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世通言-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承继为苏雨之后,二子俱登第。至今闾里中传说苏知县报冤唱本。后人有诗云:

月黑风高浪沸扬,黄天荡里贼猖狂。平陂往复皆天理,那见凶人寿命长?

 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帘卷水西楼,一曲新腔唱打油。宿雨眠云年少梦,休讴,且尽生前酒一瓯。

明日又登舟,却指今宵是旧游。同是他乡沦落客,休愁!月子弯弯照几州?

这首词末句乃借用吴歌成语,吴歌云:“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此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述民间离乱之苦。

只为宣和失政,奸佞专权,延至靖康,金虏凌城,掳了徽钦二帝北去。康王泥马

渡江,弃了汴京,偏安一隅,改元建炎。其时东京一路百姓惧怕鞑虏,都跟随车

驾南渡。又被虏骑追赶,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往往父子

夫妻终身不复相见。其中又有几个散而复合的,民间把作新闻传说。正是:

剑气分还合,荷珠碎复圆。万般皆是命,半点尽由天!

话说陈州有一姓徐名信,自小学得一身好武艺,娶妻崔氏,颇有容色。家道

丰裕,夫妻二人正好过活。却被金兵入寇,二帝北迁。徐信共崔氏商议,此地安

身不牢,收拾细软家财,打做两个包裹,夫妻各背了一个,随着众百姓晓夜奔走。

行至虞城,只听得背后喊声振天,只道鞑虏追来,却原来是南朝杀败的溃兵。只

因武备久弛,军无纪律,教他杀贼,一个个胆寒心骇,不战自走;及至遇着平民,

抢掳财帛子女,一般会扬威耀武。徐信虽然有三分本事,那溃兵如山而至,寡不

敌众,舍命奔走。但闻四野号哭之声,回头不见了崔氏,乱军中无处寻觅,只得

前行。行了数日,叹了口气,没奈何,只索罢了。行到睢阳,肚中饥渴,上一个

村店,买些酒饭。原来离乱之时,店中也不比往昔,没有酒卖了,就是饭,也不

过是粗粝之物,又怕众人抢夺,交了足钱,方才取出来与你充饥。徐信正在数钱,

猛听得有妇女悲泣之声,事不关心,关心者乱。徐信且不数钱,急走出店来看,

果见一妇人,单衣蓬首,露坐于地上。虽不是自己的老婆,年貌也相仿佛,徐信

动了个恻隐之心,以己度人,道:“这妇人想也是遭难的。”不免上前问其来历。

妇人诉道:“奴家乃郑州王氏,小字进奴。随夫避兵,不意中途奔散,奴孤身被

乱军所掠。行了两日一夜,到于此地,两脚俱肿,寸步难移,贼徒剥取衣服,弃

奴于此。衣单食缺,举目无亲,欲寻死路,故此悲泣耳。”徐信道:“我也在乱

军中不见了妻子,正是同病相怜了。身边幸有盘缠,娘子不若权时在这店里住几

日,将息贵体,等在下探问荆妻消耗,就便访取尊夫,不知娘子意下如何?”妇

人收泪而谢道:“如此甚好。”徐信解开包裹,将几件衣服与妇人穿了,同他在

店中吃了些饭食,借半间房子,做一块儿安顿。徐信殷殷勤勤,每日送茶送饭。

妇人感其美意,料道寻夫访妻,也是难事,今日一鳏一寡,亦是天缘,热肉相凑,

不容人不成就了。又过数日,妇人脚不痛了,徐信和他做了一对夫妻,上路直到

建康。正值高宗天子南渡即位,改元建炎,出榜招军,徐信去充了个军校,就于

建康城中居住。

日月如流,不觉是建炎三年。一日徐信同妻城外访亲回来,天色已晚,妇人

口渴,徐信引到一个茶肆吃茶。那肆中先有一个汉子坐下,见妇人入来,便立在

一边偷看妇人,目不转睛。妇人低眉下眼,那个在意,徐信甚以为怪。少顷,吃

了茶,还了茶钱出门,那汉又远远相随。比及到家,那汉还站在门首,依依不去。

徐信心头火起,问道:“什么人?如何窥觑人家的妇女?”那汉拱手谢罪道:

“尊兄休怒!某有一言奉询。”徐信忿气尚未息,答应道:“有什么话就讲罢!”

那汉道:“尊兄倘不见责,权借一步,某有实情告诉。若还嗔怪,某不敢言。”

徐信果然相随,到一个僻静巷里。那汉临欲开口,又似有难言之状。徐信道:

“我徐信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那汉方才敢问道:“适才妇人是谁?”

徐信道:“是荆妻。”那汉道:“娶过几年了?”徐信道:“三年矣。”那汉道:

“可是郑州人,姓王小字进奴么?”徐信大惊道:“足下何以知之?”那汉道:

“此妇乃吾之妻也。因兵火失散,不意落于君手。”徐信闻言,甚蹐不安,将

自己虞城失散,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当时实是怜他孤身无倚,

初不晓得是尊阃,如之奈何?”那汉道:“足下休疑,我已别娶浑家,旧日伉俪

之盟,不必再题。但仓忙拆开,未及一言分别,倘得暂会一面,叙述悲苦,死亦

无恨。”徐信亦觉心中凄惨,说道:“大丈夫腹心相照,何处不可通情,明日在

舍下相候。足下既然别娶,可携新阃同来,做个亲戚,庶于邻里耳目不碍。”那

汉欢喜拜谢。临别,徐信问其姓名,那汉道:“吾乃郑州列俊卿是也。”是夜,

徐信先对王进奴述其缘由。进奴思想前夫恩义,暗暗偷泪,一夜不曾合眼。到天

明,盥漱方毕,列俊卿夫妇二人到了,徐信出门相迎,见了俊卿之妻,彼此惊骇,

各各恸哭。原来俊卿之妻,却是徐信的浑家崔氏。自虞城失散,寻丈夫不着,却

随个老妪同至建康,解下随身簪珥,赁房居住。三个月后,丈夫并无消息。老妪

说他终身不了,与他为媒,嫁与列俊卿。谁知今日一双两对,恰恰相逢,真个天

缘凑巧,彼此各认旧日夫妻,相抱而哭。当下徐信遂与列俊卿八拜为交,置酒相

待。至晚,将妻子兑转,各还其旧。从此通家往来不绝,有诗为证:夫换妻兮妻

换夫,这场交易好糊涂。相逢总是天公巧,一笑灯前认故吾。

此段话题做“交互姻缘”,乃建炎三年建康城中故事。同时又有一事,叫做

“双镜重圆”,说来虽没有十分奇巧,论起夫义妇节,有关风化,到还胜似几倍。

正是: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话说南宋建炎四年,关西一位官长,姓吕名忠翊,职授福州监税。此时七闽

之地,尚然全盛,忠翊带领家眷赴任,一来福州凭山负海,东南都会,富庶之邦;

二来中原多事,可以避难。于本年起程,到次年春间,打从建州经过。《舆地志》

说:“建州碧水丹山,为东闽之胜地。”今日合着了古语两句:“洛阳三月花如

锦,偏我来时不遇春。”自古“兵荒”二字相连,金虏渡河,两浙都被他残破。

闽地不遭兵火,也就见个荒年,此乃天数。

话中单说建州饥荒,斗米千钱,民不聊生。却为国家正值用兵之际,粮饷要

紧,官府只顾催征上供,顾不得民穷财尽。常言: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百姓既

没有钱粮交纳,又被官府鞭笞逼勒,禁受不过,三三两两,逃入山间,相聚为盗。

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群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馀万。无非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无粮同饿,得肉均

分。官兵抵当不住,连败数阵。范汝为遂据了建州城,自称元帅,分兵四出抄掠。

范氏门中子弟,都受伪号,做领兵官将。汝为族中有个侄儿名唤范希周,年二十

三岁,自小习得一件本事,能识水性,伏得在水底三四昼夜,因此起个异名唤做

范鳅儿。原是读书君子,功名未就,被范汝为所逼——凡族人不肯从他为乱者,

先将斩首示众——希周贪了性命,不得已而从之。虽在贼中,专以方便救人为务,

不做劫掠勾当。贼党见他凡事畏缩,就他鳅儿的外号,改做“范盲鳅”,是笑他

无用的意思。

再说吕忠翊有个女儿,小名顺哥,年方二八,生得容颜清丽,情性温柔,随

着父母福州之任。来到这建州相近,正遇着范贼一支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

口赶得三零四散。吕忠翊失散了女儿,无处寻觅,嗟叹了一回,只索赴任去了。

单说顺哥脚小伶俜,行走不动,被贼兵掠进建州城来。顺哥啼啼哭哭,范希周中

途见而怜之,问其家门,顺哥自叙乃是宦家之女。希周遂叱开军士,亲解其缚,

留至家中,将好言抚慰,诉以衷情:“我本非反贼,被族人逼迫在此,他日受了

朝廷招安,仍做良民。小娘子若不弃卑末,结为眷属,三生有幸。”顺哥本不愿

相从,落在其中,出于无奈,只得许允。次日希周禀知贼首范汝为,汝为亦甚喜。

希周送顺哥于公馆,择吉纳聘。希周有祖传宝镜,乃是两镜合扇的,清光照彻,

可开可合,内铸成鸳鸯二字,名为“鸳鸯宝镜”,用为聘礼。遍请范氏宗族,花

烛成婚。一个是衣冠旧裔,一个是阀阅名姝。一个儒雅丰仪,一个温柔性格。一

个纵居贼党,风云之气未衰;一个虽作囚俘,金玉之姿不改。绿林此日称佳客,

红粉今宵配吉人。自此夫妻和顺,相敬如宾。

自古道:瓦罐不离井上破。范汝为造下迷天大罪,不过乘朝廷有事,兵力不

及。岂期名将张浚、岳飞、张俊、张荣、吴玠、吴璘等,屡败金人,国家粗定,

高宗卜鼎临安,改元绍兴。是年冬,高宗命韩蕲王讳世忠的,统领大军十万前来

讨捕。范汝为岂是韩公敌手,只得闭城自守,韩公筑长围以困之。原来韩公与吕

忠翊先在东京有旧,今番韩公统兵征剿反贼,知吕公在福州为监税官,必知闽中

人情土俗。其时将帅专征的都带有空头敕,遇有地方人才,听凭填敕委用。韩公

遂用吕忠翊为军中都提辖,同驻建州城下,指麾攻围之事。城中日夜号哭,范汝

为几遍要夺门而出,都被官军杀回,势甚危急。顺哥向丈夫说道:“妾闻‘忠臣

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妾被贼军所掠,自誓必死,蒙君救拔,遂为君家之

妇,此身乃君之身矣。大军临城,其势必破。城既破,则君乃贼人之亲党,必不

能免。妾愿先君而死,不忍见君之就戮也。”引床头利剑便欲自刎。希周慌忙抱

住,夺去其刀,安慰道:“我陷在贼中,原非本意,今无计自明,玉石俱焚,已

付之于命了。你是宦家儿女,掳劫在此,与你何干?韩无帅部下将士,都是北人,

你也是北人,言语相合,岂无乡曲之情?或有亲旧相逢,宛转闻知于令尊,骨肉

团圆,尚不绝望。人命至重,岂可无益而就死地乎?”顺哥道:“若果有再生之

日,妄誓不再嫁。便恐被军校所掳,妾宁死于刀下,决无失节之理。”希周道:

“承娘子志节自许,吾死亦瞑目。万一为漏网之鱼,苟延残喘,亦誓愿终身不娶,

以答娘子今日之心。”顺哥道:“‘鸳鸯宝镜’,乃是君家行聘之物,妾与君共

分一面,牢藏在身。他日此镜重圆,夫妻再合。”说罢相对而泣。

这是绍兴元年冬十二月内的说话。到绍兴二年春正月,韩公将建州城攻破,

范汝为情急,放火自焚而死。韩公竖黄旗招安馀党,只有范氏一门不赦。范氏宗

族一半死于乱军之中,一半被大军擒获,献俘临安。顺哥见势头不好,料道希周

必死,慌忙奔入一间荒屋中,解罗帕自缢。正是:

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也是阳寿未终,恰好都提辖吕忠翊领兵过去,见破屋中有人自缢,急唤军校

解下。近前观之,正是女儿顺哥。那顺哥死去重苏,半晌方能言语,父子重逢,

且悲且喜。顺哥将贼兵掳劫,及范希周救取成亲之事,述了一遍。吕提辖嘿然无

语。

却说韩元帅平了建州,安民已定,同吕提辖回临安面君奏凯。天子论功升赏,

自不必说。一日,吕公与夫人商议,女儿青年无偶,终是不了之事,两口双双的

来劝女儿改嫁。顺哥述与丈夫交誓之言,坚意不肯。吕公又道:“好人家儿女,

嫁了反贼,一时无奈。天幸死了,出脱了你,你还想他怎么?”顺哥含泪而告道:

“范家郎君,本是读书君子,为族人所逼,实非得已。他虽在贼中,每行方便,

不做伤天理的事。倘若天公有眼,此人必脱虎口,大海浮萍,或有相逢之日。孩

儿如今情愿奉道在家,侍养二亲,便终身守寡,死而不怨。若必欲孩儿改嫁,不

如容孩儿自尽,不失为完节之妇。”吕公见他说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光阴似箭,不觉已是绍兴十二年,吕公累官至都统制,领兵在封州镇守。一

日,广州守将差指使贺承信捧了公牒,到封州将领司投递。吕公延于厅上,问其

地方之事,叙话良久方去。顺哥在后堂帘中窃窥,等吕公入衙,问道:“适才赍

公牒来的何人?”吕公道:“广州指使贺承信也。”顺哥道:“奇怪!看他言语

行步,好似建州范家郎君。”吕公大笑道:“建州城破,凡姓范的都不赦,只有

枉死,那有枉活?广州差官自姓贺,又是朝廷命官,并无分毫干惹,这也是你妄

想了,侍妾闻知,岂不可笑!”顺哥被父亲抢白了一场,满面羞惭,不敢再说。

正是:

只为夫妻情爱重,致令父子语参差。

过了半年,贺承信又有军牒奉差到吕公衙门,顺哥又从帘下窥视,心中怀疑

不已,对父亲说道:“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但再三详审广州姓

贺的,酷似范郎。父亲何不召至后堂,赐以酒食,从容叩之。范郎小名鳅儿,昔

年在围城中情知必败,有‘鸳鸯镜’,各分一面,以为表记。父亲呼其小名,以

此镜试之,必得其真情。”吕公应承了。次日贺承信又进衙领回文,吕公延至后

堂,置酒相款。饮酒中间,吕公问其乡贯出身。承信言语支吾,似有羞愧之色。

吕公道:“鳅儿非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