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五代史-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而遇害,故有是命。乙巳,诏:“天下见禁囚徒,除十恶五逆、放火劫舍、持

杖杀人、合造毒药、官典犯赃、欠负官钱外,其余不问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已

结正未结正,并从释放。应自张从宾作乱以来,有曾被张从宾及张延播胁从染污

者,及符彦饶下随身军将等,兼安州王晖徒党,除已诛戮外,并从释放,一切不

问。张继祚在丧纪之中,承逆竖之意,显从叛乱,难贷刑章。乃眷先臣,实有遗

德,遽兹乏祀,深所轸怀。其一房家业,准法虽已藉没,所有先臣并祖父母坟庄

祠堂,并可交付骨肉主张。应自梁朝、后唐以来,前后奉使及北京沿边管界掳掠

往向北人口,宜令官给钱物,差使赍持,往彼收赎,放归本家”云。继祚,故齐

王全义之子也,故有是诏。丙午,诏:“天下刑狱系囚染疾者,宜差医工治疗,

官中量给药价。事轻者仍许家人看候,合杖者俟损日决遣。”

九月庚戌朔,以前太府卿兼通事舍人陈瓒为卫尉卿兼通事舍人。壬子,故安

远军节度使周瑰赠太傅。甲寅,皇子北京留守、知河东军府事、太原尹重贵加检

校太保,为右金吾卫上将军。以右龙武统军安崇阮为右卫上将军,以前保大军节

度使、检校太尉张万进为右龙卫军统军,以右领军卫上将军、权知安州军州事李

金全为安远军节度使。魏府招讨使杨光远进攻城图。戊午,以太子宾客孔昭序为

工部尚书致仕。将作少监高鸿渐上言:“伏睹近年已来,士庶之家死丧之苦。当

殡葬之日,被诸色音声伎艺人等作乐搅扰,求觅钱物,请行止绝。”从之。庚申,

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马希杲加阶爵及功臣名号,以前兵部侍郎杨

凝式为检校兵部尚书、太子宾客,故右金吾卫上将军罗周敬赠太傅。乙丑,邓州

节度使李从璋卒,赠太师。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兴唐县为广晋县。癸酉,以左谏

议大夫、判度支王松为尚书工部侍郎。甲戌,贝、卫两州奏,河溢害稼。乙亥,

以将作监王岯为太子宾客。

十月壬午,以宣徽南院使、左监门卫上将军杨彦询为邓州威胜军节度使。诏

选人试判两道。以左司郎中张瑑为右谏议大夫;以刑部侍郎、盐铁转运副使史

圭为吏部侍郎;以曹州刺史宋光业为宣徽北院使;以左金吾卫大将军高汉筠为左

骁卫大将军,充内客省使;以宣徽北院使、左骁卫大将军刘处让为左监门卫上将

军,充宣徽南院使。丙戌,遣使祀五岳四渎。故天平军节度使阎宝追封太原郡王,

故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赠太师,故瀛州刺史李嗣頵赠太尉,故相州刺史史建瑭、

故代州刺史王建及并赠太保,故幽州节度使周德威追封燕王。

十一月庚戌,赐杨光远空名官告,自司空至常侍凡四十道,将士立功者,得

补之而后奏。中书上言:“准唐贞元二年九月五日敕,文官充翰林学士及皇太子

诸王侍读,武官充禁军职事,并不常朝参。其在三馆等诸职事者,并朝参讫各归

所务。自累朝以来,文武在内廷充职兼判三司,或带职额及六军判官等,例不赴

常朝,元无正敕。准近敕,文武职事官未升朝者,按旧制并赴朔望朝参。其翰林

学士、侍读、三馆职事,望准元敕处分。其诸在内廷诸司使等,每受正官之时,

来赴正衙,谢后不赴常朝,大朝会不离禁廷位次。三司职官免常朝,唯赴大朝会。

其京师未升朝官员,只赴朔望朝参,带诸司职掌者不在此例。文官除端明殿翰林

学士、枢密院学士、中书省知制诰外,有兼官兼职者,仍各发遣本司公事。”从

之。丙辰,太子宾客王岯卒。改洛京潜龙宅为广德宫,北京潜龙宅为兴义宫。

戊午,中书奏:“准杂令,车驾巡幸所祇承者,赐会并同京官。”从之。戊辰,

镇海镇东节度使、吴越王钱元瓘加天下兵马副元帅,封吴越国王。庚午,以右拾

遗李浣充翰林学士。甲戌,命太常卿程逊、兵部员外郎韦棁充吴越国王加恩使。

丙子,以户部侍郎张昭远守本官,充翰林学士,仍知制诰。丁丑,湖南马希范贡

宝装龙凤器用、结银花果子等物。帝览之,谓侍臣曰:“奇巧荡心,斯何用耳!

但以来远之道,不欲阻其意。”闻者服之。壬午,安州李金全上言:“奉诏抽臣

元随左都押衙胡汉筠,其人染重病,候损日赴阙。”汉筠本滑吏也,从金全历数

镇,而滥声喧闻。帝知之,欲授以他职,免陷功臣。汉筠惧其罪,遂托疾。由是

劝金全贰于朝廷,自此始也。

十二月,以监察御史徐台符为尚书膳部员外郎、知制诰,以右补阙史官修撰

吴承范为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左谏议大夫薛融改中书舍人,辞而不拜。尚

书水部郎中、知制诰王易简改中书舍人,故陇西郡王李嗣昭追封韩王,故横海军

节度使安审通赠太师。辛丑,湖南节度使、兼中书令、楚王马希范加食邑实封,

改赐扶天佐运同德致理功臣。甲辰,车驾幸相国寺祈雪。

 卷七十七(晋书) 高祖纪三

天福三年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己酉,百官守司,以

太史先奏日蚀故也。至是不亏,内外称贺。壬戌,是夜以上元张灯于京城,纵都

人游乐,帝御大宁宫门楼观之。丙寅,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和凝兼判度支;工

部侍郎、判度支王松改尚书刑部侍郎;户部郎中高延赏改左谏议大夫,充诸道盐

铁转运副使。壬申,以前右谏议大夫薛融为左谏议大夫。前兴元节度使张筠卒于

西京,辍视朝一日。(《五代会要》:太常礼院申:“准故事,前节度使无例辍

朝。”敕:“宜特辍一日朝参。”)

二月庚辰,左散骑常侍张允进《驳赦论》。帝览而嘉之,降诏奖饰,仍付史

馆。甲申,荆南节度使高从诲加食邑实封。戊子,翰林学士李浣赐绯鱼袋。以尚

书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吴承范为库部员外郎,充枢密院直学士。乙未,御札曰:

“曾有宣示百官,令进封事,今据到者未及十人。朕虽无德,自行敕后已是数月,

至于假手于人,也合各有一件事敷奏。食禄于朝,岂当如是!言而不用,朕所甘

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丙申,制武清军节度使马希萼改威武军节度使。辛

丑,中书上言:“《礼经》云:‘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注云:“‘嫌名,

谓音声相近,若禹与雨、邱与区也。二名不偏讳,谓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

徵,言徵不称在。’此古礼也。唐太宗二名并讳,明皇二名亦同;人姓与国讳音

声相近是嫌名者,亦改姓氏,与古礼有异。庙讳平声字,即不讳余三声;讳侧声,

即不讳平声字。所讳字正文及偏旁阙点画,望依令式施行。”诏曰:“朝廷之制,

今古相沿,道在人宏,礼非天降。方开历数,虔奉祖宗,虽逾孔子之文,未爽周

公之训。所为二名及嫌名事,宜依唐礼施行。”(案:太原县有史匡翰碑,立于

天福八年。匡翰,建瑭之子也。碑于“瑭”字空文以避讳,而建瑭父敬思,仍书

“敬”字,盖当时避讳之体如此。)乙巳,天和节,宴近臣于广政殿。

三月戊午,鸿胪卿刘颀卒,赠太子宾客。壬戌,东上阁门使、前司农卿苏继

颜改鸿胪卿充职。回鹘可汗王仁美进野马、独峰驼、玉团、碙砂等方物。甲戌,

永寿长公主薨,辍朝一日。故泾州节度观察留后卢顺密赠右骁卫上将军。丁丑,

诏禁止私下打造铸泻铜器。

四月丁亥,以尚书吏部侍郎卢詹为尚书左丞。中书舍人李详上疏:“请沙汰

在朝文武臣僚,以减冗食。仍条贯藩侯郡守,凡遇溥恩,不得多奏衙前职员,妄

邀恩泽。”疏奏,嘉之。戊子,宣武军节度、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广晋府

行营都招讨使杨光远加兼中书令。昭义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广晋府行营

都排阵使杜重威,河阳节度使兼奉国左右厢都指挥使、广晋府行营马步都虞候侯

益,并加检校太傅。凤翔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岐王李从严进封秦王,

平卢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临淄王王建立进封东平王。甲午,泰宁军

节度使李从温、西京留守京兆尹李周、归德军节度使赵在礼,并加兼侍中。是月,

诸道藩侯郡守皆等第加恩。改雍熙楼为章和楼,避庙讳也。

五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卫如式。丁巳,诏应诸州县名犯庙讳者并

改之。庚申,以杨光远男承祚为检校工部尚书、左威卫将军、驸马都尉。丁卯,

魏府行营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右神武统军王周加检校太保。戊辰,故振武

节度使李嗣本赠太尉。己巳,诏:“中外臣僚,带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及诸道

节度使,并许私门立戟,仍并官给及据官品依令式处分。”

六月丁丑,右监门卫上将军王彦璘卒。甲申,以太子詹事王居敬制置安邑、

解县两池榷盐事。左谏议大夫薛融上疏,请停修洛京大内。优诏褒之,寻罢营造。

庚寅,翰林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窦贞固改中书舍人充职。户部尚书致仕

萧蘧卒,赠右仆射。诏贡举宜权停一年,以员阙少而选人多,常调有淹滞故也。

丁酉,诏:“尚书司门应管诸阙令丞等,宜准唐天成四年四月四日敕,本司不得

差补,只委阙镇使钤辖,见差补者,并画时勒停讫奏闻。应常带使相节度使,自

杨光远已下凡七人,并改乡里名号。”

七月丙午朔,差左谏议大夫薛融、秘书监吕琦、驾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刘皞、刑部郎中司徒诩、大理正张仁瑑,同共详定唐明宗朝编敕。庚戌,御史

中丞王延改尚书右丞,尚书右丞卢导改尚书吏部侍郎,以左谏议大夫薛融为御史

中丞。辛酉,制皇帝受命宝,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据《六典》,受

命宝者,天子修封禅、礼神祇则用之,其始皆破皇业钱以制之。皇业者,藩邸主

事之所有也。(《五代会要》:天福三年六月,中书门下奏:“准敕,制皇帝受

命宝。今按唐贞观十六年,太宗文皇帝所刻之玺,白玉为螭首,其文曰‘皇帝景

命,有德者昌’。”敕:“宜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刻之。”)壬戌,

虞部郎中、知制诰于遘改中书舍人。宰臣赵莹、桑维翰、李崧各改乡里名号。荆

南节度使高从诲本贯汴州浚仪县王畿乡表节东坊,改为拥旌乡浴凤里。

八月戊寅,以左仆射刘昫为契丹册礼使,左散骑常侍韦勋副之,给事中卢

重为契丹皇太后册礼使。壬午,魏府军前奏,前澶州刺史冯晖自逆城来归。定州

奏,境内旱,民多流散。诏曰:“朕自临寰宇,每念生民,务切抚绥,期于富庶,

属干戈之未戢,虑徭役之或烦。惟彼中山,偶经夏旱,因兹疾苦,遽至流移,达

我听闻,深怀悯恻。应定州所差军前夫役逃户夏秋税并放。”甲申,襄州奏,汉

江水涨一丈一尺。己丑,以前澶州刺史冯晖为检校太保,充义成军节度使。诏:

“河府、同州、绛州等三处灾旱,逃移人户下所欠累年残税,并今年夏税差科,

及麦苗子沿征诸色钱物等并放。其逃户下秋苗,据见检到数不计是元额及出剩顷

亩,并放一半。委观察使散行晓谕,专切招携。应归业户人,仍指挥逐县切加安

抚。”丙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窦贞固上言:“请令文武百僚,逐司之内,各

奏举一人,述其人有某能,堪为某官某职。据所荐藏否,定举主黜陟。”(《宋

史·窦贞固传》载此疏,略云:为国之要,进贤是先。陛下方树丕基,宜求多士。

乞降诏百僚,令各司议定一人,有何能识,堪何职官,朝廷依奏用之。若能符荐

引,果谓当才,所奏之官,望加奖赏。如乖其举,或涉徇私,所奏之官,宜加黜

罚。自然官由德序,位以才升。三人同行,尚闻择善;十目所视,必不滥知。臣

职在论思,敢陈狂狷。)疏奏,嘉之。仍令文武百官于摚鹬凇⒉菰笾校

灼然有才器者,列名以奏。宴契丹册礼使于广政殿。戊戌,郓州奏,阳谷县界河

决。青州王建立奏,高丽国宿卫质子王仁翟乞放归乡里。从之。辛丑,镇、邢、

定三州奏,奉诏共差乐官六十七人往契丹。诏:“魏府城下,自屯军已来,坟墓

多经属刂掘。虽已差人收掩,今更遣太仆卿邢德昭往伸祭奠。”

九月己酉,宫苑使焦继勋自军前押范延光牙将马谔赍归命请罪表到阙。壬子,

延光领部下将士素服于本府门俟命,有诏释罪。乙卯,诏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

事冯道官一品,给门戟十六枝,中书侍郎平章事桑维翰、李崧给门戟十二枝。己

未,宣遣静鞭官刘守威、左金吾仗勘契官王英、司天台鸡叫学生商晖等并赴契丹。

庚申,契丹使人往洛京般取赵氏公主。(《宋史·赵赞传》:德钧父子降晋,契

丹尽锢之北去,赞独与母公主留西洛。天福三年,晋祖命赞奉母归蓟门。)襄州

奏,汉江水涨三丈,出岸害稼。东都奏,洛阳水涨一丈五尺,坏下浮桥。乙丑,

于阗国王杨仁美遣使贡方物。回鹘可汗遣使贡驼马。丙寅,赵延寿进马谢恩,放

燕国长公主归幽州。范延光差节度副使李式到阙,奉表首罪,兼进玉带一条。遣

宣徽南院使刘处让权知魏府军府事。己巳,复范延光官爵,其制略曰:“顷朕始

登大宝,未静中原,六飞才及于京师,千里未通于怀抱。楚王求旧,方在遗簪;

曾子传疑,忽成投杼。寻闻悛悔,遽戮奸回,干戈俄至于经时,雷雨因思于作解。

果驰宾介,叠贡表章,向丹阙以倾心,沥素诚而效顺。而况保全黎庶,完整甲兵,

纳款斯来,其功非细。得不特颁铁契,重建牙章,封本郡之土茅,移乐郊之旌钺。

至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