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吉思汗私秘生活全记录-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驴”刑杀害了。    
    这位蒙古的大汗俺巴孩宁死不屈,在临死前派人向自己的儿子与族人传话道:“我是蒙古万民的大汗,竟因为送自己的女儿出嫁,被塔塔儿人擒拿。今后,你们要以我为诫!你们就是把自己的五个手指甲磨掉,十个手指头都磨坏了,也要给我报仇啊!”    
    俺巴孩死后,合不勒汗的儿子忽图剌继位为蒙古大汗,此人骁勇无比,声音宏亮,一顿饭可以吃一只五十斤重的整羊!    
    为了替俺巴孩汗报仇,他领着蒙古人与塔塔儿大战了十三次,又进兵金国,虽然没有为俺巴孩汗报仇血恨,也使蒙古人在战争中得到锻炼。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就是在忽图剌汗的帐下,在与金人、塔塔儿人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从而被蒙古人称为“把阿秃儿”——勇士的。    
    忽图剌汗死后,也速该又被塔塔儿人毒害而死,蒙古各部落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此后,金国便采取挑拨煽动,分化瓦解,以夷制夷等手段,常常是拉一部,打一部,再辅之以武力征服相配合。    
    等到成吉思汗刚刚崛起之时,虽然他没有忘记与金朝的杀父、害祖之仇,并对其多年来欺凌蒙古人的行为表示痛恨,可是,为了减少敌手,发展势力,不得不委曲求全,保持对金的臣属关系,甚至主动出兵协助金军来攻打塔塔儿部。    
    在这一点上,充分显示出成吉思汗作为政治家的头脑,由于这项聪明的策略,使自己一举两得:一是借助金朝的势力,打击和削弱了最危险的仇敌塔塔儿部;二是获得了金朝皇帝封授的“札忽惕兀里”的官号。    
    这样一来,成吉思汗就抬高了自己的身价,树立了威信,还可以利用金朝命官的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草原上合理合法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谁也奈何不了他!    
    因此,在以后的十余年中,成吉思汗总是故作姿态地年年向金朝进贡,表现出一副臣服的谦逊态度,同时又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刺探金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情报。    
    早在统一蒙古草原之前,成吉思汗在王汗部里就曾结识过一位金国派来的使者,他名叫耶律阿海。通过调查得知,成吉思汗认识的这位原是契丹人的金国使臣,他的祖父曾做过桓州府尹,父亲是尚书奏事官。    
    作为契丹(即辽国)的遗民,他对灭亡辽国的金朝有着一种本能的仇恨,所以他身为金国的使臣,内心里并不忠于金国的皇帝。经过分析,成吉思汗觉得此人可以利用,便主动去找这位耶律阿海使臣,二人一见面,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耶律阿海十分佩服地说道:“对你胸怀高远的志向,宽宏大量的为人,重义重节的品质,我早有耳闻,也早已心向往之,只是无缘见面,今天能促膝谈心,我觉得十分荣幸了!”    
    于是,耶律阿海便敞开心扉,向成吉思汗详细介绍了金国内部的情况,诸如皇帝的昏庸,朝廷中的明争暗斗,各族军队之间的矛盾,军事部署漏洞百出,将帅沉迷酒色、不治边防等,他都介绍得详细、全面。后来,成吉思汗向他问道:“你怎么知道有朝一日我要攻打金朝呢?”    
    耶律阿海说道:“中原人有两句名诗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呀!”    
    两人一阵会心地大笑之后,他又道:“不仅我能预计到你在将来必然要攻打金朝,而且能估计到西夏、金国,连宋朝,都将灭亡在你的手里!”    
    成吉思汗十分激动地说道:“可惜我现在连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也没有统一哩!至于你谈的那些,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了!”    
    “不!那只是时间问题。”说到此,耶律阿海又压低声音,附在成吉思汗的耳上,小声说:“我可以断定:金国之亡,指日可待!如果你将来领兵攻打金国时,只要事前给我一个信息,我情愿为你做内应,并替你提供金国各方面的情况。”    
    成吉思汗兴奋不已,二人分手前,耶律阿海亲手绘制了一份金国的地形图,并把金国的军事部署与重要城镇等交待得一清二楚。成吉思汗根据这一原则,大量接纳那些反金的有识之士。    
    成吉思汗对契丹人的招降纳叛特别成功,因为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被金朝所灭,幸存下来的契丹人受到金国残酷的民族压迫,吃尽了亡国奴的苦头。    
    所以成吉思汗便利用各种渠道,策动契丹人叛离金国,投靠蒙古。    
    有一次,成吉思汗从来降的契丹人口中,听说有一位移拉捏儿,他是汉化了的契丹人。    
    他家居灞州(今河北省霸县),熟知中都及周围,特别是关塞形势,是个难得的人才。    
    由于移拉捏儿遭到金章宗佞臣惟襄纯的迫害,妻子不愿受辱,跳楼而死,他自己也差一点被杀,如今正称病在家,闭门不出。移拉捏儿直到金章宗生病、完颜永济接位前,他一直深居简出、不问政事。成吉思汗得知此事之后,多次派人去金国私见移拉捏儿,他一再推说自己生病,谢绝了邀请,没去蒙古。


第六部分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后来,成吉思汗听说金章宗生病,便派遣札八儿,以使者的身份去看望,并带去了丰厚的礼品,向章宗说:“听说大王龙体欠安,我们大汗派我送来这些礼物,来慰问大王。”    
    金章宗听了,十分高兴,便说道:“你们蒙古人远在塞北,很少机会到中原地区来,这次不要急着回去,可以到各处走走,玩玩,观赏我们大金国的美好河山。”于是,札八儿便以国宾的身份在金国住了下来,他借着游历金国山川河道的机会,把沿途所经过的道路、山川、险隘等军事部署与地形、地势情况全都记录下来。    
    在这同时,札八儿又悄悄打听移拉捏儿的情况,找机会想亲自拜访这位有识之士。    
    其实,这位札八儿本是成吉思汗的情报队长,一直担任蒙古的“特工人员”,是长期跟随成吉思汗的亲信。    
    这个札八儿聪明能干、足智多谋,来到金国几天之后,他按照成吉思汗的指示,慢慢找到了耶律阿海,得知了移拉捏儿的住处。    
    一日,天上下着濛濛的细雨,札八儿找了一块破羊皮顶在头上,悄悄地去了移拉捏儿的住地,上前敲了好长时间的门,终于开门了。可是,看门人不耐烦地问道:“你老是敲门,干什么呀?”    
    “我是来看望移拉捏儿的,请你——”    
    未等札八儿说完,那看门的人便“咣”的一声关上了大门,回去了。以后,再敲门,也没有用,札八儿只得回到住处,心里说道:“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我要多去几趟,总会能见到他的!”    
    于是,札八儿连续几天去移拉捏儿的门前转悠,有一次,见那看门人出来倒粪便,他便闪身进了大门。    
    走到院子里,札八儿见到一个中年人蹲在一棵很大的树下面,两眼瞅着面前的一摊砂子在发愣哩!    
    他悄悄地走过去,站在那人的背后,向那一摊砂子仔细一看,只见砂地上星罗棋布地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子。起先,札八儿还以为这人是在研究棋谱哩!    
    后来,他忽然看到这人一边移动石子,一边用箭头标示大小石子的方位与路线,渐渐地看出了一些门道,突然脑子一亮,才悟出这人是在一幅地图前,制定和完善一套作战方案哩!    
    再细看那石子的方向、位置,札八儿立刻断定此人正在演习蒙古与金国发生战争的一个场面。于是,札八儿认定这人该是自己要找的移拉捏儿了,他便轻声地“咳”了一声,那人立刻回过头来,吃惊地瞪大眼看着他,问道:“你是谁?”    
    “我是特来拜望阁下的。”    
    “你到底是什么人?”移拉捏儿一边问,一边忙用脚把那砂地踏平,石子儿踏得乱七八糟。    
    札八儿只得如实相告道:“我是成吉思汗派来的使者,专此前来看望阁下,请你不要见怪……”    
    移拉捏儿急忙打断他的问候,推辞说:“我与你们大汗既无交情,也不认识,请你走吧!”    
    说完,便转身要走,札八儿三脚两步抢到他的前面,十分恭敬地对他说:“我们大汗非常同情你的遭遇,又十分仰慕你的才干,很想让你……”    
    “别说了,你快些去罢,我是一个无用的人!”    
    说完了这话,移拉捏儿又转身走了,像是躲避瘟疫一般,匆匆离去。札八儿哪肯放过机会,便又追上去,说道:“我们大汗十分同情你们契丹人,他与耶律阿海是好朋友,我到这里来就是经他的指点,请你不要多心。”    
    这时,移拉捏儿突然停下了脚步,问道:“你已见过耶律阿海了?”    
    “是呀,我到这里就是他指点我来的,为了避嫌,他才没有和我一起来。”    
    听了这些话,移拉捏儿看了札八儿一会,又转身向门外看了看,问道:“你来这里,没有被人看见么?”    
    “放心吧,没有人看见我来你这里。”    
    于是,移拉捏儿这才转身邀请道:“好,我们进屋里说话吧!”    
    二人进了屋子,移拉捏儿又说道:“谢谢你家大汗,承蒙派你来看我,实在不敢当!我本一介书生,无才无德。”    
    札八儿听到这里,立即插话说:“你过谦了!我们大汗尊重你的人品,仰慕你的才识,同情你的处境,渴望能早日见到你。请阁下认真考虑,尽快离开金国,随我到蒙古去!”    
    移拉捏儿听后,长叹一声,为难地说道:“我会让你们大汗失望的。何况我在此处境维艰,想离金去蒙,比登天还难哩!”    
    札八儿急忙说道:“事在人为嘛!只要阁下答应去,这事由我安排,我保证让你走得安全,绝不拖泥带水。”    
    移拉捏儿又说道:“请别急,这事再让我想想吧。”    
    札八儿立刻劝说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你是一个明智之人,这金国有什么让你留恋吗?到了我们蒙古,你可以施展抱负,发挥才干,那里才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地方呢!”    
    经札八儿一说,移拉捏儿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两眼看着他,提醒着说:“这事儿要做得十分隐蔽才行,一旦皇上知道,不仅去不成,走不脱,恐怕连性命都会搭上的,请你慎重啊!”    
    札八儿连连点头称是,并告诉他说道:“当前,皇上病着,国内一片混乱,皇亲国戚都明争暗斗,觊觎那皇帝的宝座,哪有人会想到你会出走?”    
    移拉捏儿笑道:“但愿如你所说,还是小心谨慎为好,一点也马虎大意不得啊!”    
    札八儿回来以后,来到耶律阿海家里,二人整整议论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过了几天,札八儿派随从向金章宗报告:“札八儿不慎从马上摔下来,跌伤了腿,不能行走,也不便于骑马,请求皇上准许坐车回蒙古国去。”


第六部分成吉思汗与汪古部的首次联姻

    章宗准奏,札八儿便买了一辆马车,告别了耶律阿海,坐车离开了金国。    
    当时,耶律阿海也想到蒙古去,札八儿说:“你暂时安心留在这里,大汗届时会诏请你去的,何况你在这里有重任在身,能为我们提供那么多情报,也确实不易啊!”    
    当马车走出了金国地界。札八儿才把车厢的夹板取下,移拉捏儿出来兴奋地说道:“从今以后,我再不会受金国女真人的欺侮了,这亡国奴的滋味我算是尝够了!”    
    札八儿向他祝贺道:“离开了金国,你像鸟儿飞出了樊笼;来到了蒙古,你又像苍鹰回到了无际的苍穹,可以自由地搏击万里长空,尽情地翱翔,腾飞吧!”    
    成吉思汗召见移拉捏儿,高兴地对别人说:“我有了移拉捏儿,如鱼得水,如得瑰宝!”    
    后来,成吉思汗封移拉捏儿为霸州元帅,留在身边,参与军机,深得信任。    
    成吉思汗广纳降人,深得其利,从而奠定了他不计民族,不问国别,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用人路线,对他的统一大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南下攻打金国,成吉思汗未敢掉以轻心,在战略上,他藐视金国统治集团的抵抗能力,树立了必胜的信念;但在战术上,在战前的准备工作上,成吉思汗竟花费了四、五年的时间,十分予以重视。    
    成吉思汗清醒地看到,金国毕竟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原大国,在当时它统治着大半个黄河流域,全国人口近五千万,有一支上百万人的军队。    
    而那时的蒙古,人口不过一百多万,兵力也只有十多万人,这就是说,金国人口比蒙古多四十多倍,兵力也在蒙古的十倍以上。    
    当时金国有人对蒙古人说:“我们金国如海,你们蒙古只像一掬沙,想动摇我们,比登天还难呢!”    
    可见,成吉思汗要进行的这一场征服金国的战争,正像要用“一掬沙”去“动摇”“大海”,并想填平这“大海”,是何等的艰难!    
    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主要的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为了夺取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在出兵之前,他对将领们说道:“对我们蒙古牧民来说,这是一场非同小可的大规模战争,金国的军队,那些昔日的女真人,尽管已被中原化,但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他们的祖先通古斯森林狩猎民族所特有的骁勇慓悍的武士特点。因此,这次同金人的作战,要比不久前在西夏国内的战斗更艰难,更复杂。因为,我们的军队将要对付防守坚固的要塞,要进行这种攻坚战,我们的经验还不充足,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另外,在金国的边境上还有万里的长城,在长城的脚下又修筑有许许多多的防御据点。”    
    说到这里,成吉思汗环顾一下在座的将领们,又换了一种语气,向他们大声说道:“当前的金国正面临着一种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形势。好比一棵百年的老树,树身已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