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五代史-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比方,既览坚辞,难沮来表。其再让汴州,所宜依允。”)

会客省使李严使西川回,言王衍可图之状,庄宗与崇韬议讨伐之谋,方择大

将。时明宗为诸道兵马慈管当行,崇韬自以宦者相倾,欲立大功以制之,乃奏曰:

“契丹犯边,北面须藉大臣,全倚总管镇御。臣伏念兴圣宫使继岌,德望日隆,

大功未著,宜依故事,以亲王为元帅,付以讨伐之权,俾成其威望。”庄宗方爱

继岌,即曰:“小儿幼稚,安能独行,卿当择其副。”崇韬未奏,庄宗曰:“无

逾于卿者。”乃以继岌为都统,崇韬为招讨使。是岁九月十八日,率亲军六万,

进讨蜀川。崇韬将发,奏曰:“臣以非才,谬当戎事,仗将士之忠力,凭陛下之

威灵,庶几克捷。若西川平定,陛下择帅,如信厚善谋,事君有节,则孟知祥有

焉,望以蜀帅授之。如宰辅阙人,张宪有披榛之劳,为人谨重而多识。其次李琪、

崔居俭,中朝士族,富有文学,可择而任之。”庄宗御嘉庆殿,置酒宴征西诸将,

举酒属崇韬曰:“继岌未习军政,卿久从吾战伐,西面之事,属之于卿。”

军发,十月十九日入大散关,崇韬以马箠指山险谓魏王曰;“朝廷兴师十万,

已入此中,傥不成功,安有归路?今岐下飞挽,才支旬日,必须先取凤州,收其

储积,方济吾事。”乃令李严、康延孝先驰书檄,以谕伪凤州节度使王承捷。及

大军至,承捷果以城降,得兵八千,军储四十万。次至故镇,伪命屯驻指挥使唐

景思亦以城降,得兵四千。又下三泉,得军储三十余万。自是师无匮乏,军声大

振。其招怀制置,官吏补置,师行筹画,军书告谕,皆出于崇韬,继岌承命而已。

庄宗令内官李廷安、李从袭、吕知柔为都统府纪纲,见崇韬幕府繁重,将吏辐辏,

降人争先赂遗,都统府唯大将省谒,牙门索然,由是大为诟耻。及六军使王宗弼

归款,行赂先招讨府。王衍以成都降,崇韬居王宗弼之第。宗弼选王衍之妓妾珍

玩以奉崇韬,求为蜀帅,崇韬许之。又与崇韬子廷诲谋,令蜀人列状见魏王,请

奏崇韬为蜀帅。继岌览状谓崇韬曰:“主上倚侍中如衡、华,安肯弃元老于蛮夷

之地,况余不敢议此。”(《九国志·王宗弼传》:宗弼送款于魏王,乃还成都,

尽辇内藏之宝货,归于其家。魏王遣使征犒军钱数千万,宗弼辄靳之,魏王甚怒。

及王师至,令其子承班赍衍玩用直百万,献于魏王,并赂郭崇韬,请以己为西川

节度使。魏王曰:“此吾家之物,焉用献为!”魏王入城,翼日,数其不忠之罪,

并其子斩之于市。)李从袭等谓继岌曰:“郭公收蜀部人情,意在难测,王宜自

备。”由是两相猜察。

庄宗令中官向延嗣赍诏至蜀,促班师,诏使至,崇韬不郊迎,延嗣愤愤。从

袭谓之曰:“魏王,贵太子也,主上万福,郭公专弄威柄,旁若无人。昨令蜀人

请己为帅,郭廷诲拥徒出入,贵拟王者,所与狎游,无非军中骁果,蜀中凶豪,

昼夜妓乐欢宴,指天画地,父子如此,可见其心。今诸军将校,无非郭氏之党,

魏王悬军孤弱,一朝班师,必恐纷乱,吾属莫知暴骨之所!”因相向垂涕。延嗣

使还具奏,皇后泣告庄宗,乞保全继岌。庄宗复阅蜀簿曰:“人言蜀中珠玉金银,

不知其数,何如是之微也!”延嗣奏曰:“臣问蜀人,知蜀中宝货皆入崇韬之门,

言崇韬得金万两,银四十万,名马千匹,王衍爱妓六十,乐工百,犀玉带百。廷

诲自有金银十万两,犀玉带五十,艺色绝妓七十,乐工七十,他财称是。魏王府,

蜀人赂不过遣匹马而已。”庄宗初闻崇韬欲留蜀,心已不平,又闻全有蜀之妓乐

珍玩,怒见颜色。即令中官马彦珪驰入蜀视崇韬去就,如班师则已,如实迟留,

则与继岌图之。彦珪见皇后曰:“祸机之发,间不容发,何能数千里外复禀圣旨

哉!”皇后再言之,庄宗曰:“未知事之实否,讵可便令果决?”皇后乃自为教

与继岌,令杀崇韬。时蜀土初平,山林多盗,孟知祥未至,崇韬令任圜、张筠分

道招抚,虑师还后,部曲不宁,故归期稍缓。

四年正月六日,马彦珪至军,决取十二日发成都赴阙,令任圜权知留事,以

俟知祥。诸军部署已定,彦珪出皇后教以示继岌,继岌曰:“大军将发,他无衅

端,安得为此负心事!公辈勿复言。”从袭等泣曰:“圣上既有口敕,王若不行,

苟中途事泄,为患转深。”继岌曰:“上无诏书,徒以皇后教令,安得杀招讨使!”

从袭等巧造事端以间之,继岌既英断,僶俛从之。诘旦,从袭以继岌之命召

崇韬计事,继岌登楼避之,崇韬入,左右楇杀之。崇韬有子五人,廷信、廷诲

随父死于蜀,廷说诛于洛阳,廷让诛于魏州,廷议诛于太原,家产籍没。明宗即

位,诏令归葬,仍赐太原旧宅。延诲、廷让各有幼子一人,姻族保之获免,崇韬

妻周氏,携养于太原。

崇韬服勤尽节,佐佑王家,草昧艰难,功无与比,西平巴蜀,宣畅皇威,身

死之日,夷夏冤之。然议者以崇韬功烈虽多,事权太重,不能处身量力,而听小

人误计,欲取泰山之安,如急行避迹,其祸愈速。性复刚戾,遇事便发,既不知

前代之成败,又未体当时之物情,以天下为己任,孟浪之甚也。及权倾四海,车

骑盈门,士人谄奉,渐别流品。同列豆卢革谓崇韬曰:“汾阳王代北人,徙家华

阴,侍中世在雁门,得非祖德欤?”崇韬应曰:“经乱失谱牒,先人尝云去汾阳

王四世。”革曰:“故祖德也。”因是旌别流品,援引薄徒,委之心腹;佐命勋

旧,一切鄙弃。旧僚有干进者,崇韬谓之曰:“公虽代邸之旧,然家无门阀,深

知公才技,不敢骤进者,虑名流嗤余故也。”及征蜀之行,于兴平拜尚父子仪之

墓。尝从容白继岌曰:“蜀平之后,王为太子,待千秋万岁,神器在手,宜尽去

宦官,优礼士族,不唯疏斥阉寺,骟马不可复乘。”内则伶官巷伯,怒目切齿;

外则旧僚宿将,戟手痛心。掇其族灭之祸,有自来矣。复以诸子骄纵不法,既定

蜀川,辇运珍货,实于洛阳之第,籍没之日,泥封尚湿。虽庄宗季年为群小所惑,

致功臣不保其终,亦崇韬自贻其灾祸也。

史臣曰:夫出身事主,得位遭时,功不可以不图,名不可以不立。洎功成而

名遂,则望重而身危,贝锦于是成文,良玉以之先折,故崇韬之诛,盖为此也。

是知强吴灭而范蠡去,全齐下而乐生奔,苟非其贤,孰免于祸。明哲之士,当鉴

于斯!

 卷五十八(唐书) 列传十

赵光逢,字延吉。曾祖植,岭南节度使。祖存约,兴元府推官。父隐,右仆

射。光逢与弟光裔,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

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

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

议者目之为“玉界尺”。僖宗朝,登进士第。逾月,辟度支巡官,历官台省,内

外两制,俱有能名,转尚书左丞、翰林承旨。昭宗幸石门,光逢不从,昭宗遣内

养戴知权诏赴行在,称疾解官。驾在华州,拜御史中丞。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

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光逢持宪纪治之,皆伏

法,自是其徒颇息。改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为党,光

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挂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门人柳璨登庸,除

吏部侍郎、太常卿。(《唐摭言》云:光化二年,赵光逢放柳璨及第,后三年不

迁,时璨自内庭大拜,光逢始以左丞征入。)入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转左

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梁末帝爱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

无几以疾辞,授司徒致仕。(《唐摭言》云:光逢膺大用,居重地十余岁,七表

乞骸,守司空致仕。居二年,复征拜上相。)

同光初,弟光允为平章事,时谒问于私第,尝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

曰“请不言中书事”,其清净寡欲端默如此。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时

属乱离,女冠委化于他土。后二十年,金无所归,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

观,其旧封尚在。两登廊庙,四退邱园,百行五常,不欺暗室,摚鹣萄鲆晕

教主。天成初,迁太保致仕,封齐国公,卒于洛阳。诏赠太傅。

光允,光逢之弟也,(新旧《唐书》俱云:赵隐子三人,光逢、光裔、光允。

为后唐相者,光允也。原本作光裔,系误。)俱以词艺知名,亦登进士第。

(《旧唐书》云:大顺二年,进士登第。天祐初,累官至驾部郎中。)光允仕梁,

历清显,伯仲之间,咸以方雅自高,北人闻其名者,皆望风钦重。及庄宗平定汴、

洛,时卢程以狂妄免,郭崇韬自勋臣拜,议者以为国朝典礼故实,须访前代名家,

咸曰光允有宰相器。薛廷珪、李琪当武皇为晋王时,尝因为册使至太原,故皆有

宿望,当时咸谓宜处台司。郭崇韬采言事者云,廷珪朽老,浮华无相业;琪虽文

学高,倾险无士风,皆不可相,乃止。同光元年十一月,光允与韦说并拜平章事。

光允生于季末,渐染时风,虽欲跃鳞振翮,仰希前辈,然才力无余,未能恢

远,朝廷每有礼乐制度、沿革拟议,以为己任;同列既匪博通,见其浮谭横议,

莫之测也。豆卢革虽凭门地,在本朝时,仕进尚微,久从使府,朝章典礼,未能

深悉。光允每有发论,革但唯唯而已。后革奏议或当,光允谓群官曰:“昨有所

议,前座一言粗当,近日差进,学者其可已乎!”其自负如此。

先是,条制:“权豪强买人田宅,或陷害籍没,显有屈塞者,许人自理。”

内官杨希朗者,故观军容使复恭从孙也,援例理复恭旧业。事下中书,光允谓崇

韬曰:“复恭与山南谋逆,显当国法,本朝未经昭雪,安得论理?”崇韬私抑宦

者,因具奏闻。希朗泣诉于庄宗,庄宗令自见光允言之。希朗陈诉:“叔祖复光

有大功于王室,伯祖复恭为张浚所构,得罪前朝,当时强臣掣肘,国命不行,及

王行瑜伏诛,德音昭洗,制书尚在,相公本朝世族,谙练故事,安得谓之未雪耶!

若言未雪,吾伯氏彦博,洎诸昆仲,监护军镇,何途得进!”渐至声色俱厉。光

允方恃名德,为其所折,悒然不乐。又以希朗幸臣,虑摭他事危己,心不自安。

三年夏四月,病疽卒。赠左仆射。

郑珏,昭宗朝宰相綮之侄孙。父徽,河南尹张全义判官。光化中,登进士第,

(《欧阳史》云:珏举进士数不中,全义以珏属有司,乃得及第。)历弘文馆校

书、集贤校理、监察御史,入梁为补阙、起居郎,召入翰林,累迁礼部侍郎充职。

珏文章美丽,旨趣雍容,自策名登朝,张全义皆有力焉。贞明中,拜平章事。庄

宗入汴,责授莱州司户,未几,量移曹州司马。张全义言于郭崇韬,将复相之,

寻入为太子宾客。明宗即位,任圜自蜀至,安重诲不欲圜独拜宰辅,共议朝望一

人共之。孔循言珏贞明时久在中书,性畏慎而长者,美词翰,好人物,重诲即奏

与任圜并命为相。有顷,珏以老病耳疾,不任中书事,四上章请,明宗惜之,久

而方允,乃授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致仕,仍赐郑州庄一区。明宗自汴还

洛阳,遣中使抚问,赐钱二十万,食羊百口。长兴初卒。赠司空。

初,珏应进士,十九年方登第,名姓为第十九人,自登第凡十九年为宰相,

又昆仲之次第十九,时亦异之。

子遘,太平兴国中任正郎。

崔协,字思化。远祖清河太守第二子寅,仕后魏为太子洗马,因为清河小房,

至唐朝盛为流品。曾祖邠,太常卿,祖瓘,吏部尚书。父彦融,楚州刺史。彦融

素与崔荛善,尝为万年令,荛谒于县,彦融未出,见案上有尺题,皆赂遗中贵人,

荛知其由径,始恶其为人。及除司勋郎中,荛为左丞,通刺不见,荛谓曰:“郎

中行止鄙杂,故未见。”宰相知之,改楚州刺史,卒于任。诫其子曰:“世世无

忘荛。”故其子弟常与荛仇。

协即彦融之子也。幼有孝行,登进士第,释褐为度支巡官、渭南尉,直史馆,

历三署,入梁为左司郎中、万年令、给事中,累官至兵部侍郎。与中书舍人崔居

俭相遇于幕次,协厉声而言曰;“崔荛之子,何敢相见!”居俭亦报之。左降太

子詹事,俄拜吏部侍郎。同光初,改御史中丞,宪司举奏,多以文字错误,屡受

责罚。协器宇宏爽,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天成初,迁礼部

尚书、太常卿,因枢密使孔循保荐,拜平章事。

初,豆卢革、韦说得罪,执政议命相,枢密使孔循意不欲河朔人居相位,任

圜欲相李琪,而郑珏素与琪不协,孔循亦恶琪,谓安重诲曰:“李琪非无艺学,

但不廉耳。朝论莫若崔协。”重诲然之,因奏择相。明宗曰:“谁可?”乃以协

对。任圜奏曰:“重诲被人欺卖,如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谓之‘没字碑’。

臣比不知书,无才而进,已为天下笑,何容中书之内,更有笑端!”明宗曰;“

易州刺史韦肃,人言名家,待我尝厚,置于此位何如?肃苟未可,则冯书记是先

朝判官,称为长者,与物无竞,可以相矣。”道尝为庄宗霸府书记,故明宗呼之。

朝退,宰臣枢密使休于中兴殿之庑下,孔循拂衣而去,曰:“天下事一则任圜,

二则任圜,崔协暴死则已,不死会居此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