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源帝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三层,并且,在东方工业公司,那些二线的专家能够发挥的余地,比在大公司要强很多。



这样的条件下,还是很能够吸引一部分有抱负有理想的日本专家。因此,东方工业公司的科技底蕴,一下就上升了好几个档次,虽然依旧不能和那些屹立多年的日本本土大型企业媲美,但对于在这些行业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内来说,东方工业公司所拥有的底蕴就太强了。



就在陈志豪在日本疯狂挖墙角的时候,香港这边,刘东也没有闲着。深感人才储备不够的他,这次决定下大力气来招收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刘东有着后世的经验,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有着相当深刻的认知。



虽然后世电影里面葛优葛大爷所说的那句:“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话有些搞笑,但却道出了实情。



后世大学扩招了,看起来人才是多了不少,就连现在相当抢手的大学生,在后世根本就是烂大街的货色。但刘东知道,这仅仅是表象。那些纯粹是在学校混日子的大学生是没有多少人待见,但真正有底蕴的大学生,依旧是非常抢手。



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刘东还不能够真正的正视这些问题,那他所创建的公司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完整的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一个公司想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当中获得一席之地,那是不可想象的。当然,这并不代表后世国内的那些垄断性国企,那些企业,就算做得再垃圾,依旧财源广进,这个确实没办法做对比,只能说是这种事情是特例。



在香港招收人才,自然不会像是在日本那样,能够招收到很多工业研究方面的人才。因为香港的地域特征和规划,就不能够存在这样的大工业范围。



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方面的人才就会少。一个公司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就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要仅仅是只有科技底蕴,那就成了纯粹的研究院了。产品研发,销售,再反哺研发,才是王道。



现在刘东所拥有的科技研发能力已经不弱了,但是在行政管理和销售这个环节,刘东所需要的人才就不够看了。虽然到现在,刘东的第一份产品都还没有做出来,但也不得不现在就开始打磨团队。要不然等到产品出来了,却突然发现根本就没有人员来管理和销售,那就悲剧了。



对于管理和销售人员,香港所有的人才就比较多了。由于香港地少人多,研发人员和工厂放在香港明显很不划算,所以这年月,香港很多公司,和东南亚联系比较紧密,基本上稍微大一些的企业,都是把自家的工厂设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亦或者是泰国。而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是在香港。



这样就照成了,香港本土其他人才可能不太突出,但是管理和销售专业方面的人才,就如过江之鲫。再加上香港大学这些高等学府每年都输出大量的人才,让香港变得人才济济。



有这么好的人力资源,要说刘东招聘应该算不上多困难。但实际上,这其中却有一些小小的不方便。因为刘东的公司是要面向大陆的。



去年在香港因为发表了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回归闹得沸沸扬扬,很大一部分香港人对于回归这个严肃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当局有意无意的煽动下,这种讨论的对立性更加强烈。



延伸到香港的普通民众,对于这种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就更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刘东要基于大陆来招收人才,就弄得有些不太好办。因为对很多人对于大陆没有安全感,尤其是在英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那些精英们,对于刘东公司就更加抗拒。



刘东招人,居然没有多少人前来应聘。这样的情况,弄得刘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这观念问题,并不是钱就能解决的。而且现在香港的发展前景还是充满希望,虽然受到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影响,但那些精英要想找个好工作并不是很困难的。所以,对于刘东的公司,就表现的兴趣缺缺。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人来刘东的公司应聘,因为很多聪明人都看到了来自大陆的商机和诱惑,对于一家主打大陆的公司,还是相当有认同感。但是,这样的明白人,在这个时候的香港毕竟不多,远远达不到刘东预计当中的期望。



尤其是陈志豪在日本高歌猛进的时候,他这个真正的老板却在香港连人都招不到,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但成绩却是实实在在的,骗不过别人。



虽然大多数的时候,老板的理念是有事秘书干,没事儿干秘书。只要学会放权,让有能力的人去做他所擅长的领域,这样就是一个好的老板。但是,刘东好歹也是真心想做一件具体的工作,谁能知道香港人民居然那么不给面子。给他们工作机会都不要,弄得这两天刘东的心情那是份外不爽,连对陈洁都顾不得发展发展小暧昧,玩玩小情调。



最后,还是非专业性女秘书陈洁给刘东指了一条明路。既然现在这些香港人那么信奉英国人,那就联合渣打银行开个招聘会,就不信这样还不能够成事。反正刘东的公司从创建以来,就没少麻烦渣打银行,他们之间的业务来往也比较频繁,对于香港人来说,渣打银行这块牌子,可比刘东的环亚国际有名气多了。要是能拉上渣打银行,想来很多问题都是能够迎刃而解的。



被陈洁这么一提醒,刘东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钻进了死胡同。放着渣打银行这个大牌不打,却偏偏要玩什么自力更生。他的公司虽然在香港上层社会不是什么秘密的存在,都知道刘东的公司很生猛,但是在香港平民社会当中,却声明不显。



单单就把自己公司的牌子打出来,那些应聘的人谁知道你是干嘛的?虽然刘东的公司是在中环,但高级皮包公司也是能舍得下本的。对于那些不了解刘东公司底蕴的聘请人员,当然不会觉得刘东公司多么有实力。



这才是刘东招人最大的障碍。一个没多少知名度的公司,想要招收到大量合格的人才,那需要花费的工夫不大才怪。想明白这点的刘东,终于放下了自己心中的小清新格调,而选择华丽丽的和渣打银行等在香港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开始联合招聘。



(今天上午外婆入土为安了,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需要处理。如果不出意外,从明天开始,蒹葭就能够恢复每天两更的更新了。)



第七十三章万事俱备



更新时间:20121012



放弃了小清新路线的刘东,才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他的公司在香港上层居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一扒拉下来,居然发现可以合作的不仅仅是渣打银行、太古、还有霍家。作为一个华人家族,能在香港这个地方混得风生水起,本来就是一种能力。



有了这么多大佬可以利用,刘东的招聘工作一下子变得顺利了很多。不管是听没有听说过刘东的环亚国际,都不妨碍那些求职者知道,刘东的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虽然他们公司面向的工作是在大陆,但一个强力的公司在大陆发展的前景,应该也会很不错。



对于那些有志于闯出一番业绩的香港精英们,刘东的公司突然变得极具诱惑力起来。谁叫他们搞个招聘都能把渣打银行、太古、霍家这样在香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势力给拉过来?



一时间,刘东这里的招聘工作居然比在日本的陈志豪还要忙碌。大量的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的加入,让刘东的公司不断的开始完善,以前仅仅是一个框架的公司结构,现在有了明显的缓和,那些各个部门,都开始有大量的人员涌入。



无形之间,分担了之前那些员工很大的压力。对于这点,刘东公司的元老们是感触最多的。以前的公司,福利待遇什么的都非常不错,但就是有一点,工作压力太大,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尤其是香港这边的金融主业,最开始仅仅只有林家兄弟和新组建的团队。虽然效率很高,但有时候工作忙碌得连饭都吃不上,最艰苦的就是刘东大赚一笔的时候,眼看着六千万的投资完全打了水漂,当时那些团队的人员别提有多大的压力。虽然命令是刘东这个老板下的,但具体的执行工作却是他们这些人来完成的,眼看着亏损,他们的压力又怎么能不大。



等到一切结束的时候,那些人平均瘦下来二十斤。原本的胖子成了瘦子,瘦子简直就像是营养不良。虽然压力过大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却是刘东公司的员工人数不够,没有那么多人来分担工作,一个人要做好几个人的工作。



现在好了,刘东开始大规模的招聘员工。作为现在香港主业的金融部,得到补充的人数也非常的多。原本显得非常忙碌的元老们,现在都变得轻松起来。



而且进入金融部的那些人,也都不是庸手,只要磨合一下,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



大肆招人,让刘东公司一定程度上,知名度也提高了不少,公司的无形资产,也增加了不少。为期两个月的招聘,最终为刘东带来的就是一个完善的,可以再次扩充的公司。



因为这次招聘,给刘东带来了足够丰富的后备人才储备。要不是刘东觉得公司发展太快,不利于公司以后的发展。他完全可以一边招人,一边扩张。



虽然前世刘东没有开公司的经历,但也知道快速无节制的扩张对于一个公司的危害性。后世国内很多企业都不懂这个道理,因此沉沦下去的大公司并不少见。



刘东要打造的是一个巨无霸,而不是昙花一现的那种耀眼公司。所以,对于内功的修为就必须要跟得上。不把自身打磨好了,步子迈得太快,那就是把自己的公司往火坑里面推。



反正现在所招收的这些人才,已经足够应付一段时间了。再继续扩张下去,说不定就会出现大问题。本来公司就没有几年的发展历史,要是突然遇到了大事件,很有可能就会遇到雪崩效应,那样,公司的损失就大了。



建立一个抗风险能力强大的公司,并不是说有钱就能办到。那需要把公司不断的完善,还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慢慢理顺条理,加强凝聚力,形成自己的公司文化品牌力,打造独属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成为商业届的一方霸主。



就像可口可乐,他们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就非常巨大。他们的总裁曾经口出豪言:就算我们公司所有的工厂都完蛋了,但只要我们这个品牌还在,我们就能在废墟中再弄起一个巨无霸的可口可乐。



这样的公司,才是刘东所需要的。而突然之间急速扩张起来的那种公司,要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化解公司发展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险境,那崩塌就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现在经过第一轮大扩张的行动,刘东觉得,是时候收手了。这些新加入公司的人,现在仅仅是为了一份足够利益的工作,而对于自己的公司,却没有任何的认同感。他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认同感这东西,植入那些新加入公司的员工。



而认同感这东西,就很考校公司的执行力了。这东西是个无形但存在的事务,你不重视他,他就会在你最危险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所以,要想公司能够真正的沉淀下来,这东西就不能不重视。



而对于这种管理方面的东西,刘东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他自己虽然明白这认同感凝聚力的重要性,但如何把这些东西让每一个进入环亚的员工都认同,那他就抓瞎了。但好在之前的招聘,刘东也的确是招到了不少的人才。公司管理这块,也有能人的加入,对于如何把一个急速扩张起来的公司打造成钢铁长城这样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那些能人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反正现在距离日本签订广场协定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刘东还有充沛的时间把这扩张起来的公司拉向正轨。几个月的磨合过后,相信公司的软实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到了那个时候,刘东相信自己的环亚国际公司,就会变成一只疯狂的豺狼,在日本这个大胖子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肥肉下来。



对于刘东的环亚国际,这段时间弄出的风雨,香港业界也有着不小的讨论。刘东是过江龙,那些上层的香港本土人士都是知道的。尤其是那些和大陆联系紧密的香港华人家族,对于刘东的底细就了解得更为清楚。也就是因为这个,霍家和刘东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他的那些亲大陆的香港家族,也或多或少的和刘东有着交到。



之前刘东只身来香港的时候,那些知道底细的人并不怎么看好他。虽然刘家在大陆是个不小的势力,但这个势力却影响不到香港,至少现在是影响不到。这样的情况下,叫一个三代带着大笔的资金来到香港试水,本来就不是一个稳重的提议。



当时很多家族都在猜测,刘东到底能在香港待多久?香港可不是大陆,没那么多人会照顾到刘东。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世界,别看刘东是有钱,一个多亿的美元,就算是放在香港也算是不小的数目。



但是这钱要发挥他真正的威力,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别说刘东这样在大陆出生,大陆生长,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三代。就算是刘东父亲那一辈,要想在香港靠着这笔庞大的资金有所作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当初刘东来香港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看好。刘东到了香港之后,做事情也非常的低调,虽然有着大笔的资金,但在香港也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出来。要不是刘东来到香港的第一天把齐家的小少爷给打了,很多香港的家族都还不会知道刘东的底细。



就这么一个虽然待在香港,但生意好像却没有在香港做的家伙,却突然开始大规模的招聘人才。而且是在现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很是惹人注目。都在猜测大陆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动作。



因为刘东的公司,在香港根本就没有多少的业务,却突然做出这么个动作。很容易让那些敏感的香港人联想到大陆是不是给了刘东什么指示。对于一般的香港人而言,他们并不明白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