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争狂徒-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好像他,从未存在。
  “再见了,我的家园,我的故乡,我的祖国。”
  在陆定昊的视野中,海风中的纽约湾湖畔,再也看不到那个年轻人的影子。
  在宏维度的世界中,已经收缩了所有触角的,名为王沫霖的存在概念,在一瞬间爆发出了所有的能量,冲入了悬浮在纽约湾上空的那个透明的水晶球。
  所有平行世界中,所有名为王沫霖的存在,在这一刻化万为一,化为一个浑身赤裸的男孩,紧闭着眼,抱紧了膝,把那个闪耀着微光的水晶球轻轻的拢在了怀里。
  就好像回到了母亲的肚子里,温暖,安详。
  “愿山河永固,国泰民安。”
  这是那个男人,最后的意识。
  2014年9月16日,00:26,纽约湾。
  一个人站在纽约湾湖畔的陆定昊,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我为什么哭了?
  我为什么如此悲伤?
  就好像失去了最最重要,最最宝贵的东西?
  陆定昊定了定心神,一定是老了,连自己为什么哭泣,都已经找不到原因。
  他知道,距离共和国登上最后的王座,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了。
  还有很多事,需要自己来做。
  不能再在这里伤春悲秋了。
  国家主席陆定昊转过身,走向了远处的吉普车。
  一个人走在海风中的陆定昊,突然觉得有些孤独。
  就好像,有一个一直陪伴着自己的人,不见了。
  那个人的名字,叫什么来着?
  


第四十二章 深海
  2014年9月16日,03:45,太平洋某海域,水下四百米。
  距离融合结束还有21小时41分钟。
  在几乎没有光线的深海,一艘流线型的钢铁巨兽,正安静的划过水底,总长170米,排水量超过一万八千吨的美利坚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内华达号,正在执行它的第一百二十四次战略巡航任务。
  艇长安德鲁·布鲁曼很喜欢自己的座驾,作为在内华达州出生的男人,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让他可以来到这艘以他的家乡为名的,美利坚现役最大的,海底巨兽身上。
  现在是纽约时间下午两点四十五分,正是午睡的好时节,刚刚完成全艇巡逻的布鲁曼,正在享受自己难得的独处时间。
  作为艇上唯一一个享有独立休息室的军官,布鲁曼对自己位于内华达号第三通道的,这间仅有七平米的休息室,相当的满意。
  内华达号的例行战略威慑巡逻路线,是在接近北极圈的北太平洋区域,顺着洋流从北向南,在距离亚洲大陆架大概一千公里的地方,顺次而下,艇上装载的24枚D…5三叉戟II型战略导弹,每枚导弹同时携带了8个MK…4分导弹头,单个当量为十万吨TNT。
  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就能知道,就在距离布鲁曼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有192枚,总当量1920万吨TNT的毁灭性武器。
  而布鲁曼,这个只有三十九岁的大校,具有在危机时刻不经国会同意、总统批准,直接按动核按钮的权力。
  要知道,七十年前,美国人在日本头上丢下的那两个小可爱,当量仅仅只有1。25万吨。
  换句话说,布鲁曼手上的力量,可以摧毁小半个日本。
  战略核潜艇,是美利坚在冷战时期,贯彻的互相摧毁理念在军事工业上的集大成之作。
  然而,布鲁曼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是没有机会按下那个按钮了。
  自从冷战结束,敢于和美利坚对抗的势力就已经不存在了,俄罗斯已经变成了破家烂户的小流氓,共和国还是个拼命攒钱的小地主,虽然这次航行任务出发前,台海局势比较紧张,但是布鲁曼并不认为共和国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困境的能力。
  他们,还是太弱了。
  担负着巨大责任的布鲁曼,决定犒劳一下自己,休息一下。他的水兵们都知道他有午睡的习惯,航行在四百米深的深海,安静的像个黑洞的内华达号,也没有什么需要他操心的东西。
  所以,安静的睡个午觉,等三周后,回到地面上,再好好的犒劳自己好了。
  带着这样的思绪,布鲁曼进入了梦乡。
  然而,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往往就在人们的不经意之间。
  布鲁曼是被一阵巨大的晃动惊醒的,他甚至在警报响起之前,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是海水变温层!
  这种隐藏在海面下的,局部区域温度突然降低,洋流流速和方向急剧转变的海水暗礁,一直是潜艇们最担心遇到的问题。它们就像是树立在海水中的透明悬崖,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经过其中的潜艇产生巨大的横向压力。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艇毁人亡。
  但问题是,布鲁曼在这条航线上走了七次了,内华达好在这条航线上走了一百多次了,总共也才遇上了两次变温层。
  布鲁曼觉得自己一定是遭到了上帝的惩罚。
  不过布鲁曼对自己的船有信心,这是美利坚军事科技的结晶,虽然不像老毛子那样,使用分层分段的双层壳体保持结构强度,但是特别研制的潜艇钢和结构组件,绝对能够保证内华达号的安全。
  “驾驶舱,报告情况。”布鲁曼按动了舱壁上的紧急通话按钮。
  红色的警报灯在房间中闪烁了起来。
  布鲁曼知道,这种灯分布在全艇所有的有人区,会根据不同情况,发出不同色度和转动速度的示警灯光,提示艇员们有情况出现。
  为了防止被敌人声呐发现的可能,潜艇上装备的报警装置,都是无声的,据专家们说,这种设计还有一种功能,能够降低水兵们的慌乱感。
  但布鲁曼认为,这些在静谧中安静旋转的红色灯光,在深海四百米的闭塞环境下,反而更让人毛骨悚然。
  “遭遇了一个变温层,一切正常。”
  驾驶室的汇报很快返了回来,那是大副加西亚·凯恩斯的声音。
  布鲁曼决定过去看看,这种情况下,他肯定是睡不着了,必须再次进行一次全艇安全巡查。
  “嘎吱——”
  刚刚走出舱门的布鲁曼,被又一次巨大的金属形变声震倒在地。
  出事了!
  这是布鲁曼的第一个反应,舱壁上的红色灯光闪的更频繁了。
  布鲁曼只是微微一瞟,就发现那是全体就位,一级危险情况的转动频率。
  他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冲进了驾驶舱,一路上都能听到微微的金属呻吟声。
  一定是出事了。
  “长官,是连续两个变温层,7号导弹发射井减压盖受损,尾部壳体检测到微小形变。”大副加西亚凯恩斯仍然比较镇定。
  “水密门怎么样了?井内有没有进水?”布鲁曼直接问了最关键的问题,如果这次连续两个变温层的横向压力导致潜艇某个导弹发射井的水密门和减压盖同时受损,那意味着海水很有可能会进入对应的发射井。
  虽然现在的三叉戟已经装备了固态燃料导弹,不会像1981年苏联潜艇那样,因为导弹的有毒液体燃料泄露,差点艇毁人亡。但是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也是需要中断任务,立刻返航的。
  一枚装了八个十万吨当量核弹头的导弹,被泡在四百米深的海水中,只要有一点点差错,布鲁曼就可以考虑在军事监狱中度过下半生了。
  “武器室,情况怎么样了?”布鲁曼抓起了通话器。
  “不太好,这边能检测到气压下降,估计有海水进井了。”
  “船长,声纳室听到了密集气泡的声音,在我们艇的上方大概5米处。
  “那是七号导弹井泄漏的气泡,这次麻烦大了。”
  布鲁曼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声,对着操舵员喊了一句,“准备上浮,定深150米,定时十五分钟。”
  内华达号巨大的身形微微一颤,带着艇身中部不断上浮的气泡,艇身两侧的减压孔喷出了一阵急流,那是高压气体在用最大的功率挤出舷侧浮力室的海水。
  内华达号像一个倾斜的雪茄一样,开始由慢到快的上浮。
  “各舱室,报告损失情况!”布鲁曼进入了一个美利坚海军最优秀艇长的状态,这种隐藏在洋流中的,连续变温层的堆叠,非常罕见,但是对潜艇的影响显而易见,他必须确认其他的地方没有出现异常。
  听着各舱室陆陆续续的回复,布鲁曼感觉着刚刚潜艇剧烈的运动变得平息,知道潜艇已经基本到达了预定深度。
  “导弹室,报告情况!”布鲁曼知道,现在7号导弹井是彻底废了,虽然各个导弹发射井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他仍然需要再次确认一遍。
  “7号井进水83%,我们已经切断了能源供应,关掉了发射保险,根据操作流程,与7号井毗邻的发射井,也已经进入安全戒备状态。”
  布鲁曼知道,这一下子,内华达号的24枚三叉戟,一次性废了九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任务,而且,因为出了这种意料外的状况,布鲁曼已经在考虑直接回航了。
  “驾驶舱,发现6号,8号发射井进水!怀疑发射井纵膈有应力裂痕!”
  听着导弹室最新的报告,布鲁曼心里一惊,他不知道这个可能的的纵向裂痕,是因为连续变温层引起的,还是因为刚刚的快速上浮引起的。
  但是,无论如何,布鲁曼都不打算在深水区呆着了,在艇壳受损的情况下,不管是呆在四百米还是一百五十米深的海底,几乎等于自杀。
  “紧急上浮,一分钟后开始。”布鲁曼下了新命令。
  “准备投放光电浮标,到达安全深度后,向基地发送E级预案请求。”
  布鲁曼觉得,是时候回家了。
  2014年9月16日,04:03,太行山下,共和国第一作战指挥部。
  距离融合结束还有21小时23分钟。
  红色的警报灯和刺耳的警报声,头一次在这个安静了数年的岩石大厅中,响了起来。
  蛛网系统操作员刘大伟,几乎是用最大的嗓门在喊:
  “北太平洋NW39805112区域发现美军俄亥俄级核潜艇光电浮标!一级警报!一级警报!”
  浮在空中的大屏幕立刻把从对应蛛网节点传来的图像映在了所有人的头顶,一个被放大了三百倍的,写着US。NAVY字样的蓝色筒状物,正在深蓝色的洋面上随波漂浮。
  “什么时候发现的?回放录像!”现场指挥郑立春的汗都出来了。
  美利坚处于战略巡航状态的12艘战略核潜艇,有8艘都已经在共和国的监控之下,他们在上浮之前就已经被利剑系统直接摧毁了。剩下的四艘没有来得及窃听的核潜艇,最近的上浮并进行信息交换的时间,应该在15天之后啊,为什么现在突然会有一艘潜艇上浮!
  空中的视频已经进入回放状态,能很清楚的看到那个光电浮标浮上水面的全过程,距离蛛网系统发现它,不到两分钟。
  “距离那里最近的利剑系统在哪?”郑立春已经从空中的图像上看到了水下巨大的阴影,这违背了美国战略核潜艇正常上浮并交换信息的操作流程。
  “是紧急上浮,那艘潜艇估计在水下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上浮到安全海域。”站在郑立春身后的参谋团队中,有人说了一句。
  “最近的利剑出口距离上浮地点37公里,但是利剑系统发射前的预热和通路检查需要十分钟,我们最快在十二分钟后,可以攻击这艘核潜艇。”
  画面上的海面上正在翻出大量白色的泡沫,美利坚最后的核武器防线,正在北大西洋的寒风中,露出自己的峥嵘。
  “郑部长,根据它的上浮位置和时间来看,应该是内华达号,舰长安德鲁·布鲁曼,军方有名的鹰派。”参谋报上了最新的信息。
  “鹰派……那更危险了!有没有可能对那块区域实行定向电子干扰?”
  “现在我们失去了对传送门的控制,那片区域并没有设置可以投放电磁波的蛛网节点。”
  “我们的反舰导弹呢?”
  “潜艇目标太小,而且雷达回声太弱,反舰导弹很难做末端制导。”
  “用蛛网系统做引导行不行?”
  “我们没有对反舰导弹进行蛛网系统的导航改装。”
  “飞机呢?”
  “飞过去的时间已经够利剑系统攻击两次了。”
  郑立春在原地团团走了两圈,陆定昊主席从指挥室房间一侧,王沫霖事先留好的传送门中走了出来。
  “现在什么进展?”陆定昊是被叫回来的,他已经在路上知道了基本的情况。
  一艘美国人意外上浮的核威慑潜艇,惊动了共和国所有的知情人。
  2014年9月16日,04:07,北太平洋,内华达号核潜艇。
  距离融合结束还有21小时19分钟。
  “保持艇身稳定,导弹井开始导流排水,联系安纳斯基地,告诉他们我们的情况,请求返航和水面舰艇护航,去几个人检查一下后侧壳体。”布鲁曼正在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
  只要内华达号浮上了水面,他最大的担心就不存在了。
  有太平洋舰队在,就算他距离俄罗斯的领海更近,相信那帮毛子也不会冒着世界大战的风险,试图俘虏美国现役的,最先进的战略威慑核潜艇的。
  “艇长,艇长……”通讯员卡斯特有些慌乱的声音在布鲁曼身后响了起来。
  “怎么了,安纳斯基地联系上了么?”布鲁曼顺口问了一句。
  “我们和所有的军事基地都失联了……”卡斯特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刚刚发现自己的小弟弟不见了。
  “什么?!”布鲁曼的身子腾的一震,语气了带上了一丝急迫。
  “百滩,横须贺,佐世保,镇海,岩国,珍珠港,安那斯,我试了通讯列表里所有的基地,都没有回音!”卡斯特已经快哭出来了。
  “转到SEC频道,看看有没有卫星信息。”
  身为一个掌握着核按钮的艇长,布鲁曼的直觉在隐隐的向他示警。
  这种状况,不正常。
  “SEC没有回复,卫星信号失联,所有的军方频道都静默了!”卡斯特的声音已经出现了微微的颤抖。
  能在战略核威慑潜艇上服役的水兵,没有一个傻子。
  在无线电波的世界里,正在焦急的搜索着所有频率,主动发出呼叫信息的内华达号,就好像一个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吼叫的旅人,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回声。
  那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