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到乾隆前期,这样的局势都还持续着,就中国的海贸而言,在南洋一带,虽然占据不了主体,却还是有着很宽阔的生存空间。

如果李肆在这里,还会给他们补充一些“未来历史”。在李肆前世的那段历史里,再过二三十年,历史就截然不同了。可以说,英华的崛起时间,正处在南洋贸易的转型门槛上。

175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在阿姆斯特丹组建中国委员会,开辟了直航广州的贸易路线,巴达维亚就不再是中转航线,荷兰人开始将其当作直属殖民地经营。由此靠广州到巴达维亚这条航线养活的中国商人就没了生存空间,同时在巴达维亚繁衍生息的中国人,也成为荷兰人经营当地的眼中钉。更早时期,1740年,这样的征兆就已由“红河惨案”而显露,荷兰人以各种借口,屠杀了当地近万华人。

就在同时期,不列颠人开始大举进入东南亚,经过七年战争,第四次对荷战争,不列颠人在东南亚获得了诸多落脚点,到1795年夺取马六甲,不列颠人开始替代荷兰人,成为南洋贸易的主导者。而就在这段时间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推动的“港脚贸易”,也就是散商贸易,都是直航中国,将中国的海贸商人彻底挤垮,鸦片战争的根源其实更早来自于此。

此时的南洋,依旧还是“南洋是你的,也是我的,总之是大家的”这样一个格局,安陆说:“但我们南洋公司进入后,格局就有了大变化。”

他指住了地图上某处,大家看得清楚,那是昆仑岛和金瓯。

早前大家都还不明白,为何李肆不惜工本,要占住昆仑岛,将其开发成为一座军港,同时在金瓯南面,离柴棍六七百里地,被众人称呼为“南河仙”的地方开荒。

现在来看,这两个点,像是嵌入南洋格局的两步互相呼应的飞子。有了昆仑岛的鹰扬港,南洋舰队的南分队就能在南洋腹地立足,而有了南河仙,军港可以直接获得补给,同时军港也能直接遮护南河仙。

这两步飞子落下,当时并没有对南洋局势造成即时的大影响,因为那还是不毛之地,没人舍得在那里投入。同时那也是高棉帝国的废土,在病恹恹的高棉帝国,也就是柬埔寨身上下刀,也没太多人关注。西面的暹罗,北面的广南都吃不到这么远。要知道,此时的柴棍(西贡),广南都是依靠华人在作开发,进行间接统治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会安……”

接着安陆才将话题转回会安,会安的重要性在哪?有…,一是会安是中国、欧人和日本海贸的中转点。从某种角度说,会安是日本的海上大门。第二点,会安是交趾、广南乃至暹罗的贸易门户。第…,会安还承担了一部分中国跟荷兰、葡萄牙等国的散货贸易。总结而言,会安是南洋的西北贸易枢纽。

尽管会安如此重要,但因为它的主人是广南国,而非南洋其他地方那些土邦,所以欧罗巴人始终难以直接染指,有着相对独立的地位。

“可现在,我们南洋公司将手伸进了会安,去年公司有上百条大船来往此地贸易,会安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就如暹罗……”

安陆再指向地图上暹罗的曼谷,这一处已被标识为红点,意味着那已是南洋公司控制下的贸易据点。

“曼谷、南河仙、昆仑岛,看起来会安也该快了,这样一来,南洋西面,从暹罗到交趾,这一整条线,就都是我们的掌中之物了?”

虽然不懂贸易,但将这张地图当成军事舆图来看,胡汉山也能轻易作出推演。

“没错会安若是牢牢控制在手,南洋局势,就要三分天下西面是我们,东面吕宋是西班牙,荷兰人要被彻底压到南面爪哇去这样谁最不高兴?还是荷兰人吧?这荷兰人可真是狡诈”

小谢也有了自己的推断,可陈兴华却摇头。

“就南洋大局而言,荷兰人肯定不乐意看到我们中国人开始在海贸上占据主动,但我们降低贸易门槛,荷兰人也还是能够接受这样的改变。就会安而言,荷兰人在会安可没什么势力,以前下了大力气,贿赂广南王,想在这里设商馆,却被葡萄牙人破坏了。”

他很熟悉这里的形势,但思路却并非停留在贸易上面。

“葡萄牙人在广南势力很强,因为他们有澳门的支撑。广南一国,葡萄牙人的教堂无数,国中信徒有三四万人之多。会安是广南的对外门户,如果这里被我英华控制,最不高兴的,怕是葡萄牙人。”

胡汉山拍掌:“那就是葡萄牙人了?他们刚丢掉了澳门,现在咱们再拿到会安,葡萄牙人在南洋就再没自己的地盘,所以……敌人就是葡萄牙”

郎世宁插嘴道:“以我所知,葡萄牙人应该没有那样的能力和胆量,敢跟我英华直接对敌。如果他们找西班牙人,说不定还有可能,只是两国好像不可能融洽到这种地步。”

安陆道:“从海贸角度看,最恨我们的,怕还是会安那些控制着日本贸易的华商,因为我们南洋公司很轻易就抢走了他们的生意,但他们有实力对我们英华造成威胁吗?”

陈兴华皱眉,他可是很清楚当地华商的力量:“他们没那个实力,但他们有实力说动广南王,广南王也没实力威胁咱们,但他有实力勾结欧人。”

此时不怎么清楚广南事务的小谢才明白,为何广南王一直没对英华有所表示,原来是觉得自己有所倚仗呢。

胡汉山不屑地道:“他还能勾结谁?荷兰人不也没入他的眼么?还不就是葡萄牙人?”

陈兴华摇头:“不,不止是葡萄人……”

他指指地图,也就是南洋公司圈起来这一片,包括暹罗、高棉(柬埔寨)、澜沧、广南和交趾,“这一片……还有个法兰西。”

郎世宁嗯咳一声,这事就涉及到他的另一重身份了,他有些不自然地道:“罗马教廷将亚洲分为六个教区,暹罗、高棉和安南是一个教区,这个教区里,法兰西传教士可以直接向教廷汇报,而不必通过加尔各答大主教……”

接着他就讲解到传教士在广南的一番遭遇,原来法兰西人很早就来到了安南,在j交趾和广南都有活动,为此还引发了葡萄牙传教士跟法兰西传教士的冲突。后来交禁公教,法兰西传教士就一直在广南活动,甚至还为京族语设计了一套罗马文字。尽管葡萄牙在广南很有势力,但随着罗马教廷对教区的调整,耶稣会的法兰西传教士在这里发展很快。

陈兴华也若有所思:“说起来,三十多年前,法兰西人在暹罗还闹腾得很厉害,一度都控制了暹罗的贸易权,还让暹罗王割让了一处岛屿。后来暹罗人反叛,把国王和法兰西人全都赶跑了。”

胡汉山头大如斗,仅仅只是在会安,就看到了英华插手南洋的诸多影响,既有贸易的,也有政治的,还有宗教的。而牵连的欧人,既有葡萄牙人,又有法兰西人,此外荷兰人还是脱不了嫌疑,因为他们在南洋的贸易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威胁。同时西班牙人、不列颠人也不是完全无辜。

“说了半天,到底会是谁呢?”

小谢脑袋也有些晕了,贸易、政治、宗教等各方面因素掺杂在一起,他即便脑子再好使,也有些应付不过来。

会安一处院落里,李顺捏着皮包,眼睛也有些发晕,到底该选谁呢?

在他前方是三个带有华人血统的少女,肤色虽然不白,但身段纤弱,面容端正,气质更是柔顺,正怯生生地立在他眼前。对乡下苦娃的李顺而言,这三个少女梅兰相绽,都是极漂亮的,只选一个的话,他还真是拿不定主意。

“都要了罢这三个女娃都是交趾人,他们父母说了,十两聘礼就好,只要能养好女娃,他们就很高兴了,总比送到那种地方去对得起良心。”

媒人见李顺似乎一个都舍不得弃下,急急地喊了起来。

“啊……三个?”

李顺心脏差点蹦了出来,他正好有三十两银子,只是……

“老爷……”

三个姑娘不由分说,同时脆脆地用着不熟捻的华语喊了起来。

李顺感觉全身都在发热,鼻孔更觉湿了,三个啊……

好半天,他才挠着头,喃喃地道:“我……我可养不起啊。”

其实他心中在说,我可享受不起……。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草清第五百零六章定国策,先南后北

更新时间:2012112811:33:20本章字数:6740

第五百零六章定国策,先南后北

“有啥养不起的,种着二十亩水田,十亩胡椒园,怎么也能落个二三百两银子。加上南洋公司的补贴和卫饷,就算多请几个帮工,别说三个婆娘,五个都能养得滋润!”

哨长的嗓音响起,在他身后也跟着两个少女,他们此次来会安,除了护卫会董安陆,顺带也“组团”解决媳妇问题。

南洋公司所雇护卫,大多都是英华立国以来,历次作战里俘虏的内地绿营兵丁。这些人被拉到南洋开荒,定了一年到三年不等的苦力契约。满期后,因为在金石瓦一带已开出了田,建好了房,适应了当地气候,绝大多数都在当地定居下来。

这些人多是血气方刚的丁壮,找媳妇就成为大问题,幸好安南就在北面,娶安南女子的话,审美观、文化都不存在太大障碍,而且花费颇少。安南女子脾性柔顺,又能持家,连南洋公司的人和鹰扬军、伏波军、南洋舰队的官兵也都掺和进来,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组团买妻”热潮。

李顺脸色更红了:“我说的是……哨长,你该懂的……”

媒人嘿道:“军爷这般壮实,三个都安顿不住,鬼才信呢!”

三个安南少女虽不怎么会说华语,却走听得会的,听出了这话的味道,下巴尖都戳到了胸口,脸上也飞起了红霞。

被这股柔媚闪麻了心.李顺哆嗦着取出了银子,哨长也丢出一锭五六两的元宝,大包大揽地将媒人的佣金付了。

就在媒人笑嘻嘻地接过银子,准备料理身契时,院子深处忽然撞出来几个人,挥着刀子,高声叫着一句李顺和那哨长再熟悉不过的话:“打劫!”

李顺和哨长的反应也走再熟练不过,拔出短铳,眼晴都不眨一下地蓬蓬开枪,按着再抽出刺刀,朝还话着的两个劫匪恶狠狼捅去。

“我……我们是一国的!”

“我也是汉人!”

两个劫匪醒悟过来,惨声叫着,李顺和哨长手下却丝毫没停,刺刀噗哧捅入两人的胸口。

南洋公司会安商馆,一位伏波军的校尉汇报完毕,行礼告退,胡汉山看住安陆,皱眉问道:“刚才你们的护卫杀伤员,杀俘虏,里面可有不少是咱们华人!”

这声质问,语气虽不严厉,背后的道义谴责却无比沉重,其他人也都惊住,同时看向安陆。

“吴屠夫就算手狠,也该是对着土人,你们公司对鹰杨军留下的军官也太没约束了。”

小谢委婉地指责着,在他看来都走人头珠帘吴崖在南洋杀人杀起了瘾,带得部下也都成了嗜血屠夫,由此带坏了南洋护卫。

“就算不提什么同胞之惰,南洋华人千万.遭着欧人欺压,正是我们英华把控南洋的绝大助力。南洋危局,他们还能帮着出力,怎么也不能这样随意打杀嘛!”

汉山越说越气,他觉得这事可不是吴崖和鹰扬军的错,都是南洋公司这帮商人的错。

等两人数落够了,安陆和陈兴华对视一眼,无奈地叹气,都道这两位确实不懂南洋格局。

安陆道:“南洋华人虽没有千万,百万却是足足有的。而且处境也并非你们所想的那般,是单纯的遭着欧人欺压。安某敢说,南洋财富,华人没有掌到七成,也掌到了五成。”

小燕和胡汉山一愣,才想起他们身在的会安,其实就是华商在把控着。可整个,华人至少掌着一半的财富,他们怎么也难相信。

安陆解释道:“你们是不懂商,就以为驾着大船的欧人才掌着最多的财富?错了,他们掌着的.不过是最面上的一层。

就以会安而论,洋人只能将洋货运到会安,他靠谁吃下这些货?靠谁将这些货卖到最终买家的手里?大半都是华商。洋人再买货,又是靠谁?靠他们自己?当然不可能,靠的大半也是华商。”

“货是船来了就有吗?当然不是,有些时候,洋人的船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凑齐他们要的货。这之间作银钱周转的,在会安,百多年前是日本人,现在都是华商。”

“就说胡椒,现在是华商给胡椒园主订钱,预购他们的货。等洋人来了,大宗货一并交割,所以当地胡椒生意,其实是华商垄断了。会安是如此,吕宋、婆罗洲、巴达雄亚和马六甲等地也是如此。洋人大多都靠华商的银钱、联络和辛劳,把货物从各处产地汇聚起来。”

“当然,更不用说,华人自身也在产货,巴达维亚有好几万华人,婆罗洲华人更多,种稻米、香料、挖矿、开作坊,什么都干。”

陈兴华补充道:“所以说华人掌着南洋至少一半财富,但可惜的是,面上的大宗货物来往,都靠洋人穿织起来。因此洋人虽少,费力也不多,却是赚着大头,而且还能定大规矩。”

被教育了一通,胡汉山觉得不着正题,这跟将华人同胞肆意打杀有什么关系?

安陆道:“别说会安,整个广南,不少华人都跟咱们南洋公司有血海深仇。就说咱们之前在金硒开荒,高棉组了几次大军来围剿,谁鼓动?谁给他们透底细?谁带路?那都是河仙、美湫一带的华人。”

“南洋公司的护卫,特别是从鹰扬军里来的军官,最恨的就是会安华商雇的那些华人游手!那些家伙下手最很,桃脚筋、戳眼珠、阉割、断琵琶骨,怎么狠辣怎么来。”

“他们为什么这么恨南洋公司?断他们财路呗!可咱们原本是不想断的,好好地上门谈合作,希望把他们拉进来一起干,大多数人都不愿!这就跟国内那些乡下土财主一样,跟他合股作大生意,他是绝不愿点头的,就想守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谁动了那地,他就要掘谁祖坟。”

安陆越说越激动,对南洋华商长久以来郁积的怒气可算找着了出口。

“再说这会安,咱们南洋公司初来时,本是存着将皆地华商统合起来,大家一起发财的心思,可最终点头的只有兴华的家族。结果兴华一家,还为这事,不得不搬回了广东,在本地再难立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