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五代史-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移镇郓州,意颇觖望。会宰臣李崧加侍中,守贞谓枢密使

直学士殷鹏曰:“枢密何功,便加正相!”先是,桑维翰以元勋旧德为枢密使,

守贞位望素处其下,每惮之,与李彦韬、冯玉辈协力排斥,维翰竟罢枢务。李崧

事分疏远,守贞得以凌蔑。其年夏,契丹寇边,以守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少帝

开曲宴于内殿,以宠其行,教坊令人献语云:“天子不须忧北寇,守贞面上管幽

州。”既罢,守贞有自负之色,以其言夸诧于外。既而率兵至定州北,与契丹偏

师遇,斩蕃将嘉哩而还。九月,加兼侍中。会契丹遣瀛州刺史伪降于少帝,请发

大军应接,朝廷信之。十月,诏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以守贞为兵马都监,

知幽州行府事。先是,守贞领兵再由邺都,杜重威厚加赠遗,曲意承迎,守贞悦

之,每于帝前称举,请委征讨之柄。至是,守贞、重威等会兵于邺,遂趋瀛州,

瀛州不应。贝州节度使梁汉璋为蕃将高牟翰所败,死之,王师遂还。师至深州,

闻契丹大至,乃西趋镇州,至滹沲之中渡,与敌相遇,官军营于滹水之南。未几,

敌骑潜渡至栾城,断我粮路,寻则王清战死,杜重威遂与守贞归命契丹,授守贞

司徒,依前郓州节度使,从契丹至汴。时京辇之下,契丹充斥,都人士庶,若在

涂炭。二帅出入扬扬,市人诟之,略无惭色。有顷,河北及京东草寇大起,澶州

浮桥为群贼所断,契丹主甚恐,乃命诸帅各归本镇,守贞遂赴汶阳。高祖入汴,

守贞惧而来朝,授守贞太保,移镇河中。居无何,高祖晏驾,杜重威被诛,守贞

愈不自安,乃潜畜异计。

乾祐元年三月,先致书于权臣,布求保证,而完城郭,缮甲兵,昼夜不息。

守贞以汉室新造,嗣君才立,自谓举无遗策,又有僧总伦者,以占术干守贞,谓

守贞有人君之位,(《通鉴》:浚仪人赵修己,素善术数,自守贞镇滑州,署司

户参军,累从移镇。为守贞言:“时命不可妄动。”前后切谏非一,守贞不听,

乃称疾归里。)未几,赵思绾以京兆叛,遣使奉表送御衣于守贞,守贞自谓天时

人事合符于己,乃潜结草贼,令所在窃发,遣兵据潼关。(《宋史·王继勋传》:

李守贞之叛,令继勋据潼关,为郭从义所破。)朝廷命白文珂、常思等领兵问罪,

复遣枢密使郭威西征。官军初至,守贞以诸军多曾隶于麾下,自谓素得军情,坐

俟扣城迎己,及军士诟噪,大失所望。(《宋史·马全义传》:李守贞镇河中,

召置帐下。及守贞叛,周主讨之,全义每率敢死士夜出攻周祖垒,多所杀伤。守

贞贪而无谋,性多忌刻,全义累为画策,皆不能用。)俄而王景崇据岐下,与赵

思绾遣使推奉,守贞乃自号秦王,思绾、景崇皆受守贞署置。又遣人赍蜡弹于吴、

蜀、契丹,以求应援。(马令《南唐书·朱元传》:守贞以河中反,汉命周太祖

讨之,元与李平奉守贞表来乞师,未复而守贞败。)既而城中粮尽,杀人为食。

召总伦诘其休咎,总伦至曰:“王自有天分,人不能夺。然分野灾变,俟磨灭将

尽,存留一人一骑,即王鹊起之际也。”守贞深以为信。洎攻城,守贞欲发石以

拒外军,炮竿子不可得,无何,上游泛一筏至,其木悉可为炮竿,守贞以为神助。

又尝因宴会将佐,守贞执弧矢,遥指一虎舐掌图曰:“我若有非常之事,当中虎

舌。”引弓一发中之,左右拜贺,守贞亦自负焉。(《宋史·吴虔裕传》:周祖

讨三叛,以虔裕为河中行营都监,率护圣诸军五千以往。李守贞出兵五千余,设

梯桥,分五路于长连城西北以御周祖。周祖令虔裕率大军横击之,蒲人败走,夺

其梯桥,杀伤大半。)

及周光逊以西寨降,其势益窘,人情离散。官军攻城愈急,守贞乃潜于衙署

多积薪刍,为自焚之计。二年七月,城陷,举家蹈火而死。王师入城,于烟中获

其尸,断其首函之,并获数子二女,与其党俱献于阙下。隐帝御明德楼受俘馘,

宣露布,百僚称贺。礼毕,以俘馘徇于都城,守贞首级枭于南市,诸子并贼党孙

愿、刘芮、张延嗣、刘仁裕、僧总伦、靖、张球、王廷秀、焦文杰、安在钦

等并磔于西市,余皆斩之。(《五代史阙文》:符后先适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

崇训。守贞尝得术士,善听声,知人贵贱,守贞举族悉令术士听之,独言后大富

贵,当母仪天下。守贞信之,因曰:“吾妇尚为皇后,吾可知也。”遂谋叛。及

城陷,后独免,周祖为世宗娶之,显德中,册为后。)

赵思绾,魏府人也。唐同光末,赵在礼之据魏城也,思绾隶于帐下,累从之。

在礼卒,赵延寿籍其部曲,尽付于其子赞,思绾即其首领也。高祖定河、洛,赞

自河中移京兆尹。赞以久事契丹,常虑国家终不能容,乃与凤翔侯益谋,引蜀兵

为援,又令判官李恕入朝请觐,赞不待报赴阙,留思绾等数百人在京兆。会高祖

遣王景崇等西赴凤翔,行次京兆,时思绾等数百人在焉。思绾等比是赵在礼御士,

本不刺面,景崇、齐藏珍既至京兆,欲令文面,以防逋逸。景崇微露风旨,思绾

厉声先请自刺,以率其下,景崇壮之。藏珍窃言曰:“思绾粗暴难制,不如杀之。”

景崇不听,但率之同赴凤翔。朝廷闻之,遣供奉官王益部署思绾等赴阙。思绾既

发,行至途中,谓其党常彦卿曰:“小太尉已入他手,吾辈至,则并死矣。”小

太尉盖谓赵赞也。彦卿曰:“临机制变,子勿复言!”王益至永兴,副使安友规、

巡检使乔守温出迎,于郊外离亭置酒。思绾前曰:“部下军士已在城东安下,缘

家属在城,欲各将家今夜便宿城东。”守温等然之。思绾等辞去,与部下并无兵

仗,才入西门,有州校坐门侧,思绾遽夺其佩剑,即斩之。其众持白挺杀守门军

士十余人,分众守捉诸门。思绾劫库兵以授之,遂据其城,时乾祐元年三月二十

四日也。翌日,集城中丁壮得四千余人,浚池隍,修楼橹,旬浃之间,战守皆备。

寻遣人送款于河中,李守贞遣使赍伪诏授思绾晋昌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朝廷闻

之,命郭从义、王峻帅师伐之。及攻其城,王师伤者甚众,乃以长堑围之。经年

粮尽,遂杀人充食。思绾尝对众取人胆以酒吞之,告众曰:“吞此至一千,即胆

气无敌矣。”(《太平广记》:贼臣赵思绾自倡乱至败,凡食人肝六十六,无不

面剖而脍之。)

二年夏,食既尽,思绾计无从出,时左骁卫上将军致仕李肃寓居城中,因与

判官程让能同言于思绾曰:“太尉比与国家无嫌,但负罪惧诛,遂为急计。今朝

廷三处用兵,一城未下,太尉若翻然效顺,率先归命,以功补过,庶几无患。若

坐守穷城,端然待毙,则何贵于智也。”(《洛阳摚鹁晌偶恰罚赫运肩褐骼短

副镇,有罪已发。李公肃时为环卫将兼雍耀三白渠使、雍耀庄宅使、节度副使,

权军府事,护而脱之,来谢于李公。公归宅,张夫人诘之曰:“赵思绾庸贱人,

公何以免其过?既来谢,又何必见之乎?”曰:“某比不言,夫人问,须言之。

思绾者虽贱类,审观其状貌,真乱臣贼子,恨位下未有朕迹,不然,除去之,可

也。”夫人曰:“既不能除去,何妨以小惠啖之,无使衔怨。”自后夫人密遣人

令思绾之妻来参,夫人厚以衣物赐之,前后与钱物甚多。及汉朝,公以上将军告

老归雍。未久,思绾过雍,遂闭门据雍城叛,衣冠之族,遭涂炭者众,公全家免

祸。终以计劝思绾纳款,遂拔雍城。)思绾然之,即令让能为章表,遣牙将刘成

琦入朝。制授思绾华州留后、检校太保,以常彦卿为虢州刺史,遣内臣赍官告国

信赐之。既受命,迟留未发。郭从义、王峻等筹之曰:“狼子野心,终不可用,

留之必贻后悔耳!”既而从义、王峻等缓辔入城,陈列步骑至牙署,遣人召思绾

曰:“太保登途,不暇出祖,对饮一杯,便申仳别。”思绾至,则执之,遂斩于

市,并族其家。(《东都事略·郭从义传》云:思绾困甚,从义遣人诱之,佯许

以华州节钺。思绾信之,遂开门送款,从义入城,思绾谒见,即遣武士执之。)

思绾临刑,市人争投瓦石以击之,军吏不能禁。是日,并部下叛党新授虢州刺史

常彦卿等五百余人并诛之。籍思绾家财,得二十余万贯,入于官。始思绾入城,

丁口仅十余万,及开城,惟余万人而已,其饿殍之数可知矣。

 卷一百一十(周书) 太祖纪一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或云本

常氏之子,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五代会要》:周虢叔之后。)高祖

讳璟,广顺初,追尊为睿和皇帝,庙号信祖,陵曰温陵;高祖妣张氏,追谥睿恭

皇后。曾祖讳谌,汉赠太保,追尊为明宪皇帝,庙号僖祖,陵曰齐陵;曾祖妣郑

国夫人申氏,追谥明孝皇后。祖讳蕴,汉赠太傅,追尊为翼顺皇帝,庙号义祖,

陵曰节陵;(《五代会要》:温陵、齐陵、节陵皆无陵所,遥申朝拜。)祖妣陈

国夫人韩氏,追谥翼敬皇后。皇考讳简,汉赠太师,追尊为章肃皇帝,庙号庆祖,

陵曰钦陵;皇妣燕国夫人王氏,追谥为章德皇后。后以唐天祐元年甲子岁七月二

十八日,生帝于尧山之旧宅。载诞之夕,赤光照室,有声如炉炭之裂,星火四迸。

帝生三岁,家徙太原。居无何,皇考为燕军所陷,殁于王事。帝未及龆龀,

章德太后蚤世,姨母楚国夫人韩氏提携鞠养。及长,形神魁壮,趋向奇崛,爱兵

好勇,不事田产。天祐末,潞州节度使李嗣昭常山战殁,子继韬自称留后,南结

梁朝,据城阻命,乃散金以募豪杰。帝时年十八,避吏壶关,依故人常氏,遂往

应募。帝负气用刚,好斗多力,继韬奇之,或逾法犯禁,亦多假借焉。尝游上党

市,有市屠壮健,众所畏惮,帝以气凌之,因醉命屠割肉,小不如意,叱之。屠

者怒,坦腹谓帝曰:“尔敢刺我否?”帝即剚其腹,市人执之属吏,继韬惜而

逸之。其年,庄宗平梁,继韬伏诛,麾下牙兵配从马直,帝在籍中,时年二十一。

帝性聪敏,喜笔札,及从军旅,多阅簿书,军志戎政,深穷綮肯,人皆服其敏。

尝省昭义李琼,琼方读《阃外春秋》,即取视之,曰:“论兵也,兄其教我。”

即授之,深通义理。(《宋史·李琼传》:唐庄宗慕勇士,即应募,与周祖等十

人约为兄弟。一日会饮,琼熟视周祖,知非常人,因举酒祝曰:“凡我十人,尤

蛇混合,异日富贵,无相忘。苛渝此言,神降之罚。”皆刺臂出血为誓。周祖与

琼情好尤密,尝造琼,见其危坐读书,因问所读何书,琼曰:“此《阃外春秋》,

所谓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记贤愚成败,皆在此也。”周祖令读之,

谓琼曰:“兄当教我。”自是周祖出入,常袖以自随,遇暇辄读,每问难琼,谓

琼为师。)

天成初,明宗幸浚郊。时朱守殷婴城拒命,帝从晋高祖一军率先登城。晋祖

领副侍卫,以帝长于书计,召置麾下,令掌军籍,前后将臣,无不倚爱。初,圣

穆皇后嫔于帝,帝方匮乏,而后多资从。(《东都事略》:柴后资周太祖以金帛,

使事汉高祖。)帝尝昼寝,有小虺五色,出入颧鼻之间,后遽见愕然。在太原时,

有神尼与帝同姓,见帝,谓李琼曰:“我宗天上大仙,顶上有肉角,当为世界主。”

清泰末,晋祖起于河东,时河阳节度使张彦琪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奉命北伐,

帝从之,营于晋祠。是时屋坏,同处数人俱毙,唯帝独无所伤。汉高祖为侍卫马

步都虞候,召置左右。所居官舍之邻吴氏,有青衣佳娘者,为山魈所魅,鬼能人

言而投瓦石,邻伍无敢过吴氏之舍者。帝过之,其鬼寂然,帝去如故,如是者再。

或谓鬼曰:“尔既神,向者客来,又何寂然?”鬼曰:“彼大人者。”繇是军中

异之。范延光叛于魏,命杨光远讨之,帝当行,意不愿从。或谓帝曰:“杨公当

朝重勋,子不欲从,何也?”帝曰:“杨公素无英雄气,得我何用?能用我其刘

公乎!”汉祖累镇藩阃,皆从之。及镇并门,尤深待遇,出入帷幄,受腹心之寄,

帝亦悉心竭力,知无不为。及吐浑白可久叛入契丹,帝劝汉祖诛白承福等五族,

得良马数千匹、财货百万计以资军。

开运末,契丹入汴,晋帝北迁。帝与苏逢吉、杨邠、史宏肇等劝汉祖建号,

以副人望。汉高祖即位晋阳,时百度草创,四方犹梗,经纶缔构,帝有力焉。授

权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汉高祖至汴,正授枢密副使、检校太保。乾祐元年春,

汉高祖不豫,及大渐,与苏逢吉等同受顾命。隐帝嗣位,拜枢密使,加检校太尉。

旧制,枢密使未加使相者,不宣麻制,至是宣之,自帝始也。(《东都事略魏仁

浦传》:仁溥少为刀笔吏,隶枢密院,太祖问以卒乘数,仁溥对曰:“带甲者六

万。”太祖喜曰:“天下事不足忧也。”)有顷,河中李守贞据城反,朝廷忧之,

诸大臣共议进取之计。史宏肇曰:“守贞,河阳一客司耳,竟何能为?”帝曰:

“守贞虽不习戎行,然善接英豪,得人死力,亦勍敌,宜审料之。”乃命白文珂、

常思率兵攻取。师未至,而赵思绾窃据永兴,王景崇反状亦露,朝廷遣郭从义、

王峻讨赵思绾。七月,西面师徒大集,未果进取。其月十三日,制授帝同平章事,

即遣西征,以安慰招抚为名,诏西面诸军,并取帝节度。时论以白文珂、常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