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五代史-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宙,义感神明,功成不居,遂兴晋祚,则翁皇帝有大造于石氏也。

旋属天降鞠凶,先君即世,臣遵承遗旨,缵绍前基。谅暗之初,荒迷失次,

凡有军国重事,皆委将相大臣。至于擅继宗祧,既非禀命;轻发文字,辄敢抗尊。

自启衅端,果贻赫怒,祸至神惑,运尽天亡。十万师徒,皆望风而束手;亿兆黎

庶,悉延颈以归心。臣负义包羞,贪生忍耻,自贻颠覆,上累祖宗,偷度晨昏,

苟存食息。翁皇帝若惠顾畴昔,稍霁雷霆,未赐灵诛,不绝先祀,则百口荷更生

之德,一门衔无报之恩,虽所愿焉,非敢望也。臣与太后并妻冯氏及举家戚属,

见于郊野面缚俟罪次。所有国宝一面、金印三面,今遣长子陕府节度使延煦、次

子曹州节度使延宝管押进纳,并奉表请罪,陈谢以闻。

甲戌,张彦泽迁帝与太后及诸宫属于开封府,遣控鹤指挥使李荣将兵监守。

是夜,开封尹桑维翰、宣徽使孟承诲皆遇害。帝以契丹主将至,欲与太后出迎,

彦泽先表之,禀契丹主之旨报云:“比欲许尔朝觐上国,臣僚奏言,岂有两个天

子道路相见!今赐所佩刀子,以慰尔心。”己卯,皇子延煦、延宝自帐中回,得

敌诏慰抚,帝表谢之。时契丹主以所送传国宝制造非工,与载籍所述者异,使人

来问。帝进状曰:“顷以伪主王从珂于洛京大内自焚之后,其真传国宝不知所在,

必是当时焚之。先帝受命,旋制此宝,在位臣僚,备知其事。臣至今日,敢有隐

藏”云。时移内库至府,帝使人取帛数段,主者不与,谓使者曰:“此非我所有

也。”又使人诣李崧求酒,崧曰:“臣有酒非敢爱惜,虑陛下杯酌之后忧躁,所

作别有不测之事,臣以此不敢奉进。”丙戌晦,百官宿封禅寺。

明年正月朔,契丹主次东京城北。百官列班,遥辞帝于寺,诣北郊以迎契丹

主。帝举族出封丘门,肩轝至野,契丹主不与之见,遣泊封禅寺。文武百官素服

纱帽,迎谒契丹主于郊次,俯伏俟罪,契丹主命起之,亲自慰抚。契丹主遂入大

内,至昏出宫,是夜宿于赤堈。契丹主下诏,应晋朝臣僚一切仍旧,朝廷仪制

并用汉礼。戊子,杀郑州防御使杨承勋,责以背父之罪,令左右脔割而死。

(《辽史》:以其弟承信为平卢军节度使,袭父爵。)己丑,斩张彦泽于市,以

其剽劫京城,恣行屠害也。(《辽史》:以张彦泽擅徙重贵开封,杀桑维翰,纵

兵大掠,不道,斩于市。)庚寅,洛京留守景延广自扼吭而死。辛卯,契丹制,

降帝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黄龙府安置。其地在渤海国界。癸巳,

迁帝于封禅寺,遣蕃大将崔廷勋将兵守之。癸卯,帝与皇太后李氏、皇太妃安氏、

皇后冯氏、皇弟重睿、皇子延煦延宝俱北行,以宫嫔五十人、内官三十人、东西

班五十人、医官一人、控鹤官四人、御厨七人、茶酒三人、仪鸾司三人、军健二

十人从行。宰臣赵莹、枢密使冯玉、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随帝入蕃,契丹主

遣三百骑援送而去。所经州郡,长吏迎奉,皆为契丹主阻绝,有所供馈亦不通。

(《宋史·李穀传》:少帝蒙尘而北,旧臣无敢候谒者,穀独拜迎于路,君臣相

对泣下。穀曰:“臣无状,负陛下。”因倾囊以献。)尝一日,帝与太后不能得

食,乃杀畜而啖之。帝过中渡桥,阅前杜威营寨之迹,慨然愤叹,谓左右曰:“

我家何负,为此贼所破,天乎!天乎!”于是号恸而去。至幽州,倾城士庶迎看

于路,见帝惨沮,无不嗟叹。(《宣政杂录》:徽宗北狩,经蓟县梁鱼务,有还

乡桥,石少帝所命名也,里人至今呼之。)驻留旬余,州将承契丹命,犒帝于府

署,赵延寿母以食馔来献。自范阳行数十程,过蓟州、平州,至榆关沙塞之地,

略无供给,每至宿顿,无非路次,一行乏食,宫女、从官但采木实野蔬,以救饥

弊。又行七八日至锦州,契丹迫帝与妃后往拜安巴坚遗像,帝不胜屈辱,泣曰:

“薛超误我,不令我死,以至今日也。”又行数十程,渡辽水,至黄龙府,即契

丹主所命安置之地也。

六月,契丹国母召帝一行往怀密州,州在黄龙府西北千余里。行至辽阳,皇

后冯氏以帝陷蕃,过受艰苦,令内官潜求毒药,将自饮之,并以进帝,不果而止。

又行二百里,会国母为永康王所执,永康王请帝却往辽阳城驻泊,帝遣使奉表于

永康,且贺克捷,自是帝一行稍得供给。

汉乾祐元年四月,永康王至辽阳,帝与太后并诣帐中,帝御白衣纱帽,永康

止之,以常服谒见。帝伏地雨泣,自陈过咎,永康使左右扶帝上殿,慰劳久之,

因命设乐行酒,从容而罢。永康帐下从官及教坊内人望见故主,不胜悲咽,内人

皆以衣帛药饵献遗于帝。及永康发离辽阳,取内官十五人、东西班十五人及皇子

延煦,并令随帐上陉,陉即契丹避暑之地也。有绰诺锡里者,即永康之妻兄也,

知帝有小公主在室,诣帝求之,帝辞以年幼不可。又有东西班数辈善于歌唱,绰

诺锡里又请之,帝乃与之。后数日,永康王驰取帝幼女而去,以赐绰诺锡里。至

八月,永康王下陉,太后驰至霸州,诣永康,求于汉儿城寨侧近赐养种之地,永

康许诺,令太后于建州住泊。

汉乾祐二年二月,帝自辽阳城发赴建州。行至中路,太妃安氏得疾而薨,乃

焚之,载其烬骨而行。帝自辽阳行十数日,过仪州、灞州,遂至建州。节度使赵

延晖尽礼奉迎,馆帝于衙署中。其后割寨地五千余顷,其地至建州数十里。帝乃

令一行人员于寨地内筑室分耕,给食于帝。是岁,舒噜王子遣契丹数骑诣帝,取

内人赵氏、聂氏疾驰而去。赵、聂者,帝之宠姬也,及其被夺,不胜悲愤。

汉乾祐三年八月,太后薨。周显德初,有汉人自塞北而至者,言帝与后及诸

子俱无恙,犹在建州,其随从职官役使人辈,自蕃中亡归,物故者大半矣。

(《郡斋读书志》云:《晋朝陷蕃记》,范质撰。质,石晋末在翰林,为出帝草

降表,知其事为详。记少帝初迁于黄龙府,后居于建州,凡十八年而卒。案:契

丹丙午岁入汴,顺数至甲子岁为十八年,实太祖乾德二年也。《五代史补》:少

主之嗣位也,契丹以不俟命而擅立;又,景延广辱其使。契丹怒,举国南侵。以

驸马都尉杜重威等领驾下精兵甲御之于中流渡桥。既而契丹之众已深入,而重威

等奏报未到朝廷。时桑维翰罢相,为开封府尹,谓僚佐曰:“事急矣,非大臣钳

口之时。”乃叩内阁求见,欲请车驾亲征,以固将士之心。而少主方在后苑调鹰,

至暮竟不召。维翰退而叹曰:“国家阽危如此,草泽逋客亦宜下问,况大臣求见

而不召耶!事亦可知矣。”未几,杜重威之徒降于契丹,少主遂北迁。)

史臣曰:少帝以中人之才,嗣将坠之业,属上天不祐,仍岁大饥,尚或绝强

敌之欢盟,鄙辅臣之谋略。奢淫自纵,谓有泰山之安;委托非人,坐受平阳之辱。

族行万里,身老穷荒。自古亡国之丑者,无如帝之甚也。千载之后,其如耻何,

伤哉!

 卷八十六(晋书) 列传一

◎后妃

(案:《晋后妃传》,《永乐大典》已佚,今采《五代会要》、《通鉴》、

《契丹国志》、《文献通考》所载晋后妃事,分注以补是书之阙。)

高祖皇后李氏。(《五代会要》: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第三女。天成三年

四月,封永宁公主;长兴四年九月,进封魏国公主;清泰二年九月,改封晋国长

公主;至天福六年十一月,尊为皇后;七年六月,尊为皇太后。开运四年三月,

与少帝同迁于契丹之黄龙府。汉乾祐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崩于蕃中之建州。《文

献通考》云:天福二年,有司请立皇后,帝以宗庙未立,谦抑未遑。帝崩,出帝

即位,乃尊为皇太后。《契丹国志》载皇太后降表云:“晋室皇太后媳妇李氏妾

言:张彦泽、富珠哩等至,伏蒙皇帝阿翁降书安抚者。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

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皇帝阿翁发自冀北,亲

抵河东,跋履山川,逾越险阻,立平巨孽,遂定中原。救石氏之覆亡,立晋朝之

社稷。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辜义,兵戈屡动,驷

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今穹旻震怒,中外携离,上将牵羊,六师解甲。

妾举宗负衅,视景偷生。惶惑之中,抚问斯至,明宣恩旨,曲赐含容,慰谕丁宁,

神爽飞越。岂谓已垂之命,忽蒙更生之恩,省罪责躬,九死未报。今遣孙男延煦、

延宝奉表请罪,陈谢以闻。”又,《帝纪》云:会同十一年正月朔,出帝、太后

迎辽帝于封丘门外,帝辞不见,馆于封禅寺,遣其将崔廷勋以兵守之。是时雨雪

连旬,外无供亿,上下冻馁。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岂

不相悯耶?”僧辞以辽帝之意难测,不敢献食。少帝阴祈守者,乃稍得食。辽降

少帝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迁于黄龙府,即慕容氏和龙城也。帝使

人谓太后曰:“吾闻尔子重贵,不从母教而至于此,可求自便,勿与俱行。”太

后答曰:“重贵事妾甚谨,所失者违先君之志,绝两国之欢。然重贵此去,幸蒙

大惠,全身保家,母不随子,欲何所归?”于是太后与冯氏、皇弟重睿。子延煦

延宝,举族从晋侯而北。天禄元年四月,帝至辽阳,晋侯白衣纱帽与太后、皇后

上谒于帐中。五月,帝上陉,取晋侯所从宦者十五人、东西班十五人及皇子延煦

而去。八月,帝下陉,太后自驰至霸州谒帝,求于汉儿城侧赐地耕牧以为生。许

之。帝以太后自行十余日,遣与延煦俱还辽阳。二年,徙晋侯、太后于建州。三

年秋八月,晋李太后病,无医药,仰天号泣,戟手骂杜重威、李守贞曰:“吾死

不置汝。”病亟,谓晋侯曰:“吾死,焚其骨送范阳佛寺,无使吾为边地鬼也。”)

太妃安氏。(《文献通考》:安太妃,代北人,不知其世家。生出帝,帝立,

尊为皇太妃。《契丹国志》云:天禄二年春二月,徙晋侯、太后于建州,中途安

太妃卒,遗命晋侯曰:“焚骨为灰,南向扬之,庶几遗魂得返中国也。”)

少帝皇后张氏。(案《五代会要》:天福八年十月追册。考是书《少帝纪》

云:追册故妃张氏为皇后。《张从训传》亦云,高祖镇太原,为少帝娶从训长女

为妃。)

皇后冯氏。(案《五代会要》:开运三年十月册。《通鉴》云:天福八年冬

十月戊申,立吴国夫人冯氏为皇后。初,高祖爱少弟重允,养以为子。及留守邺

都,娶副留守冯濛女为其妇,重允早卒,冯夫人寡居,有美色,帝见而悦之。高

祖崩,梓宫在殡,帝遂纳之。群臣皆贺,帝谓冯道等曰:“皇太后之命,与卿等

不任大庆。”群臣出,帝与夫人酣饮,过梓宫前,醊而告曰:“皇太后之命,

与先帝不任大庆。”左右失笑,帝亦自笑,谓左右曰:“我今日作新婿何如?”

夫人与左右皆大笑。太后虽恚,而无如之何。既正位中宫,颇预政事。后兄玉,

时为礼部郎中、盐铁判官,帝骤擢用至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与议政事。《文

献通考》云:契丹入京师,后随帝北迁,不知所终。又,案《五代会要》载晋内

职云:高祖颍川郡夫人蔡氏,天福三年八月敕。少帝宝省李氏封陇西郡夫人;张

氏封春宫夫人,充皇后尚宫,并天福八年十二月二日敕。前左御正齐国夫人吴氏

进封燕国夫人,书省魏国夫人崔氏进封梁国夫人,前右御正天水郡夫人赵氏封卫

国夫人,司簿孟氏封汧国夫人,前司簿李氏封陇西郡夫人,弟子院使齐氏、大使

郭氏、副使贾氏并封本县君,太后宫尚宫陈留郡夫人何氏进封邹国夫人,河南郡

夫人元氏进封齐国夫人,知客出使夫人石氏封武威郡夫人,春宫姚氏、常氏、焦

氏、王氏、陶氏、魏氏、赵氏七人并超封郡夫人,宝省婉美赵氏封天水郡夫人,

武氏以下十一人并授春宫,天福八年十一月敕。清河郡夫人张氏、彭城郡夫人刘

氏并充太后宫司宝,南阳郡夫人路氏、出使夫人赵氏白氏并充皇后宫司宾,开运

二年八月敕。又,案是书不载外戚传,据《五代会要》云:晋高祖长女长安公主

降杨承祚,天福二年五月封,至六年五月卒,追封秦国公主,至七年九月,又追

封梁国长公主。从长女高平县主、第二女新平县主、第三女千乘县主、孙女永庆

县主,并天福七年五月封。)

 卷八十七(晋书) 列传二

◎宗室

(案:《晋宗室列传》,《永乐大典》仅存四篇,余多残阙。)

广王敬威,字奉信,高祖之从父弟也。父万诠,赠太尉,追封赵王。敬威少

善骑射,事后唐庄宗,以从战有功,累历军职。明宗即位,擢为奉圣指挥使。天

成、应顺中,凡十改军额,累官至检校工部尚书,赐忠顺保义功臣。清泰中,加

兵部尚书、彰圣都指挥使,遥领常州刺史。及高祖建义于太原,敬威时在洛下,

知祸必及,召所亲谓曰:“夫人生而有死,理之常也。我兄方图大举,余固不可

偷生待辱,取笑一时。”乃自杀于私邸,人甚壮之。天福二年,册赠太傅,葬于

河南县。六年,追封广王。

子训嗣,官至左武卫将军。敬威弟赟。赟,字德和,(案:以下有阙文。)

为陕州节度使。少帝即位,加同平章事。赟性骄慢,每使者至,必问曰:“小侄

安否?”恣为暴虐,陕人苦之。(案:以下阙。是书《少帝纪》:开运三年十二

月,前曹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