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奉车都掌驭副车,说起来也就相当于未来时代的军区司令或者军长的司机;而现在奉车都尉则是皇帝的司机。皇帝每每出行总要坐马车,身边自然要有跟随的武将,而奉车都尉就是做这种事。而且,奉车都尉并没有员额限制,出行的时候还可以轮班替换。说起来,其实是很轻松的职位。



但是呢,升迁的空间并不大。



掌驭皇帝的马车。另一种只能其实也相当于保镖,可是现在谁敢刺杀大唐帝国的皇帝?这不是找死,如此一来,奉车都尉只能平平淡淡的坐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到结束。



当然。如果上头有人,那自然不一样;或者说表现太优秀,被皇帝看重了,那自然是另当别论。



“今暂且封你为左武卫将军,同领征讨突厥先锋之职,勿要让本太子失望。”



“末将必不辜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厚望!”



罗成虽然压抑着心头的激动。但是这回答的声音,却与咆哮出来基本无异。



也不怪罗成如此兴奋,虽然是暂时被封为左武卫将军,但是这个任命目的是不言而喻,只要征讨突厥这场战斗胜利,回来之后就是正宗的左武卫将军了。



原本没有前途的从五品奉车都尉,转眼间就上升到从三品左武卫将军,这中间可是官升七级,不可谓不大。



话说,从五品到从三品,何来的七级?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如未来时代的市长,有正副之分,这从五品的级别,也有上下之分。如此一算,正五品上下、从四品上下、正四品上下,到从三品的左武卫不就是升迁了六级么?



秦叔宝和程咬金二人虽然在没有加入瓦岗前就已经向李建成宣誓效忠,但是明面上他们两个还是与瓦岗的单雄信、王伯当、罗成等一干人同时归降。因此,当时李建成就统统给他们弄了个奉车都尉的级别。



后来,秦叔宝、程咬金、单雄信等人都有征战,立下了些许功劳,级别也上升了一些。正四品上下、从四品上下的都有。唯独罗成一人,依然还在奉车都尉吊着。



要不是有追求单冰冰这个乐趣,搞不好罗成早就颓废了。



原本是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安慰罗成,今天之后他们却只有羡慕的份了。因为他们知道,突厥之战回来之后,罗成就是从三品的武将了,级别可就比他们高了。



作为兄弟,他们心中也就羡慕,想着今后要更加努力,却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李建成不知道,就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让罗成心中有了底气,却是促成了一桩大好姻缘。



原来,随着罗成的不懈追求,再加上秦叔宝和李蓉蓉二人的感情深厚,单冰冰也渐渐的将秦叔宝这个懵懂感情的初恋给忘却了。如此,罗成的形象也就慢慢的在她心中烙下了影子,也就在不久前,两人的关系有了进展。



当然,这个进展可不是未来那个时代,一些深层次的交流。



罗成的老子罗艺好歹也是一州总管;



而单冰冰的兄长单雄信虽然是绿林总瓢把子,但是他们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城守将,家教还是很好的。



所以,那种突破距离的深层次交流,在没有成亲之前,他们两人也是不敢乱来。



之所以说关系大有进展,是因为罗成若是去单家求亲,单雄信也喜罗成,单冰冰也不反对,岂不是大事已成?



之前呢,罗成只是奉车都尉,而罗艺虽然官职挺高,但是罗成却也拉不下脸面去单家提亲。



现在却是不一样,他自己是个从三品的左武卫将军,说话的底气也足了。因此,他心下则打算此战归来,就立马去单家提亲。到时候,再从太子殿下那讨来一个钻石戒指,怕是更没有难度了。



“既然先锋已定,那接下来就讨论下,该由谁来担当此次的主帅。”



果不其然,对于李建成的提议,李渊并没有丝毫的意见,很干脆就同意了。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四九章平定北方



不要说大殿上的一干大臣,就连李渊都纳闷了。



这个罗成是李建成你自己提出的人选,现在已经决定了,怎么又有话要说?难道,就跟前一次的“月事”事件一样,之前不过是太子殿下开的玩笑话?



罗成则一副紧张的神情,责怪李建成他可不敢,只能在心中祈祷着李建成刚才的话不是玩笑话就好了。



“呵呵,对于先锋人选,本太子并没有打算更改,只不过还有一些话要补充而已。”



“呼!”



罗成心下松了一口气,幽怨的瞥了一眼李建成,太子殿下你莫要酱紫吓人好不好,伦家滴小心肝禁不起吓唬。



至于说李建成要补充什么罗成不在意,只要不阻碍他提亲的想法就好了。



感情罗成之所以担心他的先锋之位没了,是害怕到时候不好意思上门提亲了。汗!



“太子有何话,但说无妨!”



李渊心中也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他也害怕李建成来一句“先前本太子所言不过是玩笑话尔”。



对于自家儿子的xìng格,李渊还是有些了解的,李建成还真敢做的出来。



“既然如此,那儿臣就说了。”李建成那睿智的双眸在一干大臣们的身上扫过,而后云淡风轻的说到:“此次征讨突厥,儿臣意yù一举平定北方,使我中原百姓从此不再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之祸!”



“嘶!”



刹那间,整个大殿充斥了倒吸冷气的声响,其后紧随而来的便是空前的寂静。(首。发)



任谁也想不到语气如此平淡的李建成,竟然会说出如此壮阔远大的想法,“一战而定北方”!



纵观历史。何人没有如此想法?



修筑万里长城的千古帝王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二一年才刚刚一统中原。得闻北部边境正遭受匈奴频繁sāo扰并大举南侵的消息。当次之时,秦国一统,人心思定,军民厌战,而秦始皇却是果敢的下令大将蒙恬领兵“北逐戎狄”,收复河套一带。



公元前二一五年,蒙恬率领三十万能征善战的大军,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次年,蒙恬更是率军杀得匈奴人北窜七百余里。



其后。若非秦始皇暴病而死。蒙恬一族因赵高祸害身死,想来匈奴人早已被平定。



紧随秦始皇之后的汉武帝刘彻,也是对匈奴人穷追猛打,更是因此铸就了名垂千古的名将。







其后“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cāo也是雄心壮志,意图驱逐胡虏。奈何,曹cāo所处之时,中原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又怎么一心打击胡虏?



如此种种,皆有雄心大志驱逐胡虏。奈何无一成功。



故此,李建成提出如此念头,群臣初时震撼,其后便觉不可为。古今多少人想要这样做却没有成功,难道李建成就做的到吗?



李渊初时也有此念头,但是很快他就想到对待吐谷浑的问题上。李建成曾经提出的【一国两制】和【改土归流】两个方案,那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想到这里,李渊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平定北方民族,这个功劳或许连一统天下都比不上。一统中原这种事,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成就?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晋武帝司马炎等每一个都一统天下,却都没有解决北方这个让人头疼的地方。而现在,他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却有机会超越他们,做到他们所不能达到的地步,这能不让人兴奋?



而众多大臣们虽然也知道【一国两制】和【改土归流】两个方案,但是他们因为时代的局限xìng,并不能看透更深层次的含义,也只有李渊、李世民、裴寂等人在李建成的讲解下,才大致的明白。



所以,也怪不得他们认为李建成办不到。



李渊兴奋过后很快就调整心情,平定北方必定会载入史册,那么他们今天的朝会也许会被史官们写下来。而他这个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的一言一行,自然也是备受关注,他当然要给人表现出一副淡定的样子。



“太子的想法很不错,不知有何具体的施行方案?”



李渊不愧是深受李建成影响的演员,仅仅在刹那的时间,就平复了心情,脸上更是表现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



咦!



众多大臣们心中疑惑了,看皇帝陛下的神情,好似认为太子殿下的提议可行?难道说里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或许太子殿下真的能够做到前人做不到的这一步?



大臣们的心中自然是期望李建成能够平定北方,而他们身为大唐帝国的官员,也是与有荣焉,说不得被记上一笔,那也是光宗耀祖,名垂千古的时机啊。



想到这,一干大臣们立马就跟李渊一样,都露出一副淡定的神sè。



李建成虽然很妖孽,但是绝对想不到这些大臣因为想要出名,而转眼间都变成了极佳的演员。



要是他知道大臣们心中所想,指不定会怎么鄙视他们。



李建成一甩袖子,左手握拳负于身前,抬头仰望大殿,用他那充满磁xìng的嗓音,低沉着说到:“关于方案,儿臣有初步的想法,可能其中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还请父皇和各位大人听后给出一些建议。”



言毕,也不给其他人发言的时间,立马开始解说起来。



“此次平定北方,必定耗时久远,粮饷靡费巨大,即使众位大人慷慨捐赠,怕是也无法支撑此次行动。故此,儿臣提议,将前些时候,从五大世家中抄没钱财拿出二分之一以为粮饷。至于余下的二分之一,则暂且置于国库之中,以备不时之需。”



听到李建成这句话,许多大臣心中大骂,感情这里还有这么多钱财,亏得他们还兴冲冲的跳出来捐钱。



要知道,五大世家的财产都积累了几百年,可见是何等的富裕。



或许,即使大殿之上所有人捐赠的这些钱财,也及不上人家的二分之一。当然,大臣们心中谩骂却也是不敢表现出来。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五零章兵分三路



“我大唐帝国国库充盈,粮饷也就一小事,下面关于此次出征的人员,才是头等大事。”



听到李建成这一句话,许多大臣则在心中鄙视不已。既然粮饷是小事,为神马还要让安国公跳出来闹捐钱这一茬?



李建成不知道大臣们心中所想,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介意,不坑你们坑谁?



“那太子以为,此次主帅当由何人担任?”



“父皇,主帅人选尚且不急。且将先锋之事讨论完毕,再说主帅之事。”李建成晃悠着脑袋,不紧不慢的说到。



李渊和一干大臣们都给搞糊涂了,怎么还讨论先锋的事?



“太子,先锋之位不是已经定好,由罗成将军担任吗?”



对于李渊的话,李建成并没有反驳,而是赞同的点了点头,等李渊说完了,这才接着说到:“罗成担任先锋,儿臣并没有什么要说的。但是,此次平北事项重大,儿臣拟定三名先锋。除却主战场一名先锋,再选出左右两名先锋。”



“哦?”



李渊浓眉一皱,显然并没有理解李建成的安排。不过,李建成还是很贴心的,看出李渊的疑惑,立马就解释起来。



“如今东、西突厥联军攻打我大同重镇,一旦城破则太原危矣。故此,儿臣决定以大同为防线,太原为后勤之地。我大军进入太原城中,分为三路。中间一路北上支援大同,与突厥联军对抗。而后以太原城为界限。分为左右两路北上。”



听了李建成的解说,众人也大致明白了意思。



中间那一路是和突厥的联军对抗,这里就是所谓的主战场了。而至于左右二路,则是扫荡其余不足,估计没有中间那一路来的让人热血。



但是,任务却也不简单。



因为,对于这些部族。不能过于杀戮,主要以安抚为主,让他们成为大唐的一份子才是主要目的。



至于用什么方案。当然是由李渊来决定了,他们到时候负责施行就好了。



话说,之前李建成说过。若是他的方案有什么不足之处,让各位大人给指出。但是,李建成这一番话下来,哪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钱粮,兵马每一样都充分的考虑进去,还需要这些大臣指正吗?



根本不需要啊,这就让一干大臣们纠结了。



平定北方决定是能够载入史册,在这场朝会上说一句话,搞不好rì后就能名垂千古,现在太子殿下都不给他们机会。亏得他们还摩拳擦掌,准备侃侃而谈一番。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大臣们还是很能够制造机会给自己出场。



“太子殿下所言大善,微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太子殿下真乃天上文曲星下凡。智慧无人可敌…”



“乱讲话,太子殿下明明是武曲星下凡,武功独步天下…”



“你们懂什么,太子殿下是文武双全,纵横宇内…”



这些大臣们为了有上镜头的机会,当下也顾不得这是在大殿之上。口水四溅,牛皮漫天吹,好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存在一般。



“咳咳!”



关键时刻,还是李渊身边的内侍起到作用。只是轻微的一个声响,就立马让这群说的天花乱坠的大臣们老实安静了下来。



李渊正了正龙袍,很淡定的说到:“太子说的不错,如今主战场的先锋已经有了,那左右二路的先锋又该谁来担当呢?”



李渊心说,我才是大唐帝国的皇帝,怎么能露个脸,表现表现呢?



“不知各位大人有什么人选推荐呢?”



李建成显得很谦虚,微笑着向群臣们询问到。他心中自然有人选了,只不过也要给别人表现一番,是!



刚才还积极发言的大臣们,这一下却是不敢说话了。



李建成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已经说明他心中有了人选,若是跳出来发表意见,那就是和太子殿下唱反调,这可要不得啊!



再说了,你推荐了这个人,却不推荐其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