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昙花果--童童和他的十多个女人-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为此时此地产生这种念头感到羞愧时,联芬的又一个举动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悲哀。

  联芬起床小便,穿上他的鞋子蹲在便盆上。童无逸知道这是农村妇女和无知小市民中广为流传的一个荒谬的伎俩。童无逸问她:“你当真以为穿了我的鞋子我就要帮你害喜吗?”

  联芬狼狈不堪,语无伦次,期期艾艾了好久,才说:“我,不警觉。。。。。。穿错了。。。。。。”又自觉撒谎不圆,说:“他们都说很灵的。。。。。。”

  他开始意识到,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并不是一张纯净的白纸,相反,她们是一些被世俗陋习、愚昧迷信的污水浸染得晦暗浑浊、黑白不分的粗糙的草纸。自己能在上面画些啥呢?

  他隐约地感觉到,要维护自己和联芬组成的这个新家庭,巩固这个农业社会中刚完善建制的生产单位,自己就是付出毕生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除非彻底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她们那种生存状态,接受她们的观念意识,妥协、融合、委曲求全,也许能成功。但是,我能作到吗?凭什么要我向落后和愚昧投降呢?

  他陷入了深深的悲哀。

  
昙花果 (26)
  十九。   都怪你,不早说。

  1974年10月初,曾彦荷三姐、三姐夫转业回四川。彦荷因离婚后孤独无依,姐姐、姐夫出面活动,一并调回兴盛。姐姐、姐夫调县人民银行。彦荷调县妇联工作,安顿毕,到城关医院看童妈妈,刚进大门,见童妈妈提个肮脏的木桶向外走。彦荷一直随童童喊;说:“妈妈,你提个捅到哪里去?”

  妈妈说:“老九呀?好久回来的?门没锁,潇潇在睡觉。你坐会儿,我去隔壁提潲水,马上就回来!”


()免费TXT小说下载
  “哪个是潇潇?提啥子潲水?”老九满腹疑团。

  彦荷推开虚掩的小屋门,见床上睡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长长的眼裂,浓眉毛,长睫毛,尖下巴,看不出像哪个;出来,见门边放着一个瓦缸,装了大半缸潲水。

  妈妈提着潲水回来,倒进缸里,不等老九发问,说:“我把童童跟联芬转回来了。帮联芬包的潲水。这就是童童的大姑娘,叫童涛,小名潇潇,长期跟我在街上。还有个小的,叫童霜,小名叶叶,还没满周岁,要吃奶;联芬带下乡去了。”

  正说着,联芬挑着桶,背着叶叶回来了。

  妈妈说:“联芬,这个是大姑的老九,跟童童一起下乡到璧县的,现在在西藏工作了!军官太太。”

  联芬喊了声:“九姐,你请坐。”问:“潇潇睡了?”

  老九端详着联芬,见她五官端正,眉黑眼大,面色较深,双颊两团红晕,典型的“山里红”、“红二团”;颈脖稍短,肩膊宽厚,举止庄重,穿一身干干净净的蓝卡其衣裤,旧解放鞋,说话带着浓重的兴盛乡音,招呼她说:“嫂子忙啊!我调回兴盛来了,在妇联上班。”

  联芬忙着放下背上的叶叶,边提尿,边喂奶,心不在焉地:“恩,恩,”答应着。

  床上的潇潇醒了,见妈妈坐在床上给妹妹喂奶,翻身爬起来,钻进妈妈怀里,说:“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双手捧着奶奶,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联芬奶水好,两姊妹吃都够。潇潇总是这样!”童妈妈笑着说。

  老九细看,发现潇潇乖巧秀丽,肤色摸样都像联芬;而叶叶胖嘟嘟的笑脸,粉白嫩红,俊美漂亮,跟童童一个样。想起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不知会像瑞琥,还是像自己。如果不刮掉,也该八岁多了。在拉萨跟那个混蛋生的,竟然是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征,做了手术寄养在重庆大姐家里,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这就是命啊!她强忍住心中的伤感,笑着夸道:“联芬,两个姑娘都像你,好漂亮啊!”

  联芬不以为然地一笑,说:“农村人,漂亮有啥些用啊?再丫逸都要吃饭!”

  老九知趣地不再说啥了。

  妈妈问:“联芬,童童没回来?”

  联芬说:“说是到文教局开啥些会,走到东门口就横起跑了。”

  “他说回来吃午饭不?”妈妈问。

  “说开两天,吃、住都在县委招待所。不回来吃饭。”联芬说:“我也不吃午饭。坝子头还晒得有粮食。早点回去好些。怕错贼!”

  “你没请人帮看一下?”

  “邱表嫂帮看的。”联芬气愤地说:“红星四队贼窝子!比不得我们山旮旯的人清白!哪个不是偷儿?自己看都不稳当,外人看还放心哪?”

  “那我给你煎碗饭吃了走。”妈妈手忙脚乱地在炉子上炒饭。

  联芬把叶叶递给彦荷说:“九姐,帮我抱会儿,我去趟厕所。”

  老九接过叶叶说:“好,去吧。”

  叶叶睁着黑亮的大眼睛望着彦荷甜甜地笑。彦荷伸手一点她那桃花样粉白嫩红的胖脸,她“咯咯咯咯”地手舞足蹈,大声笑起来。潇潇爬下床,蹬上小棉鞋,拉着彦荷说:“姑姑,套鞋带。”

  彦荷带着两个小姑娘玩得高高兴兴,让联芬吃饭。

  彦荷说:“你要带娃娃,又要干活路,还要喂猪,好能干啊!”

  联芬说:“春官喝稀饭——说不来的事了。童无逸一天到晚不落屋。我不干,哪个干嘛?”

  “他调县文教局去了?”老九问:“刚才你说他在文教局开会。”

  “调啥子?吊颈!”联芬生气地说:“回兴盛头一年就听人吹,跑到云南去‘挖斋’。我生叶叶他都不在屋头。就婆一个经佑我坐月子。她还要上班!去了大半年,毛钱没找到一个,不是二哥出路费,他还回不到兴盛。你没看他从云南回来那个样子。老母亲说的:‘大种告化子’一个。三月间才回来,没得几天,碰到个啥子张老师,喊他写诗。写他妈个尸!从此就不得了了。天天在公社带着一帮子知青,男男女女,唱唱跳跳,画起花脸到处演戏。人家说是‘匝眉匝眼搞宣传’!十天半月见不到个人影儿。”说着眼睛都红了。

  老九不好再说啥,只顾逗孩子玩,等她吃过饭,舀上潲水。帮她把叶叶用背带背上,牵着潇潇,说:“跟妈妈再见。”

  潇潇挥手说:“妈妈,再见!”


()
  联芬背着叶叶,挑着潲水走了。

  彦荷问潇潇:“想不想跟妈妈去乡下?”

  潇潇摇着小脑袋说:“不想!爸爸说,我跟婆,街上读书!”

  童妈妈说:“她下个月满三岁,农村户口,不好办。童童说他去想办法,明年送她上幼儿园。”

  彦荷不想扫兴,不敢说农村户口的娃娃要在城里读书,特别是上幼儿园有多困难!

  彦荷晓得童童在城里,压抑不住地特别想见到他。她告别童妈妈,跑到文教局,在二楼小会议室找到童童,约好晚上见,才安安心心地回家去了。

  童童在县委招待所吃了晚饭,回来把会议发的电影票拿给妈妈,说是样板戏《奇袭白虎团》加映《中国爆炸第一颗氢弹》的记录片。

  妈妈牵着蹦蹦跳跳的潇潇看电影刚走,老九来了。

  她穿一件钢灰色薄呢半长大衣,笔挺的灰毛哔叽西裤,晶亮的黑皮鞋。脖子上扎一条白底黑云纹丝巾,高贵清雅,却掩不住单凤眼里的抑郁忧思。惟有那宽阔突出的苏格拉底氏的前额依然如故,微微发亮,显示着她与总不同的聪明智慧。她进门,带来淡淡的茉莉花香。

  看着她微微发福,略显丰腴的体态,童童笑着说:“日子过得好嘛,长胖了!”

  她无奈地笑着说:“快30的人了,老了!怕还像姑娘家那样苗条?”坐下说:“你以为个个都像你,‘阴丹士林,永不褪色!’”

  童童也笑了,说:“我才真正老了。我们宣传队的那些新知青,都喊我‘老童’、‘老顽童’、‘老儿童’、‘童老师’、甚至喊‘童老’!”

  老九埋怨说:“你人真的没变,就是穿这件衣服,把人显老了。十来年了吧?咋个还穿它呀?”

  童童今天穿的是当年下乡时,知青办给每个知青七尺青阴丹布,自选样式做的那件衣服。大多数男知青做的是青年服、中山服、学生服,或者战士服。只有童无逸、古正云少数几个做的是对襟中式服装。当时的阴丹布只有青蓝二色,质量上乘。真的如广告语:“阴丹士林,永不褪色!”

  “你看,没烂,没褪色。不穿可惜了。”童童又夸张地说:“再说,我现在是集诗人、编剧、导演、演员、作词、谱曲、指挥于一身的伟大的艺术家,穿上这身衣服,就像陈永贵包白头巾当副总理样。这件衣服让我气度不凡,形象光辉,与总不同!”表演完又忍不住自嘲起来,说:“看我脸皮多厚!”

  老九太了解童童了,晓得他嘻嘻哈哈,浅薄张狂的背后,隐藏着难以告人的痛苦:穷!没衣服穿!突然觉得有些心痛,说:“听说你在石屏三队还过得。这里比石屏三队如何?”

  “差远了!”童童脸色阴沉下来,说:“要没有老母亲那点工资撑着,我们怕早就饿死了!”、

  “那你该不回来呀!”

  童童沉默了一会儿,说:“一言难尽!”慢慢把迁回兴盛的前前后后告诉了老九。        

  搬进生产队修的新房后,童童和联芬两口子在房前房后栽满了楠竹、慈竹、水竹、甜苦竹,桃木李果、梨子樱桃、核桃板栗,还嫁接上马道大屋基最好吃的品种;挑石灰打敞坝,修涧槽、安水缸、买石磨;童童无师自通,备好木工工具,先做鸡笼、猪圈,喂猪喂鸡,再做桌凳书架、日用家具,还做了一张四尺多宽带蚊帐架子的靠背大床;在山墙上安了个通明透亮、能开能闭的大玻窗;靠窗放上书案、缝纫机,旁边放书架,做了耕读一世,老死山乡的打算。但没料到毛泽东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来了。先是大队民兵排长侯寅平来借收音机,个多星期后才从公社拿回来还他。他当即意识到一定有人揭发他收敌台。这可是个判重刑的反革命罪啊!果然,几天后,公社派民兵送他参加“璧县顺子区清理阶级队伍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自带被褥,一个月的口粮、菜金,关进常富公社旁边一个空粮仓里。全班一百多人,有学校教师、机关干部、企业职工、街道居民、公社社员、小商小贩。。。。。。各色人等。知青却只有他童无逸一个。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早请示,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跳忠字舞!教师、干部职工早已习惯,不奢求舞姿优美,至少动作熟练;苦了没文化的居民、商贩、老妇老者,特别是农民门,笨拙可笑,丑态百出,让人啼笑皆非。更有一驼背小贩,下肢折屈,左长右短。背拱左,臀翘右,手长及踝,仍需扭腰摆臀,摇手跨足,唱“敬爱的毛主席。。。。。。”唱“长江滚滚向东方。。。。。。 ”作鲜花开放、波涛起伏、种种舞姿。其妖形怪状,惨不忍睹,可悲可笑。

  早请示,晚汇报,三呼九叩,日日如此。

  童无逸每到忠字舞时间,浑身起鸡皮疙瘩,闭目塞听,真想一死了之。巴不得每天早上下雨下雪下刀子,免了这场酷刑折磨。

  早饭后,就是向马家合交代问题的时间。

  原贵岭公社书记马家合,是顺子区清理阶级队伍领导小组组长,白净面皮,五短身材,刀眉鹰眼,鼻直口方,集商人的精明、政客的冷酷于一身。祖上原是顺子富商,有大船往来宜宾,搭客贩货。不料满载冲滩触礁,船毁人亡。家道败落。土改时划为贫民,斗地主勇猛无情,入党当官。自恃根红苗正,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满怀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秉承县革委副主任胡天道旨意,对童无逸这个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杀关管子女毫不手软,狠揭猛批,只是因为童无逸知青的身份,没有像对其他囚犯那样动用肉刑。过了好久,童无逸终于明白马家合要坐实他两个罪名。

  一是收听敌台广播。收音机是里通外国的收发报机;

  二是强Jian刘韵蓉。证据是洪自强的口供,说童无逸和刘韵蓉过了一夜。刘韵蓉的死与童无逸有关。

  童无逸自然百般辩解,拒不认罪。这两条中,任意一条都够判几年的了!

  眼看着宽严大会开了一次一次又一次,不够定罪判刑的放回接受管制;够定罪判刑的逮捕法办。号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马家合说:“童无逸,你是知青,有文化,懂政策,比哪个都聪明。人家喊你童精灵嘛,是不是?你不要精灵过了头啊!你想,进来了,不说出点事情来,出去得了吗?没得点油,脱得了锅巴呀?你晓得,这是啥些地方?‘清理阶级队伍’!毛主席亲自布置的。搞耍的呀?你跟我弄清楚!人家说这里风吹进来的,牯牛都拉不出去!你懂噻。”

  一个月的口粮吃完了,马家合叫公社通知李联芬送粮来。


()免费TXT小说下载
  看见挺着个大肚子的联芬艰难地爬上石阶,把背来的包谷、菜金交给看守,凄惨地向号子里张望。童无逸晓得她是在找他,忍住不让眼泪流出来。想到快出世的孩子,他心软了,想早点回去,写了个坦白材料。实事求是:

  一。   承认自己卖了60斤粮票买的凯歌牌收音机,发票尚在。收不到敌台;更不是收发报机;

  二。   承认自己和刘韵蓉是朋友,在她那里住过一夜,但绝对没有强Jian她。

  马家合收下,不置可否。过了一个多星期,石屏大队民兵排长侯寅平来接他回队。大队书记在社员大会上宣读了对他的处理决定:

  一。   童无逸违法贩卖粮票60斤,罚款40元。

  二。   和女知青刘韵蓉有不正当关系,回队交贫下中农监督教育。

  从此,侯少庆再也不提“一对红”了。童无逸失去了他的政治庇护。连曾经相好的刘志英都问李联芬:“大队通知四类分子到公社砍柴,你那个人去不去?”

  童童说:“这种日子过起该多难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