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五代史-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张全义曰:“某男粗有文性,今被同人相率欲取解,俟王旨。”齐王曰:“有

男应举,好,可令秀才将卷轴来。”魏公之父趋下再拜。既归,令子侵早投书启,

献文字数轴。王请见魏公,父教之趋阶,王曰:“不可,既应举便是贡士,可归

客司。”谓魏公父曰:“他道路不同,莫管他。”终以客礼见。王一见奇之,礼

遇颇厚。是年王力言于当时儒臣,由是擢上第。)

高祖领河阳,辟为掌书记,历数镇皆从,及建义太原,首预其谋。复遣为书

求援于契丹,果应之。俄以赵德钧发使聘契丹,高祖惧其改谋,命维翰诣幕帐,

述其始终利害之义,其约乃定。(《通鉴》:赵德钧以金帛赂契丹主,云:“若

立己为帝,请即以见兵南平洛阳,与契丹为兄弟之国,仍许石氏常镇河东。”契

丹主自以深入敌境,晋安未下,德钧兵尚强,范延光在其东,又恐山北诸州邀其

归路,欲许德钧之请。帝闻之大惧,亟使维翰见契丹主,说之曰:“大国举义兵

以救孤危,一战而唐兵瓦解,退守一栅,食尽力穷。赵北平父子不忠不信,畏大

国之强,且素蓄异志,按兵观变,非以死徇国之人,何足可畏,而信其诞妄之辞,

贪毫末之利,弃垂成之功乎!且使晋得天下,将竭中国之财以奉大国,岂此小利

之比乎!”契丹主曰:“尔见捕鼠者乎?不备之,犹或啮伤其手,况大敌乎!”

对曰:“今大国已扼其喉,安能啮人乎!”契丹主曰:“吾非有渝前约也,但兵

家权谋,不得不尔。”对曰:“皇帝以信义救人之急,四海之人俱属耳目,奈何

二三其命,使大义不终,臣窃为皇帝不取也。”跪于帐前,自旦之暮,涕泣争之。

契丹乃从之,指帐前石谓德钧使者曰:“我已许石郎,此石烂,可改矣。”)及

高祖建号,制授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寻改中书侍郎、平章事、集

贤殿大学士,充枢密院使。高祖幸夷门,范延光据邺叛,张从宾复自河、洛举兵

向阙,人心恟恟。时有人候于维翰者,维翰从容谈论,怡怡如也,时皆服其

度量。

及杨光远平邺,朝廷虑兵骄难制,维翰请速散其众,寻移光远镇洛阳。光远

由是怏怏,上疏论维翰去公徇私,除改不当,复营邸肆于两都之下,与民争利。

高祖方姑息外将,事不获已,因授维翰检校司空、兼侍中,出为相州节度使,时

天福四年七月也。先是,相州管内所获盗贼,皆籍没其财产,云是河朔旧例。及

维翰作镇,以律无明文,具事以奏之。诏曰:“桑维翰佐命功全,临戎寄重,举

一方之往事,合四海之通规,况贼盗之徒,律令具载。比为抚万姓而安万国,岂

忍罪一夫而破一家。闻将相之善言,成国家之美事,既资王道,实契人心。今后

凡有贼人准格律定罪,不得没纳家资,天下诸州皆准此处分。”自是劫盗之家,

皆免籍没,维翰之力也。岁余,移镇兖州。

时吐浑都督白承福为契丹所迫,举众内附,高祖方通好于契丹,拒而不纳。

镇州节度使安重荣患契丹之强,欲谋攻袭,戎师往返路出于真定者,皆潜害之,

密与吐浑相结,至是遂纳焉,而致于朝。既而安重荣抗表请讨契丹,且言吐浑之

请。是时安重荣握强兵,据重镇,恃其骁勇,有飞扬跋扈之志。晋祖览表,犹豫

未决。维翰知重荣已畜奸谋,且惧朝廷违其意,乃密上疏曰:

窃以防未萌之祸乱,立不拔之基扃,上系圣谋,动符天意,非臣浅陋,所可

窥图。然臣逢世休明,致位通显,无功报国,省己愧心,其或事系安危,理关家

国,苟或缄默,实负君亲,是以区区之心,不能自己。

近者,相次得进奏院状报:吐浑首领白承福已下举众内附,镇州节度使安重

荣上表请讨契丹。臣方遥隔朝阙,未测端倪。窃思陛下顷在并、汾,初罹屯难,

师少粮匮,援绝计穷,势若缀旒,困同悬磬。契丹控弦玉塞,跃马龙城,直度阴

山,径绝大漠,万里赴难,一战夷凶,救陛下累卵之危,成陛下覆盂之业。皇朝

受命,于此六年,彼此通欢,亭障无事。虽卑辞降节,屈万乘之尊,而庇国息民,

实数万之利。今者,安重荣表契丹之罪,方恃勇以请行;白承福畏契丹之强,将

假手以报怨。恐非远虑,有惑圣聪。

方今契丹未可与争者,有其七焉:契丹数年来最强盛,侵伐邻国,吞灭诸蕃,

救援河东,功成师克。山后之名藩大郡,尽入封疆;中华之精甲利兵,悉归庐帐。

即今土地广而人民众,戎器备而战马多。此未可与争者一也。契丹自告捷之后,

锋锐气雄;南军因败衄已来,心沮胆怯。况秋夏虽稔,而帑廪无余;黎庶虽安,

而贫敝益甚;戈甲虽备,而锻砺未精;士马虽多,而训练未至。此未可与争者二

也。契丹与国家,恩义非轻,信誓甚笃,虽多求取,未至侵凌,岂可先发衅端,

自为戎首。纵使因兹大克,则后患仍存;其或偶失沈机,则追悔何及。兵者凶器

也,战者危事也,苟议轻举,安得万全。此未可与争者三也。王者用兵,观衅而

动。是以汉宣帝得志于匈奴,因单于之争立;唐太宗立功于突厥,由颉利之不道。

今契丹主抱雄武之量,有战伐之机,部族辑睦,蕃国畏伏,土地无灾,孳畜繁庶,

蕃汉杂用,国无衅隙。此未可与争者四也。引弓之民,迁徙鸟举,行逐水草,军

无馈运,居无灶幕,住无营栅,便苦涩,任劳役,不畏风雷,不顾饥渴,皆华人

之所不能。此未可与争者五也。契丹皆骑士,利在坦途;中国用徒兵,喜于隘险。

赵魏之北,燕蓟之南,千里之间,地平如砥,步骑之便,较然可知。国家若与契

丹相持,则必屯兵边上。少则惧强敌之众,固须坚壁以自全;多则患飞輓之劳,

必须逐寇而速返。我归而彼至,我出而彼回,则禁卫之骁雄,疲于奔命,镇、定

之封境,略无遗民。此未可与争者六也。议者以陛下于契丹有所供亿,谓之耗蠹;

有所卑逊,谓之屈辱。微臣所见,则曰不然。且以汉祖英雄,犹输货于冒顿;神

尧武略,尚称臣于可汗。此谓达于权变,善于屈伸,所损者微,所利者大。必若

因兹交构,遂成衅隙,自此则岁岁征发,日日转输,困天下之生灵,空国家之府

藏,此为耗蠹,不亦甚乎!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武臣,过求姑息,边藩远

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此未可与争者七也。

愿陛下思社稷之大计,采将相之善谋,勿听樊哙之空言,宜纳娄敬之逆耳。

然后训抚士卒,养育黔黎,积谷聚人,劝农习战,以俟国有九年之积,兵有十倍

之强,主无内忧,民有余力,便可以观彼之变,待彼之衰,用己之长,攻彼之短,

举无不克,动必成功。此计之上者也,惟陛下熟思之。

臣又以邺都襟带山河,表里形势,原田沃衍,户赋殷繁,乃河朔之名藩,实

国家之巨屏。即今主帅赴阙,军府无人,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恐非勇夫重闭之

意,愿回深虑,免起奸谋。欲希陛下暂整和銮,略谋巡幸。虽栉风沐雨,上劳于

圣躬;而杜渐防微,实资于睿略。省方展义,今也其时。臣受主恩深,忧国情切,

智小谋大,理浅词繁,俯伏惟惧于僣逾,裨补或希于万一,谨冒死以闻。

疏奏,留中不出。高祖召使人于内寝,传密旨于维翰曰:“朕比以北面事之,

烦懑不快,今省所奏,释然如醒。朕计已决,卿可无忧。”

七年夏,高祖驾在邺都,维翰自镇来朝,改授晋昌军节度使。少帝嗣位,征

拜侍中,监修国史。频上言请与契丹和,为上将景延广所否。明年,杨光远构契

丹,有澶渊之役,凡制敌下令,皆出于延广,维翰与诸相无所与之。及契丹退,

维翰使亲党受宠于少帝者,密致自荐,曰:“陛下欲制北方以安天下,非维翰不

可。”少帝乃出延广守洛,以维翰守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宏文馆大学士,继封

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数月之间,百度浸理。然权位既重,而四方赂遗,

咸凑其门,故仍岁之间,积货钜万,由是浇竞辈得以兴谤。未几,内客省使李彦

韬、端明殿学士冯玉皆以亲旧用事,与维翰不协,间言稍入。维翰渐见疏忌,将

加黜退,赖宰相刘昫李崧奏云:“维翰元勋,且无显过,不宜轻有进退。”少

帝乃止。寻以冯玉为枢密使,以分维翰之权。后因少帝微有不豫,维翰曾密遣中

使达意于太后,请为皇弟重睿择师傅以教道之,少帝以此疑其有他。俄而冯玉作

相,与维翰同在中书,会舍人卢价秩满,玉乃下笔除价为工部侍郎,维翰曰:“

词臣除此官稍慢,恐外有所议。”因不署名,属维翰休假,玉竟除之,自此维翰

与玉尤不相协。俄因少帝以重睿择师傅言于玉,玉遂以词激少帝,寻出维翰为开

封府尹。维翰称足疾,罕预朝谒,不接宾客。是岁,秋霖经月不歇。一日,维翰

出府门由西街入内,至国子门,马忽惊逸,御者不能制,维翰落水,久而方苏。

或言私邸亦多怪异,亲党咸忧之。及契丹至中渡桥,维翰以国家安危系在朝夕,

乃诣执政异其议,又求见帝,复不得对。维翰退而谓所亲曰:“若以社稷之灵,

天命未改,非所能知也;若以人事言之,晋氏将不血食矣。”

开运三年十二月十日,王师既降契丹;十六日,张彦泽以前锋骑军陷都城。

契丹遣使遗太后书云:“可先使桑维翰、景延广远来相接,甚是好事。”是日凌

旦,都下军乱,宫中火发。维翰时在府署,左右劝使逃避,维翰曰:“吾国家大

臣,何所逃乎!”即坐以俟命。时少帝已受契丹抚慰之命,乃谋自全之计,因思

维翰在相时,累贡谋画,请与契丹和,虑契丹到京穷究其事,则显彰己过,故欲

杀维翰以灭其口,因令图之。张彦泽既受少帝密旨,复利维翰家财,乃称少帝命

召维翰。维翰束带乘马,行及天街,与李崧相遇,交谈之次,有军吏于马前揖维

翰赴侍卫司,维翰知其不可,顾谓崧曰:“侍中当国,今日国亡,翻令维翰死之,

何也?”崧甚有愧色。是日,彦泽遣兵守之,十八日夜,为彦泽所害,时年四十

九。即以衣带加颈,报契丹主:维翰自经而死。契丹主曰:“我本无心害维翰,

维翰不合自致。”契丹至阙,使人验其状,令殡于私第,厚抚其家,所有田园邸

第,并令赐之。及汉高祖登极,诏赠尚书令。

维翰少时所居,恒有魑魅,家人咸畏之,维翰往往被窃其衣,撮其巾栉,而

未尝改容。当两朝秉政,出上将杨光远、景延广俱为洛川守;又尝一制除节将十

五人,各领军职,无不屈而服之。理安阳除民弊二十余事,在兖、海擒豪贼过千

人,亦寇恂、尹翁归之流也。开运中,朝廷以长子坦为屯田员外郎,次子埙为秘

书郎。维翰谓同列曰:“汉代三公之子为郎,废已久矣,近或行之,甚喧外议。”

乃抗表固让不受。寻改坦为大理司直,埙为秘书省正字,议者美之。初,高祖在

位时,诏废翰林学士院,由是并内外制皆归阁下,命舍人直内廷,数年之间,尤

重其选。及维翰再居宥密,不信宿,奏复置学士院,凡署职者,皆其亲旧。时议

者以维翰相业素高,公望所属,虽除授或党,亦弗之咎也。(《五代史补》:桑

维翰形貌甚怪,往往见之者失次。张彦泽素以骁勇称,每谒候,虽冬月未尝不雨

汗。及中渡变生,彦泽引蕃部至,欲逞其威,乃领众突入开封府,弓矢乱发,且

问:“桑维翰安在?”维翰闻之,乃厉声曰:“吾为大臣,使国家如此,其死宜

矣。张彦泽安得无礼!”乃升厅安坐谓彦泽曰:“汝有何功,带使相已临方面,

当国家危急,不能尽犬马之力以为报效,一旦背叛,助契丹作威为贼,汝心安乎?”

彦泽睹其词气慨然,股粟不敢仰视,退曰:“吾不知桑维翰何人,今日之下,威

棱犹如此,其再可见耶!”是夜,令壮士就府缢杀之。当维翰之缢也,犹瞋目直

视,嘘其气再三,每一嘘皆有火出,其光赫然,三嘘之外,火尽灭,就视则奄然

矣。)

赵莹,字元辉,华阴人也。曾祖溥,江陵县丞。祖孺,秘书正字。父居晦,

为农。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后唐同光中,

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功既集,

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

笏,觉而骇异。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

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高祖历诸镇皆从之,累使阙下,官至御史大夫,赐金

紫。高祖再镇并州,位至节度判官。高祖建号,授莹翰林学士承旨、金紫光禄大

夫、户部侍郎,知太原府事,寻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车驾入洛,

使持聘谢契丹,及还,加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判户部。初,莹为从事,丁母忧,

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克婺唬嘶蚨讨<叭胂啵远厝眉骋瘛<嘈薰

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

焉。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

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未几,移

镇华州,岁余入为开封尹。

开运末,冯玉、李彦韬用事,以桑维翰才望素重,而莹柔而可制,因共称之,

乃出维翰,复莹相位,加宏文馆大学士。及李崧、冯玉议出兵应接赵延寿,而以

杜威为招讨都部署,莹私谓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