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群侠传-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天罡受封为左仆射兼太原总管;



李淳风受封为右仆射兼太傅;



方正治受封为桃林县令;



杨侑禅位有功,受封为嶲国公兼咸阳总管;



侯君集、黄君汉、卢祖尚、邱行泰、高甑生、王常、唐俭、马三保、殷开山、段志远、刘弘基、腾贤师、盛炎师、张公瑾、林隆忠、长孙无忌、刘永、屈突通、屈突盖、窦琮、于志明、陆德明、杨武威、刘德威、刘世让、史岳、陶陶武钦、丘士尹都被任命为右丞相府四品家将;



老亲家长孙晟受封为尚书令兼左翊卫大将军;



郭子和受封为刑部尚书,并赐姓李;



杨信受封为荣国公;



段悫受封为中书舍人;



李嬡受封为汾阳王;陈淑通受封为鸿胪寺卿;



李袭誉受封为太府少卿;



王仁恭受封为马邑总管;



温大雅受封为武威将军;



安兴贵受封为武官中郎将;



建成夫人上官氏荣为太子妃;



卢士良受封为河州总管;



世民夫人长孙氏荣为秦王妃;



吕世衡、谢叔方、王德禄、敬君弘、封德彝、尔文焕、乔公山、李亭都、薛万彻、冯翊、冯立、屈口至、万年受封为东宫四品家将;



杨文干、黄太岁、王云、陈叔达、张亮受封为齐王府四品家将:



裴寂受封为礼部尚书;



刘世龙受封为晋阳令;



六子元昌年纪尚轻,暂为封王,权封一个勇俊公。



李渊在长安称帝之事由此传遍各处。



不少地方的地主官僚不服,纷纷拥兵自立。相继有杨士林淮南起兵;邵江海起兵;汪华起兵;王德仁起兵;韩世充西城起兵;左才相起兵;左难当起兵;周洮起兵;张长凭起兵;王要汉起兵;时德叡起兵;李义满起兵;豢恭顺起兵;淳于难起兵;徐师顺起兵;蒋弘度起兵;周法明起兵;梅知岩起兵;蒋善合起兵;田留安起兵;张青持起兵;臧君相起兵;殷恭邃起兵;邓文进起兵;杨世略起兵;冉安昌起兵;宁长真起兵;刘隆真起兵,加之先前数十反王共计六十四处烟尘。



如此多的反王势力严重威胁到刚刚新立的李唐政权。还有湖州武康吴兴职守沈法兴在看到烟尘满布之时居然也想分上一杯羹,举兵六万公然打出反对李唐的旗号,并连克刚被李唐占去的余杭、毗陵、丹阳等十余郡。



李渊按李建成的近攻远抚之策,竟然封沈法兴为江南道大总管。沈法兴贪图小利,竟然不再与大唐为敌。而其余义军则在相互倾轧。李渊更是求之不得。华夏大地从此多事。



高开道大军因为扩展地盘竟然挥军杀向幽州。而魏刀儿则招呼高昙晟合兵进逼幽州,打算与高开道三军一起攻打窦建德部。



第两百零三章



曹妃等人守卫幽州,所部兵马不过八万人竟遭三路大军共计六十万兵马围击。



镇守高鸡泊的勇安郡主窦线娘向扬州窦建德处讨救兵救援幽州。



窦建德在扬州收到窦线娘书信,招刘黑闼、花木兰、范愿商议对策。



花木兰道:“在下带十万兵马前去幽州救援。”



窦建德道:“本王也去。这扬州就交由黑闼与范兄弟好好镇守。”



曹妃与诸将已经在幽州抵御敌军多日。双方互有死伤。



窦线娘遵父命与高雅贤、高伯宣、苏定方、杨义臣、周宇、侯乔仍于高鸡泊待命。乐寿城也相应作了应敌准备。



曹妃、凌敬、任宗、蔡建方、梁廷方、杜明方、杨世雄、花弧、花芷兰与乱军连战数仗,损失惨重。



花弧与甄翟儿遭遇上。



甄翟儿旋动巨斧连向花弧劈去。花弧因为早年伤腿致使身手没有先前灵活,但仍能挥剑拆去甄翟儿数招,并利用另一只好脚飞身踏中斧柄,长剑疾劈而出,将甄翟儿劈成两半。



魏刀儿见花弧已冲开一条血路突围,率大军围了上去。



高开道部将邹勇胜、张耀善也率兵围上来。



花弧旋动长剑与幽州诸将一齐借冲开甄翟儿的这个豁口冲杀而出。



邹勇胜胸口连被花弧轰中,内力不济,喷血而亡。



张耀善飞身踢向花弧前心,被花弧利掌轰中脚踝,翻身仆地。花弧疾速一剑,将张耀善前胸刺穿。



魏刀儿挥剑冲上来。



张金澎见父亲惨死于花弧剑下,也旋剑向花弧刺来。



花弧一掌劈开张金澎来剑,猛旋铁脚,踢开数柄刺向己身的长矛,望着与他并肩作战的曹妃道:“夫人快走!”话音刚落,魏刀儿长剑已刺入其胸膛。



花弧怒吼一声,一掌震开魏刀儿,吃力推开曹妃道:“夫人,快走!”



曹妃一剑斫死两名敌军,哭道:“我不能撂下花老将军不管。”



花弧又替曹妃挡了魏刀儿一剑,喊声:“快走!”即气绝身亡。



曹妃一抹眼泪,一脚踢死一名骑尉,上马与诸将突围出去,直向窦线娘这里逃命来了。



高开道与高昙晟都已进入幽州城,独魏刀儿仍率军冒险突进,继续追歼幽州败军。



窦建德此时带兵从天而降,在高鸡泊遇上正遭魏刀儿追杀的曹妃等八将。



花木兰从马上跃起,挥剑与魏刀儿连拼十余招。花木兰又一记重掌轰中魏刀儿肩胛。



魏刀儿狂喷一口鲜血,刚欲起身,已有数柄长枪抵住其咽喉。



魏刀儿部下士卒见主将被擒,都欲一哄而散。



窦建德有心召回这些敌军成为己用,喊道:“不要逃!没了魏大王,还有本王呢!”



这些士卒亦知窦建德爱兵如子,都伏地拜道:“夏王爷!”



窦建德看了魏刀儿一眼,笑道:“历山飞,你竟然几次三番与本王作对。今日,你准备去死吧!”说完,一掌轰中魏刀儿天灵。



虽然魏刀儿被彻底击败,但幽州还是落入到高开道与高昙晟手中,再加上还折损了老将花弧,实在让窦建德有些难过。当然,最难过的要属花木兰了。父亲被杀,做儿女的自然心如刀绞。



窦建德命人为花弧设了灵堂,并亲为老英雄守灵。在花弧的丧礼上,窦建德与诸将全数穿上孝服,已敬亡魂。令花木兰与弟弟花芷兰、姐姐花又兰感动不已。



高开道与高昙晟共驻幽州,两人各存异心。



张金澎向高开道建议道:“只要设法杀了高昙晟,不但幽州,连怀戎也将是高大王的掌中之物。”



高开道明白这个道理,不耐烦道:“你只会这么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致高昙晟死地?”



张金澎道:“高昙晟有勇无谋,又心恋中原土地。依在下之见,先屈于高昙晟其下,令其麻痹。时机一到,自然可灭高昙晟。”



高开道喜道:“很好!本王就先委屈几日。”说完,一人前往高昙晟府邸。



高昙晟见高开道前来拜访,提高了警惕。



高开道望着高昙晟恭敬道:“在下思量再三,决意让你做这幽州之主。在下愿协助大王镇守渔阳。”



高昙晟道:“开道,大哥怎敢抢夺兄弟之功劳?”



高开道笑道:“大王,不要推辞了。在下德行在大王之下,难以服众。”



高昙晟道:“既然开道如此谦恭,大哥就不客气了。”



高昙晟最终在北平称王,并封高开道为齐王,强留高开道在幽州辅政。



武威郡守刘子勋听说李渊已在长安称帝,欲举全郡军民向李渊投诚。



武威鹰扬府司马李轨不赞成道:“刘大人,李渊父子虎狼之心。我们身为隋臣应以尽忠为本。武威兵马两万有余,岂能拱手让于李渊?”



刘子勋怒道:“用得着你来提醒我吗?”



李轨道:“刘大人,为人臣者,忠义为先呀!望大人三思!”



刘子勋长剑出鞘,疾指向李轨鼻尖,笑道:“你若再敢言语,就做本官试剑之物。”



李轨此时两指疾伸,夹住剑刃。



刘子勋欲抽剑,但内里稍逊,剑不能出,吼道:“李轨,你难道想造反不成?”



李轨一抖手,剑已断成两截。



刘子勋喊道:“来人!”话音刚落,冲出一队士卒。刘子勋道:“将这个无视上峰指令的李轨给本官拿下。”



李轨笑道:“来不及了!”说完,疾劈一剑,将刘子勋裂成两半。



其余士卒见此惨景均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轨道:“现在本官是这里的最高长官。一切均要听本官调度。”



士卒皆无言语,唯有听命于李轨。



武威郡此时已完全为李轨控制。李轨以武威郡兵马两万举义,连克张掖、敦煌等五郡。



杨通、薛举知道要借助李轨的力量攻打太原,派了使者为李轨送去礼物。



李轨也派副将安修仁去杨通、薛举那里还礼。



杨通与薛举联兵已经数日,都驻军于天水郡。



安修仁有幸同时见到两位义军首领,又听杨通对薛举道:“皇上,西疆李大王对我们真够客气。臣以为。。。。。。”



安修仁打断杨通的话,问道:“杨大王是一方领袖,西秦皇帝也是一方领袖。为什么杨大王要在西秦皇帝面前自称为臣呢?”



薛举解释道:“杨爱卿早向朕称臣。朕许他在自己封地自行理政。希望你不要误会。”



安修仁连连点头道:“在下明白了。这一次,李大王准备先行攻打潼关。希望西秦皇帝能在太原方面给李世民以痛击。”



薛举道:“这个自然。朕打算明日御驾亲征。”



安修仁喜道:“既如此,那在下需赶快回李大王那里复命。让李大王早做准备,以配合西秦皇帝的进攻。”



在安修仁离开后的第三日,薛举果然发兵向太原进发。



杨通也回兰州找王白石议事,准备以第三路兵马配合薛举与李轨的进攻。



王白石劝道:“郡王,薛举势利小人。郡王虽向他称臣,但自己兵力仍在自己手中掌握,且势力范围也在我们掌控之中。薛举与李轨配合攻打李渊,我们正好可坐山观虎斗。李家这匹饿狼碰上薛举那条妖龙,呵呵!真的有好戏看了。”



杨通道:“不趁此时击垮太原兵马,一旦李渊击败薛举与李轨,我们又该如何?”



王白石道:“如果真是那样,请郡王死守城郭。在下替郡王出战。”



杨通道:“王兄弟,你最好留在兰州,让本王带兵去打。本王虽为杨隋子孙,却不敢妄想做天子。而王兄弟有大才,若本王不幸丧于敌手,你赶快放弃兰州,去高鸡泊找夏王爷,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说完,即回内室收拾行装。



王白石苦劝无效,只能眼睁睁看着杨通带领杨仲龙及二十万大军前往西河与薛举大军会合。



薛举果然是个无耻小人,只带了一万兵马,一味想保全自己实力,让杨通兵马作为主力,且窦轨、罗宗缑二将也未出动。



杨仲龙见薛举如此自私,气愤不已。但杨通似有其他打算,竟然完全服从薛举之安排。



薛举与杨通二十一万大军兵临城下,威胁着城中的唐军。



第两百零四章



如今正是李世民正烦的时候,杨淑偏偏这时候从太原赶来,望着李世民哭道:“世民,我弟弟已经不做皇帝了,什么时候能让弟弟来和我住?千万不能伤害他。”



李世民抓住杨淑的肩膀,思量一会儿道:“爹是杨侑的表伯父,怎么会加害于他呢?你不要太担心了,先下去吧!等打过了这几仗,我们一起去长安看杨侑。”



杨淑知道李世民在敷衍自己,闷声不响地先下去了。



李世民仍然很焦虑。倒是佶利发现了什么优势,兴奋地望着李世民道:“华山是掩护潼关的天然屏障。这一次,薛举、杨通大军杀来,正好让我们钻一个空子。”



李世民一听,甚觉有理,立即让李元霸作为先锋先对杨通与薛举的兵马进行第一次打击。



薛举见李元霸带兵出战,不与李元霸做正面交锋,却让杨通统领军马去碰李元霸这颗天杀之星。



杨仲龙为激励士气,身先士卒与李元霸接仗,并挥剑朝李元霸前心刺去。李元霸一掌竟将杨仲龙长剑震断。杨仲龙疾步而退。李元霸又一掌轰开杨通袭来的长剑,侧踹一脚直向杨通胸口袭来。杨通旋身躲过李元霸重脚,旋剑再度劈向李元霸前胸。李元霸推出重掌,轰断杨通剑刃,又一掌正中杨通左胸。杨通惨哼一声,仆地而亡。杨仲龙催马疾驰撤军。李元霸飞身冲上,一记穿心拳打中杨仲龙马股。马被打得趴在地上,使得杨仲龙从马背上摔下来。杨仲龙调整气息,旋腿直上,不致摔于地上。李元霸飞身与杨仲龙对拼数十招,一掌又轰中杨仲龙前心。



薛举早已跑得很远,身后十几万逃命士卒也随在薛举马后。



李元霸上了万里云,紧紧追赶。



那些士卒害怕李元霸,都闪在一边,不做任何抵抗。



李元霸催骑直追。



李世民趁机收降这些败兵。



薛举眼见李元霸追上自己,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两骑不知不觉竟至西秦边境。薛举战马刚跨入城内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而李元霸则晚了一步,被乱箭射回。



李世民此时已率杨信直向杨通属地。



薛举狼狈逃回天水郡,想到李元霸追杀自己时的情景就直冒冷汗,也因此患了重病。



此时,宗罗缑竟跑来向薛举报道:“皇上,李世民竟收编杨通残部二十二万,还连克数城,已直逼华山。”



薛举一听,气急万分,竟吐出一口血来。



薛仁杲急忙扶住父亲,哭道:“父皇,您会好起来的。”



薛举喘着粗气道:“仁杲,父皇死了,你就是西秦天子。一定要听你窦师叔的话。朕。。。。。。朕要走了。”话一说完,头已偏向一边。



薛仁杲继任帝位,以窦轨为尚书左仆射,宗罗缑为护国大将军。



李世民听说薛举已死,心中自然十分高兴,暂时对西秦松了口气。大军已杀至华山脚下,李世民命大军不得擅入。



李元霸问道:“三皇兄,已经到了华山,怎么能停滞不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