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9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人见李大勇脸色铁青,赶紧相劝,“行了行了,咱们这些老兄弟,都是贱命一条,死也就死了李头儿向来待咱们不薄,你这不是让李头儿为难吗?”
    “李头儿,吐蕃蛮子上来,你见过咱软过一下?昨天那会儿,若不是俺。。。不说这个,兄弟们当兵吃粮,确实是贱命一条,但现在连粮饷都吃不上了,还指望咱们拼命?”
    “昨天咱到将军府去禀事,俺瞧着将军府可是热闹,都在搬东西,要是将军领着人突出去,你说他会不会扔下咱们不管?”
    “嗯?你这是在哪儿看到的,可不能胡说啊。。。”
    这句话一说,当即几个人的脸色就都白了,李大勇死死盯着他,手悄悄就按上了刀柄,这可不是小事,若是假的,就是惑乱军心,他们这一队人都得掉脑袋。
    “你之前怎么不说?”
    “说个屁,将军是什么人,谁不清楚?还用我说什么?昨天又打的狠,大家杀气足,我要是在这里说一个字,不用别人,光李头儿你,就能当即劈了俺,当俺傻啊?李头儿你也别瞪眼,今天兄弟们都在,说这个,只想李头儿你带着咱们,想条后路出来,别到时候把大家伙儿往死路上领。”
    李大勇一下就不说话了,半晌,看着众人忧虑恐惧的目光,咬了咬牙,“老二,这可不是说笑,一旦。。。”
    “俺以祖宗发誓,就是看到了,哼,那么大的动静,俺就不信,各位将军们都不知道,说不定啊,都打着什么鬼主意呢,也就是咱们这些守城的,拼死拼活,却不定落个什么下场呢。”
    李大勇紧咬着牙,脸色变幻不定,又下意识的往城外瞧了瞧,终于,回过头来,脸上已经带上了几分悍然之气,招手让众人都凑过来,“既然他不仁,就别怪咱们不义,来,咱们合计合计,该怎么办是好。”
    (求月票,求赞,不找理由,阿草就是码的慢了,几个小时,才码出来一章,这几章,就当一个过渡吧,码的脑袋都疼了,却好像并不太精彩,还得好好构思一下,真郁闷啊。)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西凉(六)
    这一天,吐蕃人没有再攻城,诡异的平静之中,本来被围的死死的西凉城也闪开了一道缝隙。
    面向戈壁沙漠方向的北城这边,围城的吐蕃人收拾行装,退了开去。
    围三阙一,典型的攻城路数,趁势而来的吐蕃人,终于开始变得不那么张狂了,但理智的攻城者,在战争中往往会显得更加可怕一些。
    这是西凉城被围之后,最平静的一天。
    但在平静的表相之下,城中内外都是暗流涌动。
    在城外吐蕃大军当中,一些准备好行装,想要离开的这里的人,都被捉了起来,随后,数十颗血淋淋的人头便挂上了高杆。
    太阳之子在用鲜血宣示着自己的决心和不容任何人挑衅的威严。
    高地人咒骂着他的残暴和专横,也恐惧于这位低地王者的血腥手段,而低地人则俯下头颅,祈祷着他们的太阳之子能够收敛他的怒火,再次带领他们夺得一场辉煌的胜利。
    而在西凉城内,守军依旧人心惶惶,一些谣言在快速的传播着,以指挥使李成忠为首的西夏将领们,一边在安抚着城中动荡的人心,一边也加快了出逃的进程。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从吐蕃人吐蕃出现在西凉城下,这些深知右厢军司情形的军中重将们,便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能守得住这座西凉城了。
    相比那些像李大勇之类的低级军官,他们更加清楚自己,面对的是怎样一种内忧外患的糟糕境地。
    本来够右厢军司主力数年之用。并支应甘沙等军事重镇的粮草。早已在这几年被倒腾一空。尤其是去岁,以指挥使李成忠为首的军中将领们,都在为自己的后路忙碌。
    金银细软,纷纷外运,交结朝中权贵,作为西凉城,或者说是右厢军司军中,最多也是最珍贵的东西。粮草军械等物,更成了将领们上下其手的重点。
    在他们看来,西凉城一旦划归秦人,东西留着可不就便宜了外人,不如都分了了事,只要朝中的大人们能分上一杯羹,过后哪里还会追究什么,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西夏,也都是司空见惯之事。
    所以,这些右厢军司的将领们做的分外大胆。只给留下了过冬的粮草,其余都已不知去向。即便是李成忠自己,也不太清楚,这些粮食什么的,到底都流入了哪些人的口袋。
    可以说,右厢军司诸将,在其中都分到了不少的好处,到了开春季节,李成忠还在想着,收了自己好处的那几位大人,应该能加把劲,往西凉城这边,再运上几批粮草,那样一来,大家伙的好处定要更多一些才对。
    可惜的是,他这里还没等到朝中的消息,却已经将吐蕃人给等来了
    一连几日的攻守之战过后,如果说底下大胆一些的军兵,就像李大勇等人,多数会觉着番人蛮子虽然来势汹汹,但接着坚城之利,就算不能将番人击溃,自保却应无虞,还能轻松的笑声几声的话,那么一到晚间,就聚在李成忠府中的各部将领们,就可谓是心知肚明,死气沉沉了。
    外间没有援军,因为根本没机会派人出去请援,内无粮草,因为右厢军司的粮草多数都是经他们之手运出去的,他们到现在最后悔的也许就是没跟着粮草一起走罢了。
    在这些军中大将看来,如今的情势,只能用险恶来形容。
    现在靠着各部积蓄还能勉强支撑一时,但实际上,只要吐蕃蛮子等在这里,不用怎么打,城中自己就会乱起来。
    吐蕃蛮子没来之前,就已经险些酿成兵变,那就是明证,西北凉州地界,军人们向来胆大妄为,杀官造反其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比之左厢军司更难管束,若非如此,朝中也不会有人提议将西凉重镇送给秦人。
    历来右厢军司上下,也多有怨言,说是右厢军司是后娘养的,不能借着商道之便逐利也就罢了,粮饷上也无法跟左厢军司相提并论,守着这荒凉地界,着实眼红东边银夏等处富得流油的家伙们。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没什么用了,右厢军司势弱,也不是一日两日的工夫造成的,其中的原因,也非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的。
    到得现在,右厢军司实已穷途末路,这个情势许多人心里都是明镜一般。
    从吐蕃大军来到城下,联营遍布十数里,李成忠带着众将只在城头看了一眼,心下骇然之余,头一个想到的便是,此城已不可守。
    事实上,跟他一样心思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三日以来,众将议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李成忠只是命众将安抚军心,却拿不出一点办法来退敌,而众将议论纷纷,说的虽多,却也只能说是坐困愁城,无计可施。
    “姑父,城南城西被围的死死的,看样子是出不去了,咱们得早做打算啊”
    此时已是深夜,李成忠府邸中,李成忠面沉似水,听着外甥在那里着急上火的劝说,只是一言不发。
    不过看上去平静,心里却已是在暗暗后悔,当初将亲眷送走,其实他自己也已有了离去之意,只是朝廷那里有人送密信予他,让他收拢人心,一旦议和事成,绝不会让他没个下场
    实际上,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出来的意思,李成忠再明白不过。
    时至今日,虽说右厢军司已呈穷途末路之势,但毕竟右厢军司驻守西夏西南久矣,多年以来,见的阵仗不比左厢军司少,和回鹘人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牵连。
    换句话说,右厢军司的底子,在西夏各大军司当中,那要算得上是厚的,就算这些年情势急转直下,但军中之精锐还是留了一些下来。
    而关节之处就在这里了,朝中之事,身为党项皇族的他再是清楚不过,这些年来,朝中风波实际上就是皇帝和国相之间在斗法。
    说起来也是可笑,自太祖元昊立国,除太祖元昊南征北战,国朝上下无有不服之外,以下历代帝王皆都受制于人,少有人能像太祖元昊般乾纲独断的,不是政出后宫,就是主弱臣强。
    这般一来,皇帝与外戚,皇帝与臣下之间的斗争,简直是无日或无。
    好在的是,左右厢军司以及各大军司相互掣肘牵制,从来没有哪个将军接着兵权在手,于朝堂上话事,不然的话,西夏也不能存世至今才对。
    当然,由将军而国相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当今西夏国相李元康,就是如此,此人在平灭任得敬之乱中暂露头角,以后二三十年间,率兵屡次攻秦,官位扶摇直上,先帝晚年倦政,此人也越发得势。
    上面联结朝中重臣,下面各大军司司主不是出自其门下,便是甘为其驱使,所以,先帝驾崩,与秦人议和之际,此人趁机独揽朝纲,成了西夏又一大权在握,爪牙遍布朝野内外的强势国相。
    这话说的有些远了,回到当前,其实在李成忠看来,李元康叔侄两人一内一外,把持西夏军政这些年,也没什么不好。
    这叔侄两人本就是皇族,比那些外戚看着要顺眼的多的多,西夏皇族们的日子不好过,那根本怨不得旁人,谁让历代先皇都那么能生呢。。
    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了,李成忠看的很清楚,别说李元康叔侄掌权,就算是当今陛下拿到了权柄,皇族们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
    那才是真正的玩笑,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是当初太祖皇帝在时,杀起自己的子侄兄弟来,也不带眨眼的,实际上,外姓掌权还要好些,总归要忌惮一下皇族脸面,不会对皇族子弟大开杀戒。
    实实在在是皇族掌权,要更加忌惮这些叔伯兄弟一些呢。
    而李元康叔侄皇族出身,这些年下来,却没对皇族子弟大动干戈,只是将他纷纷贬至外方,其实已经算是宅心仁厚的了。
    在这一点上,李成忠是看的分外透彻。
    但话说回来了,身为西夏皇族,有些时候。。你不争,却指望旁人心慈手软?做梦去吧。
    就像之前,密信到了他这里,他左思右想之间,还是决定在右厢军司等一等,右厢军司看上去是完了。
    但所谓破家还值万贯呢,何况成军百年的右厢军司了,而这里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西凉精兵。
    这些在黄沙戈壁之间纵横多年的军汉,只要掌握住了他们,任是到了哪里,都能卖出去好价钱来。
    而密信中的意思,是要他选出精锐,去京师汰换一些京师近卫下来。
    到了这里,熟悉朝局的李成忠哪里会不明白,等到朝廷旨意下来,他可能就会一头扎进京师那个越来越湍急的漩涡中去了。、
    那里其实是一处险的不能再险的险地,一个不慎,他李成忠的人头很可能就要飘荡在兴庆的城头,陪着他的,也断然不会少了,但他能不答应吗?能不去吗?
    答案显而易见。。未完待续。。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西凉(七)
    其实之前李成忠的谋划很简单,截留右厢军司军饷之事是他做的,右厢军司将要裁撤,以及朝廷将割让凉州予秦人等等谣言也是他派人散布的。。。
    这一切,可不光是因为贪婪之心作祟,当然,这其中定然少不了他和其他人等上下其手,这是惯例,没什么值得奇怪,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乱中取利罢了。
    右厢军司的命运已经注定,有朝中一些人的支持,闹出再大的乱子也不怕,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些人的出路也就能牢牢握在他的手中,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在右厢军司任职时间太短,威望不足所致,不然的话,他断不会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要知道,这么一来,其中凶险之处可是不少,兵变这个词在西夏从来从来可都是血淋淋的。。。
    他这里已经谋划多时,但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但黑压压的吐蕃蛮族大军出现在西凉城下的那一刻,他就明白,所有的努力也就尽数化为了流水,自己能不能从中逃得一条性命也成了未知之数。
    所幸的是,他的家眷都已送了出去,只剩下了一个外甥在身边奔走,也就没有多少的后顾之忧。
    此时的李成忠一边听着外甥在那里唠叨,心中暗自盘算着之后到底该如何行事。
    无疑,曾经跟随李元翰与回鹘人见过阵仗,如今作为右厢军司之主的他,是皇族中那些脑满肠肥之辈所不能比的,即便如今西凉已经被围。陷落乃早晚间事。但李成忠却还沉得住气。
    他清楚的很。别瞧着吐蕃蛮子来势汹汹,若非如今右厢军司人心惶惶,凭着吐蕃蛮子那点兵马,也就是能屠一屠卓罗城那样的小城罢了。
    心里暗道了一声可惜,若非朝中那些老爷们昏了头,要割让西凉给秦人,不然的话,就凭着手中这些人马。他也能让那些吐蕃蛮子在西凉城下碰个头破血流,未尝不能重演数十年前大败秦人于西凉城下的故事。
    不过如今嘛,说什么都晚了。
    想到此处,心中多了几许不甘,但主意却已是瞬间拿定了,随即摇手止住外甥说话,低声道:“去准备好马匹,咱们今夜就走。”
    “走。。往哪儿走?”
    迎着外甥愕然的目光,李成忠嗤笑了一声道:“只有北边一条路,你说往哪里走。赶紧去把郑春他们叫醒了,今晚就出城。”
    “北边。。那是戈壁滩。还有沙漠,咱们过不去的。。您又不是不知道,吐蕃人。。。”
    “围三阙一,汉人的老法子嘛,你当我老糊涂了,不知道这个?吐蕃蛮子也就这点出息。。。多说什么你也不懂,赶紧去叫人安排,多带饮水。。。告诉他们,这是咱们的唯一活路了,想跟我走的人就走,不想走的。。嘿嘿。”
    瞧着姑父那张略带扭曲的脸,健壮的党项汉子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二话不说,应了一声就走了。
    当晚丑时,西凉北城门开了一条,一行二十余骑悄无声息的出了城门,潜行了三四里路,然后在一声号令之下,放开了马缰绳,向北边戈壁方向没命的飞奔了下去,让吐蕃人已经安排好了的堵截人马措手不及。
    谁能想到,这里刚放开了口子,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开逃了呢?
    此时从归义王以下,也都没想到,这稀稀拉拉的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