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拾光-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顿时翘起了唇角。
尘悟一脸莫名,搞不清那狐妖有何心思,蹙眉望着他。
“小和尚……”
“嗯?”
“你是不是答应过我,要一直在我身边,直到将我度化成人?”
“……”
“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可是你说的?”
尘悟没有说话,过了一阵,才说道:“可是你杀了人。”
“所以,你才更要呆在我身边,好好度化我,不是吗?”
尘悟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他好一阵,才兀自说道:“我下山的时候师傅告诉我,等我能空手持水之时,就是我回寺之日了。”
“空手持水?”
“师傅说,那时候方能达到真正的安宁。”
狐妖似乎听不懂,尘悟却笑了笑,一下又敛容道:“这事先不说。倒是你先前食人之事,虽是那人咎由自取,但你今日所为亦是为往后种下了孽根……”
话还没说完,狐妖便打断了他:“我造的孽我自然会还,只是如果有朝一日你违背誓言离我而去,我就吃光村子里所有的人,然后修炼成一个惊世大魔头,危害苍生,叫你好生后悔才行。”
“你这妖狐……”
狐妖笑了笑,捂着耳朵,装作没有听到。
尘悟被他的样子逗得好笑,却也生不起气来。
怎么说,那人也是咎由自取。
只是这自取灭亡之事,却让一无辜之人枉送了性命。
尘悟突然想起自己手中还持着念珠,赶紧将它举了起来。那珠上隐隐闪现着绿光,似乎有生灵魂魄附于其上。
狐妖定睛看了看,然后疑惑地望向尘悟。
只见他嘴上念着什么经文,闭目凝神,一本正经。
过了一阵,就看见那念珠上的绿色光亮跃然飘荡在空中,不知是眷念还是执着,悬于半空之中,久久都不消散。
尘悟睁开眼,看着那绿光,双手合十,轻声念道:“执着是苦,既然万物皆为空像,施主,何不洒脱放手呢?”
那光亮在空中最后盘旋了一阵,最后终是被清风吹散。
“那是张氏的……”
“度化怨灵亡魂,也是出家人应做之事。”
“应做之事……”
“度尽天下之恶,方能留人世一片净土。不是吗?”
狐妖有些失措,过了一阵他才喃喃说道:“别叫我‘施主’了……”
“嗯?”
“总该有特别点的称呼。”
尘悟愣了一阵,才慢慢念道
:“狐施主?”
妖狐似乎并不太满意,眉头轻轻扬了起来。
“狐兄?”
过了好一阵,那狐妖才勉强的点了点头,装作默许。
只是当时的尘悟怎么也没弄清,这狐妖怎么突然这般认真严肃起来。
也是过了好久他才明白,狐妖之所以那样的较真,只是不想当他口中的“天下苍生”罢了。至少那时候的他还是期待着,尘悟于自己的“度化”,跟别人的并不一样。
此后,尘悟便与狐妖一道踏足了许多地方,城镇荒野,沙漠高山,看尽世间污秽,却也数尽天下悲欢。
这世间之事果然莫测,有喜亦有悲,有苦尽甘来,也有千金散尽。
尘悟越来越觉得自己悟不了这尘世,越来越觉得自己看不透这般若。只是与狐妖这一路同行过来,终于让他相信,世间果然也有他能度化之事,虽然他也惶惑过,不过总是心境清明,不若这世间大智让他迷惘。
甚至他越来越觉得,有朝一日,这妖狐也能褪去妖身,化身为人。
真正的人。
只是终于到了那一日,所谓“空手持水,而水滴不漏”。
那一日晨光大好。狐妖贪睡于河边,尘悟便趁着性子,取了水袋去河边取水。
他站在河岸边,就着清晨的微光看着不远处那安详沉睡的人,然后伸开手,似乎想取水。
天气晴好,那人的脸像是镶满金光的湖水,那么沉静,那么安然。
尘悟一下失神,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他手中早已盛满了清水。丝毫不漏,点滴不失。
他诧异了一瞬,可也正是那一刹的时间,手中之水便也全然丢失。
尘悟就那么坐在原地,一下失了神。
等到狐妖再醒来时,却发现身边再无人影。他以为是小和尚出去寻吃的,便坐在原地等他。可是这一等,便是一天一夜。
尘悟再也没有出现过。
狐妖寻遍了所有的地方,却再也没有见过他。
作者有话要说:单元剧还有一章完结。
PS:这一章的小标题好像惊悚了点=L=
☆、第四章 般若篇(四)
小和尚在河边呆坐了一阵后,便慌慌忙忙地离开了那里。尘悟这辈子也没跑得那么快过,他朝着师傅所在的那座寺庙,没命似地狂奔而去。
他手里一边拨动着自己的念珠,嘴上还念念有词,只是到了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口中念的究竟是经文,还是那人的名字。
也不知过了多久,小和尚再也跑不动了,便瘫倒在路边,只是心中仍是一阵翻江倒海。
他听着自己疲惫喘息的声音,然后忽而听得雨声大作,身边似乎有轻微的人声,只是也慢慢远去,再也追不回来了。
第二天醒来时,尘悟已经回到了院中。
守候他的小沙弥一看他醒来便兴高采烈地去唤师傅。
尘悟睡得意识模糊,等他神志清醒时,入眼看到的便是自己白须笑颜的师傅。
“你醒了?”
“师傅,我……”
“昨晚尘渊他们下山时发现你躺在寺门前……”
“……”
“尘悟,是否有何事发生?”
“……”
“既然你不愿说,我便也不多问。只是你既已选择回寺,是否已经完成为师给你出的问题?”
“嗯。”
“那,便做与我看。”
尘悟有些犹豫,他看着师傅递来的一碗清水,兀自蹙起了眉头。
“师傅……”
老和尚没有说话,只是将那碗清水递到尘悟身前,缄默不语。
小和尚也没有再说话,只是一手接过那瓷碗,然后伸手进去。
他曲掌,像是握起一手的沙石尘土。只是,等他再伸开掌心时,那水滴便也随着指缝掌纹慢慢流散了。
师傅看着他,轻叹口气,然后便转身准备离去。
“师傅……”
“尘悟,你可还记得当日是如何做到的?”
“……”尘悟吞吞吐吐了一阵,欲言又止。
老和尚没有说话,只是摇着头,慢慢迈向房门。
“师傅……”
“或许,你应当再下山一趟。”
“尘悟不敢,自当是再也不愿踏足尘世了。”
“……”
老和尚终于还是踏出了房间。屋子里只剩下尘悟一人,他呆坐在床上,百恼于心。
他看着床边那个盛着半碗水的瓷碗,心下又是一番纠结。最后,他还是端起了那清水一碗,只是犹豫着,想起了师傅方才说过的话。
“你可还记得,当日是如何做到的?”
尘悟轻吸了一口气,然后闭起
眼,想起那日那景,接着,兀自手入瓷碗,再次盛起了那清水。
光景独好的清晨,晨光晕染的河岸。
只有心境平和,不争不夺,不吵不闹,方能达到心底处那一方净土。
只是尘悟不曾想过,那一隅圣地中,竟然只有一人独居。
他轻轻睁开眼,果然看到那满掌清水,水滴而不漏。
至此之后,尘悟便再也没有下过山。
他住的寺庙在一处极偏僻的山头,就连香客也极少踏足。每天诵经念佛的日子似乎也极为清闲,与过往无异。只是,只有他自己心中明白,有什么东西,他拿起了,却再没放下。
尘悟的师傅是院中主持,也是一位修为颇高的得道高僧,尘悟自小便把他视为楷模,只是经过那一次尘世之旅后,他便觉得再也无法成为师傅那样心境清明之人了。
他们也会偶有闲聊,只是多是关于佛法修行,半点也不再提及那“手持清水”之事。
尘悟跟他说起了自己在村中所遇,说起了那陷妻子于不义的虚伪秀才,说起了那个送爱人离开的善良屠夫,言语中多是遗憾与不解,然后自嘲自己永远看不透这尘世孽缘。
这时候,老和尚便会笑他过谦,笑说他不是早就参悟了吗?
“师傅何意?”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和尚正言道,“想要参悟这世俗凡尘,无非一个‘空’字。”
“……”
“是所谓,放下即是了悟。这世间诸般形色匆匆,唯有视万事为空,方能释然于心。”
尘悟没有说话,只是蹙眉不语,过了一阵,他才压低声音,笑着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又是过了好多时日。时间的流逝开始变得不易让人察觉,直到一日庙堂前来了一位妙龄少女,尘悟才知,这一去又是二十余年。
那少女样貌生得姣好清秀,只是从小心中便抑郁难当,每逢朔月更是凶梦连连。后来找道士来看,说是前世哀怨难散,所以今生阴云不止。
女子本已到待嫁之龄,无奈身有隐疾,所以送到庙里清修数日,愿得菩萨保佑。
尘悟一眼便识得那女子容貌,竟是那日自己度化的秀才夫人。于是,便一心想要完成自己未完的功德。
之后与女子相处数日,尘悟与其善言多次,终是教其放下了心中阴霾。数月之后,女子的夫家前来院中接她,而那带头之人,竟是被狐妖咬死的张秀才。
尘悟怔愣了许久,原来今世的张秀才竟是一介痴
傻之人,但好在性情温和,待人和善。女子却也并无嫌弃,执意下嫁于他。
……竟会是这种结局?
种善因,得怨果,却奈何,总有人无怨无悔。
只是这一世的两人,总不会再如前世那般恩怨相对了吧?
小和尚笑了笑,终是看着那一行人渐行渐远,而自己徒步走回了佛殿前。
尘悟还记得,那时狐妖曾威胁过他,如若他真离他而去,那人便会吃光村子里的人,只是山下那安详宁静的村子,此后却再也没有接待过路至的外乡人。
直到好久以后,一个妇人搀着自己年迈的老母亲回到了村子里。几十年过去,早已没有人记得当初的故事。
直到垂垂老矣的村长被人搀着走出屋子时,方才记起那老妇人口中所说的“王姓屠夫”是为何人。
待到他摇着头,带她们去到那一处荒野孤坟时,那位发髻苍白的老妇人这才放声痛哭起来。
之后,她们两人便在王大屠以前住的屋子里住了下来,只是没过几天,那老妇人便病死在屋中。最后,中年妇人把她葬在了王大屠的坟墓旁,然后独自离开了。
尘悟是听下山归来的弟子说起那事的。几个小和尚嘴上说得绘声绘色,只是再细问,却不知事情始末。
那时候,尘悟的师傅早已圆寂,他当起了寺中主持。
他座下也有弟子无数,尘悟深受弟子尊敬,很多小和尚都认为,等到师傅圆寂那一日,必然也会参透至高佛法。
又是过了好多时日,尘悟已是年岁近百。年少时的记忆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才入寺的小弟子喜欢问老师傅以前的事情。尘悟却总是笑着摇头,说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终于有一日清晨,尘悟正襟端坐在禅房之中,嘴上的经文却是再也念不出来。
前来打扫的小和尚见状忙上前询问,却见主持轻动了动眼睑。
“师傅……”
尘悟轻轻摇了摇头,似乎想让他放心。
赶来的弟子越来越多,他们围坐在尘悟身边,面有不舍。
佛家把得道僧人的去世称为圆寂。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
所谓离生死之苦,贤圣命终,为圆寂,即入于涅盘。所谓涅槃,就是不生不灭,跳出三界,背弃轮回。
只是,尘悟自己心中知晓,这漫漫一生过去,是什么萦绕在他心中。
寺门前隐约传来些许喧嚣之声,有庭前扫院的弟子匆匆赶来汇报,说是寺里来了香客。可言语中又有隐藏,后来,
几个有资历的弟子警戒的互望了几眼,便悄声退出了禅房。
尘悟轻合起了眼,似乎有所预感一般,轻声问了一句:“无念,我可问你,你说生于这茫茫世间,何事最为洒脱?”
房中众弟子闻声,一齐抬头望向石台上的尘悟。
再说前行至院门前的几位弟子。
他们一行人匆匆前来,正欲向客至本寺的香客道歉劝退,却发现此事并不是他们所想那样。
那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黑色长发,破烂的红袍。他被几个村民一路追赶至此,遍体鳞伤,狼狈不堪。
出家人本就心善,见此情形,赶忙上前阻止,却不料那几个农夫严厉喝道:“师傅,你们可别被那人现下的模样给骗住了!”
“施主何意?”
“那……那人,他是妖呀!”
禅房中,尘悟合眼等着众人的回答。
“师傅,弟子认为,洒脱即是无牵无挂,无欲无求。”
尘悟笑而不语。
“……弟子以为,当是释然无我。”
“四大皆空,洒脱即是形色皆忘,万事皆空。所谓放下,即是放下心中杂念,如此方能洒脱一生。是吗,师傅?”
尘悟依旧不说话,只是笑着,不置可否。
“这人……竟是妖?”
几个弟子下意识退了一步,只是见地上那人气息不匀,似乎身负重伤。那虚弱的样子,委实不像妖物。
“我们前几日在河边见过他,那妖孽满头白发,身后竟还有数条狐尾,想怕这妖怪道行没有千年,也必有数百年之久。若不除他,怕是会祸害苍生呀。”
“善哉善哉。”
“小师傅,你们怎么看?”
“施主之虑贫僧可以理解,只是依我看来,这位施主确实不像妖物。他并不是白发满头,更没有狐尾缠身,就连妖气,我也没嗅到丝毫。”
“这……”几个村民言语中有些犹豫,却也丝毫不退让。
依然是清修静谧的禅房一众。
“师傅,我们猜不出这其中大智……”
尘悟睁开眼,徐徐应道:“你们所言皆是大智,佛家般若本就不是如此狭隘之事。”
弟子们面面相觑,颇为不解。
“世人常说,无欲无求是洒脱,忘却前尘是洒脱,笑泯恩仇是洒脱……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