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山变-第7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热拿来。还有,把蒸鱼也拿来。”

“是。”佣人答应着,转身走开。本原太太腿一偏,在丈夫脚前盘膝坐下,“真是让人觉得折磨的一天啊,又地震了。”

如果在平时,本原深三忙于公务,很少有时间能够坐下来陪伴妻子,夫妻的感情反而很深厚;现在则不同,每一天看着同样的一张老脸·总是会没来由的觉得厌烦,是厌烦自己的枕边人,还是厌烦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本原深三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草草用过早饭,本原深三正要起身到街上去,他虽然已经不再是城守了,但自问在城中人的心中还是很有些地位的·最起码,也应该看看受灾的百姓吧?便在此时,佣人快步跑了进来,“大人阁下,有一队中国人来了。”

本原深三抬起昏黄的眼睛,向他扫了过去,“知道是谁吗?”

“听说是什么······”佣人尴尬的挠挠头,“对不起,大人阁下,他们的官职,我记不住。

“还是我亲自去问吧。”本原深三穿上放在玄关的木屐,起身迎到门口,从园中小径走来五个人,为首的一个是年纪在四旬开外的汉子,身材硕大,极为健壮,头上戴着暖帽,顶上镶一颗红宝石,三眼花翎插在翎管中;身上的朝服外,套着狮子的补服。

他身边跟着一个人,本原深三认识,这是清军的一个通译,叫庆安,“城守大人,晚生有礼了。”

本原深三虽然是日本人,但汉学休养相当不俗,而且也会说一些汉语,所以庆安用这样的自称,“通译先生。”

“这是我方军中主帅胡大人。”庆安为两个人做着简单的介绍,“特意来拜访大人阁下的。”

“不敢当,不敢当。”本原深三立刻知道了对方的身份,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胡小毛拱手相还,“胡某来得冒昧,请阁下恕过。”他摆摆手说道,“鄙人久居华夏,奉皇命东来,所谓乡随俗,这一点点礼物,请阁下笑纳。”

本原深三完全听得懂,却还是等庆安翻译过之后,才点头道谢,“如此,便多谢大帅阁下了。请到屋中说话。”

“正要叨扰。”

在玄关处脱了鞋子,胡小毛和庆安跟在本原深三身后,进到客厅,外面一片冰雪天地,这里却是温暖入春,佣人过来,把两个人披着的大氅取过,又摆上茶水,因为担心中国人跪坐不惯,还取来了几个厚厚的棉垫,放在榻榻米上。

“这还是上一年,来自中华的商人赠送给我的碧螺春茶,今日以贵国所产的名茶飨客,可谓恰如其分。”本原深三和胡小毛虽然处于敌对的身份,但丝毫不失风度,很和煦的摆手示意,“大帅阁下,请饮茶。”

胡小毛也老实不客气,浅浅抿了一口,随即放下,“本原先生,胡某人这一次来,本意还是想请先生继续担任城守一职,您是读书人,懂得的道理比我多,您以为,这场贵我两国之间的战争,到底是谁的责任?”

本原深三一愣,怎么突然扯到这样的话题上去了,“这,用贵国人的话来说,怕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吧?”

胡小毛笑了,他讷讷的说道,“先生这话就是欺人之态了。

我大清在闽浙沿海痛击海盗和走私贩运米粮之徒,难道有错了?在贵国人看来,对走私贩子施以酷刑,有失王道,但这是在我大清所辖之地,犯徒自然也要受我大清法度所绳;请容我举一个例子,若是中国人在日本犯了法,难道不是由贵国以你们的法律来审判和定罪的吗?若是这样的话,贵国以残害侨民为由,出兵台湾,这难道不是在主动侵略我大清,意图挑起事端吗?”

本原深三摇摇头,“对不起,阁下,鄙人不过是神户城的城守,这种国政大事,非是本人可以置喙的。”

“我正要和您谈城守一职的归属。这场战争,不论日后谁输谁赢,也不管神户城最后到底要如何处置,城中的百姓总是无辜的吧?五天之前,刚刚有过一场地震,这种天地之威,决非人力所能抗衡,而百姓死伤虽并不很严重,但房倒屋塌,小民流离失所,您身为一城之长,就眼睁睁的看着,而始终不肯出手拯溺?”

“大帅阁下的话我不能同意,多出一个本原深三,又有何用?这还不必提贵**士从中出力,百姓不是也没有丝毫不满的吗?又何必要我出头出力?”

胡小毛挠挠头,依旧不依不饶的劝道,“您这样说话就不对了,我们出力只是情分,您身为城守,即便现在已经去职,但为百姓奔忙——而且还是贵国自己的子民——难道不是您的责任吗?”

本原深三心中一动,半天沉吟不语,胡小毛以为对方有意,正在高兴,只听老人说道,“话是如此,我宁肯以一己之力,帮助同胞,也断不会接受伪职。”

胡小毛真有些生气了,难道真的要如庆安所说,要自己三顾茅庐才肯出头吗?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好言好语你不听,一顿皮肉伺候,看你干不干?但这是非到万不得已才能采取的行动,眼下自己在对方家中做客,总不好撕破脸皮,“既然先生主意已定,倒是胡某枉抛心力了。我们就此告辞。”

本原深三知道自己的话得罪了对方,但丝毫无惧,命人把还礼送上,庆安接过递给亲兵,几个人出府而去。

一出了本原的宅邸,胡小毛回身抓起用蓝色的盒子包裹的赠礼,看也不看,用力抛了出去,盒子撞在墙上,摔得碎裂,里面放着的几个硕大的橙子滚了出来,“可恶!给脸不要脸,早晚给你个好看!”

“大帅何必生气?这也是在卑职意料之中。毕竟如今和谈未果,神户城归属不明,本原深三有瞻顾之心,也是理所应当的。”

“瞻顾什么?难道他以为神户城还能回到日本人的手里吗?笑话

“这样的事情,大帅,您听卑职一句,还是等消息确定了之后再说。到时候,本原深三返身无望,说不得也只有接受大人的好意了。”庆安这样劝说道,“即便他到时候依旧故我,大人再拿他开刀也不迟嘛!一个老人家,出出进进都有将士们盯着,您还怕他飞出五指山去不成?”

胡小毛叹息一声,“眼下也只有等京中的消息传回来之后再说了。”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18节异想天开(1)

更新时间:201292719:37:07本章字数:4689

第218节异想天开(1)

京中的谈判在十几天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进展,在战争赔款的问题上,双方很快以一万万零七百二十四万两银子,分七十五年还清达成协议;但在割地的分界线上,奕等中国官员如同吃了秤砣一样,根本不松口,还是咬定以东经136°线为基准,不管日本人怎么说,都是一个劲的摇头,那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每每令伊藤博文怒火中烧。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他和大隈重信起了满嘴的火泡,不管是哀求还是斥责,却没有丝毫的效果,这一天的会议依旧如是,谈到最后,奕忽然说道,“内阁大臣阁下,此事非我等所能决,眼下距离二月二十一还有不足五十天,我看,您二位还是赶紧回国去,把这份我大清的条件逐一向天皇陛下奏陈的为好,省得到时候和谈不成,你二人有负职守,罪在不轻啊。”

“此事不劳亲王殿下挂怀,外臣早有所知。”

奕也不和他们生气,笑眯眯的点点头,端起了茶杯,“送客!”

伊藤博文满肚皮的烦恼,和同伴乘马车回管驿,大隈重信也顾不得休息,喝了口水,又到了他房中,“您以为怎么样?”

“刚才在会议上,恭亲王有一句话倒没有说错,此事不是他人所能决断的,非咸丰皇帝不可。”

“是啊,我知道,但咸丰皇帝对于皇国的仇恨由来已久,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化解的。偏偏我们连这其中的缘故都摸不清。”大隈重信颓然坐倒,“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要如中国人所愿,把那么一大片土地交给他们?”

“这自然不行。”伊藤博文绕室蹀躞几步,“中国人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得从咸丰皇帝身上打主意不可。”

“能说得上话的,我们都去拜访过了,没有任何作用,如之奈何?”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伊藤博文两腮微微鼓起,忽然弯下腰去,在大隈重信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后者像被踩中尾巴的猫一样原地跳起,急得满头青筋直冒,却使劲压低了声音,“不行,这绝对不行!一旦这样做的话,势必激怒中国,到时候就不可收拾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此人不除,我皇国万不得安。”伊藤博文讷讷的说道,“你想想,以他如今的威势,若说此事无可挽回,谁又能够改变?所以,非得想办法除掉他不可!”

“那你以为,除掉他就行了?即便如你所说,真能如愿,事后的报复,又将如何?皇国有多少人会为此丧命?划不划得来”

“你放心,情势断不至如斯之恶。”伊藤博文小声说,“一旦消息传到军前,清军战心必乱,若是能够事先埋伏下一支部队,乘势掩杀,反败为胜或者不能,但把大多清军都赶下海去喂王八,当不是奢望。”

大隈重信比伊藤博文更加痛恨中国,但他多年做大藏大臣,处事之间心思缜密,凡事想得很通透,“即便如此,中国绿营兵士带甲不下千万,一旦遭遇这种大变,以倾国之力来攻,又拿什么来阻击对方?”

“这要分两步走,首先是要请国际调停;第二,中国人也未必就一定会知道,这是我们动的手。”伊藤博文这样说,“这一次回国去,安排死士,秘密往来中国,事成便立刻远遁,逃不掉的,也不能为中国人抓了活口;届时元凶未在,即便有的,也是死无对证,难道中国人就一口咬定是我们的人?笑话!天下再大,也抬不过一个理字去,让中国人拿出证据来再说!”

“……再说,”伊藤博文说道,“咸丰皇帝若是死了,则中国群龙无首,新君初登大宝,也顾不上对皇国用兵;另外,我看载滢这个人,于我国未必有如乃父那么深的恨意,更没有他的那么疯狂,只要争取三到四年的时间,就足以让我皇国复兴而起!”

大隈重信艰难的咽了口吐沫,“伊藤君,此事您可要想得清楚明白了,一旦事发,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我知道,你放心,这样的大事,我怎么能不小心呢?”伊藤博文说道,“这样,我们明天就以中方所提的条件与我方相去太远为缘由,离开中国,返回日本。同时嘛,大隈君,我想请您留在中国,和对方拖延时日,要是能够更多的争取一些时间,自然是最好。一切等我回来之后再说。”

大隈重信越想越觉得同伴的话是天方夜谭,行刺中国的皇帝?这能做得到吗?即便能够做到,一国之主被刺杀身亡,中国人的怒火无处发泄,事情会进展到什么程度,简直不可想象!但看看伊藤博文双眼明亮有如鬼火,料知这会儿怎么劝说他也听不进去!“不行,我要和您一起返回。”

“诶?”伊藤博文一愣,立刻明白过来,大隈重信还是不同意自己的计划,意图回国之后,劝说天皇,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主意。有心不让他和自己同行,但又觉得,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好,倒要看看,天皇陛下肯不肯答应,把那么大片的土地割让给中国,而不做任何反抗?

二月十五日,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回到了东京,在横滨港下船,直奔千代田的皇宫,见到了正在焦急等待他们的明治天皇,“情况如何?中国人怎么说?”

伊藤博文把公文递过,天皇不等内侍转交,一把抢了过去,展开来看,“……”他迟疑了片刻,抬起无神的眸子,“还是……这么糟糕吗?”

“都是臣无能,请陛下恕罪。”

“不,这不是你们两个人的无能,是朕,是朕用错了西乡兄弟!”明治天皇把手一松,公文洒了满地,“都是朕的过失,是朕的过失!”

听天皇语带哭腔,大隈重信也落下泪来,倒是伊藤博文,大声说道,“陛下,若是痛哭即可打消中国人的贪婪念头的话,臣甘愿同陛下为我皇国大恸一场,眼下皇国的生死存亡就在眼前,请陛下收泪,早作决断。”

“还决断什么?中国人的条件答应是死,不答应还是个死,能怎么办?”

“陛下说的是!既然答应是死,不答应也是死,何不和中国人拼一个鱼死网破?”

天皇泪眼婆娑的看看伊藤博文,又瞅瞅大隈重信,“怎么个鱼死网破?难道还要征集重兵,和中国人展开决战吗?”

“不,臣在中国和回来的路上,已经仔细想过,”他狰狞的笑着,语声冷酷的说道,“臣想到一个大胆的计划,请陛下钦准之后,方好施行。”

“是什么办法?”

“我想召集众多死士,秘密潜入中国,等候时机,刺杀咸丰!”

明治天皇吓得‘呃!’的打了个嗝儿,眼泪瞬间消失,“你说什么?”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这怎么行呢?激怒了中国人,我们就彻底完了!”

“不会的。”伊藤博文冷静的分析道,“臣已经仔细的想过,请容臣为陛下析之。如果说我们的计划不成功,则万事皆休,没有话说;若是一旦成功,就有三个可能,一个是咸丰皇帝死了,若是那样的话,大清国必定乱作一团,新君继位,收拾这一副烂摊子,没有三两年的时间断不能对我日本构成威胁;第二个可能是咸丰没有死,但受伤很重,不能理政;我们就趁这个机会,集中兵力,把中国人从日本本土赶出去!第三,咸丰受了伤,但并不严重,这便如同没有成功一样,结果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臣想,我皇国君臣,朝堂上下,宁可站着死到最后一个人,也绝不卑躬屈膝的投降清朝,把这样大片的国土割让给他们,与亡国何异?”

明治并不为伊藤博文这种充满了煽动性的语言就在片刻之间做出决定,“此事太过重大,容……朕再想想。”

伊藤博文也不敢催促,只得点头,“伊藤君,那你以为,要派什么人去执行这样的任务?你心中可有人选?”

“这是我最觉得头疼的,首先说,要会中文,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在大清如何生活?只怕刚刚踏足,就给对方识破了;第二,要有高强的武功,中国皇帝居住在紫禁城中,虽然我们可以知道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