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源帝国-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三水前不久才给刘东报告,说美国人和日本人那边,差不多已经察觉到了环亚的存在。也就是说,环亚在日本人身上刮下的钱,和在美国人身上刮下的钱,他们原有的主人已经隐约感觉到了环亚金融的触手。



对于这点,刘东倒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想要一直隐瞒下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代社会,又不像古代,通讯不够发达,只要把事情做得够隐秘,成为一个公认的谜案也不是不行。



现代社会,只要别人有心去查证一些东西,总会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更何况环亚在香港又不是什么特别隐秘的公司,这么大个金融港口,和外界接触的时候实在是太多了。只要有心,美国人和日本人想要查到环亚头上,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既然如此,再装低调也低调不到哪里去,还不如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走出世界,曝光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虽然太过耀眼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但至少可以让那些吃人都不吐骨头的财团少做一些地下的手脚,减少一些麻烦。



“这个主意不错,正好科研院那边还有很多的地方没有利用起来,放在那里实在浪费,一举两得的事情,又花不了多少钱,正好合适。”周青富也开口说到。



八八年这会儿,房地产还不是什么支柱性产业,也没多少利润可言,商品房市场都还没有出现,就算盖一个几十层的大楼,也用不了多少钱,花费一亿人民币,别说一栋大楼,就算是多盖一个小区都是绰绰有余的。一亿人民币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个大数目,但在环亚这个暴发户面前,还真不够看。环亚现在的情况套用后世的一句名言,就是不差钱。



说完了盖楼的事情,刘东又把话题换到了其他的地方。



“既然是叫大家来开会,当然不能把我们的主要目的给忘了。现在,就给大家报一下喜讯,让大家更加准确的认识一下环亚国际。看看这四年来咱们的发展,到底积累下多少产业。”



刘东话一说完,陈洁就站起来,拿起文件,走到了正对刘东的一个银幕前,然后把幻灯机打开,调出了幻灯片,说到:“我现在就来简单的讲解一下我们环亚目前拥有的企业。”



说到这,陈洁环视了一下四周,看到大家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了以后,就开始介绍起来。



“经过四年的发展,可以说我们环亚拥有的产业非常多,从大致上划分,可以分为几个大类。金融、钢铁、机械、地产、电子等等。”



接着,陈洁就开始说起了环亚具体有哪些公司。首先说到的,当然是为环亚立下赫赫战功的环亚金融。环亚金融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做为一个独立公司来看待了,就算脱离的环亚这个大体系,环亚金融也可以混得相当不错。



做为环亚的现金主要来源地,环亚手里的优质资源可以说是环亚所有企业当中最多的一个。不论是美国股市上那些现存的优质股票,还是日本本岛地产株式会这个以圈钱为目的的房地产公司,还有风投公司,甚至包括环亚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无数个壳公司,都是属于环亚金融的管理范围。



环亚金融能够直接影响到的资金,就是刘东身家的一大半。美国股市那边有十亿美金,日本地产那边有接近三十亿美金价值的房产。未来几年,这接近三十亿美金的房产,就算是升值到一百亿美金,都不是让人奇怪的事情。毕竟,日本房地产泡沫之前的房价,比未来京城的房价都还要离谱。



环亚金融之后,就是环亚特钢。虽然环亚特钢仅仅是只有一个公司,但它在环亚国际里面的地位却是相当的不低。一个目前年产量就能达到两百万吨特种钢,未来还要建设成为一个年产量达到五千万吨特种钢的巨无霸型钢铁企业。即便是它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公司,并且只掌控一种优质资源,并不像环亚金融手下的资源那么丰富,但也依旧改变不了它的特殊地位。



要知道,国家的脊梁可是由钢铁撑起来的。环亚特钢的地位再高,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环亚特钢之后,就是环亚机械。环亚机械可以说是环亚国际建立得最早的实业企业。但它在环亚国际当中的影响力却并不是很大。主要是环亚机械目前的盘子太小,虽然是最先建立起的实业,但目前为止,也就只有收购美国的斯密特数控机床厂,曾经的东平机械厂,目前的环亚ic厂,再加上大兴刀具厂,就这么三个工厂,构成了目前的环亚机械。



而过了环亚机械以后,无论是环亚科技研究所,还是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包括环亚国际总公司,都不是盈利性企业,可以暂时忽略。



当然,还有一个环亚矿业,但由于这个部门才成立没多久,并没有多少成绩,所以陈洁也就没过多的讲解。再加上一些各个地方的办事处,和分公司,还有一些关联形企业,就构成了环亚目前的主体结构。



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二次产业调整(上)



当陈洁介绍完环亚目前的情况以后,刘东适时的咳嗽了一声,说到:“有了陈洁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咱们公司现有的家底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了吧?”



“是的,老板,有了陈洁这么一介绍,大家对于环亚的现状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陈志豪附和到。



“虽然现在的环亚摊子很大,规模也不小,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如果不好好处理这些问题,我们环亚在之后的发展当中,还会遇到麻烦。黄三水,给大家看看资料。”刘东一边说着,一边对着黄三水说到。



看到刘东点了自己的名,黄三水立马就把放在自己身前的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叠资料,然后分发给今天参加会议的所有人。



黄三水一边发资料的时候,刘东也不闲着,继续说到:“虽然总体来说,咱们环亚目前的状态很健康。但是细算下来,我们环亚目前很多的产业的分管界限不是很明晰。平时这样的情况倒还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遇到和其他势力对撞的时候,这样产业管理不明晰的情况,就会给咱们环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今天叫大家无论如何都要来开会,一个原因自然是环亚发展得那么好,要表扬一下大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要大家查漏补缺,看看咱们环亚还有什么问题。做企业嘛,就好像盖楼房,如果不把地基打稳了,就算楼建得再高,再辉煌,也会是空中楼阁,经不起风浪。”



今天能来开会的人,都是环亚真正的高管,所以刘东说的这些东西,对于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就算一直呆在莫斯科吹冷风的周青富,多少也知道今天开会的一些内容。



黄三水发完资料以后,就站着开始说到:“咱们环亚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这是一件好事情,证明着大家都在认真工作。但是发展得太快的企业,也会遗留一些问题。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说到这,黄三水顿了顿,又接着说到:“首先,就像之前老板说的那样,由于公司发展得太快,造成了公司很多管理人员,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属于环亚哪一个部分的。可能今天有人在环亚金融,明天环亚矿业需要调集人手,然后就支援过去。到后天环亚机械又需要人,又调到环亚机械去。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目前的环亚来说,十分常见。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到处调来调去不对,毕竟环亚人才缺口一直都很大,在没有大规模招聘国内人才之前,不这么做,根本就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但这样做,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个人就算再有能力,也不能当作万金油来用,那样对于业务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好处。”



就在这时,刘东插嘴说到:“我不否认这世界上有天才的存在,但天才的比例,实在是少数。我也从来没有奢求过,在我们环亚工作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天才。样样都会,就代表着这个人样样都稀松,不同行业跨行做,不会有任何好处。就算是天才,专精一项工作,那效果也会比样样都会做要好。环亚以后的发展,主要是靠纵向性人才,而不是靠横向性人才。专业知识越丰富,才能越好的为公司服务。但由于我们公司之前的一些原因,就造成了很多环亚的人,不断的跨行业调整,这个现象很不好。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的时候,这样做是无奈之举,但现在我们公司已经破解了人才的瓶颈,再这样做,就是饮鸩止渴。所以,现在就必须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之前大家不是看不到这样做对公司员工发展的坏处,但由于公司的原因,即便是知道这样做有坏处,那也只有硬着头皮上。要不然,公司不可能等到有人了再开新项目,要真那样做,环亚目前可能钱是有,但产业肯定就是寥寥无几,完全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所以,在没有解决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大家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也不得不上。



而现在因为央视的广告效应,让公司人才缺乏的情况,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只要注意培养人才梯队,那么环亚以后就绝对不会因为人才的缺乏而出现问题。既然已经解决了人才瓶颈的困扰,刘东当然要把这个坏现象给扭转过来。该是做什么的,就不能到处跨行,再像之前那样混乱,以后这些人员的业务水平,就实在堪忧。



刘东这个提法,让大家都不由得点头赞同。大家都不是傻子,明白如果人员还像之前那样无序管理,以后环亚的管理工作,肯定不会很好做。现在把这个问题扭转过来,以后大家也会轻松许多。



既然这个提议对大家都有好处,当然就没有人反对。于是,关于员工岗位稳定工作的议题,就这么轻轻松松的通过了。



而接下来,黄三水又说到:“刚才我们说到了员工工作岗位不明晰的问题,现在我们又要接着说公司管理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根据我们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调查,虽然一两年前,我们公司已经对于产业结构的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并且做了相应的工作,但由于这两年来公司又发展出一些新兴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归属问题,又成为了一个难题。在座的每一位,在一般意义上来说,都有对新兴公司的指导权利。这样就会造成这些新兴公司的管理混乱问题。所以今天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公司新兴企业的管理归属问题,让这个管理工作,更加的有序起来。”



这个议题,大家心中也有所准备。虽然管理明晰以后,大家就只能守着自己手中的一亩三分地,不能在别的地方指手画脚,好像对大家的权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事实上,的确是让大家的权利范围缩小。如果环亚是一个老牌的财团,抑或者是一个老的大型国企,单单在这个问题上的扯皮,就不指导要扯多久。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没有谁会想着把手中的权利主动往外推。那样的人不是圣人,就是有更大的野心。



环亚当中自然是有这样的情况,但大家都非常理智。因为环亚不是老牌财团,掺杂了太多的外部势力,也不是大型国企,上面有多个公婆,现在的领导人也不一定是一直在厂里工作的。环亚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私人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股权全都在刘东的手里,其他人就算想要反对,也没有任何的意义。虽然像他们这样的高层,有着公司的激励股权分红。但激励股权分红不代表他们就实际的掌控着环亚的股份,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刘东一句话的事情。刘东要说你啥都没有,你就啥都没有,刘东要说你有,你就是没有也得有。这一切的问题,都在乎于刘东的抉择。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人有些想法,他也只有憋着。今天既然叫大家来了,而且是刘东这个老板召集的,要不推行他的意志,又何苦这么麻烦?刘东还算是好的,好歹还让大家能够说两句话,遇到那种刚愎自用的人,直接推行政策也不是不可能。



当黄三水说完那些话以后,刘东又开始说到:“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其他的东西,想要把事情做好,做到明确责任,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咱们环亚也一样,摊子铺大了,就不能像小作坊一样,今天你来插两句嘴,明天我来插两句嘴。这样会造成下面的管理混乱。当然,我这样做,并不是说要削大家的权利。咱们环亚不是搞政治的,需要什么平衡不平衡的。我们是做企业的,做企业就需要一个样子。所以,大家也别把这件事情想得太过可怕。公司的行政划分,还是和之前的差不多,但有些细则性的东西,就需要做一些调整,大部分的东西,还是以前的模样。”



虽然环亚里面,基本上刘东自己说了要怎么做,就不会有人能够反对。做为环亚唯一的投资者,他就不像其他的财团里面那样,做主的不仅仅只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想要通过一些协议,就必须要有所妥协。



但是为了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不让大家多心。刘东还是要给大家讨论的机会。就算希特勒那样的独裁者,不也是要讲究一下民主么?刘东现在做的事情,大致也都差不多,区别只是在于希特勒搞的是国家,而刘东搞的是企业。



原本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再加上刘东这番话。就算有心要说两句的人,也安稳了下来。毕竟,刘东这个做为老板的人,不可能会想要让公司变成一个混乱不可控制的地方。真要在这个时候有什么话要说,那就会变成动机不纯,这样的人,刘东想要收拾一下,实在是太容易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二次产业调整(下)



提产业调整的是黄三水,但宣布该如何调整的就不是他了,而是陈洁了。陈洁做为环亚公司里面刘东的代言人,很多时候她说的话,都是刘东的意思。所以她说的话,比较权威。而议题由黄三水来说明,就显得这个议题比较正规,科学。毕竟,黄三水掌管的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可不仅仅是研究外界的消息,环亚内部的情况,他们也得有个清晰的认知。



情报信息部门,不仅仅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