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唐书-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大功于人,然布德行惠,上下安赖。勇为太子,骄肆败度,今宫中山池,殿下

所亲见者也。当是时,自谓有太山之安,讵知壬臣敢进其说哉?向使动静有常,

进止有度,亲君子,疏小人,黜浮华,守恭俭,虽有离间,乌能致慈父之隙哉?

盖积德弗纯,令问不著,一遭谗,遂成其祸。

今上以殿下父子亲,故所资用不为限节,然诏未六旬,而用逾七万,骄奢亡

艺,孰有过此?龙楼、望苑,为工匠之肆,既阙视膳问安之宜,又无悦学好道之

实。上违君父慈训之方,下有因缘戮辱之罪。所施与者,不游手杂色,则图画雕

镂之人。外所瞻仰,此失已暴,内隐密者,尚可胜计哉?右庶子赵弘智经明行脩,

臣谓宜数进召,以广徽美;今反猜嫌,谓妄相推引。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

拒谏,祸可既乎?

书入,太子怒,遣刺客伺之。会宫废,玄素坐除名为民。顷之,召授潮州刺

史,徙邓州,讫不复亲近。高宗时,以老致仕。麟德初卒。

始,玄素与孙伏伽在隋皆为令史,太宗尝问玄素宦立所来,深自羞汗。褚遂

良见帝曰:“君子不失言于人,明主不失言于戏。故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

之。居上能礼其臣,乃尽力以奉其上。近世宋武帝侮靳朝臣,攻其门户,至耻惧

狼狈,前史以为非。陛下昨问玄素在隋任何官,对曰:‘县尉。’又问未为尉时,

曰:‘流外。’又问何曹司,玄素出不能徙步,颜若此灰,精爽顿尽,见者咸共

惊怪。唐家创业,任官以才,卜祝庸保,量能并用。陛下以玄素擢任三品,佐皇

储,岂宜复对群臣使辞穷负耻,欲责其伏节死义,安可得乎?”帝曰:“朕亦悔

之。”伏伽虽广坐,陈说往事,无少隐焉。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等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

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

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夫性有

不可移,虽尧、舜弗能训。承乾之恶,根著于心,而归责玄素,其何救哉?此士

亹辞不能傅太子,谅矣。

 卷一百四 列传第二十九

◎于高张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

道,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

高祖入关,率群从迎谒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与殷开山参谋

议。薛仁杲平,识褚亮于囚虏中,迁天策府中郎、文学馆学士,引亮与同列。贞

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

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是时

议立七庙,君臣请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诏

功臣世袭刺史,志宁奏:“古今异时,慕虚名,遗实患,非久安计。”帝皆从之。

尝谓志宁曰:“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

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勉之,官赏可

不次得也。”太子承乾数有过恶,志宁欲救止之,上《谏苑》以讽。帝见大悦,

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

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

之。”志宁乃就职。

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以为“今东宫乃

隋所营,当时号为侈丽,岂容复事磨砻彩饰于其间?丁匠官奴皆犯法亡命,钳凿

槌杵,往来出入,监门、宿卫、直长、千牛不得苛问。爪牙在外,厮役在内,其

可无忧乎?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

太子不纳。而左右多任宦官,志宁复谏曰:“奄官者,体非全气,专柔便佞,

托亲近为威权,假出纳为祸福。故伊戾败宋,易牙乱齐,赵高亡秦,张让倾汉。

近高齐任邓长颙为侍中,陈德信为开府,内预宴私,外干朝政,齐卒颠覆。今殿

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轻忽高班,陵轹贵仕,品命失序,经纪不立,行路之人咸

以为怪。”太子益不悦。东宫仆御旧得番休,而太子不听,又私引突厥,与相狎

比。志宁怀不能言,上疏极言曰:“窃见仆寺司驭,爰及兽医,自春迄夏,不得

番息。或家有慈亲,以阙温清,或室有幼弱,以亏抚养,殆非恕爱之意。又突厥

达哥支等,人状野心,不可以礼教期,不可以仁信待。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

损盛德。况引内閤中,使常亲近,人皆震骇,而殿下独安此乎?”太子大怒,遣

张师政、纥干承基往刺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杀,乃去。

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

独志宁蒙劳勉。

晋王为皇太子,复拜左庶子,迁侍中,加光禄大夫,进封燕国公,监脩国史。

永徽二年,洛阳人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反,有诏不待时斩之。志宁以为:“

方春少阳用事,不宜行刑,且诬谋非本恶逆,请依律待秋分乃决。”从之。衡山

公主既公除,将下嫁长孙氏。志宁以为:“《礼》,女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有

故,二十三而嫁,固知遇丧须终三年。《春秋》,鲁庄公如齐纳币,母丧未再期

而图婚,二家不讥,以其失礼明也。今议者云‘公除从吉’,此汉文创制,为天

下百姓耳。公主身服斩衰,服可以例除,情不可以例改。心丧成婚,非人情所忍。”

于是诏公主待服除乃婚。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顷之,兼太子少师。

四年,陨石十八于冯翊,高宗问曰:“此何祥也?朕欲悔往脩来以自戒,若何?”

志宁对:“《春秋》:‘陨石于宋五。’内史过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

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俄迁太傅。

尝与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志宁奏:“臣家自周、魏来,世居关

中,赀业不坠。今行成、季辅始营产土,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帝嘉之,分其

田以与二人。

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王

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

后因杀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赠幽州

都督,谥曰定。后追复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

志宁爱宾客,乐引后进,然多嫌畏,不能有所荐达也,为士议所少。凡格式、

律令、礼典,皆与论譔,赏赐以巨万。

初,志宁与司空李勣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帝曰:“《本草》尚

矣,今复修之,何所异邪?”对曰:“昔陶弘景以《神农经》合杂家《别录》注

铭之,江南偏方,不周晓药石,往往纰缪,四百余物,今考正之,又增后世所用

百余物,此以为异。”帝曰:“《本草》、《别录》何为而二?”对曰:“班固

唯记《黄帝内外经》,不载《本草》,至齐《七录》乃称之。世谓神农氏尝药以

拯含气,而黄帝以前文字不传,以识相付,至桐、雷乃载篇册,然所载郡县,多

在汉时,疑张仲景、华佗窜记其语。《别录》者,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所记,

其言华叶形色,佐使相须,附经为说,故弘景合而录之。”帝曰:“善。”其书

遂大行。

曾孙休烈。休烈机鉴融敏,善文章,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延陵包融齐名。开

元初,第进士,又擢制科,历秘书省正字。吐蕃金城公主请文籍四种,玄宗诏秘

书写赐。休烈上疏曰:“戎狄,国之寇;经籍,国之典也。戎之生心,不可以无

备。昔东平王求《史记》、诸子,汉不与之,以《史记》多兵谋,诸子杂诡术也。

东平,汉之懿戚,尚不示征战之书,今西戎,国之寇仇,安可贻以经典?且吐蕃

之性慓悍果决,善学不回。若达于《书》,则知战;深于《诗》,则知武夫有师

干之试;深于《礼》,则知《月令》有废兴之兵;深于《春秋》,则知用师诡之

计;深于文,则知往来书檄之制:此何异假寇兵资盗粮也!臣闻鲁秉周礼,齐不

加兵;吴获乘车,楚屡奔命。丧法危邦,可取鉴也。公主下嫁异国,当用夷礼,

而反求良书,恐非本意,殆有奸人劝导其中。若陛下虑失其情,示不得已,请去

《春秋》。夫《春秋》,当周德既衰,诸侯盛强,征伐竞兴,情伪于是乎生,变

诈于是乎起,有以臣召君、取威定霸之事。诚与之,国之患也。狄固贪婪,贵货

易土,正可锡以锦彩,厚以金玉,无足所求以资其智。”疏入,诏中书门下议。

侍中裴光庭曰:“吐蕃不识礼经,孤背国恩,今求哀启颡,许其降附,渐以《诗》

、《书》,陶一声教,斯可致也。休烈但见情伪变诈于是乎生,不知忠信节义亦

于是乎在。”帝曰:“善。”遂与之。累迁起居郎、直集贤殿学士、比部郎中。

杨国忠为宰相,斥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肃宗立,休烈奔行在,擢给事中,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帝尝

谓曰:“良史者,君举必书。朕有过失,顾卿何如?”对曰:“禹、汤罪己,其

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于时经大盗后,史籍燔缺,休烈奏:“《国史》

、《开元实录》、《起居注》及余书三千八百余篇藏兴庆宫,兵兴焚炀皆尽,请

下御史核史馆所由,购府县有得者,许上送官。一书进官一资,一篇绢十匹。”

凡数月,止获一二篇,唯韦述以其家藏《国史》百三十篇上献。中兴文物未完,

休烈献《五代论》,讨著旧章,天子嘉之。转工部侍郎,仍脩史。宰相李揆矜己

护前,羞与同史任为等列,奏徙休烈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脩撰,以卑下之,休

烈安然无屑意。乾元初,始诏百官元日、冬至于光顺门贺皇后。休烈奏:“周礼

有命夫朝人君,命妇朝女君。自显庆以来,则天皇后甫行此礼,而命妇与百官杂

处,在礼不经。”帝罢之。

代宗嗣位,甄别名品,元载称其清谅。拜右散骑常侍,兼修国史,加礼仪使,

迁太常卿。累进工部尚书,封东海郡公。虽历清要,不治产。性恭俭仁爱,无喜

愠之容。乐贤下善,推毂士甚众。年老,笃意经籍,嗜学不厌。妻韦卒,天子嘉

休烈父子著儒行,诏赠韦国夫人,葬给卤簿、鼓吹。岁中,休烈亦卒,年八十一。

帝为叹息,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元,遣谒者就第宣慰,为儒者荣。

二子:益、肃,及休烈时,相继为翰林学士。益,天宝初及进士第。肃,终

给事中,赠吏部侍郎。

肃子敖,字蹈中,擢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杨凭、李啵⒙涝呦嗉瘫倌

府。元和初,拜监察御史,五迁至右司郎中。进给事中、左拾遗。庞严为元稹、

李绅所厚,与蒋防俱荐为翰林学士。李逢吉诬绅罪逐之,而出严为信州刺史,防

汀州刺史。敖封还诏书,缙绅意申严枉,及驳奏下,乃论贬严太轻,众皆嗤噪。

逢吉乃厚敖,三迁至户部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敖修谨,家世用文学进,初为

时所称,及居官,无所建明,不迕物以自容,名益减。卒,赠礼部尚书。四子;

球、珪、瑰、琮,皆清显。琮知名。

庞严者,字子肃,寿州寿春人。第进士,举贤良方正,策第一,拜拾遗。辞

章峭丽,累迁驾部郎中,知制诰。坐累出。复入,稍迁太常少卿。太和五年,权

京兆尹,强干不阿贵势,然贪利,溺声色。卒于官。

琮字礼用,落魄不事事,以门资为吏,久不调,驸马都尉郑颢独器之。宣宗

诏选士人尚公主者,颢语琮曰:“子有美才,不饰细行,为众毁所抑,能为之乎?”

琮许诺。中书舍人李潘知贡举,颢以琮托之,擢第,授左拾遗。初尚永福公主,

主未降,食帝前,以事折匕箸,帝知其不可妻士大夫,更诏尚广德公主。咸通中,

以水部郎中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阅五月,转兵部侍郎、判户部。八年,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进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为韦保衡所构,检校司空、山南东

道节度使,三贬韶州刺史。保衡败,僖宗以太子少傅召,未几,复为山南节度使,

入拜尚书右仆射。黄巢陷京师,以病卧家,巢欲起为相,琮辞疾,贼迫胁不止,

乃曰:“吾死在旦夕,位宰相,义不受污。”贼遂害之。

高冯,字季辅,以字行,德州蓚人。居母丧,以孝闻。兄元道,仕隋为汲令,

县人反城应贼,杀元道。季辅率其党与县人战,擒之,斩首以祭,贼众畏伏,更

归附之,至数千人。俄与武陟李厚德将其众降,授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

贞观初,拜监察御史,弹治不避权要。累转中书舍人,列上五事,以为:

今天下大定,而刑未措,何哉?盖谋猷之臣、台阁之吏不崇简易,而昧经远,

故执宪者以深刻为奉公,当官者以侵下为益国。如尚书八坐,人主所责成者也,

宜择温厚脩絜者任之。敦朴素,革浮伪,使家识慈孝,人知廉耻,过行者被嗤于

乡,不昵者蒙摈于亲,自然礼节兴矣。

陛下身帅节俭,而营缮未息,丁匠不能给驱使,又和雇以重劳费。人主所欲,

何求而不得。愿爱其财,毋使殚;惜其力,毋使弊。畿内数州,京师之本,土狭

人庶,储畜少而科役多,宜蒙优贷,令得休息,强本弱支之义也。至江南、河北,

人颇舒闲,宜为差等,均量劳逸。

公侯勋戚之家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