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英想了想道:“是呢,只有里正家的锦堂哥、张大叔家的文兵哥、还有我哥三个人去镇上念书。”



红英说的应该是里正家的齐锦堂,张云柱家的张文兵,还有红英的哥哥李云泰。里正自己就是秀才,因而对于读书很重视,不过他平时事多,不能亲自教导,只能将齐锦堂送到镇山去读书;张云柱家则是王青辰爷爷提到的卖了三个女儿的那一家,因而有能力送唯一的儿子去读书;而红英家则是因为红英的爹爹李强是本村与邻村唯一的木匠,家里比较富足。



这个时代,要想生活的好,还是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而读书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了,不过想到家里的状况,王青辰对于赚钱的想法更加迫切了。



等彩云挖满一篮子的野菜,王青辰帮着提了篮子,和红英打了招呼后往家走去,红英则继续挖,等她娘过来帮她提篮子。



等王青辰和彩云回到家,杨氏已经回来了,正拿了秧苗、小铁锹、木桶和瓢准备去菜园。王青辰赶紧将野菜倒给小猪吃,跟着杨氏、彩云、王青华一起去了菜园。



家里的菜园在院子的对面,中间只隔了一条小路。庄户人家一般都将菜园打理成一畦一畦的,一畦和一畦之间又挖有小水沟,方便浇灌。菜园里目前只有韭菜可以吃,韭菜的旁边还栽有小葱。杨氏今天挖来的秧苗有辣椒、茄子、黄瓜、冬瓜、南瓜、瓠子、脆瓜、长豆,另外杨氏还准备种一畦小青菜,这个是可以直接撒种子的。而王青辰也是今天才知道各种秧苗的样子,之前也只是认识茄子秧苗长什么样。



杨氏负责栽种,王青华则负责浇水,很快就将这些秧苗和青菜籽都栽种下去了,而这时彩云指着前面道:“快看,爹爹回来了!”



一回到家,大家都比较关心猴头蘑卖了多少钱,不过从王友富的表情中不难看出应该卖的不错。



王友富喝了一口水,头转向王青辰,“青辰这次干的不错,那猴头蘑我卖给了镇上的香满楼,足足卖了一百文钱,香满楼的掌柜说如果最近还能采到猴头蘑,他们家会出比别家酒楼更多的钱采买。”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小包东西:“青辰,来,这是爹爹买给你的。”



青辰接过纸包,没有急着打开。杨氏在一边惊呼:“居然值这么多钱!”想了想脸又一暗,“不过,这猴头蘑太难采到了。”



“你当是菜园里的菜呢!不难采会值这么多钱?”王友富转向杨氏。



“当家的,我不就这么一说吗,你咋就还冲我咋呼上了!”杨氏委屈道。



“算了算了,你去做饭吧,别杵在这儿!”王友富不耐烦道,说着进了放杂物的屋子里拿了铁锹去铲猪圈,积粪肥。杨氏看了看转身去了厨房。



王青辰打开纸包,发现里面是几块糖,一抬头发现彩云正眼巴巴地看着,“大哥、彩云,我们一起吃糖。”说着把手中的纸包递到两人面前。



“哇,是芝麻糖啊,以前红英给过我一小块,可好吃了。二哥,我能拿一块送给红英吗?”彩云小心地问道。



“可以啊,不过要从彩云吃的里面扣哦!”王青辰笑眯眯道。



“哦,好吧,那我就吃一块好不好?”彩云可怜巴巴道。



“哈哈,二哥说了玩的,你吃吧,吃几块都成。”说着又转向王青华:“大哥,你也吃呀!”



“你们吃吧,我不爱吃这个。”



“大哥,你也吃吧,蘑菇是我们三个一起采的,还是说,等你采到猴头蘑的时候,我们也吃不到糖?”王青辰故作可怜地问。



“不是不是……”王青华急忙摆手道。



“那大哥也吃吧,下次爹给大哥买糖,我们也要吃。”王青辰笑眯眯道。



“好吧,不过大哥吃一块就够了。”王青华说着拿了一块芝麻糖。



趁着杨氏在厨房做饭,王青辰拿了一块芝麻糖塞到她嘴里,“娘,你也吃糖。”



杨氏赶紧把糖从嘴里拿了出来,“哎呀,你们吃,娘不吃。”说着又把糖递给王青辰。



“娘,你吃吧,我们都有吃,以后等我赚钱了,给娘买更好吃的东西。”



杨氏转过头,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好孩子,也拿块糖给你爹吧。”



“可是爹他……”王青辰迟疑道。



“你爹虽然嘴上说的难听,但他还是不错的,地里的活还有家里的重活都是他在做,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呀!你想想你小姑父,什么事都推给你小姑做,地里的重活他都不干,偏偏你小姑她婆婆又是个厉害的,田里的重活都让你小姑做,比起你小姑,娘已经很好了。”杨氏感慨道。



“爷奶他们不管?”王青辰疑惑道。



“咋管啊,以前到是管过一次,但是之后你小姑的日子更难过了,她婆婆可不是好相与的。”杨氏叹气道。



王青辰按杨氏说的拿了块糖给王友富,虽然王友富没吃,但心里还是蛮受用的,毕竟谁不喜欢儿子孝顺呢?



吃饭的时候,老宅的王青同过来了:“二叔、二婶,爷奶喊你们去商量事情!”由于前年分家后,老大一家是跟着父母一起过,因而都是住在老宅里,很多事都是叫老大家孩子跑腿的。



“青同,可吃过午饭啦?要不要在二婶家吃点?”杨氏问道。



王青同看了看桌子上的饭菜,“二婶,我在家吃过了。”



“你爷和你奶可说是什么事了?”王友富问道。



“这倒没说……”王青同说着还抓了抓脑袋。



“回去和你爷你奶说,我们吃过饭就过去。”王友富道。



“哎,二叔、二婶,那我先走了,我还得去三叔家传信呢!”说着王青同就跑远了。



待王青同走后,杨氏问道:“当家的,你说会是什么事啊,会不会是青云那孩子说亲的事啊,上午还听桂嫂子说起这事呢!”



“你瞎猜啥啊,去了不就知道了。”王友富低头继续吃饭。



吃过饭,两口子就去了老宅,王青辰考虑到要认认路、认认人,故而也跟着去了,彩云则拿着糖去找红英玩了。



到了老宅,除了爷爷、大伯外,还有一中年男子,旁边还站着一位没见过的妇女,妇女浑身透着爽利,与杨氏一般年龄,这应该就是自己的三叔王友田与三婶张氏了,传闻自己这位三叔是典型的庄稼汉子、老好人,不过被自己这位三婶管得死死的。再看大伯与大伯娘后边还站着一对没见过的年轻男女,王青辰猜想这应该就是自己的大堂哥王青山与大堂嫂何氏了,他们在分家之前就已经成亲,不过至今仍没有孩子。王青山旁边就是那天扶着老爷子的另一个少年王青云了。



“老二家也来了,过来坐,大孙媳妇,去给你二叔、二婶倒杯茶来。”老太太对着何氏吩咐道。



“哎,二叔、二婶,你们过来坐,我给你们倒茶去。”何氏说着去了厨房。



“爹,这人都到齐了,您就说说喊我们什么事吧!”王友富刚坐下就问道。



老爷子看了看大家,王青同喊过人后就出去玩了,因而只王青辰一个小孩在这,吸了口咽:“青云这孩子给说了一门亲事。”



“青云今年十五了吧,是该说亲了,说的是哪家姑娘啊?”三叔王友田问道,不过很快被张氏掐了一下。



而老爷子正在考虑接下来应该怎么说,对于王友田的搭话很满意,“是马田村的罗家大姑娘。”



老爷子话音刚落,底下就没有人再搭话了,田氏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笑道:“罗家那大姑娘是个不错的,我打听过了,人长得俊,做事也利落,他们家底下的几个孩子可都是她带大的。那孩子说给青云是再合适不过的。”



“那倒是不错……嘶”王友田刚说就被张氏狠狠掐了一下。



随即张氏又转向田氏,“哎呦,大嫂,你们家可真剩钱,那罗家姑娘是好,可是我听说她们家光这彩礼恐怕就得要十几两吧?”



附:由于王守发媳妇和王友良媳妇都姓田,文中统一称王守发媳妇为老太太,称王友良媳妇为田氏。



第五章说亲(二)



张氏的话刚落,屋子里的人就都不搭话了,老爷子看了看大家,没有要主动出份力的,只得自己开口,“咱这都是一家人,青云说亲这事儿,你们大家伙儿都出点力,待青云这孩子成家立业了,定会记得你们的好,以后也定会好好孝敬你们不是?”



屋子里的人一听是帮忙出份力,还不是说借,就更不愿意了,“爹,你这话就不对了,这彩礼要十几两,先不说我们能不能帮得上忙,就说我们家青华,今年都十四岁了,也该说亲了,家里一直攒不到钱,我上次可都想到要卖女儿了!”王友富反驳道。



旁边的田氏一听王友富这话,顿时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拦着老二卖女儿,要不这会儿也能跟着沾光不是?当时尽想着不能让二房白得十几两银子了。不过二房没有就没有吧,本来就没指望二房,三房才是大头,张氏的娘家哥哥那可是真剩钱的,张氏和他哥哥关系一直不错,少不得会贴补三房。



“咳,友富啊,我也知道你家青华也该说亲了,可这青云比青华还要大一岁,咱得分个先后顺序不是,今年先给青云说,咱明年再给青华说,到时你大哥家还能不帮衬你?”说这老爷子又把头转向三房:“老三啊,等你家青义长大了,你大哥一家也会帮衬你的,咱一大家子可不就是要互相帮衬嘛!”



“是啊,二弟、三弟,以后几个小的说亲,有需要大哥帮忙的,尽管说。”大伯王友良拍着胸脯道。



田氏听了赶紧接话道,“是呀,这不是你们家孩子都还小嘛,我们想帮衬也没机会不是?以后等他们说亲了,我这做大嫂的肯定也帮衬你们。”田氏重点看了看张氏。



张氏哼了一声,细数道:“当初我和孩子他爹说亲时,就说好了我一嫁过来就分家。结果等我嫁过来了,爹和娘就不肯分家了,说是要等小姑出嫁了再说,后来家里给小姑备了有十几两的嫁妆吧?这我就先不说了,毕竟爹娘就小姑一个女儿,必是疼爱的。可等小姑出嫁了,爹娘又说青山到了说亲的年纪,分了家的话老大家分到的就不够彩礼钱了,不能把孩子给耽误了,要等青山说完亲再分家。我不同意,爹娘就哄我说给青山定完亲分家,到时分家二房和三房拿大头,结果怎么样?好处全都让大房给拿去了。现在分家了,各过各的了,大房要说亲,还找我们要钱,我倒要找人给评评理,天下有没有这个理!可怜我们做姑娘时哪个不是家里疼宠着的,这到了婆家,要受这份气啊……”



“老三媳妇,你这叫什么话,分家时难道不是你们两房拿的大头?现在只是让你们帮衬一下,你就不乐意了?”老太太生气道。



“哼,我们俩房拿的大头?娘,您这话说得可真让人心寒啊!当初分家时,那家里十亩的水田大房拿了四亩,二房和三房才各拿三亩,那二十五亩的旱田,大房拿了十一亩,二房和三房才各拿七亩,这还叫我们两房拿大头?”张氏气愤地反问道。



田氏赶紧插了一句,“他三婶,你别忘了,分家那会儿,家里总共就三十两银子,你们两房可都拿十二两,我们大房才拿六两。”



张氏一听火气就憋不住了,“呦,大嫂,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为啥我们两房分十二两,你还不清楚吗?你们大房跟着爹娘一块住在老宅,而我们二房、三房可都是搬出去单过的,这比你们多分的六两银子够盖啥屋子?要不是我娘家帮衬着,我们全家都得去喝西北风。再说了,分家那会儿,家里攒了这么多年,只剩三十两?说出去谁信啊?给了谁了谁心里清楚!也就是糊弄糊弄我们这两房。”



当初分家后,二房和三房搬出老宅并自己盖屋子。当时二房也就是王青辰他们家想盖个稍微好点儿的房子,但是银钱不够。而母亲杨氏的娘家只剩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两个哥哥被媳妇拿捏住,唯一的姐姐家里又穷,因而娘家没有帮上忙,为此王友富家没有盖上瓦房,王友富也一直耿耿于怀。而三房则在张氏娘家的帮衬下盖起了几间瓦房,也难怪张氏底气足。



“老三媳妇,你的意思是我昧着钱了?”老太太不高兴了,虽然分家时,她没有拿出全部的钱,私底下也经常贴补老大家,毕竟田氏还是她娘家侄女儿,但是她偷偷地给是一回事,被人拿出来说就不行了。



“娘,我可没这么说。”虽然这样说,可是张氏的表情却不是这么回事。



“咳咳,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分这么清楚做什么?老大家毕竟有三个儿子要娶媳妇,还要养着我们老两口,你们两家儿子少,年纪又还不大,负担小,你们就多担待点,以后你们大哥少不了你们的好处。”老爷子道。



“爹,分家后这逢年过节的我们该孝敬的可一点都没少,可不光只大哥一家知道要给您养老。”王友富道。



而张氏听到老爷子说到儿子少时,更是觉得心口堵了一口气。



“爹不是说你们不给我们养老,爹的意思是平时有个什么事,老大家靠的近能搭个手什么的,你们两家毕竟都搬出去了。”老爷子说着又吸了一口烟。



其实,老爷子到真没什么坏心思,只是观念不一样而已。老爷子心里觉得虽然三个儿子分家了,但这还是一家子啊,就应该互相帮衬。这老大家的孩子说亲了,两个叔叔怎么能不帮衬呢?等以后老二家、老三家的孩子说亲,老大家肯定也会帮衬的。老爷子一辈子都是勤劳朴实的庄稼汉子,家里的钱财又都是老太太在管,因而对于家里的有些事情也不是太清楚。但是分家时偏向大儿子一家,老爷子还是知道的,老爷子心里想的是老大家儿子多,又没有女儿,老二、老三家儿子少,又有女儿,到时女儿家要的彩礼钱也可以帮衬着家里。老爷子只是认定了各家要平均一下,日子过得差不多才好,却没想到要公平,毕竟他始终认为三个儿子都是他的孩子,不需要算那么清楚,互相帮衬是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