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世通言-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令婿为何而死?”刘翁道:“小婿不幸得了个痨瘵之疾,其年因上岸打柴

未还,老汉不知,错开了船,以后曾出招帖寻访了三个月,并无动静,多是投江

而死了。”员外道:“令婿不死,他遇了个异人,病都好了,反获大财致富。老

翁若要会令婿时,可请令爱出来!”此时宜春侧耳而听,一闻此言,便哭将起来,

骂道:“薄幸钱郎!我为你带了三年重孝,受了千辛万苦,今日还不说实话,待

怎么?”宋金也堕泪道:“我妻!快来相见!”夫妻二人抱头大哭。刘翁道:

“阿妈,眼见得不是什么钱员外了,我与你须索去谢罪!”刘翁、刘妪走进舱来,

施礼不迭。宋金道:“丈人、丈母!不须恭敬,只是小婿他日有病痛时,莫再脱

赚。”两个老人家羞惭满面。

宜春便除了孝服,将灵位抛向水中。宋金便唤跟随的童仆来与主母磕头。翁

妪杀鸡置酒,管待女婿,又当接风,又是庆贺筵席。安席已毕,刘翁叙起女儿自

来不吃荤酒之意,宋金惨然下泪,亲自与浑家把盏,劝他开荤。随对翁、妪道:

“据你们设心脱赚,欲绝吾命,恩断义绝,不该相认了。今日勉强吃你这杯酒,

都看你女儿之面。”宜春道:“不因这番脱赚,你何由发迹?况爹妈日前也有好

处,今后但记恩,莫记怨。”宋金道:“谨依贤妻尊命。我已立家于南京,田园

富足,你老人家可弃了驾舟之业,随我到彼,同享安乐,岂不美哉!”翁、妪再

三称谢,是夜无话。

次日,王店主闻知此事,登船拜贺,又吃了一日酒。宋金留家童三人于王店

主家发布取帐,自己开船先往南京大宅子,住了三日,同浑家到昆山故乡扫墓,

追荐亡亲。宗族亲党各有厚赠。此时范知县已罢官在家,闻知宋小官发迹还乡,

恐怕街坊撞见没趣,躲向乡里,有月馀不敢入城。宋金完了故乡之事,重回南京,

阖家欢喜,安享富贵,不在话下。

再说宜春见宋金每早必进佛堂拜佛诵经,问其缘故。宋金将老僧所传《金刚

经》却病延年之事,说了一遍。宜春亦起信心,要丈夫教会了,夫妻同诵,到老

不衰,后享寿各九十馀,无疾而终。子孙为南京世富之家,亦有发科第者。后人

评云:刘老儿为善不终,宋小官因祸得福。《金刚经》消除灾难,破毡笠团圆骨

肉。

 第二十三卷 乐小舍拚生觅偶(一名《喜乐和顺记》)

怒气雄声出海门,舟人云是子胥魂。

天排雪浪晴雷吼,地拥银山万马奔。

上应天轮分晦朔,下临宇宙定朝昏。

吴征越战今何在?一曲渔歌过晚村。

这首诗,单题着杭州钱塘江潮,元来非同小可。刻时定信,并无差错。自古

至今,莫能考其出没之由。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

州海市、钱塘江潮。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潮,一日两番。自古唤

做罗刹江,为因风涛险恶,巨浪滔天,常番了船,以此名之。南北两山,多生虎

豹,名为虎林。后因虎字犯了唐高祖之祖父御讳,改名武林。又因江潮险迅,怒

涛汹涌,冲害居民,因取名宁海军。后至唐末五代之间,去那径山过来,临安邑

人钱宽生得一子,生时红光满室,里人见者,将谓火发,皆往救之。却是他家产

下一男,两足下有青色毛,长寸馀。父母以为怪物,欲杀之,有外母不肯,乃留

之。因此小名婆留。看看长大成人,身长七尺有馀,美容貌,有智勇,讳镠,字

巨美。幼年专作私商无赖,因官司缉捕甚紧,乃投径山法济禅师躲难。法济夜闻

寺中伽蓝云:“今夜钱武肃王在此,毋令惊动。”法济知他是异人,不敢相留,

乃作书荐镠往苏州投太守安绶。绶乃用镠为帐下都部署,每夜在府中马院宿歇。

时遇炎天酷热,太守夜起独步后园。至马院边,只见钱镠睡在那里。太守方坐间,

只见那正厅背后,一眼枯井,井中走出两个小鬼来,戏弄钱镠。却见一个金甲神

人,把那小鬼一喝都走了,口称道:“此乃武肃王在此,不得无礼。”太守听罢,

大惊,急回府中,心大异之。以此好生看待钱镠。后因黄巢作乱,钱镠破贼有功,

僖宗拜为节度使。后遇董昌作乱,钱镠收讨平定,昭宗封为吴越国王。因杭州建

都,治得国中宁静。只是地方狭窄,更兼长江汹涌,心常不悦。忽一日,有司进

到金色鲤鱼一尾,约长三尺有馀,两目炯炯有光,将来作御膳。钱王见此鱼壮健,

不忍杀之,令畜之池中。夜梦一老人来见,峨冠博带,口称小圣:“夜来孺子不

肖,乘酒醉,变作金色鲤鱼,游于江岸,被人获之,进与大王作御膳,谢大王不

杀之恩。今者小圣特来哀告大王,愿王怜悯,差人送往江中,必当重报。”钱王

应允,龙君乃退。钱王飒然惊觉,得了一梦。次早升殿,唤左右打起那鱼,差人

放之江中。当夜,又梦龙君谢曰:“感大王再生之恩,将何以报?小圣龙宫海藏,

应有奇珍异宝,夜光珠、盈尺璧,任从大王所欲,即当奉献。”钱王乃言:“珍

宝珠璧,非吾好也。惟我国僻处海隅,地方无千里;更兼长江广阔,波涛汹涌,

日夕相冲,使国人常有风波之患。汝能借地一方,以广吾国,是所愿也。”龙王

曰:“此事甚易,然借则借,当在何日见还?”钱王曰:“五百劫后,仍复还之。”

龙王曰:“大王来日,可铸铁柱十二只,各长一丈二尺,请大王自登舟,小圣使

虾鱼聚于水面之上,大王但见处,可即下铁柱一只,其水渐渐自退,沙涨为平地。

王可垒石为塘,其地即广也。”龙君退去,钱王惊觉。次日,令有司铸造铁柱十

二只,亲自登舟,于江中看之。果见有鱼虾成聚一十二处,乃令人以铁柱沉下去,

江水自退。王乃登岸,但见无移时,沙石涨为平地,自富阳山前直至海门舟山为

止。钱王大喜,乃使石匠于山中凿石为板,以黄罗木贯穿其中,排列成塘。因凿

石迟慢,乃下令:“如有军民人等,以百斤石板,将船装来,一船换米一船。”

各处即将船载石板来换米。因此砌了江岸,石板有馀。后方始称为钱塘江。至大

宋高宗南渡,建都钱塘,改名临安府,称为行在。方始人烟辏集,风俗淳美。似

此每遇年年八月十八,乃潮生日,倾城士庶,皆往江塘之上,玩潮快乐。亦有本

土善识水性之人,手执十幅旗幡,出没水中,谓之弄潮,果是好看。至有不识水

性深浅者,学弄潮,多有被泼了去,坏了性命。临安府尹得知,累次出榜禁谕,

不能革其风俗。有东坡学士看潮一绝为证:“吴儿生长押涛渊,冒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破浪变桑田。”

话说南宋临安府有一个旧家,姓乐名美善;原是贤福坊安平巷内出身,祖上

七辈衣冠。近因家道消乏,移在钱塘门外居住,开个杂色货铺子,人都重他的家

世,称他为乐大爷。妈妈安氏,单生一子,名和,生得眉目清秀,伶俐乖巧。幼

年寄在永清巷母舅安三老家抚养,附在间壁喜将仕馆中上学,喜将仕家有个女儿,

小名顺娘,少乐和一岁。两个同学读书,学中取笑道:“你两个姓名‘喜乐和顺’,

合是天缘一对。”两个小儿女,知觉渐开,听这话也自欢喜,遂私下约为夫妇。

这是一时戏谑,谁知做了后来配合的谶语。正是:

姻缘本是前生定,曾向蟠桃会里来。

乐和到十二岁时,顺娘十一岁。那时乐和回家,顺娘深闺女工,各不相见。

乐和虽则童年,心中伶俐,常想顺娘情意,不能割舍。又过了三年,时值清明将

近,安三老接外甥同去上坟,就便游西湖。原来临安有这个风俗,但凡湖船,任

从客便,或三朋四友,或带子携妻,不择男女,各自去占个座头,饮酒观山,随

意取乐。安三老领着外甥上船,占了个座头,方才坐定,只见船头上又一家女眷

入来。看时不是别人,正是间壁喜将仕家母女二人和一个丫头,一个奶娘。三老

认得,慌忙作揖。又教外甥来相见了。此时顺娘年十四岁,一发长成得好了。乐

和有三年不见,今日水面相逢,如见珍宝。虽然分桌而坐,四目不时观看,相爱

之意,彼此尽知。只恨众人属目,不能叙情。船到湖心亭,安三老和一班男客,

都到亭子上闲步,乐和推腹痛留在舱中,捱身与喜大娘攀话,稍稍得与顺娘相近。

捉空以目送情,彼此意会。少顷众客下船,又分开了。傍晚,各自分散。安三老

送外甥回家。

乐和一心忆着顺娘,题诗一首:“嫩蕊娇香郁未开,不因蜂蝶自生猜。他年

若作扁舟侣,日日西湖一醉回。”乐和将此诗题于桃花笺上,摺为方胜,藏于怀

袖,私自进城,到永清巷喜家门首伺候顺娘,无路可通。如此数次。闻说潮王庙

有灵,乃私买香烛果品,在潮王面前祈祷,愿与喜顺娘今生得成鸳侣。拜罢,炉

前化纸,偶然方胜从袖中坠地,一阵风卷出纸钱的火来烧了。急去抢时,止剩得

了一个侣字。乐和拾起看了,想道:“侣乃双口之意,此亦吉兆。”心下甚喜。

忽见碑亭内坐一老者,衣冠古朴,容貌清奇,手中执一团扇,上写“姻缘前定”

四个字。乐和上前作揖,动问:“老翁尊姓?”答道:“老汉姓石。”又问道:

“老翁能算姻缘之事乎?”老者道:“颇能推算。”乐和道:“小子乐和,烦老

翁一推,赤绳系于何处?”老者笑道:“小舍人年未弱冠,如何便想这事?”乐

和道:“昔汉武帝为小儿时,圣母抱于膝上,问‘欲得阿娇为妻否?’帝答言:

‘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年无长幼,其情一也。”老者遂问了年月日时,

在五指上一轮道:“小舍人佳眷,是熟人,不是生人。”乐和见说得合机,便道:

“不瞒老翁,小子心上正有一熟人,未知缘法何如?”老者引至一口八角井边,

教乐和看井内,有缘无缘便知。乐和手把井栏张望,但见井内水势甚大,巨涛汹

涌,如万顷相似;其明如镜,内立一个美女,可十六七岁,紫罗衫、杏黄裙,绰

约可爱。仔细认之,正是顺娘。心下又惊又喜,却被老者望背后一推,刚刚的跌

在那女子身上,大叫一声,猛然惊觉,乃一梦,双手兀自抱定亭柱。正是:

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乐和醒将转来,看亭内石碑,其神姓石名瑰,唐时捐财筑塘捍水,死后封为

潮王。乐和暗想:“原来梦中所见石老翁,即潮王也。此段姻缘,十有九就。”

回家对母亲说,要央媒与喜顺娘议亲。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

撺掇其事。乐公道:“姻亲一节,须要门当户对。我家虽曾有七辈衣冠,见今衷

微,经纪营活。喜将仕名门富室,他的女儿,怕没有人求允,肯与我家对亲?若

央媒往说,反取其笑。”乐和见父亲不允,又教母亲央求母舅去说合。安三老所

言,与乐公一般。乐和大失所望,背地里叹了一夜的气。明早将纸裱一牌位,上

写“亲妻喜顺娘生位”七个字,每日三餐,必对而食之。夜间安放枕边,低唤三

声,然后就寝。每遇清明三月三,重阳九月九,端午龙舟,八月玩潮,这几个胜

会,无不刷鬓修容,华衣美服,在人丛中挨挤。只恐顺娘出行,侥幸一遇。同般

生意人家有女儿的,见乐小舍人年长,都来议亲。爹娘几遍要应承,到是乐和立

意不肯。立个誓愿,直待喜家顺娘嫁出之后,方才放心,再图婚配。事有凑巧,

这里乐和立誓不娶,那边顺娘却也红鸾不照,天喜未临,高不成,低不就,也不

曾许得人家。光阴似箭,倏忽又过了三年。乐和年一十八岁,顺娘一十七岁了。

男未有室,女未有家。男才女貌正相和,未卜姻缘事若何?且喜室家俱未定,只

须灵鹊肯填河。

话分两头。却说是时,南北通和。其年有金国使臣高景山来中国修聘。那高

景山善会文章,朝命宣一个翰林范学士接伴。当八月中秋过了,又到十八潮生日,

就城外江边浙江亭子上,搭彩铺毡,大排筵宴,款待使臣观潮。陪宴官非止一员。

都统司领着水军,乘战舰,于水面往来,施放五色烟火炮。豪家贵戚,沿江搭缚

彩幕,绵亘三十馀里,照江如铺锦相似。市井弄水者,共有数百人,蹈浪争雄,

出没游戏。有蹈滚木、水傀儡,诸般伎艺。但见:迎潮鼓浪,拍岸移舟。惊湍忽

自海门来,怒吼遥连天际出。何异地生银汉,分明天震春雷。遥观似匹练飞空,

远听如千军驰噪。吴儿勇健,平分白浪弄洪波;渔父轻便,出没江心夸好手。果

然是万顷碧波随地滚,千寻雪浪接云奔。

北朝使臣高景山见了,毛发皆耸,嗟叹不已,果然奇观。范学士道:“相公

见此,何不赐一佳作?”即令取过文房四宝来。高景山谦让再三,做《念奴娇》

词:

“云涛千里,泛今古绝致,东南风物。碧海云横初一线,忽尔雷轰苍壁,万

马奔天,群鹅扑地,汹涌飞烟雪。吴人勇悍,便竞踏浪雄杰。

想旗帜纷纭,吴音楚管,与胡笳俱发。人物江山如许丽,岂信妖氛难灭。况

是行宫,星缠五福,光焰窥毫发。惊看无语,凭栏姑待明月。”

高景山题毕,满座皆赞奇才。只有范学士道:“相公词做得甚好,只可惜

‘万马奔天,群鹅扑地’,将潮比得来轻了,这潮可比玉龙之势。”学士遂做

《水调歌头》,道是:

“登临眺东渚,始觉太虚宽。海天相接,潮生万里一毫端。滔滔怒生雄势,

宛胜玉龙戏水,尽出没波间。雪浪番云脚,波卷水晶寒。

扫方涛,卷圆峤,大洋番。天垂银汉,壮观江北与江南。借问子胥何在?博

望乘槎仙去,知是几时还?上界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