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开了,咕嘟嘟冒着热气,魏霸用布包着手,提起铜壶,先将杯子冲了一遍,然后才放好茶味,注入热水。他的手很稳,水注直接倾入茶壶中,没有一滴泼溅出来。

“你的功夫又进步了。”赵云忽然说道。

“都是在岘山钓鱼练出来的。”魏霸笑道:“师父,什么时候一起去江边钓鱼?刚钓出来的鱼,处理一下就下锅熬汤,那才叫一个鲜。”

赵云看了魏霸,嘴角微挑,伸手拿起一杯茶,凑到鼻前,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享受着茶香。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呷了一口茶,打量着碧绿的茶汤,淡淡的说道:“子玉,你这么做,有些行险啊。”

魏霸轻轻的点点头,却没有说什么。他把自己做的事从头到尾给赵云说了。他现在是待罪之身,不能留在临沅——当然也不是去成都等死——他准备去交州,这里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坐镇。赵统还没有回来,赵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当然要把底先透给他。

“你这一次能成功,是因为丞相从大局出发,只能暂时容忍你的放肆。可是,他占据了关中陇右,迟早会掌握全局,到了那时候,你再这么做,他可不会再容忍你。”

“这种事就和攻宛城的战术一样,当然是第一次用的时候效果最好。”魏霸拈起茶杯,眉毛一挑:“再好的计,也不能一用再用,师父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你以后还有什么计可用?”

“因时制宜,无一定之规。”魏霸喝了一口茶,咂了咂嘴,又道:“不过,局势至此,我想不需要我再做什么手脚了,剩下的只须等待。”

“等待什么?”

“水到渠成,坐山观涛。”

“你确信你能坐得住?”

魏霸笑了起来:“我能在习家池一坐十天,我等不得,还有谁等得?”

赵云一怔,随即自嘲的点了点头:“不错,你若等不得,天下就无人等得了。”

“那这里就托付给师父,我明曰便起程南行。”魏霸想了想,又道:“我估计用不了太久,再有半个月,最多一个月,师兄也就能回来了,到时候你就可以把事务交给他,你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赵云什么也没说,微微颌首。他知道,在他们父子之间,魏霸更信任赵统兄弟,对他终究有一些隔阂。对他来说,他也的确不可能像赵统、赵广那样信任魏霸,跟着他一起使坏。

他暗自叹了一口气,魏霸的权谋虽然还谈不上滴水不漏,可是在他这个年纪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天下少有。

……

第二天,魏霸便带着亲卫营离开临沅,一路向南。一路上,不断有亲卫营的将士离队回乡探亲。蜀汉的军制是五个月轮休一次,一次一个月,去年为了准备南阳之战,一直没有轮休,现在开始轮休,一共两个月。为了能让将士们带着赏赐回家补上新年,魏霸又打破常规,几乎把所有的人都放回了家,等他来到临沅的时候,他身边只剩下了五百多武卒,看起来不仅与凯旋的气氛不对,反而有几分解甲归田的味道。

蒋琬在湘水边接到魏霸的时候就有这感觉,看着那和镇南将军身份严重不匹配的仪仗,蒋琬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已经接收到了费祎的消息,知道魏霸给天子写了请罪表,上表自劾。蒋琬一直以为魏霸不过是以进为退,做做样子,看到这一幕,他忽然觉得魏霸似乎不仅仅是走过场这么简单。

蒋琬暗自苦笑,他希望魏霸真的能退出朝堂,可是他也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形势根本不允许魏霸退出。魏霸退出朝堂,只会让李严捞到更多的好处,对诸葛亮来说更加不利。

“将军,恭贺大捷。”蒋琬和杨戏等人上前行礼。

魏霸一一见礼,寒喧了几句,和众人一起进了湘关。又是一次接风宴,又是一阵热闹而有节制的欢庆,直到半夜才渐渐散去。

蒋琬留到最后,魏霸派人把他请到了书房。

“公琰先生,有什么良言要教我么?”

蒋琬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一份辞呈,双手递到魏霸面前。魏霸接过来瞟了一眼,诧异不已。“怎么,公琰先生在家乡过得不开心,还是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尽管说,却是万万不能走的。我现在麻烦缠身,正要公琰先生这样的长者来维持局面呢。”

蒋琬才不相信这些空话呢,从他来到零陵的那一天,魏霸就想把他赶走。魏霸劝了几句,蒋琬还是坚决要走,魏霸沉吟了片刻:“那你请示过丞相了吗?”

“我已经写信给丞相,相信丞相会明白我的心意,不会误会将军。”

魏霸笑了:“我不是怕丞相误会我,我是怕丞相误会你。丞相对我的误会多了,不会多这一件。”

蒋琬无言以对,魏霸这句话让他无法回答。诸葛亮对魏霸的提防究竟是误会还是先见之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又能说得清楚。他现在更没有心思和魏霸纠缠,诸葛亮还在陇右,李严却已经在回成都的路上,他必须及时赶回去主持丞相府事务,否则仅凭张裔一个人根本无法应付大胜而归的李严。

以前是魏霸要赶他走,他坚决不肯走,现在魏霸就是留他,他也不能再留在这里了。时移境迁,真是造化弄人。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何尝不是魏霸谋划的结果?他从零陵返回成都,实际上是诸葛亮与魏霸交锋失利,不得不主动撤退。

一念及此,蒋琬心头就有些不安。以前魏霸再怎么折腾,主动权都还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诸葛亮随时都可以把他的权利收走。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严出师北伐,一战取襄阳,再战取宛城,功绩远远超过了诸葛亮,朝堂上的形势已经逆转,诸葛亮在魏霸和李严的夹击下已经落了下风,他再也没有办法控制魏霸了。否则,他也不会放弃那个置魏霸于死地的大好机会。

蒋琬走出湘关的时候,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既是为他自己,更是为诸葛丞相。

……

冀县,诸葛亮坐在灯下,双目深陷,颧骨突出,脸上像是蒙了一层雾,灰蒙蒙的。

他的手边放着蒋琬的信。蒋琬的笔迹还是那么温婉,一如其人,不过里面的消息却一点也不温婉,相反透着几分急切。

魏霸回到临沅后,又径直去了零陵,据说还要去交州。场面上的说法是在陛下降罪之前,先把辖区走一遍,清理一下政务,为接任者做准备,可是谁都知道,他这是远离成都的风暴,同时拥兵自重,静观其变。

魏霸的用意,诸葛亮一清二楚,他也知道魏霸希望他清楚,否则魏霸不会请费祎帮他写自劾表。

然而这不代表诸葛亮就不生气。

魏霸把李严推到了前面,自己却躲到了交州,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可是诸葛亮更清楚,现在不是对付魏霸的时候,他有更危险的敌人要对付:那就是得胜回朝的李严。李严已经是骠骑将军,这次取南阳立了大功,将北伐大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他后面出发,却抢在他前面完成,加官进爵是意料之中的事。

可是问题来了,该让李严做什么官?骠骑将军之上就是大将军。按汉代旧例,大将军是外戚所任,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袁绍不是外戚,却做过大将军。李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袁绍?或者,他会不会送一个女儿进宫?

不管用什么样的理由,李严做了大将军,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威胁。从此丞相府再也不是一枝独秀,大权独揽,必须和大将军府双雄并立,甚至可能要让大将军府三分。他不在成都的时候,张裔那个留府长史根本不可能是李严的对手。

这就是蒋琬主动要赶回成都的原因。

然而,诸葛亮担心的是,就算蒋琬回去,恐怕也无济于事。能对付李严的除了他自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马谡,一个是魏霸,可惜马谡和魏霸现在都不会帮他,而他自己又困在陇右脱不了身。

诸葛亮冥思苦想,无破解之策。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姜维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丞相,我回来了。”

诸葛亮一惊,随即大喜:“是伯约吗?快进来!”







第731章化害为利

姜维离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奉命去执行一个秘密任务:联络草原上的鲜卑大帅柯比能。

在围困冀县,和魏军纠缠的过程中,诸葛亮根本不捏心田豫,也不担心郝昭,不管他们是攻还是守,都占不到便宜,他最头疼的是夏侯霸率领的魏军精骑。

这些精骑来去如风,步卒根本无法应付。就算他辛辛苦苦的准备了陷阱,夏侯霸却非常警觉,一旦闻到味道不对,掉头就跑,他的心血就全部付之东流。

主动权完全不在他的手上。

在几次伏击无果之后,诸葛亮听取了姜维的建议,联络草原上的鲜卑人柯比能。柯比能原本是一个小部落的头领,不过为人公正,断法平端,颇得人心。他又善于利用逃亡的汉人,实力越来越强,渐渐超过了依附曹魏的大帅步度根,是目前草原上实力最为强劲的一股力量。

柯比能一直在叛附之间摇摆,和曹魏的关系并不稳定,特别是和田豫有旧怨。田豫守边时,出于魏国利益考虑,偏袒其他部落,压制柯比能,以至于柯比能一怒之下率三万骑将田豫围在马城,围了七天,后来还是上谷太守阎志前去说情,柯比能才解围而去。

屡次伏击夏侯霸不成,诸葛亮意识到要对付骑兵,就只有依靠骑兵,在自己的骑兵无法组建的情况下,他寄希望于联络柯比能。姜维去草原,就担负这个重任。

姜维大步进了进来,带着一股寒气。诸葛亮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姜维见了,连忙转身掩上帐门,又蹲下来,将火拨得旺了一些,这才跪坐在诸葛亮的面前,打量了诸葛亮一眼,心痛的说道:“丞相,你可要保重身体啊。”

“不妨事。”诸葛亮摆摆手,打断了姜维,有些急迫的说道:“快说说看,柯比能的实力究竟如何,谈妥了没有。”他看了看姜维的脸色,不禁笑道:“看你心情不错,应该是谈妥了吧?”

“承天之幸,一拍即合。”姜维笑道:“柯比能在草原上的曰子过得也有些紧,闻说丞相相招,他立刻就答应了。”

姜维把柯比能的情况简要的说了一遍。原来,柯比能虽然依附曹魏,但是他和曹魏始终貌合神离,因为曹魏对鲜卑人、匈奴人和乌桓人一直采取制衡分化的策略,打来打去,损失最大的还是他们这些胡人。柯比能读过汉人的书,知道这样的计策,所以一直比较抵制曹魏,但是迫于生计,他又不得不与曹魏**。蜀汉夺取关中之后,曹魏兵力吃紧,多次征调草原上的胡人征战,激起了胡人的不满。柯比能利用这个机会,诱使投降曹魏的步度根再次叛变,并州刺史毕轨派将军苏尚、董弼追击,被柯比能之子击败于楼烦,苏尚、董弼都死于非命。

柯比能看起来这次是胜了,可是他不得不担心曹魏的报复。一旦曹魏切断边市,草原上的胡人就会陷入窘境,在这个时候,诸葛亮的邀请就如久旱的甘霖,哪有拒绝之理。

“柯比能正在招集人马,将率一万精锐赶来助阵。”姜维说得口干舌燥,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口饮尽,这才畅快的吐了一口气。“丞相,有了这一万精骑,夏侯霸必破,陇右也将很快入手,我们可以抢在李严前面了。”

诸葛亮苦笑一声:“伯约,李严已经攻克宛城了。”

姜维一惊,下意识的反问道:“怎么可能?他围城还不到一个月。”

“是不到半个月。”诸葛亮翻出费祎的那封信,推到姜维面前:“准备的说,他围城用了十一天,攻城只用了两天。”

姜维大惊失色。他虽然没去过宛城,可是他对宛城并非一无所知。在秦以前,宛城就是天下五都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大城,这样的城池怎么可能在两天的时间内就攻下来?难道魏霸又是飞进去的?

姜维迅速看了一遍信,原本兴奋得微红的脸变得苍白,手也有些发抖,眼神也有些呆滞。

“千余架霹雳车……怎么可能,霹雳车怎么能打到这么远?这些能自燃的陶弹,究竟是什么利器?”

面对姜维一连串的问题,诸葛亮摇了摇头。他把书信收了起来。“伯约,不要奇怪,这就是百工之技的威力。我一直对你们说,不要轻视百工之技,要把良工巧匠当人才,你们就是不听,现在看到了?魏霸改进了霹雳车,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攻克了宛城,再一次证明了技术的作用。在千余架霹雳车的面前,就算司马懿有千般妙计,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姜维面色沮丧:“丞相,你真是胸襟广阔,这个时候居然还有心情夸赞魏霸。他助李严攻克宛城,李严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得胜回朝,接下来对丞相可是大不利呢。丞相,我就说当初不应该网开一面,现在你看……”

“是啊,这的确是个坏消息。”诸葛亮轻叹一声:“不过,事已至此,悔亦无益,不如想想怎么化害为利,奋起直追。”

“这还怎么追?”姜维按捺不住自己的怨气,反问道:“现在李严怕是已经在回成都的路上了。”

“至少,我们有机会攻克冀县了。”诸葛亮却显得比较平静,他晃了晃手中的那份军报:“宛城已下,接下来,孙权必然要加紧攻击江淮,甚至会直接进攻洛阳,曹魏还能腾出兵力来救陇右吗?陇右已经没有援兵可盼了。如果郝昭还不识时务,那我只好和魏霸一样,用千架霹雳车强攻冀县。”

姜维眼睛一亮。

“伯约,你让尹赏再进城一趟,把利害和天水诸家讲清楚,免得到时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喏。”姜维连忙答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诸葛亮一眼。刚才他显得太没有城府了,辜负了丞相一直以来的教诲。

“虽失一局,鹿死谁手,却尚未可知。”诸葛亮深深的看了姜维一眼,“伯约,这难道比泰山崩塌还要严重吗?且观之。”

“喏。”姜维心悦诚服的躬身施礼。

诸葛亮给郝昭写了一封信,将李严攻克宛城的消息告诉他,同时附了一幅图,是用来破解马钧的守城器械的。与此同时,姜维也让尹赏再次进城,对那些家族下了最后通谍:曹魏再败于宛城,洛阳难保,根本没有实力来援冀县,你们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