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生老人一门,虽然弟子不多,却是个个都十分要紧。先前有他坐镇苏州,一切倒也还能轻松处理,就算是几番危险局面,倒也可以轻易解决。如今他一朝证道,却是不能在干涉寻常事情,自身也即将离开苏州,一切事情都需要妥善交接许多,又是他自己在苏杭一带颇有些家产,一应种种也都需要尽数交付给清平夫人和陈风崇,自然又是好一番口舌。
  陈风崇虽然不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看着师姐的神情,多少还是心中有所猜测,知道师父能说的都会说出,没说的只怕是不能出口的,也就不再多问,知道事情难以回转,只得好生听着长生老人安排一切事物,仔细打算,又是好生记住,及时发问。
  一门之中,众人都是天赋绝佳之辈。只是因果机缘不到,谁也不曾到达长生老人那等境界,故而一应地武功道理之类,众人都是只学了长生老人的一部分能耐手段。如今长生老人远行在即,今后只怕再也没有机会能指点一众弟子,自然是在武道上多有提及,又是将原本该数年一一点明的东西压在了半日之内,倾囊传授。也是长生老人如今境界太高,必要情况下甚至可以学那密宗上师,施展“灌顶”一类的手段,直接“伏藏”,将一应手段经验瞬间传授。
  也是清平夫人本身就是近道之人,眼界手段都不是寻常人所能比拟,加上昨夜亲眼看见了长生老人证道的场景,自己也是一只脚稳稳踏入了地仙之境,出了积累和手段还有所不如之外,一应的境界倒是已经足够,勉强还能跟上长生老人的思路,将他这一生的武术道理一一记在心中,又是有所感悟,脑中十分清明。
  原本前朝的太玄祖师,羽化归天之时的境界只怕也就是地仙一流,顶多能与如今的长生老人持平些许,故而一本《太玄经注》在如今的清平夫人眼中,虽还是依旧博大精深,却不再如先前那般艰涩难懂,自己对个中一应地道理都是有些感触,即使没有长生老人从旁点拨,花上三年五载也能将其吃透,大有收获。
  一时日头升起,转眼就到了午时三刻。
  ※※※
  '*' 《道德经》


第五十三章 性命终得保
  正如之前长生老人所说,孙向景在午时三刻之时缓缓睁开了眼睛。
  众人一早就围在了他的病床之前,也是担心他的情况。饶是如今长生老人已然将一身的武功都尽数传授给了孙向景,又是由着人世间数百年不出的境界眼光,也是一时没有绝对的把握,对孙向景的情况还要好生观察一番。
  也是这武林传功之事,数百年来不曾有过成功案例。寻常人物传功,要么是自身境界不够,要么是流传的手段不足,数百年来竟是没有一人完整传承过武功修为。道理已然轶失,众人都是没有把握,饶是长生老人,也是借着孙向景莫名得来的神物“封神结”才堪破些许传功的奥妙,借着此物将自己的一身真元和内劲尽数灌注进了孙向景的体内。
  孙向景的疾病是由五脏六腑而起,属于先天带来的,加上他之前有事延误了一段时间,导致自身的经络血脉枯寂,气血勉强还能运转,用以维持生计,一身的内功真气却是尽数化为乌有再不似先前那般了。
  长生老人将自己一生近百年苦修而来的真元气息,借着封神结的帮助,融入了孙向景体内那原本就可以修炼而成的,包容性极强的丹田气脉之中,借着这股无比雄浑的真气以及真元,帮助孙向景一举打通经络,重新运转气息,一举镇压五脏六腑之中的病气,将其消弭与无形,残存部分则随着气血运转一举排出体外。
  这一套理论可谓是集结了中原、吐蕃和侗人医术之大成,又有封神结这等可与而不可求的神物辅助,照理来说应该是万无一失的。只是大家之前都不曾实践过,无从验证效果,故而还是要等着孙向景醒来之后,仔细查验才能知道结果。也是众人关心则乱,一时失了些分寸,饶是长生老人,也是有些担心,一早就守在了孙向景的床前。
  孙向景这段日子以来,一直浑浑噩噩,脑海中不断重演着那日在少室山达摩祖师面壁之处发生的一切,无法自拔。之后冲玄子道士给他喂下了绝方,虽是保住了他的性命,却使得他精元血气不断流失,脑海之中更是混沌,含糊一个,不知周遭一切种种,只是时时刻刻觉得无力绝望,又是莫名悲痛,备受折磨。
  长生老人昨夜为他传功,孙向景好歹是好生休息了一番。寻常人失神太过之后,纵是如何沉睡也难以恢复,原是神意受到损伤,精血随之失去控制,一切精神思虑,俱是有些不足,原不是一般休息所能补充,只会越睡越累,直至肉身无法承受,若无外界帮助,情况却是会一日不如一日,所谓日渐憔悴,所言不虚。
  长生老人传授给孙向景的真元气劲,原本就是凡人肉身运转存在的根本,抛开掌控神意,维持意识的元神不说,这股子真气却是肉身存在的仪仗。孙向景自身有所亏损,却是得到了长生老人近百年修为传授,一饮一啄,一得一失,又是天大的机缘,得了莫大的好处,肉身在真气护持滋润之下,已然开始了转变,将他的一具残破身躯朝着地仙人物的强横躯壳转化。
  传功结束到现在,孙向景不过是睡了几个时辰,精神却已然完全恢复,脑海中也不在混乱悲苦,莫名觉得有一股清凉安定的气息在体内游走,却又是不住安抚肉身和精神,助他恢复。
  原本人的肉身和精神就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心神受损,肉身也会随之衰弱;而肉身不强,精神也不过是无根之草,难以为继。如今孙向景的体内多了长生老人近百年的武道修为,肉体自然强横,心神也就随之更加稳固一些,不再似之前那般毛躁薄弱。这也就是一般前辈高人,风范气度都是不俗的根本原因,却是有着强横内功在身,心静自然平和。
  所谓内功,不单单是修炼一股真气,更重要的还是靠着内家真气,调节五脏六腑,澄澈血脉经络。佛道两家都有传承之经文,原是为了澄明心境;而流传数百上千年的内功,则是为了澄明肉身。身心澄明,神思才能超脱,日常愈发觉得自在,不易被种种外魔困扰,更见真实,更能体会世间真意所在,贴近大道。所谓“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便是这等道理。
  神志一时恢复,眼睛睁开,孙向景又是晃神半天,才缓缓回过神来,一时只觉得心中平和,之前一切种种,俱是映照心间,宛若隔岸观火,一切洞明,又不受灼热心意侵袭,自是冷静。之前他亲眼看见徐方旭被一剑穿胸,执念认为他已然无幸,饶是陈风崇对他说了长生老人的占卜结果,心中依旧不能接受,故而陷入痛苦,难以自拔。
  这一下冷静下来,孙向景又是将之前的许多事情一一浮上心头,冷静旁观,仔细思索,愈发觉得长生老人的占卜结果该是十分准确,徐方旭未必就死在了少室山上,只怕还有些许生机,事情还未曾到那等不可挽回的地步。孙向景自幼是跟着徐方旭长大的,两人一直粘在一起,饶是发育成年也不曾有什么避讳,却是对徐方旭的身子比外人要了解许多。
  虽然天道渺渺,自有规律,所谓“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去八寸四分”,寻常人左心右肺,乃是铁律不改。徐方旭虽不似传说中有些异人,心肺位位置相反,生就左肺右心的异状,却也与常人有些不同,原是因为他自幼跟长生老人学习过一些《瑜伽师地论》上的柔身功夫,常年苦练,身子长成之时比之常人要均衡一些,心脏却是更要靠中一些,位置比一般人有个分毫之上的差距。
  这等隐秘事情,寻常人万难得知,饶是一门之中,只怕也就长生老人和孙向景两人对其有所知晓。那日“弥勒佛祖”的一剑,的确刺穿了徐方旭的胸膛,也是算着常人的心脏要害所在刺入,金铁剑气之下,定能割断血脉气息的。只是徐方旭的心脏比一般人靠右几分,那一剑只怕没有彻底将他的心脉毁去,却是还有一线生机。
  这等情况,孙向景自己是无法推断的,更难以验证。只是想起长生老人之前占卜所说话语,孙向景一时将此节想起,又是出于对长生老人占卜的信任,一时想到这个要紧之处,暗自相信徐方旭该当没有性命之危。
  只要人还活着,一切就都还有转机。孙向景自己是被疾病困扰了多年的人,对一应生死其实看得很开,要是那一剑刺向了他,他也不会留有太多的遗憾。只是他与徐方旭的感情实在太过深厚,深厚到几乎要超越世俗,才会对徐方旭的安慰这般看重,看重到几乎要与自己的生死捆绑一处。
  孙向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却是一睁开眼睛,神志恢复之后,便能这般冷静地思考之前的事情,一举解开了心结。心结一时解开,孙向景自己就再没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事情,自然也就开怀许多,又是回神看向周围,却见师父师娘,师兄师姐都是满脸关心地盯着自己,一时也是有些发愣,随即反应过来,将之前的所有事情串联在了一起,明白了前因后果。
  眼看着孙向景一时苏醒,却又出神,众人都是有些着急。好不容易看他眼中神光凝聚,陈风崇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一把拉住了孙向景的手,大声说道:“师弟,你还好吧!”
  孙向景心中一片感动,眼看着面前几人都是一脸焦虑疲惫,特别长生老人更是气息都衰减了不少,想来也是为了自己费尽了苦心。既然自己现在身处苏州,师兄师姐又都在,那就是说冲玄子道士好歹是带着自己逃到了杭州城中。只要到了清平坊,师兄师姐自然会好生照顾与他,看众人现在的表现,想来那冲玄子还是无事的。
  孙向景一时有些奇怪,却是发现自己的神思比之往日要澄明了许多,一应清晰,已然能从点滴之中推演出事情的关键走向,一时也是不解其中关窍。不过他现在也来不及仔细思考这些事情,还是急忙问道:“师兄,那冲玄子……还有师兄……”
  清平夫人看着陈风崇那般样子,生怕他一时激动过度,又是说不清楚事情,平白叫孙向景担心,连忙接口答道:“冲玄子带着你到了我那求救,自己真元损耗太过,性命倒是无虞,已经在清平坊住下,想来过几日就能复原。至于方旭……却是还没有线索,不过之前师父做了占卜,他一时也是没有性命之危。带你身子好些,我们便去寻他回来!”
  孙向景点点头,知道一切与自己所思所想一般,没有出什么意外,一时也是心中放下了一块巨石。只是一个转念,孙向景又是想起了那日少室山之上的事情,一时看向长生老人,小声说道:“师父,太和师叔他……”
  长生老人亦是悲痛,摆了摆手,说道:“为师已经知道了。太和也算功德圆满,劫数之中,身陨也是意料之中。一切既已发生,你便不必太过思虑了……却是那武林大会究竟出了何等事情,竟是会弄到这般田地?你且一一说于为师知道。”
  也是长生老人眼见孙向景唤醒,神色如常,比之先前还要好上许多,知道自己传功一事已然圆满。如今孙向景身上的内功都是源自长生老人,他自己自然知道那近百年的真气神效,也不怕孙向景身子不支,却是要先将少室山发生的事情弄个明白。
  孙向景一时沉默,整理思绪,好半天,才缓缓开口,将十月初一那日,少室山上发生的,自己亲眼看见的一切,事无巨细地一一说出。
  ※※※
  '*'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五十四章 又诉山中闻
  孙向景这下得到了长生老人一生的内功,肉身充盈,神思迅疾,比之寻常人思维速度要快上不少,加上他本身就极为聪慧,条理也较为分明,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优越,一下子仔细回忆整理,梳理一切种种之后,将那日少室山之上发生的一切都仔细讲出,自己还边讲边有了许多当时不曾有的感悟,分辨情况之后,有的一并说出,有的则是留着一会儿再向长生老人讨教。
  众人听着孙向景仔仔细细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越听越觉得心惊,一时神色都是有些诡异。听到后面,陈风崇和清平夫人直接满脸震惊,不知说什么好,一时陷入沉思;长生老人则是和师娘对视一眼,两人眼中也都是有着凝重神色。
  孙向景知道这件事情乃是牵动中原武林气数命脉的大事,任是谁听了也不能轻易就将它接受消化了,一时说完之后,也就好生坐卧在床上,看着几人思考,自己脑中也是飞速运转,靠着莫名其妙清醒饱满起来的神思,将整件事情再思考一边,顺便融入自己的一应考虑。
  好半天之后,长生老人才长出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原来如此。看样子,那大宋的朝廷却是要与中原武林开战了么。如今天下局势,朝中应该也很清楚,加上如今证道受创,弥勒教却是捡了便宜,难道朝中也无人能够看清个中厉害关系么……国之将亡啊……”
  众人闻言,悚然一惊,陈风崇更是几乎跳了起来,一个仰头动作太大,差点将坐下的椅子都掀翻。清平夫人连忙拉了陈风崇一把,也是看向长生老人,却是因为师父之前那句话实在太过大逆不道,要是被外人听见,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罪过。长生老人不是那等愤世嫉俗之人,寻常时候心态也是十分平稳和顺,对朝廷的一应决策只是关心,绝不会妄加评论,平时更是时刻告诫众人,言语小心。今日不知为何,竟是这般反常,连“国之将亡”这等话语都说出口来。
  要是大宋江山已然动荡,长生老人说这话倒也不算什么,众人都是练武的江湖人,也不会对一句大实话有这么大的反应。只是大宋开国数十年来,国家安泰,内政稳固,出了对外战争不甚顺利之外,国内一切种种却都是十分不错的。加上当今的皇帝赵祯,更是少有的仁治之君,怀柔天下,使万民修养生息之处,比之前朝贞观也是不差。这等天平盛世,长生老人却为何会说出这等话语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