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旧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芙蓉池与赌话 
  1994年,方江屿围海大坝内的水域被乐清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芙蓉池”,高滩背因此而走进了雁荡山风 景区新一轮开发的视野。由于种种原因,30余年过去了,高滩背除了建起一个同样取名为“芙蓉池”的娱乐 厅外,它面貌依旧,还是一片农垦区。今天,它的东南部大部分淹在湖水之中,而西北部农田成畴,绿树成 荫,河汊纵横,俨然一派田园风光。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高滩背由沧海变为桑田,作为我这一代芙蓉人,算是亲眼看到了, 而它最早是否由桑田变为沧海,抑或历史上有否发生过反复变化,谁都无法知道。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 高滩背作为农垦区,时间绝非永久的,它仍处在变局之中。有人打赌,高滩背总有一天会回归大海的,它依 然会成为海上聚宝盆和当地人的精神乐园。这句赌话自然不可靠,它顶多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怀旧情绪在作 怪,然而,作为一名怀有深深的大海情结的芙蓉人,我是多么希望这句赌话能成为现实啊!的确,潮涨潮落 的高滩背,鱼跳蟹爬的高滩背,它就是我的诗,我的歌,我的梦,我没齿难忘它的面容、肌肤、声音、气息 和滋味,我的快乐与它同在,我的激|情与它同在,而它只有回归大海,才能真正显示其妙不可言的魅力,才 能真正赢得人们深沉而持久的爱! 
  ——高滩背,与你重逢,我愿在梦中等你一万年! 
  2004年9月18日于乐清马车河         
后边溪五潭(1)       
  芙蓉镇南北各有一条溪,南边的叫前垟溪,北边的叫后垟溪。这两条溪是芙蓉的母亲溪,孕育了一代代 芙蓉人。它们是芙蓉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芙蓉溪文化的摇篮,其地位在芙蓉举足轻重。但论水流的规模和声 势,后垟溪显然胜过前垟溪。后垟溪也叫后边溪、黄金溪,街上的人习惯称它为后边溪。后边溪逶迤四五公 里,溪床开阔,两岸溪椤林片片,下游与大海相接,是一条经年流水潺潺而充满野趣的溪流。它串着许多潭 ,这些潭或深或浅,或大或小,水皆清澈见底、冬暖夏凉,其中潜伏、流窜着大量的鱼虾蟹,是人们休闲、 觅趣的水上乐园。我家住在芙蓉下街,相距后边溪不过百米,少时,我几乎天天泡在后边溪里,我熟悉后边 溪的每个潭、每块石头和它特有的声音和气味,包括它发生的种种故事。我与后边溪结下了不解之缘。后边 溪就是我的爱,我的快乐,我的骄傲和自豪,它在我的心中,是一首永远美丽动听的歌。今天我所以写下“ 后边潭五潭”,就是想再一次重温这首歌,并希望读者诸君能真切地分享到我因此而重新获得的快乐。 
  师姑潭 
  师姑潭是一个充满生命诱惑而令人畏惧的潭。它位于后边溪上游,静静地坐落在金庵山山脚。金庵山早 已不见了庵,路上行人罕至,显得很冷清,它给师姑潭带来的不是热闹,而是巨大的恐怖。假如你是第一次 看到师姑潭,那么,你肯定会深深地倒吸一口凉气。天呀,它是那么的深,本来清幽幽的水,现在都变成黑 幢幢的了,好像里头藏着什么鬼怪,随时会把你拉下水去。而且,它周边出奇的静,特别是清晨和黄昏,只 听见一片吱吱吱的虫叫声。你如果给潭里扔石头,想借以壮胆,那反而会制造更大的恐怖,因为石头击起的 水声,特别的洪亮和空洞,好像水一下子淹过你的头顶。 
  少时,在我的脑海中,师姑潭就是“死姑潭”,它跟死亡联系在一起,跟鬼怪联系在一起。我和小伙伴 们很少去师姑潭,大人们也反对我们去。大家怕掉进潭去再也回不来。我们明明知道,潭中不可能有鬼怪, 那黑幢幢的东西,只是山的倒影,但站在潭边,心里依然很害怕,谁都不敢贸然下去游泳,即便下去游泳, 也不敢深深地潜到底下去。那潭底深不可测,而水十分的冰凉,人潜下去,就像置身于冷殿一般,恐怖从四 面八方压迫过来,让你毛骨悚然。 
  正是因为去的人很少,师姑潭便成了香鱼的天下。潭中的香鱼很旺,它们又大又肥,有的一尺来长,基 本上是那些发育成熟、身强体壮的成年一代,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其身影在潭中不时地发出耀眼的光芒。 每年暑天,香鱼们不断地从这里出发,顺流而下,又逆水而上,把后边溪搅得水花四溅,闪闪发亮。而每年 深秋,香鱼们在溪下游的海湾里产了卵,大部分死去,小部分沿着原路返回,然后在这里越冬。 
  师姑潭香鱼如此之多,这自然是师姑潭的造化。因了香鱼,师姑潭似乎变得生动、亲切起来,有时竟让 人忘记了恐怖,站在潭边久久不肯离去。然而,也恰恰是因了香鱼,师姑潭却惹了大祸,它在经历了漫长的 沉寂岁月之后,忽然有一天,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它那深不可测的潭水被掀上了天,立刻,回声滚滚而 动,震撼了整个溪谷。 
  那是深潭炸鱼,是人类最野蛮、最残酷的一种捕鱼手段。 
  其实,本地人早就掌握了炸鱼的技术,并且早在别处频频应用了,只是因为师姑潭太深,炸鱼效果不好 ,大家一直没有下手罢了。但这回不同,师姑潭里的香鱼太多了,太诱惑人了,炸鱼的人就再也坐不住了。 于是,终于在某一天,有人用香烟点燃了土制炸弹——装有雷管、导火索和大量炸药的瓶子或油纸包,然后 用力一挥,将它扔进了师姑潭。 
  我在别处多次见过炸鱼的情景,印象很深刻——土制炸弹在尚未碰到潭水之前,总是吱吱吱地冒着白烟 ,但一进入潭面,便迅速地下沉,一边噗噗噗地向上冒送水泡。这种水泡自然是美丽而新奇的,潭中的香鱼 ,包括鲫鱼、红帅等其他鱼,在受到短暂的惊吓之后,便马上掉过头来,纷纷扑向它,但就在这个时候,土 制炸弹山崩地裂般地炸开了,于是,各种鱼连同那深重的潭水一并被掀了个底朝天,但见冲天水柱轰的一声 腾起来,又哗的一声坍下去之后,混浊的潭面立即浮起了成片成片白花花的鱼,这些鱼或死或伤,其胆囊都 被严重震坏。也就在这个时候,事先躲避在远处的炸鱼人和观众,便一跃而起,欢呼着冲向潭面,同时,听 到爆炸声而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抢鱼的人,更是一路呼啸——大家气喘吁吁地跑到潭边,来不及透直气,有的 还来不及脱去上衣,便争先恐后地跳进潭中,先是急急地抢捞起浮在水面的死鱼和半死不活的鱼,接着纷纷 潜入水中,去寻捡那些沉在潭底的死鱼和伤鱼。我也多次在潭底捡过鱼,潭底其实很亮很亮,睁着眼睛,躺 在石滩上或塞在石旮旯里的死鱼或伤鱼,白晃晃的,看得一清二楚。你去捡这些鱼,手不能用力捏,要轻轻 地握,否则,鱼会从你的手心滑飞掉的。特别是香鱼,它们全身光滑得像上了油,它们吃软不吃硬,你捏得 越紧,它们滑飞的力量就越强。在潭底,捡那些半死不活的香鱼最难,乍看它是死的,白晃晃地躺在石滩上 或塞在石旮旯里,但当你伸手碰到它时,它却猛地一弹,往边上窜了几下又躺了下去,而你追上它,再次伸 手碰它时,它又猛地弹开了。有时,为捉住一条半死不活的香鱼,折腾了你好长时间。当然,如果扔进潭中 的炸弹威力强大,潭底白晃晃的,躺着的差不多都是死鱼了。在潭底捡鱼,有时大家收获很大,特别是那些 潜水高手,他们从水里钻出来,不光双手握着鱼,腋下夹着鱼,嘴里刁着鱼,裤腰里卷着鱼,甚至连趾丫里 也夹着鱼——他们上岸一摇晃,身上纷纷落下的全是亮晃晃的鱼!         
后边溪五潭(2)       
  当然,在师姑潭炸鱼,收获是很有限的,因为它的水太深了,炸弹的杀伤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而且, 被炸死或炸伤了的鱼沉在潭底,你也很难把它们捡过来——的确,跳进黑幢幢的师姑潭,你水性再好,也很 难一口气潜到潭底的,何况,你越往下潜,水越凉,你身体很难承受,而越往下潜,水的压力越大,你耳朵 根部痛得也受不了。我也曾与炸鱼的人一起潜过师姑潭,但我根本没有潜到潭底,就急急地返回了水面。说 真的,我心理压力太大,承受不了,因为那潭确实深不可测,下面亮得可怕,下潜的时候,老是觉得底下藏 着什么鬼怪,太恐怖了。其实,许多人跟我一样,虽说壮着胆子跳进了师姑潭,但终究没有勇气和能力潜到 底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师姑潭在被土炸弹野蛮地重创了几次之后,又恢复了固有的落寞和寂静。而且,当后来 雁芙(湖)公社有四位姑娘因故想不开而集体跳水死在了这里,师姑潭便显得更加的恐怖了。不过,这种落 寞和寂静,这种恐怖,却有效地保护了香鱼的生存和繁衍,使师姑潭最终成了香鱼的天下。这是香鱼的大幸 ,更是后边溪的大幸。 
  可以这么说,师姑潭尽管是令人畏惧的,但它在后边溪这个舞台上却充当着一个特殊的重要角色,如果 没有它,香鱼的部落就不可能如此兴旺发达,而如果没有或缺乏香鱼的靓丽身影和精彩表演,后边溪就不可 能如此生机盎然、野趣横生。 


  下蔡周潭 
  下蔡周潭是后边溪最大最热闹的一个潭,也是芙蓉人感到骄傲的一个潭。它位于师姑潭下游,与师姑潭 相距约一公里,呈长方形,长约100米,宽约25米。它紧挨高高的塘坝,对岸是石滩,石滩上长满了密密的 溪椤树。潭床自然地形成一个坡,水由浅到深,很适合人们玩水、游泳。 
  游泳是一项比较危险的体育、娱乐活动,弄不好,会出人命。但下蔡周潭一侧的塘坝,原本是一条熟路 ,它一天到晚,行人不断,而行人驻足观望,基本能看见潭中的一切,如果下到潭边,甚至可以看清潭底移 动的鱼虾。所以,在下蔡周潭游泳,比较安全,万一谁出了意外,沉下水去,经过或站在塘坝上的人都会看 得一清二楚,因而总会有人喊叫并施手相救的。 
  当然,游泳必须要有一个换裤子的地方,否则,大家游泳完毕,没遮没拦,站在光天化日之下换裤子, 或者索性穿着湿裤子回家,这既不雅观,也不方便。但在这方面,下蔡周潭却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因为石滩 上那片密密的溪椤林,就是换裤子的“天然更衣室”。说实在的,在这个“天然更衣室”里,你换上了干裤 子,然后放倒身子,合上眼,躺在干净、凉爽的石滩上休息,那是多么的惬意啊! 
  正是因为潭的格局好,安全系数高,换裤又方便,所以,下蔡周潭便成了热闹非凡的天然游泳池,芙蓉 街及附近几个村庄的青少年,谁都喜欢跑到这里来游泳,而且,芙蓉中学的学生和芙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也常常在体育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成批成批地来到这里学游泳或开展游泳比赛活动。 
  我第一次去下蔡周潭学游泳,是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是七月间一个炎热的下午,老师把我们带到塘 坝边,朝着潭水说了一通话,就领着不会游泳的同学,穿过上游的浅水处而绕到对岸去了。这边留下的全是 会游泳的同学,我不会游泳,却瞒过老师,也留下了。我想,水深又怎么样,到达对岸不就是那么几步路吗 ?你们游得过去,我就游不过去? 
  同学们纷纷下了水,往对岸游去。其实,严格地说,他们是朝着对岸“走”去,因为他们在水中,身子 都没有放倒,直挺挺的,一只手在空中擎着,握着干衣裤,而另一只手则放在水中有力地划动,侧着身子慢 慢地向对岸一侧移动。这自然是一种很特殊的游泳姿式,当地人叫作“走水”。可以这么说,芙蓉人“走水 ”的水平是相当高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天赋好,而是环境逼出来的,因为芙蓉有海,大家下海免不了要与 海水打交道,而“走水”是下海人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泅水本领。 
  眼看同学们都快“走”过去了,我选择了一个两岸最窄的所在,学着他们的样子,将干衣裤握在手中, 并高高地擎着,然后不顾一切,也跳进了绿幽幽的下蔡周潭。 
  显然,这就闯了祸。我马上像秤砣一般下沉了…… 
  四五钟后,当我回到岸上嗷嗷向外吐水的时候,我才明白,下蔡周潭原来是不讲情面的,你再勇敢,但 你不会游泳,它也是不会买你的账的。而且,这次意外,让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蔡方华, 海口人,他比我大两岁,那天是他在塘坝上发现了我,并勇敢地跳进潭中救起了我。 
  事后,大家谈及这件事,都感慨地说,亏得下蔡周潭处在热闹的塘坝边,要不,换一个冷僻的地方,就 真的出事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真理,而这个真理翌年又得到了印证。 
  翌年夏天里一个同样很炎热的下午,经过塘坝的几个成年人,他们七手八脚,从下蔡周潭的潭底拉起了 两个抱在一起的孩子。这两个孩子是哥弟俩,是芙蓉公社某领导的儿子,他们在离下蔡周潭只有一里来路的 芙蓉医院,经过紧急抢救,最后都睁开眼睛醒了过来。谁都说,这是一个奇迹;谁又都说,这全亏下蔡周潭 处在热闹的塘坝边。         
后边溪五潭(3)       
  从此,人们愈发坚定这样的看法:在下蔡周潭游泳是比较安全的。正缘如此,到下蔡周潭去游泳的人越 来越多,特别是在暑假期间,不光本地的孩子,甚至连许多外地的孩子,其中包括部分在外地工作的芙蓉籍 人士的孩子,他们在家长、亲友的鼓动或护送下,也纷纷前往下蔡周潭玩水、游泳。有时,下蔡周潭人满为 患,水花四溅,水面黑戳戳的,全是人头,一片嬉闹声。 
  如果不是在夏天,下蔡周潭的水总是很凉的,人们下去游泳很容易被抽伤。然而,芙蓉的许多游泳爱好 者,急不可耐,每年未到端午节就匆匆下水了,而他们每年告别下蔡周潭又总是在处暑之后。特别是在天气 炎热的日子里,这些游泳爱好者几乎天天泡在下蔡周潭,他们一边游泳,还一边捉鱼夹虾。我自从在下蔡周 潭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