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源帝国-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我不怕,就怕没钱。你倒是说说,这钱不是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钱真的不是问题,咱们没钱,难道国家还没钱?央行那边印钞机一年能印多少钱?这算是事儿?以你们的能力,如果把这些钱贷款出来,然后投入到实业当中,过个几年还上去不就行了么?钱能是什么问题?”刘东不屑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胡力没好气的说到:“贷款?亏你想得出来,这钱是那么好贷的么?万一还不上,咱们家族怎么办?那么多人都盯着,要是在这个方面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麻烦。”



看到胡力这幅模样,刘东张了张嘴,啥话也说不出来。天地良心,这贷款的事情,不都是你们这些人搞出来的么?怎么这会儿却说贷款是麻烦事儿?后世这些家伙,基本上把央行当成自己家开的,想怎么用钱怎么用钱,连批文什么的,都没有这个利润高。现在可好,居然对自己说贷款是麻烦事儿,真当他刘东不懂行啊?



“至于么?我就不信,你们没有贷过款,这贷款的事情对你们来说,还不是伸伸手的问题?”刘东有些诧异的问到。



“贷款,那钱可是国家的,这风险有多高你不知道?说实话,别说我,就算是其他人,也没有几个贷过款,那些贷款的人,都是胆子肥得不要命的人。”齐贺仁一本正经的回答到。



听到这话,刘东觉得,自己的观念好像被颠覆了。后世这些人张张嘴就是几个亿的贷款,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其实这事儿,刘东的记忆并没有错,但是时间不对。这个时候的三代们,还没有想过贷款的事情,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白这其中的利益有多大。要不然,个个人早就伸手拿钱了,至于像现在这样,一年几百万人民币的收入,就让别人羡慕嫉妒恨。



在他们的想法当中,贷款就是借钱,而借钱这么一个事情,无论是借国家的钱,还是借私人的钱,只要不是真心不打算还,那都还有些惴惴不安。毕竟,以后万一还不上钱,那别说自己丢脸,还得把家里人陷进坑里面。



而他们的想法,和现在大众的主流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哪里能像后世那样,只要能贷款的,就算自己没用,也要贷出来,再贷给私人,那收利息都够吃喝了。这年月,银行的贷款业务,并不是那么吃香,相反,还相当的难做。



第四百一十章环亚银行又开张了



要知道,各大银行给下面的分支银行都有定量的贷款业务,谁要是完不成贷款业务,就得受到惩罚,弄得很多时候,那些银行行长科长什么的,哭爹叫娘的求别人贷款。



这样的奇观,在后世绝对是见不到的。后世银行就没有说贷不完的款,都在讲究不能超额透支贷款的问题。谁要是超额透支,那才是出大事儿了。想要银行主动上门求你贷款,真当你有王霸之气?



但是,现在这年月,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要是把一个后世的资本大鳄弄穿越回来,国家的金融行业绝对会掀起大风暴。没办法,别人玩的手段,绝对是现如今的银行所谓专业人士压根就想不到的。



过几年牟那个啥的人,仅仅是最简单的空手套白狼的手段,都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更别说什么钱生钱。有时候,刘东都觉得,如果当年他不是学的材料科学,而是学的国际金融,那环亚的发展,肯定要比现在还要夸张。但如果他真是学的国际金融,说不得以后的环亚出现的问题会更大。



只要是学金融的人,就会认为金融是万能药,而实业什么的,那是旁枝末节,到最后,弄出一个空虚的金融帝国,啥都没有,就只有钱,不被别人当成肥肉分掉,那才是怪事儿。



而像刘东这样的学习材料科学的人,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才能明白金融的泡沫是多么的可怕,才会大力开发实业,而不是继续把钱投入金融行业。底蕴上,就会比学金融的人搞得要扎实,抗风险的能力,会变得很强。



所以,在目前为止,刘东对于前世所选择的行业,相当的满意。虽然这几年来,他材料科学上面的知识,好像并没有什么用,而环亚的发展,好像离开他材料科学上面的知识也没有什么困难。



只有环亚高层,尤其是环亚科研的人,才会明白刘东的贡献有多大。尤其是崔晓明,很明白现在环亚科研里面那些储备的资料和技术,有多少是刘东带来的。虽然苏联人的技术力量依旧占据大头,但真正高精尖材料科学上面的技术储备,一大半都是刘东贡献出来的。



但由于环亚目前能够利用到这些资料的企业,仅仅只有环亚特钢和大兴刀具,所以看起来就不是那么起眼。但等到过几年环亚的实业发展起来以后,就会有人明白,刘东到底花了多少力气来弄环亚科研。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刘东现在还管不了什么科研不科研的,他必须要让面前这些家伙,明白,贷款到底是一个多么丰厚利润的行业。



“你们担心贷款会带来麻烦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到了期限还不上?然后给家里造成很大的影响,是么?”刘东问到。



“当然了,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但这钱可是国家的。我们就算再胆大,也不能把国家的钱当自家的用吧?尤其是我们这些人,要是真还不上,大家都得玩完。”胡力皱着眉头说到,刘东老是提起贷款的事情,实在是让他心惊肉跳。



听到胡力这话,刘东笑着问到:“那我想问问你,如果你们真的贷款,并且成为环亚产业链当中的一环以后,还会出现贷款还不上的问题么?我们环亚的产业是相当大的,未来的市场也很庞大,由于我们的技术比起国内来,要先进不少,并且我们弄的东西,很多都是国内弄不了的。



也就是说,我们环亚在国内有着相当大的优势,最为主要的优势,就是我们弄出来的产品,要比国外同样的产品,便宜不少,因为我们的产品不用漂洋过海,也不用被收关税,加上一些免税政策,我们的成本,至少要比外国货要便宜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



有了这样的产品,再加上我们国家那么庞大的消费人群,你觉得我们公司的产品有卖不掉的风险么?既然能把产品卖掉,而且利润方面也能令人满意,你觉得我们公司有可能出不起给你们的产品价格么?只要能卖产品,那就有钱赚,在有钱赚的情况下?贷款真是个问题么?”



听到刘东这番话,胡力沉默了,齐贺仁沉默了,赵建铭和袁智勇,同样沉默了。因为刘东的话太实际了,如果他们是拿贷款来玩,到最后什么都剩不下的情况,当然没办法还。



但如果他们拿来做生意,有那么多优势的情况下,还不能还上贷款,那就绝对不是贷款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了。但是,他们依旧有顾虑,因为他们熟悉刘东,而刘东从头到尾都从来没有贷款过,刘东这样的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能不顾虑么?



于是,赵建铭发问到:“既然你把贷款的事情说得那么好,那为什么你不贷款呢?”



“我?我有必要贷款么?现在国内能贷款的额度有多少?而我又有多少钱?贷多了,国家不愿意,贷少了,对我也没用处。而且目前来说,我们环亚公司缺的并不是钱,而是产业,这么说吧,我们环亚现在单单是流动资金,至少也有一二十亿美元,这些钱还没有落到实处,我们拿贷款来干嘛?我都还在为钱的出路发愁呢,我们环亚银行,要不是不能在国内立足,我们环亚银行都可以做贷款的生意。”刘东苦笑到。



贷款这玩意看起来是很美好,实际上也很美好,但这个美好,是要看对谁。像刘东这样什么都没有,就剩下钱的人,他拿贷款有什么用?他都还在找人贷款呢!



听到刘东这番话,大家自觉的闭嘴了,和刘东谈事情,最让大家受打击的就是刘东的钱。好像刘东无论怎么做,手里都有用不完的钱,单单是流动资金,就能有国家外汇储备的百分之多少,而且这个百分比的基数还不小。如果说国内现在谁是富可敌国,那除了刘东有这个底气之外,别人压根就沾不上。



并且,刘东的钱来得相当的干净,虽然这份干净对于日本人和美国人来说,那绝对是要命。但在华夏,刘东的钱的确很干净,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这点,才是真让大家无语的一点。



刘东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动用过批文,也没有想要挤占什么资源,甚至很多时候,刘东和华夏政府做生意,都是亏本的买卖。就拿刘东去年的二十亿美元投资,要换做外国人,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条件,但刘东仅仅是拿到一些最为基本的东西,政治上的条件,一个都没有提。



虽然上面的人是肯定不会把这事情忘掉,最后还是会补偿刘家。但由于刘东的纯粹,也让很多人放心。至少,刘东不至于有钱就胁迫上面的大佬,让他们必须做出什么承诺。



“你是说你们环亚银行可以贷款,只不过是不能在国内贷款?”赵建铭问到。



“当然,我们环亚银行的业务,不能在国内展开,之前本来想在老首长那里提的,但我家老爷子说,这个要求肯定不会有人答应,所以也就算了。到现在,弄得我们环亚银行是有钱没地方用,这不,现在我把他们都打发到苏联去了。”听到赵建铭问自己的银行,刘东没有丝毫隐瞒的说到。



想要银行在国内站稳脚跟,那还得等几年,现在急也急不来。所以,对于这个事情,刘东看得比较淡然。



“那如果我们这些人私人贷款,能不能通过?也就是说,我们不去央行贷款,而是在你这里贷款,可不可以?”赵建铭继续问到。



听到赵建铭这样说,其他几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觉得赵建铭这提议不错,在央行贷款没有那个胆子,但在刘东这里贷款,却没有那样的顾忌。就算到时候还不上钱,也有好说的地方,不至于最后闹得沸沸扬扬。



“这个事儿,好像是可以。如果你们真要在环亚银行贷款,也不是不行,只要手续在香港那边就行。但是这个贷款,就不是像之前联众超市那样了。之前联众超市的事情,基本上算是我私人借给你们的钱,但这个贷款,可就是公司的事情,必须要签订合同,正规化,以后还不上,可是有法律效应的。当然,如果你们真把钱投入到产业链当中,还不上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听到赵建铭居然要做自己环亚银行的客户,刘东的兴趣非常大。



如果真的做成了,那么刘东不但在苏联有客户,在华夏,也有了稳定的客户。那样,对于以后环亚银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



听到刘东这个贷款要公事公办,赵建铭考虑了一下,然后对着其他人问到:“你们觉得怎么样?”



“可以,如果真像刘东说得那么赚钱,没有还不上钱的道理。这个贷款,我看行!”胡力接口道。



胡力这么一说,其他的两个人也点头赞成。如果刘东的产业链是坑他们的,那么到时候还贷款的事情,他们就有话说了。但如果产业链是真的,那赚钱是注定的事情。又不用和央行打交到,又能拿到钱,从环亚银行这边贷款,无疑少了很多麻烦。



第四百一十一章分包业务



既然大家的意思都相同,那刘东也不会吝啬。一般人对于贷款很慎重,怕贷款的人还不上。而刘东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胡力他们的贷款,都是专款专用,说是要建工厂,就不可能挪到别的地方。



而这些东西,等到以后贷款的时候,都将会一一说明,环亚银行这边,也会有专人来处理这个问题。而只要有工厂,能够开工,出产品,刘东的环亚完全能够吃得下去,那样资金回流以后,刘东压根就不担心还款的问题。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问题的东西,对于刘东来说,并不是问题。



“那你们准备贷款多少,说个数,什么时候动工,什么时候拿钱,你们拿个章程出来就行。”刘东大方的说到。



“这个问题,我看你不应该问我们,而是问你自己,我们对于什么产业链的东西,那是一抹黑,完全搞不懂。而且工厂什么的,到时候需要做什么,我们也不明白。多少钱能建设起来一个配套工厂,我们就更不知道了。反正你给我们这条路,总不至于一点帮助都不给吧?想要我们几个做标兵,好歹要给点好处。”袁智勇有些无耻的说到。



“对,既然你想把我们这几个当靶子立起来,当然要给我们更多的帮助,要不然,我们凭什么要开工厂,赚钱是赚钱,但那也有风险不是?咱们可是为了兄弟,才会帮忙的,要不然,你看换一个人来,我们答不答应开工厂的事情?”胡力也凑热闹的说到。



要不怎么说这些家伙都是人精,从这点就能看出来。刘东的那点小心思他们完全看出来了,但就是不说,可到了关键的时候,就得把这话题给弄出来。你要帮我们赚钱,我们欢迎,但我们不太熟悉这个流程,就该你刘东帮我们忙了。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面的好处,他们这些排头兵要不多弄些好处到手,又怎么能让别人眼馋?让自己更加好过。虽然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明星效应,但大概的一些东西,大家还是懂的。



刘东原本就打算着让这些家伙当自己竖起来的标杆,但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打蛇上棍,什么都要他来弄,他们就管数钱。这么好的生活,刘东都还想要呢?



于是,对于大家的无礼要求,刘东压根不上套:“要我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做了,那你们拿来干嘛?钱我出,人还要我出,事情还要我来干,是不是以后把工厂建起来了,我也要分红啊?”



“你要分红?那也行啊,我们就当甩手掌柜,派个人过来看我们每个月能分多少就行。”胡力无赖的说到。



“我说,这活儿可不是我要干的,那工厂以后可都是你们的买卖,这分分红就是几百万的事情,你们舍得?”听到胡力的无赖话语,刘东也有招数惩治他们,你们不就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