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源帝国-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样子的人,就会知道,在这样的大学里面能学到高层次知识经验,纯粹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还有陈志豪。虽然陈志豪现在的学历是大学,但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仅仅是个高中生。也就是在齐家做事的时候,因为得到赏识,而自身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去香港大学再一次进修,拿到了大学的学历。



五个人,现在都可以算得上是刘东的左膀右臂,可他们的学历,是大学的仅仅只有三个,而且,这三个人当中,陈志豪这个大学的文凭,还是进修得来的。



可想而知,依靠这样的根基打下现在这片江山的刘东,对于人才有多渴望!而正是因为在华夏国内挖掘不到更多的人才后,刘东就以偏概全,认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和华夏一样,高级人才都是稀缺的资源。



所以才敢对着列夫捷特开口说,他有多少人才就能要多少人才。即便是他一直都知道,苏联的人才很多,而且还一直在为了挖掘苏联的人才,孜孜不倦的努力。但这个很多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思维,对于现阶段苏联实际能有多少人才可以供他挖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等到列夫捷特说到这样的人才,在苏联能有上百万的时候,刘东才真正的明白了苏联的底蕴。虽然一百万人在刘东的心目当中,也依旧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但他可以联想,后世那些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就可以拿来借鉴。



再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一次性能够接待的人数顶天了也不会超过五万人,而仅仅是五万人,当摄像机拍下来那画面后,都已经足够震撼所有人。



那五万至少再乘以二十倍,就会成为现阶段苏联能够招聘到的人才。想想那个画面,刘东的心就不由得不规律的抽搐起来。老天爷啊,刘东在国内累死累活的仅仅能招聘到三瓜两枣充门面的人。可在苏联,个个都能当顶梁柱的人,却有上百万在等待救济,这世道,说有多不公平就有多不公平!



第二百零四章从长计议



更新时间:20121220



因为自己的考虑不周,原本还想大讲特讲的事情,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起来。苏联毕竟不是华夏,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差距就更加大了,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的产值是华夏的四倍,但二十年以后,华夏的产值,又是苏联的四倍。



这差距,是任凭无数人空想,也想不出来这差距到底在哪个地方。就好像没有听到列夫捷特说那番话之前的刘东,仅仅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就让刘东发现自己,依旧是井底之蛙。



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刘东都把苏联想得太过简单了些。认为苏联用不了几年,就得解体,那他们再怎么利害,也利害不到哪里去。却没有想过华夏那句俗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就相当于那匹瘦死的骆驼,华夏就等于那匹马,而刘东,仅仅是马身上一根可有可无的毛发。



虽然有前辈告诉我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这样的事情仅仅适合于口号,而不适合于实际。要是之前刘东还有这样的想法,那听到百万人这样庞大的数据后,那最后一丝妄想也会被丢进太平洋。



就算刘东现在最能够凸显他成绩的资产方面,面对着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度,依旧显得微不足道。后世解密的资料上,可是清晰的记载着里欧。万塔的光荣成就。单单他们一个小队,就从苏联的身上刮下来了二十七点五万亿美元的庞大资产。



而刘东现在拥有的资金,对于那个庞大的数字来说,连零头的零头都比不了。就算后世世界首富盖茨的所有资产,也不过是相当于二十年前里欧。万塔从苏联弄出来的资金的零头的十分之一而已。



这个十分之一的零头,还不能算上通货膨胀,还有实际购买力这样现实的东西,仅仅是比拼数据。就算现在的刘东,他所拥有的资产实际购买力,也能和后世盖茨先生所拥有的资产实际购买力相当,甚至还有富余。



其实,还有更加泄气的算法,那就是单纯的计算银行的利率。二十七点五万亿美元,一年的利率,都足够弄出一个五百亿美元。什么叫做差距?这就是差距!



而里欧。万塔当年就把苏联所有的资产给套走了么?显然不是!苏联还有着自己的工业,自己的人才,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人口,自己的货币等等一切。



所以,相对于整个苏联来说,里欧。万塔弄走的那些钱,对于苏联来说,虽然算不上是九牛一毛。但也不过是几年的产值而已,伤筋动骨都算不上,最多能算是轻微骨裂,还要不了苏联的性命。



这么一推论下来,刘东彻底的被自己的推论给吓翻了。要是他在国内的时候就这样想过,现在绝对不会对列夫捷特说出那样的话来,那简直就是在暴露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但是,这话既然都说出来了,再想收回去也没机会,世界上什么药都有的卖,可偏偏后悔药这样的神药却只听耳闻,从未在世人面前出现过。



一切还需从长计议啊!



当然,刘东得知苏联有这么多人才,也并不是全无好处。凡是都有两面性,就像这次丢脸一样。虽然刘东那番话,肯定会被列夫捷特暗中鄙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也有好的一面。



至少,刘东最开始的目标没有定错。早就不满足于国内人才极度稀缺状态下的刘东,对于苏联这块人才扎堆的土地,实在是太流口水了。



说一千道一万,他刘东来苏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人才么?比起国内那三瓜两枣,质量不高还紧俏得要命的人才。苏联这边的人才能直接把刘东给撑死。至少上百万的人才,就算他能得到百分之一,那也至少有一万人。



一万个顶梁柱一般的人才,刘东能吃下去,都能把他的公司发展成为巨无霸怪兽。现代社会,不论是为公众所熟悉的公司企业,还是那些不为公众所熟悉的企业家族,没有哪一个公司,能得到一万个顶梁柱式人才的帮助。就算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这样情况的出现。



也就只有国家,才能够享有人才的福利,单单是企业,无论如何都办不到。对于现在的刘东来说,别说一万个这样的人才,就算是一千个这样的人才,刘东的公司都能够像坐火箭一样往上钻。只要能把苏联的人才问题给解决好,刘东以后,就绝对不会再为这个事情而烦恼了。



怪不得后世华夏科技发展那么快,就算是仅仅吃到一些残羹冷炙,那速度也是嗖嗖的。现在苏联需要救济的人才,都有上百万,那等到它解体以后,会有多少?



就好似列夫捷特说的那样,别太小看他们苏联的教育力量。虽然苏联的人口基数并没有华夏那么多,但在现阶段,苏联人才的基数绝对比华夏要多许多倍。成百上千万的高技术人才,就算百分之十的红利,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能把所有人的眼睛都晃晕过去。



刘东现在才发现,人才太多,有时候也是一种烦恼。他之前做的种种计划,到了实践阶段,才发现计划的确是赶不上变化,要再沿用之前的计划,那就算把他分尸论块的卖,也不够那么多人分的。



最开始刘东还打算,按照人才的人头数来和列夫捷特交易。也就是说,只要被他挖到公司里面的苏联人才,一个人会给予列夫捷特多少钱。完全是来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



当时刘东想得也挺好,就算自己用不上的人才,不也可以拿来当储备用么?等弄到华夏去,完全可以开一个人才公司,国内的那些民营企业,不就缺的是人才么?就算那些国有企业,也是对人才极度渴望。



到时候把这些苏联人弄到国内一转手,那油水都绝对是令人满意。再加上自己公司消化一批人,这人才的买卖绝对会生意兴隆。但现在刘东却发现,自己真的是很傻很天真,真要这么干,第一个承受不起的绝对是刘东自己。到时候别说赚钱了,自己那看起来庞大的身家都得被这些人才给榨得一干二净。



叫列夫捷特帮忙,刘东总不可能不给好处费吧?要是没有利益的存在,列夫捷特会那么听他刘东的话?刘东不是上帝,也不会有列夫捷特这样能无私奉献的信徒。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用利益来维系。



如果按照介绍一个人才就给列夫捷特多少钱来算,那到底给多少?一美元一个?列夫捷特也不至于那么廉价。就算刘东需要的人才多,批发打折,也不可能会是这样的白菜价。



再加上找寻这些人才,列夫捷特也需要动用到他自己的关系网,那关系网也不会是免费的,意思一下总是需要的吧?这样,列夫捷特自己也会有成本问题。



别说一美元一个人,就算是一百美元一个人,列夫捷特也不会有任何利益可言。毕竟,那些人才不可能自己上门吧?还得列夫捷特去寻找吧?误工费,车辆损失费,劳务费,油费,管理费,招待费等等,找到一个人,并确定意向,给五百块美元不过分吧?就这还是得成本价。



五百美元,一百万人才,这两个数据一相乘起来,那就得是五亿美元。好吧,即便刘东不可能把这些人一网打尽,精挑细选,只选择一万人,那也是五百万美元。



而这,还单单是给列夫捷特的钱。而列夫捷特的劳务费仅仅只有五百万美元,那就肯定不用想让他把所有的关系都打通。一万人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放到苏联去,这么多人集体出国打工,也得上政局常务会议讨论。



想要让他们通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刘东不认为那些大佬同意的代价会少于给列夫捷特的五百万美元。好吧,单单挖人的成本,刘东最低打算,花两千万美元,这才算是打通苏联的关系,能够让这些人出国打工。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雇佣一万个员工,就算是普通员工,就算国内物价低廉,那一年的工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这些挖来的人才是苏联人,得和国际接轨,这些人也不是普通员工,能让他们心动的工资,一个两个刘东还能承受得住,但一万个人,一年花费的工资绝对是天文数字。



这还仅仅是工资,还有给予他们的福利,还有要为这些人创造实验的条件,等等一切。他刘东那三十亿美元的身家,最多也就能撑几年,就会负载累累。



单单刘东现在能想到的这些东西,就足够让他不寒而栗了,就更别说那些还没有想到的东西。所以,刘东真想要在苏联挖掘人才,那必须得计划周详,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随便拍板。他可不想当三拍先生,那些人,拍板的是公家的钱,可他刘东却拍的是自己的钱,一个不好,就得把自己弄成穷光蛋。



刘东现在,真的是为之前的冒失伤不起啊!



第二百零五章资料



更新时间:20121221



在列夫捷特的私人别墅住了几天以后,刘东好歹是想到了新的点子。要按照他之前的计划来办这事儿,肯定行不通,他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够那些人才消费。所以,必须得改变计划,把这个事情放在明处算是一个不错的点子。



刘东最开始打算是偷偷摸摸的挖掘人才,就算不能偷偷摸摸,也得拉一个苏联人来扯大旗。这样,才不至于让苏联的当局反应过度的激烈。毕竟,无论是哪一个国家,被别人光明正大的挖墙脚,心里肯定都不会愉快。



想当年,苏联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打赢了二战,直接把德国的那些人才全都带回了国内,并且还把德国分裂成为两个部分。一般做小偷或者强盗的人,对于别的小偷强盗来对付自己,那反应都会比一般人激烈。



尤其是现在的苏联,好歹是冷战当中一极的角色,全世界国家当中,也就只有美国能够和他们相提并论。这样强大的国力,本就是一种很大的资本。越是强大的人,也越是在乎自己的脸面。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被别人扇了自己一耳光,可能也就是笑笑也就过去了,最多打一架,而不会认为这样做会伤及自己的根本,从而和那个打自己耳光的人进行决斗。



但社会层次再高一些的人,如果被人打了自己一耳光,那绝对是会想方设法的找回场子。就算打自己的人比自己实力更加强大,那胸中的怒火也不会被湮灭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报个仇,等十年都还不觉得晚,这还是道德修养很不错的人,如果是那些道德修养更加缺乏的人,这报仇就是一天到晚。就算明知不敌,也得想方设法的给那些人找点乐子。



而这样的情况,如果延伸到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别说被人当众打了一耳光,就算是被人当众辱骂了一下,也得闹个不死不休。要是打了耳光,那绝对是要拼死捍卫自己的尊严。就算因此陨落,也在所不惜!



从这点上来看,刘东想要做的事情,无异于一个处于社会中端的人,想要挑战顶端的人,并且还要给予站在顶端的人一个耳光。这会引起顶端的人多大怒火,也就只有天才能知道。



正是由于刘东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就想着要偷偷摸摸,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毕竟,别说现在苏联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没有解体。就算是苏联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解体了,那也不是刘东这个个人能够比拟的。



但现在到了苏联的地头以后,刘东才发现,如果还要继续偷偷摸摸,不但会存在让苏联发现的风险,还会使自己的运营成本增加到一个自己都不能承受的地步上。



所以,与其偷偷摸摸还怕发现,还不如光明正大来得痛快。毕竟,他刘东就算再有能耐,也吃不下那至少百万的人才。就算仅仅是百分之一,他吃下去也是困难的。



那么庞大的基数,让刘东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应对得当,说不定苏联自己还会巴不得给刘东送人才。毕竟,百万人失业,对于庞大的苏联,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这些失业人口的问题,对于苏联的政权稳固,也有不小的帮助。刘东完全可以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