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强国梦-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真了不起呢!”

“我这个司令是混事儿的,做不得数。小理”肖志华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房子,说道:“这个时候来,大家肯定没吃饭吧,来,咱们先去吃完饭再好好说话,我这肚子,现在可咕咕地直提抗议呢!”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平易近人,风趣幽默,这是肖志华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孔祥熙暗自庆幸,肖志华在复兴会中的地位谁人不知,他和宋耀如又是如此亲密,看来在船上跟宋耀如搭讪真是上帝赐予他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不用去大冶铁矿,而且似乎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只要在此次赈灾工作中尽心皆力,得到宋耀如的认可,便可一举进入新政府之中工作。

这是一座食堂,为指挥部军官和警卫营提供伙食。当然,饭菜肯定比不上外面的菜馆美味,不过,却没人敢露出不满之色。肖志华、宋耀如还有大家可都瞅着呢,既然高喊革命,怎么会连这点苦都吃不了。

“耀如兄,慢点吃,当心你的胃病。”肖志华关切地提醒道。

“已经好多了,不碍事。”宋耀如感激地点了点头。

肖志华歪头看着宋蔼龄用筷子在碗里挑来挑去,便笑着问道:“怎么?吃西餐吃惯了,这大锅做出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吧?”

宋蔼龄慌忙趴了一口饭吞下,含糊地说道:“没有啊,这饭很好吃。”

其实宋蔼龄的确嫌饭菜不合口味,从小锦衣玉食惯了,军队里少滋没味的大锅饭又哪里能够马上适应得了?

“我让师傅加了两个菜,马上就能上来了。”肖志华抱歉地说道:“耀如兄,条件简陋,万勿见怪呀!”

“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宋耀如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说道:“如果中国百姓都能吃上这样的饭菜,咱们也不用为民生发愁了。”

“是啊!”肖志华苦笑着说道:“可这温饱问题,可是不容易解决的。而且这赈灾工作繁杂而劳累,说实话,我是不建议你接手的。”

“为什么?就因为困难、劳累,我还没老得走不动呢!”宋耀如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小理

“你的身体是次要的,主要是你的脾气不适合。”肖志华一点也不在意宋耀如的表情,放下筷子继续说道:“别忘了你的胆汁质性格,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创业是你的专长,赈灾这种细腻耐心的工作,并不适合你。你应该去海南大展拳脚——你听我说完。”肖志华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性急的宋耀如继续倾听,“海南大开发,需要的人力成千上万,要是将灾民组成一支十万人的农垦大军,不知道你这个未来的省长有没有把握安置好他们。”

“当然能。”宋耀如瞪起了眼睛,不甘示弱地保证道,随后苦笑着指着肖志华,自嘲地说道:“又被你给绕进去了,不过这办法很好,海南岛一年三熟,开荒农垦确实能安置大量的灾民。”

“还有橡胶。”肖志华低声提醒道:“别忘了,咱们在海南岛种植橡胶已经成功了,那可是赚钱的大买卖呀!”

“你吃完没有。”宋耀如不耐烦地催促道:“吃完了咱们好好聊聊,你一句一句地蹦,我听起来费劲不说,还勾引得我心急火燎。蔼龄,你也快点吃,好做记录。”

“好好好,我马上就吃完。”肖志华端起碗,大口地吃起来。

……………………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疆,是湿热地带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她得天独厚,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十分丰富的自然优势。但是海南的经济历来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有其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

从历史根源看,海南自西汉设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她孤悬天涯海角,远离祖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把她看成“蛮荒之地”,当作放逐“判逆”人士的流放场所。然而被放逐而来的义士文人使海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为海南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给海南带来了刚直不阿、热爱祖国、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

从现实原因看,海南一直视为国防前哨,政府对经济建设不做太大的投资,长期执行闭关锁岛政策,使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形势得以延伸造成一个封闭性的僵化的经济体系,使地理优势变成劣势。

虽然复兴会在海南建立基地,带动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大张旗鼓地开发建设还根本没有开始。

“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宋耀如完全被肖志华的描述吸引住了,他兴奋极了,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到海南岛,“利用侨乡优势和特区政策,大量吸引资金,开矿建厂;再用拓荒的热土激发起移民的激情,组织几十万人的农垦大军,以新兴工业、热带农业为基础,揭开海南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好,说得太好了,你那座海滨别墅就包在我身上了。对了,蔼龄,都记录下来了吗?”

负责做笔录的宋蔼龄抬头笑道:“都记下来了,一个字都没有遗漏。”

“审讯结束了吧?”肖志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苦笑着说道:“走吧,外面还有一群人呢,虽然你即将卸任这个赈灾专员的身份,但也不能拍屁股就走呀,总得留下一个大概的赈灾方略才好啊!而且,为了我的海滨别墅,也得努力奋斗才是啊!”

………………………

。。。。

第一卷第六十章会议(一)

在战事未止、局势动荡的情况下,刚刚掌握了一些地方权力的革命党人,能够关心人民疾苦,采取积极的赈灾措施,这不仅仅是值得称道的事情,更能得到广泛的社会同情和民众支持。小理而且临时政府如能在灾荒问题上对封建统治做出深刻揭露,便已经足以让人们逻辑地得出结论:象满清这样腐朽而又暴虐的反动政权,除了坚决推翻它之外,难道还能有任何别的选择吗?

虽然复兴会在未发动之前,便已经充分利用舆论和媒体的力量。他们在追求共和制度、埋葬封建君主**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大声疾呼地歌颂未来新制度的优越性,抨击清朝反动统治的落后与黑暗。在涉及各个方面的无情揭露中,灾荒问题是谈得较多的一个话题。复兴会所控制的媒体尽情描绘了灾荒带给人民巨大祸害的悲惨现实,反映了他们对劳动群众特别是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

而且,复兴会在大多数场合,并没有停留在天灾这样的认识水平上,而是透过灾荒,进一步寻求和揭示与灾荒相关联的种种政治因素,从而得出正是反动统治的“**”导致了或加深了“天灾”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这种贪污是产生饥荒、水灾、疫病的主要原因。官吏贪污和疫病、粮食缺乏、洪水横流等等自然灾害间的关系,可能不是明显的,但是它很实在,确有因果关系。

然而,揭露归揭露,舆论归舆论,如今复兴会决定挑起这副担子,就要干好,既要让民众看到革命党人不是光说不做的假把式,更要由此聚积更多的人望,在道义上占据高点。在肖志华看来,临时政府更可以借此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打破列强设置的官方屏障。

参加此次“长江流域赈灾工作会议”的不仅有代表临时政府的肖志华、宋耀如等人,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四川等省也将派出代表前来武昌。不来白不来,来了就有赈灾款拿,大概很多人是这样的想法。然而,事情会是如此简单吗?

夜深了,食堂内却还是灯火通明,肖志华、宋耀如等人正在开会。时间不等人哪,原定后天便要在武昌正式召开各省赈灾工作会议了,怎么也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的赈灾计划来。

现在,宋耀如已经将自己在船上的拟定的计划作了陈述,将目光转向了肖志华,却发现他有些走神了。

历史在改变,然而有一些事情还是会发生,上天会重新安排一些机会让这本该断裂的事情再接续上。肖志华瞟过坐在那里的孔祥熙,方方正正的脸,认真听讲的模样,显得很有朝气,或有一些稚嫩。宋耀如对这位年轻人充满了好感,认为他是一个可以造就的人才,“似乎天生有种理财的本领”,有意用其为私人秘书。是的,他是个人才,却是个贪腐的人才……

宋耀如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肖志华,肖志华这才醒悟过来,不由得自失一笑,人是随着环境而变化的,如今小孔同志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历史上那种贪污**的机会,那自己还耿耿于怀作什么?只要把监察制度健全了,这比搅尽脑汁来回想该人在原来历史中的所作所为,小心翼翼地防范每个人更为重要。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种氛围一旦形成,谁都得小心翼翼。自己可不能因为人家未来可能要犯的罪行,而进行惩罚。

肖志华整理了下思路,开口说道:“此次赈灾,是我们复兴会执掌地方权力以来的头一回,关系到临时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希望大家能充分重视,把它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宋先生刚才已经谈了不少,都是很实际的意见,对此我完全赞同。现在,我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大家进行研究讨论。”

孔祥熙低下头,在本子上刷刷点点地记录着。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位复兴会中的重量级人物,在宋耀如将众人介绍给他时,唯独对自己似乎有一种很特殊的关注,目光不时移注在自己身上,还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

“以往地方出了灾害,满清朝廷很忌讳,而现在,我们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将灾民的惨况公之于世,不仅要发动国内媒体,还要让外国报纸也参与进来,让世界上崇尚正义和公理的民众都看看满清这个腐朽末落的政府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不光是要打满清的脸,提高临时政府的声望,还是争取国际援助的一种手段。是的,列强政府是自私贪婪的,但列强的国家里还有一股民间力量,象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组织等等,还有无数善良的的民众,他们与那些冷酷的政客是不同的。我们向国际社会求助,请世界所有具有爱心的人,捐出钱款、粮食、衣物,哪怕是祈祷和祝福,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这,这近乎乞讨,有损国际形象,是不是有些不妥啊?”一个年轻人犹豫着问道。

肖志华翻了翻眼睛,淡淡地说道:“这怎么叫乞讨呢?这是为民请命,为民求生存。至于国际影响,象满清那样捂着盖着,任由灾民饿死、冻死,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我们需要这样的形象吗?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政府,为了自己的人民,在力有未逮时向外请求国际援助,这并不丢人。请注意,临时政府现在处于什么时期,在战乱未息、局势不稳的时候,能够首先拿出巨款来赈济灾民,这本身就值得称道。”

“临时政府的口号是执政为民,为了所谓国家形象,官员面子,而置灾民于不顾,这与满清何异?”宋耀如已经有些摸清了肖志华的真实意图,借救灾来提高临时政府形象,再由各国的社会力量来影响列强政府,但他不好说得太透,只好有些模糊地附和肖志华的意见。

。。。。

第一卷第六十一章会议(二)

肖志华最大的优势便是具有穿透力的目光,他往往能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掘出令人惊讶的闪光;更会借势而为,将本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从而将影响扩大,获得最大的收益。

通过赈灾,或许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影响列强的政府行为;当然,贬低满清朝廷,提高临时政府形象,凝聚民心士气,并占据道义高点,打击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也是应有之义。不过,这些是不能在今天这种级别的会议上说得太透的。至于会议记录,自然会迅速通过电台发给广州总部,从而尽快采取行动。

“满清统治时,是三分天灾,七分**,官员们贪污赈款,草营人命,竟将灾祸当成升官发财的手段。受‘黄灾’最厉害的山东省,那些‘谋差营保’的官僚们,常聚在一处议论说:‘黄河何不福我而决口乎?’因为黄河一决口,他们就可以藉办河工,既私吞工款,又谋取保举,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偷偷地破坏老百姓自筑的堤防,人为地制造灾荒。”肖志华愤慨地说道:“在揭露满清封建官僚和劣绅地主时,我们也要警惕某些人会被钱迷了眼,而犯错误。所以,我建议在每个省政府设立赈灾督察,保证拔下来的赈灾款专款专用,而且,用款账目要对社会公开,赈灾物资的发放也要依据公开、公正的原则,定期公布发放名细,接受媒体和民众的监督。”

宋耀如点头微笑,表示对此很是赞同,赈灾竟然可以让临时政府的威权渗透进各个地方,确实很值得考虑。

肖志华继续说道:“除了政府拔款外,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向当地富户劝捐,并且积极组织灾民进行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国内、国际的捐助应统一存入各地的中国银行,设立赈济基金,专人管理,账目公开,不使其挪作他用。同时,放开民间慈善资金参与灾区社会受灾群众自救自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得到各类社会群体慈善资金的捐助,以此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补充作用。”

众人已经非常吃惊了,新办法简直是闻所未闻,新名词也是层出不穷,殊不知这都是肖志华剽窃于后世的做法。

“以工代赈的范围还应扩大,不只可以组织灾民筑堤修坝,还可以让他们架桥铺路,只要灾民的生活还需要政府救济,那么该地方的基础建设便都可以向灾民敞开。当然,我会建议临时政府除对灾民进行移民安置外,也要对灾区做出一些政策倾斜,实行灾后重建时期减税政策,并鼓励社会各类资金积极参与灾区生产重建工作,在税收上,相关项目可以给予减免。”

“这是否意味着在灾区开办工厂,既能得到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又可以得到政府的税收减免,这岂不是只赚不赔的事情?”宋蔼龄趁着肖志华端茶喝水的空当,停下笔问道。小理

“暂时看应该是这样。”肖志华笑着解释道:“你有兴趣也可以去嘛,不过要注意,税收减免政策是短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