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争狂徒-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没有人再去注意那些尸体和废墟,轰鸣着油门的坦克集群们,在喧嚣的电磁风暴中,沉默的冲向了下一个目标。
  而在美利坚的大地上,这样的一幕还在更多地方上演,共和国集结在福建和广东的六个野战军超过四十万人的部队,正在按照总参谋部事先制定的计划,对美利坚的全境进行地面推进和目标深度摧毁。
  他们封锁城市,驶过乡村,炮口中只有敌人的军事目标在数据链路系统中闪闪发光。美国人的战场指挥系统基本被摧毁了。
  在美利坚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上,五角大楼几乎没有考虑过,如何应对这种极端条件下的守土作战。整个美国的在役陆军人数甚至不超过四十万,其中还有至少四分之一驻扎在美国在各地的军事基地中。而共和国首批投入的地面攻击力量,就超过了两千辆主战坦克,四十五万人。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第三十五章 支援
  2014年9月15日,00:52,巴基斯坦,那郎曼迪平原。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一辆涂着灰绿色迷彩的T…90S重型坦克轰鸣着从一座小小的土坡上冲了下来,秋末麦田里金黄的麦穗在坦克的履带下被碾成了散发着金黄色光芒的,细碎的黄金。
  然而,无论是那辆已经呼啸而去的T90S,还是麦田的主人,现在大概都没有心情去在意这些被碾碎的小麦了。在第一辆坦克冲过山丘不到一分钟,更多的轰鸣声传来,一辆辆巨大的T90S陆陆续续越过小山,碾过麦田,在松软的土地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
  而在这些坦克背后的夜空中,飞舞着一群一群小小的亮点,那是印巴双方的攻击机在争夺制空权,不时有小小的细长亮线在空中闪过,那是高速飞行的空空导弹尾焰的火光。这些细线有的在闪过之后会默默的消失,有的会在末端点燃一朵小小的烟花,那是被击中的战斗机爆炸的火光。
  在经过四十年的和平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老冤家,终于再次撩起了袖子,决定来一把生死大战。而率先动手的,是一直认为自己是印度次大陆最强国家的,印度。
  奔驰在巴基斯坦那郎曼迪平原的,是印度第三、第四和第七装甲团混编成的特种坦克旅,全员装备最新型的俄制T90S重型坦克,合计数量超过三百辆。这个专门成立的特混坦克旅,为了印度筹划已久的第四次印巴战争,已经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备战了半个月了。
  用特混坦克旅的美国教官的话说,为了配合美利坚对共和国在台湾海域的行动,为了给共和国可能采取的,武力收复台湾的行动制造障碍,需要印度方面给与配合,在必要的时刻进军巴基斯坦,兵分三路,海陆空齐上,制造一种目的在于再次分裂巴基斯坦的假象,逼迫巴基斯坦自顾不及,向中国求援,把中国拉入印度次大陆这团战争的泥沼中,从而给台湾和美国的亚太战略解围。
  这个方略,从美国人的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站在印度人角度看,几乎没有什么好处。美国人拍着胸脯承诺,他们会保证印度对巴基斯坦战争中的空中优势和海面优势,提供战场信息支持和装备支持,务必要求印度要把巴基斯坦打出屎来。
  然而,即使是这样,印度能得到的东西也不多,他不可能公然侵占巴基斯坦的土地,只能在双方的争议区,克什米尔上下功夫。经过和美国军事顾问的多次商议,印度决定兵分三路,北路以山地师为主要战力,配合空军支持,目的是压缩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的控制范围,也是这场美国人主导的战争中,印度可以拿到的,最实惠的一部分收获。
  中路取道阿姆利则,从位于拉合尔南方的那郎曼迪平原突破,以装甲部队快速突进为主,配合空军强化制空权,目的是给巴基斯坦制造出进军拉合尔的假象,当然了,如果战况顺利,真的阶段性占领拉合尔,印度军方也没什么意见。
  南路以海陆配合为主,联合美国的情报优势,目的是消灭巴基斯坦舰队的有生力量,逼迫其弃海上陆,截断巴基斯坦对外的海路通道,封锁巴基斯坦对外的海运联系。
  从作战计划上来说,与第三次印巴战争不同,这一次印度是铁了心要跟着美国人的东风,把巴基斯坦干趴下,顺便给共和国添添堵。
  再加上美国人也是真心的要帮忙,以便更多的牵制共和国的力量,可以说战争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
  反观巴基斯坦方面,他们对印度军队的调动和兵力分布非常敏感,很早就发现了印度边境出现了大规模的、异常的军事调动。虽然印度用了演习的名义遮掩,但是以印巴一贯的关系来讲,这绝对不会让巴基斯坦放松,于是他们本着有问题找大哥的思路,联系了共和国的军方。
  然而,令巴基斯坦感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共和国军方并没有急的跳脚,也没有配合着在西藏边境调整驻军和增派力量,只是给巴基斯坦拍了一个军事观察员团,神神秘秘的保证,这个军事观察员团,能够解决巴基斯坦面临的一切问题。
  诚实的说,共和国提供的应对方式,让巴基斯坦感到很不适应。这和以往共和国在面对印巴战争时,那种恨不得出兵出人出装备的情况差了很多,让巴基斯坦不禁有些担心,是不是最近自己哪方面又做的不好,让中国人生气了。
  这样的思考毕竟是没有结果的,巴基斯坦最终也接纳了共和国的军事观察员团。并应他们的要求,把他们两人一组的,分配到了印度军方调动最密集,兵力最集中的几个地区,希望这些观察员们,能够像中国军方承诺的一样,在战争中最关键的时刻,提供最关键的帮助。
  巴基斯坦第六军军长乔杜里·舒贾特觉得,现在就是那个最关键的时刻了。
  在他面前地图上,印度人的装甲部队正在长驱直入。因为参考了共和国军事观察员们提供的建议,乔杜里并没有在印巴边境抵抗太久,而是采取阵地抵抗,逐步撤离的方式,把印度人的特混坦克师放到了那郎曼迪平原上。
  这样做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为了阶段性迟滞敌人进攻,乔杜里已经失去了两个步兵团了。依靠步兵和掩体来应对装甲集团进军,从来就是一个把命悬在钢丝上的选择。
  虽然大概四十分钟前,印度人的军队停了一下,看起来有回撤的意思,但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印度人在原地停留了二十分钟后,竟然又再次开始进攻了。而这时乔杜里已经知道了印度人停留的原因:
  共和国把美国所有的海军扔到了纽约上空。
  乔杜里觉得这消息一定吓坏了对面的印度佬,失去了美国人的支持,他们应该没有勇气继续前进了吧。
  然而,乔杜里再次高估了印度人的智商,可能是长期对巴军事优势和面前无比松弛的巴基斯坦防线,让印度人产生了错觉,让印度人以为看到了可以不依靠美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可能。所以他们才冒着没有美国爸爸的风险,继续发动了下一波次的攻击。
  毕竟,在印度人眼里,美国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们一定是可以解决好的,可以等尘埃落定之后转过身来帮帮自己。更何况,印度的军队装备确实被巴基斯坦要先进一些,战斗力也确实比巴基斯坦强一些。可能是共和国人的建议让印度人觉得巴基斯坦的防御力量分外薄弱,可能是印度人自大在信中偷偷作祟,总之,印度人无视了美国人的海军被共和国扔到了纽约上空这么科幻的新闻,继续埋头进行着自己的巴基斯坦攻略。
  而就在乔杜里思考的这几分钟内,印度人的坦克大部队已经将要穿越那郎曼迪平原,突进拉合尔了。
  “刘大校,黄大校,我们需要采取反击行动了,如果再不迎击,我们就要失去拉合尔前线最有利的防线了。”乔杜里等不下去了,他决定,如果共和国的观察员们不能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他就要不管不顾的全线反击了。
  “恩,应该可以了,这些印度人也真敢打,不想想美国人都快被搞死了,他们就不怕我们心情不好了,对他们来上一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特别军事观察团成员刘思怡很轻松的接上了话。
  “估计是骑虎难下吧,仗打了一半,敌人都没怎么抵抗,就要跑,印度人估计也下不来台吧?可能还有一些侥幸心理?”刘思怡的搭档,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大校观察员黄晶摆弄着手里的设备,头也没抬的回了刘思怡的问题。
  “反正他们是要后悔了!”刘思怡笑了笑,对着乔杜里说道:
  “乔军长请放心,我们马上帮你解决问题。”
  乔杜里一脸不信任的模样,这两个人赤条条的穿了一身衣服就过来了,连枪都只带了两把手枪,这样子如何能提供可以扭转战局的关键?今天晚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在这场战争上,可这两个年轻人竟然这么不着调,着实让乔杜里对一贯号称巴基斯坦好大哥的共和国,产生了一丝怨念。
  那边黄晶和刘思怡完全没有考虑乔杜里的心情,他们已经调好了设备,拿起了送话器。
  乔杜里看了一下,貌似是一个无线电台,但是无线电台能管什么用呢?能把印度人的坦克送回老家么?
  “喂,是我,黄晶,代码BJJG…09112,请求利剑系统火力援助,对,对,目标是印度的装甲集群,大概有三百来辆,分布面积在三平方公里左右,恩,地形是平原。”
  “恩,一次齐射应该差不多了,可以用两次么?那太好了,谢谢!时间窗口呢?OK,我知道了,非常感谢!”
  黄晶把手里的送话器放回一个小箱子中,盖上盖子。转过头对着乔杜里,很严肃的说道:
  “乔杜里师长,我们的支援七分钟后到达,请联系你方空军立刻离开交战空域,后撤两百公里。”
  “可是……”乔杜里想再问问清楚。与陆军的样子抵抗不同,巴基斯坦空军,这支一手由共和国带起来的好学生,在战斗风格方面,也部分继承了共和国空军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玩命精神。也得亏了他们的拼命抵抗,才稍微迟滞了一些印度装甲集群的突破速度。
  虽然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拉合尔上空,印巴双方的坠机数已经接近三十架,但是这并没有击毁巴基斯坦空军的信心,乔杜里很希望他们能够在天上给自己争一口气。
  而且,现在撤退的话,虽然乔杜里不太懂空军作战,但是也清楚,先撤退的一方必然会产生更大的损失。
  “乔杜里师长,我没有太多时间解释了,请立刻安排空军撤离,不然发生任何事,我们都不会负责的。”刘思怡严肃的强调了一遍。
  “好的,好的,我这就安排。”乔杜里终于想起了陆军总司令在安全会议上的讲话,对共和国军事观察团的建议,不管看起来有多么荒谬和不合理,一定及时认真的采纳,绝对不能拖延。
  乔杜里带着一点点的委屈,去协调空军的工作了,他很好奇共和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支援。
  巡航导弹么?那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空军的话,就不应该让自己的空军撤出啊,那样不是更不利于争夺制空权?
  等乔杜里安排完空军和陆军的工作回来后,距离黄晶所谓的,支援到来的时间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分钟了。
  乔杜里留意了一下最近的空情,没有发现任何共和国的飞行物,难道自己被晃点了?这下子相当于把那郎曼迪平原的控制权白白的送给了印度人啊!这帮共和国人不会和印度人商量好了,来骗巴基斯坦战败吧?
  转悠着些有的没的念头,乔杜里刚想再确认一下,就感觉到指挥所的地面传来一阵轰鸣。
  乔杜里一下没站住,差点摔倒。他好不容易稳住身子,开始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4年9月15日,01:03,巴基斯坦,那郎曼迪平原上空。
  “到底发生了什么?!!!”
  印度第三飞行联队的队长迪让·加拉瓦远比乔杜里更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一分钟之前,一条条从天而降的亮线突兀的出现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像极了神话传说中婆罗门的惩罚。那些红色的亮线在夜色中份外的耀眼,几乎在一瞬间就灼伤了迪让的视网膜。在这些亮线出现的同时,空中传来了巨大的,此起彼伏的音爆声,那是高速飞行的物体突破音障发出的声音。驾驶着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的迪让对这种声音无比熟悉。
  但是,他对他看到的东西却无比的陌生。
  他眼睁睁的看着飞在他前方两公里处的,他的僚机,在夜色中只剩下引擎发出的微光的僚机,被一条粗大的红线直直的抹了过去,那红线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即使是印度空军里出了名的鹰眼,迪让·加拉瓦自己,也完全没有看清在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只知道,在那些红线出现之前,他的僚机正安静的飞行在自己的前方,在追击巴基斯坦空军突然撤出交战空域的战机,而在那些红线出现之后,他的僚机就从空中消失了。连个烟花都没有留下来。
  在重达一百吨,秒速八公里的金属实弹面前,一架幻影…2000,几乎相当于不存在。
  然而,迪让·加拉瓦并不懂得这些,他的目光自然而然的顺着那些红线看向了地面,于是更让他惊恐的事情发生了,他看见刚刚还耀武扬威的,地面部队的装甲集群已经淹没在了一片大大小小的爆炸火光中,他甚至在火光中,看到了有T90S那将近五十吨的车身被气浪掀到了空中,仿佛构成车身的钢铁,都被悄悄的换成了纸片。
  由于声音和光传播的不同步,迪让在看到了那些红线连接地面的闪光过后一会,才听到了巨大的轰鸣声,那轰鸣声甚至震的他的飞机都在颤抖。
  “地面部队……完了?”迪让已经被无法接受的事实吓破了胆子,他把飞机倾斜了一下,方便自己取得更好的视野。
  于是他在火光和爆炸声中,看到了一些侥幸躲过刚刚那些红线的坦克。他们正七零八落的停在原地,好像被刚刚的爆炸吓懵了。
  还好还好,还有些战车在,迪让这么安慰着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