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争狂徒-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周开阳又看了一眼试验场的辐射计数器,发现它们显示的读数仍然是环境辐射,这意味着李德宝引爆的这种炸弹应该是常规炸弹。
  周开阳心里已经有点佩服共和国的军工科技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算少了,这种高能量密度的武器,真实造价应该下不来一千万,能有一千万他就知足了已经。
  “哦,三百万?”李德宝呵呵的笑了两声,也不理周开阳,转身去研究现场观测仪器发来的信息了。
  周开阳这下不干了,“哎,我说李干部,你这人怎么说话说一半呢?你都问我了,你好歹得跟我说答案啊”,他追着李德宝在观察室里走来走去。
  “不到一万块。”李德宝被追的烦了,磨磨唧唧的丢了一句话。
  “哎!老李你别逗我,这玩意怎么可能只要一万块呢?一枚坦克炮120穿甲弹还要一万多块钱呢,老李你可不能忽悠我……”周开阳感觉自己被愚弄了,他继续跟李德宝纠缠着,非要听到一个他觉得靠谱的数字。
  太行山脉,地下三百一十七米深处。
  “这些重力电磁炮的炮弹,一枚的成本大概在九千块钱左右。”王沫霖领着陆定昊一行人,来到了重力电磁炮集群的顶层大厅,这里明显比底层大厅要庞大。从地下十三公里深处延伸上来的重力电磁炮的入口,呈点阵状点缀在大厅的地面上,像通往地狱的深井。
  在这三十组炮口上方,是巨大的炮弹装填机构,固定在顶层大厅的岩壁上。一个一个在大攻率探照灯下,散发着黝黑色泽的承重爪和装载臂,让总参谋部部长郑立春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作为一个军人,他喜欢这种粗糙中的金属之美。
  “炮弹的核心是致密花岗岩,用直径一米九的传送门切割成圆柱体,配上钢制的金属弹体。花岗岩不花钱,高强度钢的材料和加工费大概七千块。”王沫霖领着陆定昊一行人在深井与深井之间穿行,大家不时的抬头看向头顶上方巨大的机械,偶尔发出一两声惊叹。
  “三十门炮一轮齐射,也不过是二十一万,可以对十平方公里的范围造成绝对杀伤,是绝对成本低廉的武器。”王沫霖继续自夸。
  “当然了,这是没有计算电磁炮建设和维护费用的。”他补了一句,转过头看着郑立春。
  “郑部长,你知道这个炮的另一个好处是什么么?”
  共和国总参谋部部长郑立春,堂堂中将温顺的摇了摇头。
  “是射速。”王沫霖在原地停下来,看着自己头顶的巨大的自动装弹装置,“重力电磁炮和普通大口径火炮的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需要等前一颗炮弹离开炮口,才能打下一发。”
  王沫霖指了指整整齐齐矗立在大厅远处,加工完成的重力电磁炮炮弹,“它们可以像糖葫芦一样,一个挨着一个的进入加速轨道。”
  “我们计算的理论安全间隔是五十米,实际使用中,考虑安全溢出边界的话,两颗炮弹间隔两百米也就够了,这意味着,这根长达十公里的炮管里”,王沫霖走到一口深井旁边,扶着栏杆向下看去,深井内一圈一圈的灯光在王沫霖的视线里,收缩成一个微不可查的亮点。
  “这意味着,这根长达十公里的炮管里,可以同时有四十九颗炮弹依次前进,如果后面装弹跟得上的话,连续运转的重力电磁炮的射速可以达到每秒19发。”
  “我想,这应该不是美国人喜欢的武器。”王沫霖随口说了一句,顺手打开了一扇新的传送门,“我们去看下一个项目吧。”
  蛛网系统控制大厅。
  陈有方的身体在微微的颤抖,他左右轻轻的侧了下头,没有人发现他些许的异常,大家都在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陈有方现在满脑子都是五分钟前的场景,随着一声“武器系统介入准备”的提示,在蛛网系统工作了半年多的陈有方才第一次发现,这套系统竟然还配备了对应的武器系统。
  紧接着,他就在面前的大屏幕上看到了新疆塔里木核爆试验场,那些呈冲击队形排开的96A坦克,被不知道从哪里射出来的高速武器命中,爆发出比拟小型战术核武器的杀伤,在屏幕上绽放出一朵漂亮的蘑菇园。
  “轨道炮!”不知道为什么,陈有方当时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一向只存在于科幻小说的武器。
  安住在地球近地轨道、或者静止轨道,以发射动能弹丸为主的电磁炮,可以威胁到全球几乎所有位置,发射的弹丸速度甚至可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美利坚现有的防护系统拿这种武器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陈有方并不知道,在他的猜测中存在于几百公里高空的武器发射平台,其实就藏在距离他不到五公里的另一处山洞中,他知道的,是中国人搞的这套武器,将对美利坚产生很大的威胁,极大的威胁!
  面色正常的操作着面前的终端,陈有方在心里飞快的回忆着自己在CIA学到的知识。
  沉默特工,又称暗礁,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报人员,他们的培养时间往往超过十年,但发挥作用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就像隐藏在黑暗中,只有一次攻击机会的刺客,一击即走,不论胜负。
  每一位沉默特工,在被激活之前,从里到外都是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以陈有方为例,他现在的身份是共和国总参谋部军情局的一名情报人员,那么他就要真的把自己当作为共和国出发,站在共和国角度考虑问题的情报人员。该怎么做,就怎么做。CIA不会对他提出任何要求,他甚至可以主动损害美利坚的利益,只要那符合他现在的身份。
  沉默特工就是扮成石头的地雷,在触发之前,他们永远都是石头。很多沉默特工的沉默时间都超过十年,陈有方知道的,沉默最久的一位沉默特工,甚至沉默了五十四年,在七十一岁的时候,才发挥了自己作用。
  那位特工的名字陈有方一直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代号叫做铁幕,协助苏联的一位米格…25驾驶员,把当时代表着苏联最高科技的超音速战斗机,开到了日本。
  那位沉默特工也就发挥了这么一次作用,之后就消失在了红色苏联愤怒的复仇当中。
  那是陈有方的榜样。
  在一般情况,沉默特工在未激活的情况下,是不能暴露自己,不能开展违背自己伪装身份的行动的。
  换句话说,陈有方除非被激活,否则是不能主动苏醒的。
  然而,作为培训中表现最好的学员,陈有方清楚的记得,在沉默特工手册中,有一条加黑的最高守则。
  “当一名处于沉默状态的沉默特工,认为自己的行动可以阻止对美利坚产生的致命损害时,可以选择主动苏醒,但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陈有方知道那责任是什么,是美利坚准备了二三十年,花费超过千万的项目所培养的,那唯一一个人,一个工具,打了水漂的可能。
  陈有方看着前方的大屏幕,有同事调出了刚刚攻击过程的回放,正在研究那次爆炸究竟是什么引起的,他随口附和着身边的人,心里飞快的转着念头。
  全球监测系统蛛网,全球打击系统利剑,还有这藏在地下某处的巨大基地里更多可能的秘密,到底值不值得自己选择苏醒?
  军情局最优秀的情报人员,CIA最优秀的沉默特工,难得的,犹豫了。


第十五章 雨滴
  2009年2月,太行山脉深处,地下三百二十七米。
  王沫霖和陆定昊一行人,正站在另一个开凿于岩层中的大厅里。他们身边是一座座近百米高的钢铁支架,支架上像葡萄般的,挂着一枚枚身长五米左右的细长航空炸弹,密密麻麻的。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这些航弹有不同的型号,有些胖些,有些瘦些。
  “这套系统,我管它叫雨滴。”王沫霖今天是打算把导游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当到底了,他抚摸着身边半人宽的角铁支架,像家长介绍自己引以为豪的孩子一样,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重力电磁炮模组,我对它们的定义是持续性杀伤武器,在我们与敌人开战之后,可以常态化的使用。但是由于单根重力电磁炮的造价还是太贵,在战争冲突初期,无法实现一次性摧毁对方大批量重点目标的任务,所以才有了这套系统,这也是主席您最开始就知道的,所谓的用传送门往对方头上扔炸弹的那个方案。”
  陆定昊轻轻的点了点头,继续观察着面前的武器。一天来,他已经无比熟悉的白色探照灯,在粗大钢铁制成的脚手架上,一盏盏的燃烧着自己,把这有着典型苏俄风格的粗犷武器,照射出了一种黯淡的美感。
  “一开始,我是打算批量的生产419所孙立言院士研发的那款暴雨的,但是后来他手下一个叫刘奕男的女孩子给了我灵感,反正都是从天上丢炸弹,为啥一定要做成分导弹头呢?那样既增加成本,也没有必要啊。”
  王沫霖在原地转了半圈,继续介绍着。“分导弹头是很精密的军工产品,生产周期慢,成本还高。考虑到最初使用分导系统,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提高远程巡航导弹那昂贵的冲压发动机和燃料的利用率,在一次发射中,尽可能多的打击更多的目标,增加对方的反导难度。”
  “但是因为有了蛛网系统,有了传送门,我们可以把洲际导弹最昂贵的动力部拿掉,只保留战斗部,这种情况下使用分导弹头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我们直接改装了现有的制导航空炸弹,增大了体积和装药,设计了多种弹形,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系统。”
  王沫霖挥手指了指头顶的葡萄们,“制导航弹没有动力部,依靠滑翔和动力翼飞到预定地点攻击目标。它有两大缺点,一是飞行速度慢,很容易被对方的防护系统拦截,二是最廉价被动式激光制导方式,需要飞机或者地面单位不断照射目标,增加了飞机和地面单位的危险性。”
  “但是这些对蛛网系统来说都不是问题!”梁习峰已经接上了王沫霖的思路。
  “恩,是的。飞行速度慢没关系,它便宜啊,我们还可以做一些诱饵弹,就用简单的编程舵面和金属弹体就行,根据地形和蛛网系统的投放节点位置事先做好编程就行,都不用做成智能的,飞到哪里也没太大所谓,主要是干扰敌人的防空系统,美国人的防空导弹再多,我一下子朝他们扔两万个雨滴,他们也没辙吧?只要这两万个雨滴里,有两千个是真正的航空炸弹,我就能在开战后的第一波攻击里,摧毁美国的防御系统,为后续的地面进攻打开道路。”
  “而且,我还可以在两万枚诱饵弹中,混入更多的炸弹,就让美国人去玩猜猜看的游戏好了。”王沫霖领着大家继续前进,“拿美国现在使用的爱国者导弹来说,发射一枚的成本是200万美元,我们的激光制导炸弹一枚成本大概也就五十万元人民币,诱饵弹更是不到五万块钱,用五万块钱换一千两百万人民币,这个费效比还是不错的吧?”
  作为一个非军队出身的主席,陆定昊已经失去了对王沫霖讲解的技术细节的兴趣,他一个人左看看又看看,把自己对于这种过于细致的讲解的不耐烦赤裸裸的表现了出来。郑立春倒是很感兴趣,毕竟总参谋部也要考虑战斗的成本问题,能省些钱,还是要省些钱的。
  “刚刚说到传统激光制导炸弹的第二个缺点,是标定目标位置的飞行器或地面工作单位,必须始终用激光照射目标,这增加了飞行器被摧毁的概率,但是我们现在可以使用蛛网系统的节点承担这个工作,这些节点是无法被摧毁的,这样的话,使用廉价有效的激光制导炸弹,就是这套雨滴系统的首选了。”
  “恩恩,不错不错,我军艰苦朴素的风格不能丢啊。”陆定昊随口敷衍了几句,问了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小王同志,我看你这个地下基地,怕是规模相当大了吧,保密工作可一定要做好啊。”
  “恩,现在基地已经有超过五万人了,我们总共挖了六十五个不同大小和规模的聚集区,分布在半径三公里的地层里面,每个聚集区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通道连接,交通和物资转运全部使用传送门。所有的聚集区也都没有通往地面的通路,进出全部使用传送门。主席,您也知道所有的传送门都是我控制的,那还不是想让谁出,就让谁出?”
  王沫霖在建设战备后勤中心的太行山基地之前,就已经反复考虑了工程的保密问题,陆定昊的这个提问正好骚到了他的痒处。
  “而且啊,在战争胜利之前,整个太行山地下基地,是许进不许出的,人进来了就不要出去了,物资进来了也不要出去了,产生的垃圾,废水,生活污物我都用传送门丢到妥善的地方了。除了我,没有一个人可以出去。在没有我的允许下,也没有任何物资可以出去,整个太行山地下基地,就是一个吸收所有信息和物质的黑洞,您说,这怎么还能泄密呢?”
  王沫霖嘻嘻笑了两声,“就算这五万多人里面,混进来了美国人的间谍,那他们也只能认命了,等战争结束,出去了也没什么用了。其他的,不管发生什么,生病了,死人了,我都不会放任何人出去的。再加上还有军情局和8735部队的人帮忙盯着,没问题的。”
  “恩,还是要警惕啊。”陆定昊很满意,随意的嘱咐了一句。
  “放心吧,主席。”王沫霖严肃的敬礼。
  陆定昊一人走在前面,在钢铁构成的巨大森林中前行,有些钢铁之树上已经挂上了果实,有些还是空空的。陆定昊观察了一下,目力能及的范围内,大概有四成的钢铁支架是处于丰收状态的,他转头看着王沫霖提问。
  “我看基本的系统都齐备了,你的准备还要多久?”
  “恩,我这边理想情况是三到五年,因为蛛网系统刚建立,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对美国本土进行细致观察,更新他们详细地图,标记他们的战略目标,比如雷达站,机场,武器库,核弹发射井,军队驻地等信息。有三到五年时间,我就能保证等雨滴发起第一轮攻击时,可以瘫痪美军的系统反抗能力,而且重力电磁炮的准备也需要时间,最好能再给我五年。”
  陆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