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汉陕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咱们英华有欧罗巴人趋之若鹜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到再有足够的力量把控南洋,那该是他们来求着咱们入伙才对!何须这般顺着他们欧罗巴人的规矩?你顺了规矩,人家也不会对你平等相待!”

小谢摇头道:“这规矩是一帮强盗,反贼和荷人捣弄出来的,在明处可是一块大好招牌,这就是他们的大义!暗处大家各有心思,比如咱们英华就有华夏九服,但在明面上,这大义咱们也能扯来用,不用白不用。”

“你说得没错,欧罗巴人是怎么也不会跟咱们平等相待的,但葡萄牙人却有人质在咱们手上,不得不签了这个协约,在面上跟咱们平等相待。就此咱们就扯上了这套规矩,日后有欧罗巴国家跟咱们为敌,也能靠着这套规矩,行分化瓦解之事。”

他笑道:“再说了,这规矩本是他们欧罗巴人的格局,有咱们英华加入,日后规矩会怎么变,就容不得他们把持了。”

郑威这个闷性乎人,忽然丢出来一句:

“孙猴子钻了牛魔王的肚子么?”

虽然这比喻不怎么恰当,但精神却是大致透了,小谢连连点头。

英华使团所包藏的“祸心”,葡萄牙人和欧罗巴诸国,此时自然是不怎么想得明白,他们也很难理解,万里之遥的赛里斯人,其实是瞄上了他们处置国家关系的这一套规矩。

在有得知使团消息的西班牙、法兰西、荷兰和不列颠等国政府看来,葡萄牙跟中国人的关系本就一直很近很复杂,搞这么一出似乎也顺理成章。

七十年前,中国还是“南明”时,就有耶稣会神父卜弥带着叫陈安德的南明官员到访了葡萄牙。先是去找了罗马教宗,希望求得援兵,抵御北面鞑靼人的入侵。后来再找了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若望四世,国王还曾经口头应允了。

当国人回首这段历史时,都将《里斯本协议》当作国家崛起于寰宇的一项标志,而欧罗巴诸国的那些民族主义者,都在大骂葡萄牙人昏聩透顶。

后世伟大的历史学家马克斯在他的《欧罗巴之困》一书中这么写道:“1720年,里斯本的年轻女性沾沾自喜地向好友展示着用过的‘赛里斯套子’,她们并不知道,这个套子已经将整个欧罗巴罩住。从此开始,一个套子,一个赛里斯套子,如幽灵一般,在欧罗巴上空徘徊……”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草清第五百二十六章波尔多之耀

更新时间:2012112811:33:31本章字数:4642

《里斯本协约》签订后,使团的待遇也骤然一变,就面上的信誉而言,如郎世宁所说,欧罗巴人还是很珍惜的。

因此使团人员的外出没了明面上的限制,商部、制造局和将作监等部门的“商业间谍”行动完全是堂而皇之地进行,搜罗相应科技、经济和文化书籍的工作也没遇到什么阻扰。

但就像是使团诸狼已经对葡萄牙姑娘的味道犯腻一般,上述行动的成果让人提不起兴趣,基本都是二三百年前的玩意。葡萄牙依旧是罗马公教掌控之地,跟欧罗巴新兴国家相比,这里就显得落后和保守了。

唯一让唐孙稿、宋既、李方膺乃至佛山制造局大匠米安平都感兴趣的是不列颠“炼金术士”培根的拉丁文版《新工具》。

使团现在的拉丁文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就连李方膺这样的昔日腐儒,都已勉强能读拉丁文书籍,这自然是郎世宁、欧礼旺等拉丁文教师,还有索萨爵士和马玉等葡萄牙人的功劳,更是拜海上漂泊大半年的无聊时光所赐。

文人们都在谈这本书跟先秦名家公孙龙“名实说”的关系,由此追溯向上,摸到了亚里斯多德知识体系的根。而米安平则是由“归纳”等科学方法,联想到英华天主道所倡的“数度。”文理双方都有了一种模模糊糊的智慧相通感。

葡萄牙是欧罗巴的边疆,使团能找到的东西,都是欧罗巴中心嚼剩下的,但通过这扇窗户,大家已能看到,自文艺复兴之后的新成就,大多来自于法兰西和不列颠。

葡萄牙国王将里斯本港口区附近一座占地三十多亩的宅院转让给了使团,作为英华驻葡公馆大致安顿下来之后,在欧罗巴的下一步行动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使团到里斯本已将近一个月众多欧罗巴国家都向使团发出了邀请,葡萄牙国王也承诺会派特使陪同使团去其他国家访问,除了遥远的北欧国家,要去哪都没问题。

基于李肆托付给使团的第二项任务,大多数人都认为该先去西班牙,消饵自家南洋可能有的危险。

但小谢却提醒了大家,他们到了欧罗巴之后,压根就没听到有谁派舰队出航东亚跟英华对战的消息。甚至当事人法兰西和西班牙,都像是不知道此事,反而发来了访问邀请。

这其中有什么缘由或是使团所难触及的利益格局大家分析了半天,都觉不着要领。唐孙镐和宋既等文人认为,既然搞不清,就没必要去搞清,管他怎的乱,只按我的办。

东西方相距万里,这就真的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小谢决然拍板,根据使团所掌握的情况以及英华对欧罗巴的长期利益,重新调整欧罗巴行程。那什么西班牙和法兰西的战争传言就当不存在。

跟英华利益相关的欧罗巴国家除了葡萄牙,也就剩法兰西、西班牙、不列颠以及荷兰,此外罗马教廷也能算一个对象。但郎世宁说,现在欧罗巴诸国已是世俗为主,跟罗马教廷打交道可没什么意思,由此大家也就将罗马教廷忽略了小谢也顺手将葡萄牙红衣主教桑托斯代罗马教廷发出的邀请函丢进了废纸篓。

那位红衣主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邀约之所以被漠视不过是郎世宁怕自己到了意大利后被当作异端给抓起来”,…

剩下四国,荷兰自然排在其后剩下三国里,工商派人士主张先去不列颠,因为那里的工商业技术水准最高,文人们却觉得该先去法兰西,毕竟法兰西是欧罗巴心脏,此时的欧罗巴都以说一口优雅的法语为荣,由此可见其文化之盛。

海军的军官们却想去西班牙,葡萄牙所献的造船技术不怎么入他们的眼。虽然西班牙之前在海上败给了不列颠跟荷兰,但论及战舰精良,此时的欧洲,还是要数西班牙第一,法兰西次之。听葡萄牙人说,西班牙此时有两艘7。门炮的巨舰,5。门炮以上的大舰有刃艘,还有劝门炮的巨舰正在建造。

的比之下,不列颠人跟荷兰人的战舰就有所不如,也就是法兰西海军能与之相比。法兰西海军甚至有,口门大炮的“太阳王”号战舰这种怪物,但如太阳王号飞年前被不列颠狠荷兰人击沉一样,法兰西海军已从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巅峰时代向下滑落,

小谢所领的通事馆人马,自然要从外交角度来看。

此时他还不知道,基于不同初衷,母国跟西班牙在南洋的冲突已不可避免。但他却很清楚,西班牙跟英华下一阶段的南洋利益难以调和,而之前的交往也是恶劣印象,这时候送上去,就是热脸贴冷。即便此时还没翻脸,人家也不可能把家底之技露给你看。

而不列颠乃至荷兰最重实在利益,此时在欧罗巴也才站住脚,造势不足,直接上门,也没什么生意可谈,说不定对方还要对自家意图心生警惕。

法兰西就不一样了,从各方面看,此时的法兰西在欧罗巴的地位,隐隐接近于中国在东亚,所以它被称之为“欧罗巴之心”。这就是欧罗巴人心之颠,使田先攀上这座山巅,利于后续行动。?

宋既振奋了:“那咱们就去征服那些法兰西小娘子吧!”

郎世宁给他泼了冷水:“法兰西不是葡苟牙,法兰西人是骄傲的公鸡。”

他眼中也生起一丝幢憬:“法兰西的文化璀璨夺目,被称呼为欧罗巴之心可不是平白得来的,只说文艺,欧罗巴人无不叹服。太阳王和凡尔赛宫,是欧罗巴所有贵族绅士们衷心向往之地,在他们心中,虔诚献给我主耶稣,崇拜献给法兰西。”

小谢嗤笑:“文化?”

他招呼着大家:“把咱们压箱底的行头都搬出来……”

西元,功年4月,日晨,法兰西波尔多港口有如狂欢节到来,无数人聚在码头翘首以盼。当飘扬着红蓝长条旗的桅杆破开晨雾,自吉伦特河湾由北向南靠近时,码头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欢呼声。

赛里斯人来到欧罗巴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法兰西整个欧罗巴,对此事最为关心的正是法兰西人。自上个世纪起波及整个欧罗巴的“中国热。”虽有多处起源,但将之推度整个欧罗巴的,还是法兰西人。严格地说,是凡尔赛宫,太阳王身上传播出去的。

太阳王路易十四端坐在巴黎凡尔赛宫里的王座,说出“朕即国家”一语时,他身上披着不管是色彩、质地,还是绣工,都让人目眩神迷的丝袍手中端着镶金景泰蓝瓷杯里面泡着产自中国神仙之山的茶叶,清幽的茶香盖过了太阳王身上刺鼻的香水味,裹着他这句话,悠悠传遍整个欧罗巴。

此时的欧洲,“中国热”方到盛时,靠着传教士的渲染,欧罗巴人心目中的中国物产丰饶,人民淳朴,官员廉洁皇帝睿智,政体优越几乎就是完美天堂,理想极境【1】。虽然中国现在是鞑靼统治,但传教士们却刻意避开这个话题,将鞑靶统治下的中国跟希腊时代所称的赛里斯混淆,并且以此时的中国,代替了往日的赛里斯。

现在有自称摆脱了鞑靼统治恢复了昔日赛里斯传承的庞大使团从东方而来,传教士们所塑造的鞑靼中国反而被这个赛里斯的概念给替代了。转述再多,怎能比得上亲眼目睹呢”

对自诩为欧洲中心的法兰西人而言只有自己才有资格跟东方平起平坐,那神秘而高贵的东方,无形中更托高了他们的骄傲。现在赛里斯人到了欧罗巴,跟葡萄牙人的交往是基于澳门事务,而接下来的行程,若不是来访他们法兰西,所有法兰西人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自吉伦特河湾而来,进到波尔多的是四艘船舰,一艘是领航的法兰西海军巡航舰,一艘是来自葡萄牙的巡航舰,另外两艘修长而优雅的战舰就来自赛里斯。这两艘战舰更洗练,给人一种蛰伏中蓄势待发的有力感,码头一侧的修船工匠对船板衔接的精致工艺赞不绝口,但这却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得透的。

有来自巴黎的摄政王特使和大群贵族在场,波尔多法庭院长查理,路易,孟德斯鸠即便是当地名人,也没能进到迎接赛里斯使团的礼宾队伍中。但他还是得到了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将这场欢迎仪式无比清晰地看进眼中,并且写在了他的《赛里斯信札》一书里。

“葡萄牙人已经告诉过我们,赛里斯人的衣着虽然华丽,却内敛而优雅,比太阳王所推崇的浮奢高贵得多。据说那是他们恢复了百年前赛里斯旧国的样式,再没有那可笑的小辫。那东西我还曾在黄加略先生身上看到过,他也不止一次提到,他对古老中国的怀念和追思,和对鞑靼污染了古老中国,也就是赛里斯习俗的痛恨。”【2】

“赛里斯人出现了,哦,不……我跟周围的人们一同发出了惊呼,那一瞬间,我们都感觉到,晨光似乎都放他们吸收到了身上,他们的穿着完全异于我们以往所知,这才是真正的赛里斯人吗?”

【1】:这段时间有1618年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8,后称为《利窦玛中国书札》),闵明我神父的《中华帝国志》(1675),曾德昭神父的《大中国志》(1643),卫匡国神父的《中国历史十卷》(1658),基歇尔神父的《中国图志》(1667),柏应理和殷锋泽等四位神父的《孔夫子:中国哲学家》(1687),百晋神父的《康熙帝传》(1699),还有德国科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中国近事》(1697)

【2】:黄加略来自中国,是早期来到欧洲定居的中国人,他在几年前已病死。此人和孟德斯鸠有很深入的交往,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就是以他为原型,以他为视角,来抨击法兰西的****和宫廷奢华。【欧洲之行还有几章,这是本书的世界形势底调,因此多费了一些笔墨。】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草清第五百二十七章东西争食的门槛

更新时间:2012112811:33:32本章字数:5425

“大概有一百位赛里斯贵宾下了船,他们明显分作文官和军人,就像是从希腊时代的古画中走下来一般。为首的一位文官头戴着精致的帽冠,黑红相间的丝绸长袍上绣着无人认识的鸟兽,每一种都那么神秘而优雅。长袍那绚丽的下摆上,绣满了各种纹路,拼合成一幅无比和谐的繁复图案。”

“照黄先生之前的说法,这些颜色、鸟兽和纹路,每一种都有相应的含义,中国……不,赛里斯人是绝不会弄错一处的。就这位年轻的外交大臣,他这一身穿戴所合着的意义,所对应的制度,足足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西科全书,完全能跟整个凡尔赛宫的建造备注相媲美。”

“当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位外交大臣时,人们发出了更大一阵惊呼,包括我的仆人。而我跟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时,也禁不住叫了一声主啊。那是他们的军人,他们简直就是雕塑家们穷尽所有想象力也难以塑造出来的华丽武士。他们披挂着金黄战甲,甲片像鱼鳞一般伸展。在他们的胸口上,两块圆镜一般的甲片反射着晨光,几十位如此装扮的武士迈着沉稳的步伐而来,就已汇聚成了一片令人难以直视的金黄光潮……”

“他们的肩头盘踞着威压的兽头,完全不同于米兰时代的全身甲那样毫无细节美感。他们那高高顶起一团红缨的头盔两侧还卷着云朵一般的护翼,比罗马时代的战甲更为华贵。黄先生在家中贴的那种,门神、画,上面的中国武士几乎跟眼前的一般无二。我曾经还认为那只是艺术造型,可现在看来,那是真实的描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该是赛里斯人千年前的武士造型。一千年,一千年前的欧罗巴,已经泯然于历史了,而赛里斯人却连一丝细节都没有忘记。”

“主啊,尽管我唾弃无意义的繁奢和虚华,但我不得不说,这才是希腊先贤所描述的赛里斯人。仅仅只是从他们这一身礼服所展现的艺术成就,身为伟大的法兰西人,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