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列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

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

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

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也。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

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

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十日又问。曰:“未也;犹

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

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

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

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

惠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

刺;虽有力,弗敢击。夫弗敢,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夫

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驩然皆欲爱利之。

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

也。”惠盎对曰:“孔墨是已。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

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竟之内,皆

得其利矣。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曰:“

辩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

周穆王第三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

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穆王敬

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

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穆王乃

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巧焉。五府为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

临终南之上,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泽,正蛾眉,设

笄珥,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以满之,奏《承云》、《六

莹》、《九韶》、《晨露》以乐之。日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舍然,

不得已而临之。居亡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

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

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

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

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

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

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王若殒虚焉。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

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由此穆王

自失者三月而复。更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且曩之所居,

奚异王之宫?曩之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闲恒有,疑暂亡。变化之极,徐疾之间,

可尽模哉?”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

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减木},主车则造父为御,{刀冏}右;次车之乘,右

服渠黄而左逾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驰驱千

里,至于巨蒐氏之国。巨蒐氏乃献白鹄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以洗王之足,

及二乘之人。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昆仑之丘,以观黄

帝之吕;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

之,其辞哀焉。西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於乎!予一人不盈于

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穆王几神人哉!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

世以为登假焉。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

之于室。屏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顾而告予曰:有生之气,有形

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

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

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吾与汝亦幻也,奚

须学哉?”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

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箸其术,故世莫传焉。子列子曰:

“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

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觉有八徵,梦有六侯。奚谓八徵?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

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奚谓六侯?一曰正梦,二

曰愕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不识

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

所由然,则无所怛。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

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

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

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子列

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

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

哉?”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

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

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万有

余里。其阴阳之审度,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其民有智有愚。

万物滋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为不可称计。一觉一寐,

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东极之北隅有国曰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

日月余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

贵胜而不尚义;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

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

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

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

何所怨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

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彻旦息焉。

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若位足荣身,资财有余,胜人远矣。夜梦为仆,

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邪?”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

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

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

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

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

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

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

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

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

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

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熟辨之哉?且

恂士师之言可也。”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

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卜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

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

“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

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

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

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

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

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

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

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

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

香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

不倒错者焉。杨氏告其父曰:“鲁之君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其

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

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倾一家,

一家之迷不足倾一乡,一乡之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下尽迷,

孰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尽如汝子,汝则反迷矣。哀乐、声色、臭味、是非,

孰能正之?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

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

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

“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

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仲尼第四

仲尼闲居,子贡入待,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

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

“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

孔子愀然有间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尔,请以今言为正也。

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今告若其实:修一身,任穷

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曩吾修《诗》

《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遣来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而鲁之君臣

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其如天下与来世矣?吾

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

所忧。虽然,吾得之矣。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无乐无知,是真乐

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诗》、《书》、礼乐,

何弃之有?革之何为?”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

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

诵书,终身不辍。

陈大夫聘鲁,私见叔孙氏。叔孙氏曰:“吾国有圣人。”曰:“非孔丘邪?”

曰:“是也。”“何以知其圣乎?”叔孙氏曰:“吾常闻之颜回曰:‘孔丘能废

心而用形。’”陈大夫曰:“吾国亦有圣人,子弗知乎?”曰:“圣人孰谓?”

曰:“老聃之弟子有亢仓之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鲁侯闻之大惊,

使上卿厚礼而致之。亢仓子应聘而至。鲁侯卑辞请问之。亢仓子曰:“传之者妄。

我能视听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鲁侯曰:“此增异矣。其道奈何?寡人

终愿闻之。”亢仓子曰:“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

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脏之知,其自知而已矣。”鲁侯大悦。他日

以告仲尼,仲尼笑而不答。

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

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弗知。”

曰:“五帝圣者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