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一样撅着嘴,坐在一旁生闷气?知耻而后勇,你们连学习的勇气都没有,还想建功立业?”







第874章世家之心

众将被魏霸说得无地自容,却也没有人能拉下脸面,现在就来和陆逊推杯换盏。魏霸也不强求,一边喝着酒,一边和陆逊聊起了古今战事,天文地理。

说到精彩处,两人相视而笑。

冯进等人虽然没有插嘴,却竖起耳朵听着。他们也都是有实战经验的战将,心里有强烈的建功**,平时也比较留心这些事,多少都有点自恃其能,总觉得自己没能飞黄腾达,并不是因为水平不够,而是没有机会,跟着孟达、李丰这样的庸将,只好自认倒霉。现在听魏霸和陆逊谈论,这才发现他们的眼光境界都大大不足,同样的战事,经过陆逊和魏霸一分析,很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感觉。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概就是冯进等人现在的感觉。嘴上不服气,心里却不得不承认,如果再次和陆逊相遇,他们还是没多少取胜的机会,报仇雪恨基本上是痴心妄想,能不像十年前那样一败涂地已经是福星高照了。

到了这时候,他们也理解了魏霸的用意。请陆逊做主将,一方面是他的确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是让他们有个观摩的机会,看看真正的名将是怎么用兵的,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接风宴有些沉闷,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说话,其他人都竖起耳朵,闭上嘴巴听。沉默间甚至有些冷漠,可是当局者却知道,今天这顿酒喝得大有收获。

宴后,魏霸轰散了众人,把陆逊留下,重新摆上茶,然后让人铺开了地图。

水开了,茶香四溢,魏霸提起铜壶,给陆逊添了一杯茶,笑道:“将军尝尝,这是我蜀中的国茶。”

陆逊接过杯子,笑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我知道的那点东西,将军都已经知道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又何必再这么客气?”

魏霸也笑了:“将军误会了,这可不是有求于你。这是替刚才那帮竖子向将军道歉的。”

陆逊笑了笑:“无妨,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

“那倒也是。”魏霸在陆逊对面坐下,捧起一杯茶,浅浅的呷了一口。“令**璋已经入宫为郎,他学问不错,为人沉稳,丞相和大将军对他印象都不错。”

陆逊眉毛一挑。

“闻说你的从妹为了弟妹,至今未嫁。皇后颇为赞赏,想征她入宫为女官,不知道陆将军意下如何?如果愿意的话,她可以把弟妹一起带到成都,与子璋作伴,也是一件好事。”

陆逊抬起眼皮,静静的看着魏霸。魏霸含笑不语,低头呷茶。

“将军,你的一片好意……”

“不是我的一片好意,是丞相的一片好意。”

“丞相?”陆逊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孔明果然是滴水不漏。”

“将军,这也是一片好意啊。你刚才也看到了,诸将对陆将军可是恨之入骨。其实,最恨将军的不是他们,而是陛下,你说是不是?丞相这么做,也是为了凸显将军的地位,让那些人不能轻举妄动。”

陆逊斜睨着魏霸:“这件事里面,有没有你的功劳?”

魏霸掐起指尖,得意的笑道:“实不相瞒,有那么一点点。”

“果然。”陆逊仰天长叹,“我陆逊何德何能,居然能让丞相与将军两位奇才如此在意。看来,我不认命也不行了。”

“将军这就对了,人不能与天斗。顺天应人,大吉。”

陆逊撇了撇嘴,没有接魏霸的话头。被诸葛亮和魏霸联手算计了,他并没有什么不安,相反倒有些释然。有成都朝廷出面,他以后脱离吴国,归入大汉是顺理成章的事,就连孙权也不能说什么。与其说诸葛亮和魏霸给他下了一个套,不如说他们帮他解开了一个套。

而他的报答只能是努力作战,确保对曹魏的压力,实现成都朝廷预定的战略目标。

陆逊的肩上仿佛卸下了一个千钧重担,整个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他一口将杯中的茶饮尽,伸手提起壶,给魏霸续了一点,又给自己添了一杯。

“将军,听说你在成都讲天下之势,精彩纷呈,我恨不能身逢其会。今曰无事,将军能否让我也开开眼界?”

“你真想听?”

“当然。”

“那好。”魏霸起身,打开旁边的一个箱子,从里面拿出一部书来,小心的放在陆逊面前。“这是丞相让人入胡市收集来的资料,我说的那些尽在其中。我魏家书坊刻版出品,首印三百部,一抢而空。我特地给将军留了一部。”

陆逊惊讶不已,放下茶杯,拿起书,翻了两页,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他从头开始看起,先看了目录,便已经惊叹不已。三国以前的书,是没有目录一说的,只有看完了全文,才能明白究竟讲些什么。有了目录则不同,看一遍目录,就能知道大致内容。陆逊虽然不知道目录是怎么回事,可是他聪明过人,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地理,风土人情,兵力,矿产,这部书很全面啊。”

“内容够广博,深度却不够。毕竟都是些道听途说的,没有经过实际考证,其中错误必然不少。”魏霸却有些不以为然,淡淡的说道:“不过,能给天下读书人打开眼界,这本书将来必然会青史留名的。”

“将军的战舰之会也会青史留名。”陆逊笑了起来,将书放在肘边,轻轻的拍了拍:“以后不怕军中**了。”

“将军,可不要将此书当成消遣之物。”魏霸提醒道:“武帝开西域,由张骞出使起。我大汉能不能再一次迈出脚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就从此书起。若是只当成一本茶余饭后的闲书,那将军也许会错失良机。”

陆逊目光一闪:“将军放心,我会留心的。若真如将军所说,我纵使不能躬逢盛事,也会让我儿陆抗附将军骥尾。”

魏霸松了一口气,举起杯,和陆逊碰了一下,一饮而尽。他费了那么大的心血,又是演讲,又是编书,为的就是打开读书人的眼界,让他们把注意力投向四海。同样是读书人,像陆逊这样的读书人自然影响力更大,也更能左右朝廷的政策。要灭掉世家千难万难,把他们的目光吸引到海外,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世家有能力,也有经济实力,由他们来做开拓先锋最合适不过。

后世欧洲启蒙运动,文艺复兴,骨干就是那些有钱有闲的贵族。他现在撒下了种子,能不能开心结果,尚未可知,但是他至少努力过了。他相信,与曹**、诸葛亮、孙权单纯的压制世家相比,疏导也许更容易成功。

当然了,要想改变三四百年来儒家的内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个两三代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他能不能亲眼看到都是个问题,更别说陆逊了。眼前最迫切的还是和诸葛亮争夺世家的支持,就当前的局势看来,在对吴郡陆家的争取上,他有先发优势。

……

姜维勒住缰绳,回头看了一眼长安城。

长安城巍然不动。

“唉——”姜维轻叹一声,收回目光,看着身边的桥月。桥月在他身边呆了几年,已经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只是心思依然很单纯,到哪儿都忘不了那个熬粥的陶罐。

“将军,你怎么了?”桥月被姜维看得发毛,摸着自己的脸道:“我脸上有什么?”

“没有。”姜维收回目光,轻策战马:“你知道我们要去哪儿么?”

“知道,将军去敦煌做太守嘛。”

“你知道敦煌有多远?”姜维低着头,身体随着战马起伏,心也似乎跟上一上一下。“敦煌没有关中富庶,也没有关中热闹,到了那里,你也许几年都回不了一趟家,也许……”

桥月打断了姜维。“可是那里有将军。”

姜维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他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桥月,去敦煌之前,我们去一趟冀县。我带你见见我的母亲,可好?”

“为……为什么?”桥月突然明白过来,脸上飞起两抹嫣红。

“没什么,我就是想告诉她,我不是一个人去敦煌,让她放心。”姜维回过头,看了桥月一眼,展颜而笑。笑容灿烂,仿佛破云而出的阳光。桥月低下头,紧紧的抱着她的粥罐,下巴搁下罐子上,脸红如天边彩霞。

“走!”姜维大喝一声,催马扬鞭,战马“希聿聿”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向西奔去。五百余亲卫骑扬鞭策马,紧紧跟随。他们被姜维突然爆发出的高涨情绪所感染,大声呼喝着,大声说笑着,没有一丝落寞,只有无限的豪情。

李丰站在城头上,看着姜维消失在远处,撇了撇嘴,下了城,穿过宽阔的庭院,来到李严的面前。

李严打量着李丰,打量着他脸上的不屑,突然问道:“你说说看,丞相为什么要把姜维送到敦煌去做太守?”

李丰离开江陵之前就得到魏霸的点拨,知道诸葛亮这么做别有深意,可是他并没有真正明白深意在哪里。听了李严的话,他有些局促。

李严叹了一口气:“丞相这次是真的要重开丝路啊。”







第875章海阔凭鱼跃

李丰愣了半晌,这才恍然大悟。

蜀汉在朝堂上互相倾轧的同时,还面临着经济上的争权夺利。

这件事的引子来自于魏家研制的新式织机。织机据说是由李譔设计的,魏霸可能也在其中起过一定的作用。新式织机一面世就显现出了不小的威力,其效率几乎以倍数增加,很快就将旧式织机全部淘汰一空,并因此推动了蜀锦的迅速发展。

现在蜀地织锦的年产量是新式织机出现前的五倍,如果不是受限于原料生丝,估计可以达到十倍以上。产量的大幅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下降,可是这些年蜀绵价格不降反升,就是因为海外市场的开拓。

那些增加的产量基本都被交州来的商人消化了,与此同时,大量的利润也进入了魏霸的腰包。

魏霸为什么财大气粗?都是这么来的。他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聪明才智赚来的。

最近这几年,交州、荆州出现了不少富甲一方的豪强,交州以士家为代表,荆州则更多,武陵有廖家、潘家,五溪蛮部落首领,长沙有桓家,襄阳有习家,都是附着在魏霸身上一起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名声不显,可是实力却增长迅速,让人咋舌。

现在魏霸坐镇江陵,他肯定会想办法利用荆州空闲的土地种桑,一旦解决了原料问题,丝绸行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如果魏霸再占领了以丝织品扬名天下的兖州、青州一带,钱途更不可限量。

诸葛亮在关中的时候就注意与魏霸争夺财源,他大量收购生丝,在关中开办织坊,并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关中、汉中世家依附。现在,魏霸通过并州之战议功,费了好多心血,把诸葛亮拽回成都,并把姜维挤出了关中,关中的好处大部分由李严接收了。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全部放弃,他把姜维安排到敦煌做太守,看似把姜维贬到了边远地区,实际上是让姜维牢牢的控制关中的外销途径。

丝织品是奢侈品,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要想发财,只有外销。关中能够外销的市场主要以西域为主,姜维做了敦煌太守,就卡住了这条丝路的咽喉,可以将大量的财赋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有了钱,他就能办很多事,或是联络草原上的胡人为已所用,或是征伐西域,将西域重新收回。这是诸葛亮之前就想让魏延做的,因为战事拖延,没能完成,现在交到姜维的手上,算是交给了一个最贴心的人。

如果能收复西域,姜维就有足够的战功升迁。他强大了,诸葛亮就有了倚仗,在朝中说话更有底气。

这么一来,对大将军府的威胁就很大。

想通了这一层,李严还能对入主关中兴奋不已吗?胜利只是暂时的,关中就是一个坑啊。难怪魏霸不来,他在荆州、交州多舒服,诸葛亮根本控制不住他,而到了关中就四面受限,想要发展,大不易啊。

统一天下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三路大军都已经在做前期准备。魏霸担任了东路大军的主将,陆逊担任了中路大军的主将,李严自然就是西路大军的主将。可是细细一思量,就会发现李严这一路其实是最弱的,不仅发展空间有限,背后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姜维,身边有一个摸不清底细的吴懿,成都有一个时刻注意他的丞相。比起魏霸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李严觉得自己就像是养在鱼缸里的鱼,就是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也被坚固的鱼缸限得死死的。

要说李严不着急,那都是谎话。可是最让他着急的还不是面临的局势,而是眼前的儿子李丰。

这智商真让人着急啊。就这本事,以后还怎么和诸葛亮、魏霸斗?就算诸葛亮活不到那时候,魏霸也足以把李丰玩死十几回啊。

一想到这件事,李严就有些后悔。当初因为对诸葛亮的恐惧和对关中的贪婪,他离开了成都,现在关中入手了,却无法真正掌握,而失去的却非常明显:他没有了足够分量的智囊,马谡身为大司农,他不可能跟着李严到关中上任。

诸葛亮,你够狠。李严恨得牙痒痒。

“你来关中之前,魏霸有没有对你说什么?”

李丰得意的笑了:“当然,我得到了他的承诺,赵素等人将会全力支持大将军府。”

李严诧异的看着李丰,有些不太相信。

李丰泰然自若:“父亲,这件事,你就交给我吧。”

李严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

……

五月,魏霸带着一万水师赶到了广陵,随行的不仅有夏侯玄、诸葛直,还有不少由海盗**改编成的水师将士。这些人立功之后,在南郡、襄阳一带安了家,落了籍,有了土地,成了有恒产的正经百姓。有一些人厌倦了刀头舔血的曰子,不愿意再从军,有一些人却怀念杀戮的生活,安顿好了家小,又跟着魏霸杀奔东海。

魏霸的队伍中只有一艘巨舰,其他的楼船都是从豫章船厂缴获的楼船,也是经过改装的,大概有十来艘,气势依然不可小觑。来迎接的孙韶等人看了,不禁暗自叹息。那些楼船都是孙权准备用来对付襄阳水师的,没曾想成了魏霸的战利品,全是白忙。

孙韶已经收到了孙权的命令,知道这次共同出师,广陵郡将成为东路大军的基地。魏霸是主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