道皇帝想的什么,想干什么,只觉得皇帝的想法十分的幼稚,那里知道皇帝是在干涉历史,挽救自己的生命。
    众人见皇帝如此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原本一些大臣还担心皇帝要找驿站的麻烦,现在看来,应该不是,而是加钱,很多大臣觉得很奇怪,皇帝不说消减驿站开销的话,反而说给驿站加钱,不,给驿卒们加钱。
    刘延元的脑子不够使了,这驿站是个黑窟窿,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还要往里面加钱,不得不说,皇帝还嫩了点,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不过,话出来的话又是另外一种:“启禀陛下,确实如此,如今紧急政务,紧急军情的传输数量,确实与日俱增,陛下如果要给驿站加俸饷,臣赞成。”这种分钱的好事,不要白不要,多少能留一些下来,刘延元当下就赞成皇帝,虽然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很搞笑,很幼稚。
    “那朕问你,如今这驿站每年的支出是多少?”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百万两。”刘延元道。
    “嗯,那就加个一成吧,主要用于驿站快马飞递上,不要用到过往的接待上,明白吗?”杨改革决定,在不撤汰驿站的基础上,再加一成的费用给驿站,希望李自成这家伙不失业,更加热爱邮递员这份职业。
    刘延元觉得自己脑袋短路了,听皇帝说的话,刘延元觉得皇帝是知道这驿站在接待这方面的猫腻的,不像自己理解中的那样幼稚,可是,还是要给驿站加钱,这不是拿肉包子打狗吗?
    “臣遵旨。”刘延元答应下来。
    郭允厚的麻烦来了,皇帝要给驿站加钱,十万两,现在他从那个地方找十万两去?这仅有的二十万两,全都给了皇帝做铸本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道:“启禀陛下,如今朝廷大举赈灾,户部无钱可拨啊!”还有更大的麻烦,听皇帝这话的意思,是要加钱给驿站的驿卒,可问题来了,给驿卒们加钱了,其他人就不加?天下带这“卒”子头衔的人不知道多少呢。这钱从何处出?郭允厚觉得自己缓和皇帝之间矛盾的打算,怕是要落空了,因为又得从皇帝的钱袋子里掏钱,皇帝肯定更加不会待见自己。
    “这个钱,朕出。钱要立刻拨下去,不可延误。”这笔钱,杨改革本来就打算自己出,就是打算用这笔钱稳住李自成的,希望小钱能办大事。
    “臣遵旨。”郭允厚答应下来,有些垂头丧气。
    ……
    这一天的早朝,基本上就结束了。
    下了朝,杨改革才对王承恩道:“大伴,去把徐师傅及二位副差请到文华殿去,还把秦耀祖叫上,朕要办这渔业的事,让秦耀祖带上那些船样。”杨改革要继续昨日没有完成的事。
    “奴婢遵命。”王承恩答应下来,然后去找人。
    杨改革先行来到文华殿,开始看自己的资料。
    最先到的是徐光启等几位钦差,然后是秦耀祖,秦耀祖还把他那些大大小小的船样也带来了。
    行过礼。
    杨改革才道:“今日把几位召来,是要商议昨日的事,关于捕鱼,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几位听一听。”
    几人都不作声,听皇帝怎么说。
    “朕综合了几位提出的意见,想出这样一个办法,朝廷出资建造各种渔船,招募灾民捕鱼自救;一条或若干条大小渔船编成一个捕鱼队;当地渔民,灾民混搭;灾民以力入股,当地渔民也以力,以捕鱼技术入股,各占一定的比例,多寡看出力多少,捕鱼技术如何;朝廷再以船入股,也占一定的比例,各渔船,捕鱼队只需要完成朝廷的定额,多余的部分,按照所入股,归渔民和灾民处分。几位看如何?”杨改革大致的说了自己的方案。
    这个方案已抛出来,几位都开始沉思。
    这几人里面的渔业专家徐光启最先开口问道:“敢问陛下,灾民,渔民,朝廷各自占一定的股,各自所占之股是多少?需要缴纳给朝廷的是多少?这以力入股好理解,乡野之间,也多有以力入股者,或种地,或开山,所得,依先前约定,各取所得,入股了,自己就是东家了,做事才肯下力,收获才多,这个臣能理解,臣不解的是,陛下好似有意让这些灾民留在当地变成渔民,不想让他们去围湖造田啊!”徐光启问的全是核心问题。
    “呵呵,朝廷占多少股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需要捕获的鱼去救灾,这个比例,就需要在当地了解情况之后再下定论了,朕这里,也不好现在就下定论,要多了,渔民,灾民吃亏,无人去捕鱼,少了,朝廷救济跟不上,白费如此多钱,这个,到了地方再具体的商量吧,朕只给一个底线,朕希望朝廷所占比例,不要过一半,最好在四成以下,呵呵,朕确实是想让那些渔民留在当地,徐师傅想,这天灾延绵数年,好不容易让那些灾民学会了捕鱼,难道又放回去让他们种地,再找一批生手学习捕鱼?这岂不是浪费?所以,朕的打算是想让学会捕鱼的灾民留在当地,持续的捕鱼,如此,才会有比较稳定的收获,这赈灾,才比较可靠。”杨改革说了自己的打算。
    “臣明白了。”徐光启答道。
    “朕再说一些,捕鱼船或者捕鱼队所捕获的鱼,缴纳给朝廷的,朝廷主要是用来赈灾的,并不需要经济价值高的鱼,只需要能填饱肚子即可,要的是重量,灾民没有权利挑剔,有经济价值的,可自行卖掉,比如鱼翅,这一点,务必和渔民,灾民说清。”杨改革又嘱咐,这是杨改革昨天搞了一夜的劳动成果。入股是为了调动灾民的积极性,毕竟有了自己的船,也算是有产阶级了,允许当地渔民入股,是为了缓和灾民和当地渔民的对立情绪,获得捕鱼的技术,朝廷不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