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杀了林彪-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也是叶群最愉快的时期。
  夏末秋初的一天,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十万人大会,批判陆定一和严慰冰。和陆、严夫妇有仇的叶群一听这个消息,兴奋极了。无论如何她要参加这个批判大会,为了解她多年积压的心头之气。所谓“多年积压”,是有一段故事的。
  从六零年三月起,叶群和林彪就不断收到匿名信。信的内容,先是谴责叶群虐待林彪前妻生的孩子,后来就说叶群有作风问题。所谓虐待孩子,无中生有,不要说了。作风问题呢?也是扑风捉影。
  确切地说,那是一次不成功的恋爱。一九三五年,叶群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初中部分学习,思想倾向左派。当时的青年团书记是高中部的一个身材魁梧的学生,叫豪。豆蔻年华的叶群已经粗知世事,对豪充满着敬佩。“一二九”运动以后,叶群和豪接触比较多。有时他们放学后会一起散步回家。那是一条僻静的小道,路边瓦砾间生长的野花,在大都市的角落里自得其乐。路上,他们谈笑风生,说话总是那么十分投机。叶群对豪的热情与日俱增。豪从叶群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那种热情看见了爱慕。
  三六年春天,豪满怀信心地向叶群(那时叶群叫叶宜敬)写了求爱信。
  可是叶群的回答出乎豪的预料。叶群告诉她:“我还太年轻,暂时不谈这事。”
  豪的自尊心被损伤了。他迅速结束了在师大的学习,考入清华,与叶群断绝了关系。
  叶群考上了天津师范学院附中,在大学部读书。这时的叶群已经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了。她那发育丰满的的身体,热情活泼的个性,加上当时反封建传统给妇女带来的思想解放,组成了叶群消耗不尽的生活热情。她功课好,为人机灵,善于应酬,成为师生熟知的人物。她的最大的特点是虚荣。五四以后,女人纷纷反对“夫人”之路,以拒绝作高官军阀的太太为荣,自由恋爱成为时尚。和名牌大学的学生恋爱,更是新女性最向往的浪漫。叶群有时在班上散布自己有个很好的男朋友,在清华读书,如何新派,如何优秀……
  恰好豪的姐姐也在这个班读书。听到叶群的话很生气,她找到叶群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以前你拒绝我弟弟,害得他要死要活;现在你又背地里说爱他。这样多不好,如果你有意,就和我弟弟当面说去。当众这样说,不是太虚荣了吗!”
  两个人谈崩了,就在学校里吵起来。
  豪的姐姐告诉弟弟:叶群这个人很不实在,以后不要理她。
  这次恋爱就象一出戏中间的过场一样过去了。
  一九三七年以后,他们就没有任何通讯,断绝了。
  无巧不成书。有一次叶群看电影,突然发现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面目非常象豪。她叫吴法宪去问了,一点都不错,那个男子就是当年曾经向她求爱的男子。叶群心里倏然一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早已象标本似的封存起来的树叶神话般的恢复了绿色生命。
  最初的交往动机是很实际的。因为当时有人怀疑叶群的党籍有问题,正需要一个人作证。叶群和豪联系上后,明确地表示希望豪能为她写一个入党证明。豪爽快地答应了。他正希望得到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靠山。
  他们谈到了那段生活,叶群对青春往事记忆犹新。封存太久的老酒叫人一闻就醉。他们都还记得路边的瓦砾和瓦砾间美丽的小花,也记得街头小摊上的豆腐花和糖葫芦,还有那些关于西方爱情小说的讨论。感情的积雪无视年龄的揶揄,在灿烂的往事中融化着。孤独寂寞的家庭生活和紧张残酷的政治决斗,使叶群感到无聊和疲劳,她的心神很少休息,更难得的是这种美好的休息。权力带来的满足并不是全面的,有时反而更加衬托出人生的缺憾。在与豪的交谈中,叶群得到了短暂的但是幸福的精神侵略,虽然那不是自由的,但却是来自人性本身的自然表达。她多么渴望爱情,渴望简单而正常的人间生活!
  豪的心情好象没有叶群那样激动。历史的镜头过于稀疏,看起来不象电影倒象幻灯。在每一个图片展现的缝隙里,他都能看见权力的背景。那个背景太冷峻了。他虽然希望和叶群接触,交谈中也不乏温馨的回顾,但是他害怕那个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林彪。在生命与爱情的权衡中,尽管他偏袒爱情,但是故意添加的砝码仍然不能平衡生命的天平。他时而跃跃欲试,时而望风而逃。豪被现实的危险和历史的温情弄得东张西望、忐忑不安。
  叶群约豪夫妇去毛家湾去毛家湾看电影。那天放的是苏联电影《珐吉玛》---一个动人的俄罗斯故事片。放映中间,叶群以有电话找豪为名,把豪召到她的客厅里。叶群眉眼垂着,一副心事颇重的样子。
  她凝视着豪,以叹息的语调说:“我心里,也老是觉得对不起人。那时还是小姑娘呢,不懂事啊。没想到那么一句话会对人有那么重的伤害。”
  豪壮着胆子说:“这些年了,我经常想起过去。”
  叶群突然显得羞涩起来,象个青春少女,嘟囔着嘴说:“怎么不是?老象欠了别人什么似的。可是话说回来呢,知道你在延安结婚的消息,我还难受了好一阵子呢。你也真是,一句话就跑得不见影了。”
  豪没头没脑地说:“咳,想不到今天又见面了。”
  “那时你帮助我走上了革命道路,很感激你啊。”叶群好象急于摆平地位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努力拒绝心理上的波动。她把手放在脑后,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身子在沙发里胡乱晃动了几下。
  豪说:“我们那时多么年轻!”
  叶群好象不甘心就那样从难得的情绪中走出来。她改变姿势,双手交叉在胸前,晃了晃头和脖颈,然后忧郁地说:“初始的东西总是记忆深刻,难以忘记。很宝贵的呀。你那时是不是写了一封信?”
  豪说:“那时,我们一起下乡宣传回来,就写了那封信,真是年轻不懂事。”
  “不,不,你那时已经很成熟了,是我的老大哥。大姐那个人也是,实际上帮了倒忙。我那时一个女孩子,当然有些虚荣爱面子,大姐硬要明确关系,反而弄僵了…”
  “都是命运的安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豪心不在焉地说。
  “其实命运对人也就是那么回事。各人的日子,各人知道。早知道如此,开始也不敢呀!现在得处处谨慎,什么都顾全大局。真夫妻也罢,名义夫妻也罢,人很快就老了。我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我们忠于毛主席,政治上没有挑剔的…”
  叶群虽然企图摆脱地位给她带来的情绪困境,可是政治压力还是不断地干扰她的表达。她的话很多,好象是在表白,又好象是在道歉;有些是对生活的抱怨,又有某些炫耀;她不断地在召唤什么,但又努力在拒绝她召唤的东西。有些句子,显得复杂而嗳昧,把豪弄得摸不着头脑。告别的时候,豪紧紧握着叶群的手。
  叶群允许那种表达非平常感情的握手。她说:“回去就说接了一个机关的电话。”
  根据半生不熟的理性分析和扑朔迷离的感情判断,豪在分手的霎那,情不自禁地吻了叶群的左腮。
  叶群只允许那种幸福停留了一秒钟,就把豪推开了。
  她向后退了一步,说:“不行。”
  豪回到家里,仍然很不安,好象有所得,也好象有所失。幸福和恐惧同时占据着他的心。他一会儿品尝冒险带来的刺激,一会儿忍受危险降临时的折磨。他后悔,又觉得不够。
  电话铃声。是叶群的声音:“没有什么吧?”
  豪说:“没有什么。”
  叶群:“你今天怎么这样?”
  豪说:“生我气了?”
  叶群:“没有,豪,真的一点也没有。”
  豪知道了,于是放出豪言壮语:“照我的心里,还要作得多些呢!”
  叶群也失去了自制力,放肆地说:“你还想到干什么?”
  “把过去欠的都补上!”
  叶群久久没有说话。
  豪等待着。
  叶群在放下电话机前说:“休息吧。注意身体。”
  这可能就是别人议论的叶群的“作风问题”。
  如果是政治利害的冲突,还是个人恩怨的报复,用翻腾私事,写匿名信,弄得人家家庭不安,实在是很无聊的。无论严慰冰别的方面多么好,但在这点上实在做得没有必要。她就是恋爱过,就不是处女,又怎么样呢?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为什么如此在乎处女不处女?这种事正反映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封建妇女政策和贞节观念。
  一封封的匿名信,把林彪一家惹火了。
  无论搬到哪里,匿名信接踵而至。
  可他们苦于找不到是谁写的。
  事实比小说加的刻意编造还要偶然。有一次,陆定一的太太严慰冰女士在王府井买东西时,被小偷扒走了钱包。商店的经理知道严慰冰是陆定一的妻子,就告诉她:对面九十八号是出国人员门市部---那里的货物都是供应高干的。她可以在那里买到需要的东西。
  得了服务员的指点,严慰冰匆匆离开。
  因为走得太急,进门时,不巧正碰在叶群身上。
  “对不起。”高度近视的严慰冰向叶群道歉。
  “哼!”叶群摆出蔑视对方的样子。
  这本来是生活中不足挂齿的事情。人家道歉了,就算是周到了。叶群应当说“没什么”,或者“不要紧”。最多不吭声就是了。不应当横眉竖眼失去风度。可是正如本书前边所提到的,这个社会的贵族大都是土贵族,他们不懂得真正的贵族是平民精神的精华,贵族的风度在于责任,牺牲才是最高的尊严,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趾高气扬,乃小人乍富、挺腰腆肚者之举也。
  无独有偶,另一位当事人也缺乏涵养,居然以牙还牙地干上了。
  严慰冰说:“也没碰怎么样吧。”
  “碰了人还这样。”叶群气愤地说:“什么了不起!”
  “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严慰冰也不示弱。
  “摆什么臭架子!”叶群一出口,就叫人想起小市民的习气。
  “有什么可显摆的。谁还不知道谁的?”严慰冰话里有话地顶上去。
  两个人居然在那里对骂起来。
  严慰冰在这种战斗中能力不行,被叶群占了上风。叶群是个精力充沛的女人,家庭的繁忙和夫妻生活的不正常把她压抑坏了,一有机会就把各种情绪发泄出来。文弱的陆太太敌不过她。但是,严慰冰也不甘心屈辱。她事后去了总政治部,找叶群的上级反映问题,让组织教育教育叶群。
  那位接待陆太太的人,偏偏听不懂严慰冰的上海话,严慰冰也听不懂那人的江西话。两个人只好用笔谈。一句一句地写在纸上,说明这个官司的过程和内容,接待记录也就等于报告。事后,这个江西人拿着记录去找林彪反映问题。
  林彪指着那份接待记录,批评叶群:“古人说,妻贤夫祸少。你在外边惹的好事,人家告到这里来了。”
  叶群兀自不知就里,问是什么事情。林彪一边说,一边将记录推给叶群。
  叶群一看字迹,突然大叫一声:“啊,匿名信,原来是她写的!”
  林彪也觉得这记录上的字体很面熟,只是不知那里见过。经叶群这样提醒,林彪也停止了批评。两口子找出过去收到的那些匿名信看了,字迹相同,一点不差。果然是她。
  叶群和林彪意外地发现了匿名信的作者,就象一只狼突然看见小羊就在嘴边似的。林彪对非常愤怒。高干之间原来这样!在不久以后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林彪看见陆定一,怒发冲冠地质问道:“你和老婆勾结,用写匿名信的办法,长期诬蔑叶群同志和我一家。目的是什么?讲清楚!”
  “严慰冰写匿名信,我不知道。她既没跟我商量过,也没给我看过。”陆定一说。
  “你老婆干的事情,你会不知道?”林彪不客气地说。
  “男人不知道自己老婆的事情,不是很多吗?”陆定一揶揄道。
  “我,我恨不得枪毙了你!”林彪的武士精神暴露出来。
  陆定一冷笑着走开了。
  据说,林彪还专门向党中央写过信,证明叶群是处女。
  “今天,我遇到了叫人高兴的事--严慰冰被批斗。”叶群在那天的日记上写道。
  她为此感到幸福,老天为她报仇了。严慰冰居然也有这一天。她想:托毛泽东的福,在打倒刘少奇司令部的运动中,陆定一作为中宣部的阎王被打倒,他们倒霉了。这一回你严慰冰掉到革命派手里了。即使不能怎么着你,至少可以先看看你阶下囚的样子。痛快的很啊,解了我心头之恨,报了我一箭之仇……
  叶群一定要去看看她的敌人怎样受苦,怎样现眼,以解心头之恨。但她不能公开以林办主任叶群的身分去,那样影响不好。为了不暴露身分,叶群必须化装。
  不暴露身分,进不去;暴露了身分,又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贵族都会显示身分。可以想象,一个喜欢并坐惯汽车的人怎会安步当车!
  叶群叫喊:“你们找傅崇碧去。”
  秘书何一伟提醒叶群:“这样不好吧。”
  叶群说:“我要进去,一定要进去。找你们的头头去,快点。”
  真是一出滑稽剧。首都驻军司令听说有个普通妇女自称叶群,非要进去看批判会不可,不大相信。他觉得不可能,以为那妇女不过是个自以为高贵的神经病人,同类事情并不少见。他没有及时答复。后来,值勤军官送来证明,说那个妇女真的就是林彪的夫人,驻军司令才大吃一惊,立即命令部下放行,并且前往现场陪同叶群参观。
  叶群坐在看台上,看陆定一象霜打的草一样低头受罪。她那颗小人之心啊,被报复的欲望熨平了。叶群感到非常舒服,非常惬意。她不断地将头发拢上去,有意显示浅薄的胜利者的得意。
  回家时林彪问她:“怎么样?”
  叶群兴高采烈地说:“看见她男人了,可惜没看见她,严慰冰。”
  林彪嘿嘿一笑,用好象圣经上的句子说:“怀恨的人,恨必反报于她。 
第十一章 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