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契结同心-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找的船,您要找的人,多半已经离开了。”
  俞思冕握紧拳头,沉默不语,良久,终于转身上了一旁停候多时的官轿。
  风越来越大,在连打了三个寒战之后,莫尽言终于才有了知觉,张嘴又是三个大喷嚏。他看看自己身上,已经完全湿透了。这淋了雨比泡了水还严重,他想起俞思冕每次看见他湿淋淋的就忍不住要暴怒的样子,连忙钻进船舱里去换衣服,还强撑着哆嗦给自己熬了一锅姜汤。但纵是如此,也还是病倒了,这样淋雨,要是不病,就怪了。
  莫尽言将船停靠在一处不知名的河湾里,睡在船舱里,连睡了一天两夜,烧得满嘴胡话。中途他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到后舱里灌了一肚子凉水,摸回船舱的时候,摸到了俞思冕睡过的中舱,莫尽言抱着俞思冕盖过的被子,嗅到上面熟悉而眷恋的气息,再次睡了过去。
  大概是因为这床的缘故,第三天一早,他居然和初升的晨曦一道醒来了,除了全身酸痛、饥肠辘辘之外,居然没有其他任何不适,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莫尽言虽然只活了十六岁,还是在他从古田回来病得人事不省的那天过的十六岁生辰,却一直在经历着离别。父母早亡,最喜欢的人也只能做个陌路人。这让他短暂的人生经历一直在经受失去,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
  他醒来之后,觉得人生和昨天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具体是什么不同,他却不大说得上来,就仿佛,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虽然还是同一个太阳,而今天的人生,和昨天的却是不一样了。
  再回想起俞思冕的时候,他的心痛与难过是依旧的,那个带有遗憾的道别,恐怕会伴随他这一辈子,他几乎可以料到,这恐怕是他们这一辈子的最后一次相见。过一阵子就好了,莫尽言安慰自己。
  他带着一种恍惚的神思,整日在江面上漂泊,下行的船只是很快的,费力也极小,上行时走了二十天的水路,下行只需要四五日便足够。他轻巧地下了横滩,又下了青龙滩,到达闽江的时候,又遇到了上次那只官船正在下行。船其实大多长得一个模样,但是莫尽言对船却有着特殊的识别能力,他能从船的形状、船板的颜色和纹理来识别一条船。这一次,船上的载重轻了许多,划桨的水手少了一半,船借着水流的冲力,如离弦的箭一般迅速掠过江面,消失在人的视线中。
  莫尽言以那条大船为目标,奋力划动着自己的船桨,想追赶上那条船。赶紧回家吧,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然而此刻,家已经不是家了。顺流船行得很快,莫尽言原本计划第二天到家的,但是头天天快黑的时候,离家不过半日路程了,他在船上漂泊了快一月,又经历了艰难的离别,此刻对家的思念变得格外迫切起来,那里虽然没有一个家人,但到底是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是能够提供温暖的房子。所以天黑之后,他没有停下来休息,他决定连夜赶回家。后半夜的时候,终于赶到了家门口。
  这一天是十一月初五,月亮只是一弯月牙儿,还隐藏在厚厚的云层之后,无法给人间带来任何光辉,伸手不见五指。莫尽言常年在夜幕中讨生活,更黑的夜他都见过,对此自然毫不在意。到了家门前那条河,他习惯性往河面上扫了一眼,竟然没有看到半点渔火,他有些纳闷。抬头往村子的方向一望,这一看可了不得,村子方向一片红光,很明显,不是失火便是有人纵火。
  莫尽言心头突突地跳,对倭贼来犯的可能性已经有了七八分的定论。他火速将船靠了岸,在河边看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倭贼的船只,也许不是倭贼,他自我安慰道。然后提了一把短桨,跳上岸,拔腿就往村子里跑。
  村口没有人,村子里很安静,静悄悄的,完全没有失火救火的喧哗,好多房子都起了火,莫尽言已经可以断定:倭贼来了!似乎没有人反抗,也无人来救援,可能是都躲起来了。他飞奔到村口的大榕树下,拿起钟杵,奋力敲响了挂在树枝上的铜铸大钟。大钟发出了沉重而悠长的声音“嗡——嗡——”响彻初冬的夜晚,也惊醒了附近周边沉睡中的人们。
  莫尽言敲完三声钟,已经惊动了正在村子里洗劫的倭贼。有几个人手提倭刀,叽里哇啦地叫着跑向村口。莫尽言瞥见人影,自然不会和对方正面相抗,他熟悉周边的环境,见到对方便拔腿往村外跑。绕了一个圈子上了后山,准备去地窖找聂大夫和聂芸。
  莫尽言憋着大气,小心地听了一会儿动静,确认附近并没有倭贼,他摸到自家的地窖边,小心地搬开柴堆,一看石板的状态,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石板还是从外面扣上的,并不是从里面推上的,很显然,地窖里并没有人。莫尽言移开石板,不死心地压低声音叫了两声:“聂世翁,芸姐姐。”
  回答他的,是从里头窜出来的几个小东西,那是一直借住在这里的黄鼠狼。莫尽言绝望了,聂世翁和芸姐姐并没有来地窖,那么他们在哪里?只可能还在村子里,倭寇来了,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他只得放下船桨,从柴堆里抽出一根结实趁手的木棒,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往村子走去。他猫着腰,悄悄地从村尾潜进了村子,一眼就看到自家的房子着了火,茅草盖的那间房烧得呼啦啦的,他的怒气顿时烧满了胸腔,但是也来不及回去看个究竟,转身往聂家走去。
  聂家的房子没有被烧,但是院子里一片凌乱,老远就闻见了各种药草混杂的味道,有人在院子里将东西踢得噼里啪啦作响。莫尽言猫着腰,就着自家房子烧起来的的火光,从院门口探进头去,听见院子里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还听见了聂世翁“啊”地一声惨叫,莫尽言再也沉不住气,腾地站起身冲了过去。
  暗淡的火光里,莫尽言看见院子里的药架旁,一个矮小敦实的倭贼正将一把倭刀从地上的人身上拔出,准备再次用力往地上的人身上扎去,莫尽言怒目而视,几要将眼眶睁裂,腾地跃身而起,双手握紧手里的木棒,往倭贼后脑猛地一击,那倭贼听到背后的风声,迅速转身,架刀格挡。
  莫尽言的木棒已经落下了,但是没有敲中脑袋,只击中了后背,力道之大,击得那人猛地向前一扑。然而那倭贼毕竟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闷哼一声,将倭刀撑在地上,没有扑下去,作势转身挥刀砍向莫尽言。
  莫尽言知道自己得抓住机会,不然就会死在对方手上,他沉住气,忆起这一路上俞思冕教给他的基本拳脚功夫,猛地向前一踹,踢中了倭贼的腰窝,手上也毫不停顿,竭尽全力挥出一棒子,径直敲在那人的脑袋上,那家伙闷哼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抽搐了一下,不动了。


16、第十六章 新生

  莫尽言不放心,伸脚踢了一下那人,没有动静,想是已经死了,他强忍住心跳冲破胸膛的冲动,用力压住心口,猛地咳喘了两口气,才使自己勉强镇定下来,这是他第一次杀人,恐慌的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他转过身来,看着躺在地上的聂大夫,老人浑身都是鲜血,莫尽言跪在地上,将老人的上半身抱起来:“世翁,聂世翁,你怎么样?你快醒醒啊。”
  老人神智尚未全失,努力睁开眼睛:“是言儿吗?言儿快、快走,这儿不能留。芸儿,她,她被掳走了,救她……”老人断断续续地说着,鲜血从嘴角溢出来。
  莫尽言满眼都是泪水,几乎模糊了视线,慌乱地伸手压住老人身上正在汩汩流血的伤口,顾不上黏腻温热的血液沾满了双手,哭着说:“世翁,我带你走。”说着便将老人抱起来,院屋外跑去。
  老人张着嘴,嗬嗬地艰难呼吸着,他闭着眼摇头:“言儿,世翁不行了,你快放下我,倭贼会追来的,你快走,走。”
  莫尽言咬牙不做声,抬腿跨出了门槛。他自幼得老人照顾,若亲人一般,岂能眼睁睁抛下他独自逃命去。当年在连江,倭贼血洗连江城的时候,父亲将他倒扣在一个只能容一人的小船下,嘱咐他不许出声,自己却被倭贼乱刀砍死,他每每想起这个,就悔恨无比,父亲留下他独活,却不知他这一生都不得安宁。
  谁料才刚出门,就与一个返转的倭贼打了个照面,莫尽言心里一惊,连忙退回院内,放下老人,慌忙从地上拾起先前那个倭贼的倭刀,才刚一起身,那个倭贼已经挥着倭刀哇哇叫着扑了过来。
  莫尽言一矮身,在地上打了个滚,躲过了这一刀,迅速跪地而起,挥着刀招架起倭贼的攻势。只听得“当”的一声,莫尽言便感觉到手上一阵剧痛,虎口几要被震裂,倭刀几乎握不住,他明白这个倭贼的身手要比自己强上不止一分半分,便双手紧握刀柄,死死格住倭贼的攻势。
  天上突然闪过一道雪白的闪电,紧接着一声闷雷响起,大雨毫无征兆地下了起来。电光闪过瞬间,莫尽言看清了这个将自己逼得连连后退的倭贼的样子,他的左眉只有半截,在中间部位有一处明显的刀疤,这刀疤拉向整个左脸,整个人如同夜叉鬼魅一般。
  就在这时,躺在地上的聂大夫突然大喊一声:“就是他,芸儿!咳咳……”老人伸出手,使出全身力气指向这个刀疤脸,然后无力地垂下头去,手,也落了下去。
  莫尽言的余光瞥到这一幕,突然明白了,就是这个人抢走了芸姐姐,聂世翁也死了!他突然生出一股滔天悲愤,“啊——”地大吼一声,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奋力挥出一刀,那个刀疤脸没有提防,被这一刀击得重重退了一步,那刀去势凶猛,一下子砍进了刀疤脸的左肩。刀疤脸瞪圆了双目,右手举刀一挥,倭刀砍中了莫尽言的左肋,用力之猛,刀背几乎都要没进肉里。
  一股剧痛击中了莫尽言,他死死睁大眼睛,瞠目怒视着刀疤脸,艰难地想要将砍在刀疤脸身上的倭刀拔|出来,但是力气仿佛一下子被抽离出去,他的手无力地垂下去,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倒去。刀疤脸满脸狰狞,咬着牙关,想要将莫尽言身上的刀抽出来,往他身上再补上一刀,但是刀卡住了,他用力一拔,只听得咔嚓一声,刀断了。就在这时,一阵哨声响起,这是倭贼们撤退的暗号,刀疤脸恨恨地将手上的半把倭刀往莫尽言身上一插,背起地上同伴的尸体,飞奔而去。大雨瓢泼而下,浇在莫尽言和聂大夫身上,也浇在熊熊的火焰之上,仿佛苍天在为他们哭泣。
  年关将至,长乐城内一派祥和之气,大街上到处都洋溢着融融的年味儿。临街的铺子都收拾得窗明几净,摆上了最好的货色,等待前来添年货的顾客。寒风中,各色小摊沿街排开,摊主们吸着红红的鼻子,将糕点、麻糖、小糖人儿、小玩意儿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以招揽客人,吆喝声此起彼伏。耍戏法的、逗猴儿的被人群围了一圈又一圈。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吸溜着鼻涕,在石板街上斗鸡、追逐、看热闹……
  太阳升起来,将灰扑扑的冬景照得多了许生气,阳光落在县城东南角福安街上一处临街的坐西向东的小院里,院子中间有一棵合抱粗的白果树,此刻树叶早已凋零,只余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姿态遒劲而美好。
  南面的厢房内传出来一阵隐忍的咳嗽声,一个青年从院子外推门进来,手里牵着一匹马,听见咳嗽声,便皱起眉头,在院子里嚷嚷开了:“那天说了让你别去,你非要去,这下好了,才好一点,又受风寒了。”一面说一面将马缰绳系在白果树上。
  南屋的门开了,一个肤色有些病态的苍白、身形瘦长的人从门里走了出来,沐在温暖的阳光下,他将一手握成半拳,掩在鼻子下方,在阳光里半眯缝起眼睛,冬阳将他的脸照得有些几近透明,他堆上笑容说:“我很好,没事的,庄伯伯给我煎了药喝,已经好多了。许哥,你今天又休息?”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十一月初五夜晚,在倭贼洗劫渔村后逃过一劫的莫尽言。
  青年有些疼惜地看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走过去,递给他一个小瓷瓶子:“枇杷露,喝了吧。”
  莫尽言接过来,打开瓶塞嗅了嗅:“怎么甜丝丝的,是哄小孩子的糖稀吧?”
  青年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什么糖稀,这是枇杷露,专门治咳嗽的,我与老大夫求来的,赶紧喝吧。”
  莫尽言笑了一下:“好吧,谢谢许哥,不必为我寻什么枇杷露,弄些甘草之类的就得了。”
  青年用手指在他的额头上弹了一下:“甘草能抵什么?吃了一箩筐也没见好。”
  被称为许哥的青年叫庄许,是长乐千户所的百户。长乐是福州的属县,滨江海,渔业发达,又盛产名茶方山露芽与海盐,每年都要进贡朝廷,是个富庶之邦,前朝海上贸易发达时,长乐得天独厚,直追稻米流脂粟米白的盛况。然而自前朝末年至今,这些曾为当地百姓带来财富和荣耀的优势却成了大家的负累,竟成了倭贼频频来犯的诱因。
  江夏侯派兵一千余人,船五艘,增设千户所于长乐县梅花镇,称为梅花所。上个月初,长乐县令听闻倭贼频频在长乐境内一带出没,便与千户钟勇商量要加强防御,千户便遣了几队军丁分区域巡视,庄许领了一队军丁负责新田镇一带。熟料军丁刚一开拔到新田,尚未安顿下来,便得知倭贼就在他们到的这天夜里洗劫了莫尽言所在的江口村,仿佛算到了他们来不及施援手一样。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对倭贼来犯的事比较警惕,然而初五这天渔村有一户人家因为老来得子,喜不自禁,请了全村的邻居乡亲来家喝三朝喜酒,流水席摆了十八桌,从中午吃到晚上,自酿的米酒抬了一缸又一缸,几乎所有的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因而失了警惕。这天晚上,倭贼如入无人之境,倭刀如切菜刀一般,几将全村村民屠尽,全村一百三十余口,清点人数的时候,死了八十八人,仅有三十余人幸免于难,十二名妇女被掳走。
  当天若不是莫尽言凑巧赶回来,敲响了村口的警钟,惊动了庄许带领军丁赶来,恐怕渔村村民早已死绝。庄许在清点伤亡人数的时候,发现了奄奄一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