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粟裕年谱-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月20日指挥第一师等部对枣庄之敌发起总攻,全歼守敌整编第五十一师,生俘中将师长周毓英以下13万余人,枣庄战斗胜利结束。鲁南战役第二阶段,包括峄县战斗和枣庄战斗,共歼敌53万余人。1月21日辰时,发出致陈毅、饶漱石、张云逸、黎玉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并告谭震林、刘先胜、张元寿电,报告枣庄战斗战果。

  1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谭震林电:“(一)枣庄攻克,五十一师全歼,甚好甚慰。望对有功将士予以嘉奖。(二)从攻克枣庄翌日起,全军整训两星期,集中一切力量歼灭欧震。(三)三十五天内你们歼灭第六十九、第二十六、第五十一等三个整师,取得空前大捷。主要缺点是未能于宿北、鲁南两役中集中山野、华野全力于一个战役,而被欧震、李延年牵制了我军二十个团以上,否则胡琏冯治安两部已被歼灭。今后打欧震务必集中五十个团于一个战场上作战。对台徐临方面仅用地方游击队监视即可。”

  1月23日由枣庄前线返回郯城以北的前海营华东野战军指挥部。

  同日与陈毅、陈士榘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

  “我们集议后,饶(漱石)、张(云逸)诸同志昨回临沂部署苏鲁地方机关的合并,我们在前线部署整编部队,成立华东野战军,并准备休整两星期打欧震部。

  蒋(介石)、薛(岳)可能调集大兵向我组织新攻势。我在其新攻势前先打欧震或待其新攻势组成再打,当依据本身休整准备及当时具体情况决定之。”同日制订《华东野战军整军计划方案》。

  1月24日中共中央致陈毅、饶漱石及华东局并告刘伯承、邓小平电:“我们已令刘邓缩短内线作战时间至四月底为止,准备五月开始(包括休整时间在内)向中原出动转变为外线作战。华东方面亦请按此计划办理,努力争取于五一以前在内线解决蒋军主力,并完成外线作战的一切准备条件”。

  1月25日以华野指挥部为基础,加上山野指挥部一部,组建华东野战军指挥部。1月26日,与陈毅、谭震林报告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我们今后均同住华野”。27日再报:“山野、华野已统一指挥”。

  1月26日与陈毅、谭震林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国民党军有“集结更大优势兵力与我在鲁南会战”企图,现集结于陇海新安镇一线者十七个旅,集结在临城至台儿庄一线者八个旅。“我们可以集结五十个团在鲁南进行决战”,拟先打右翼之敌第二十五、第六十五两师,再引诱第七十四师、第十一师北进予以歼击。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7日复电指示:“先打右翼较弱之敌很好”。“总以多打弱敌孤立强敌为原则”。1月28日又电示:“如果陈诚之进攻确将于二月上旬或中旬举行,我军似以待其进攻时再打为有利”。1月31日再次电示:“我军方针似宜诱敌深入,不但不先打陇海路,即敌至郯马地区是否就打亦值得考虑,似宜待其进至郯马以北发起全力歼击,可连续打数个大歼灭战,使自己处于完全主动地位,丝毫不陷于被动”。“此次蒋军孤注一掷,我军必须有全盘计划,准备以连续作战歼灭其十个旅左右,便可彻底打破其进攻,而这是完全有把握的”。

  1月27日中共中央通报:“蒋国防部计划进犯鲁南进行一会战。陈诚已于十七日令湖北、贵州调七个师,苏北胡琏之十一师,将为进攻主力。闻现位于大名之王敬久部所率三个师,将东开出击我刘邓部。”1月下旬,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陈诚到徐州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制定“鲁南会战”计划,决定集中30余万兵力,从陇海线东段和胶济线西段南北分进合击,企图在鲁南消灭华东野战军主力。1月31日,南线国民党军9个师分三路开始向北进攻,北线国民党军3个军南下莱芜、新泰地区。

  同日由起义伪军改编的华中民主联军总司令郝鹏举率部叛变,被国民党军改编为第四十二集团军,位于连云港以西之白塔埠地区,担任进攻鲁南临沂的侧翼掩护任务。2月4日,与陈毅、谭震林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拟于郝鹏举叛军北进时予以歼灭,但不因之妨害歼灭陈诚、薛岳部队的主要任务。2月6日,指令第二纵队发起讨郝战斗。此战于2月7日胜利结束,全歼郝鹏举总部及第二、第四两师,生擒郝鹏举。

  1月下旬参加中共华东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在临沂附近召开的扩大会议。

  1月下旬陈毅、粟裕召见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谈特种兵纵队建设的方针问题。

  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指出:“为着彻底粉碎蒋军的进攻,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再歼蒋军四十至五十个旅,这是决定一切的关键。为达此目的,必须充分地实行去年十月一日中央关于三个月总结的指示和去年九月十六日关于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指示。”要求各地加强军队建设、土地改革和生产等项工作,以争取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同日与陈毅、谭震林、陈士榘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张云逸、饶漱石、黎玉电,报告华东野战军编制方案,提出:“拟将原山野、华野主力统一组成华东野战军,并以华野指挥部为基础,加上山野指挥部一部,组成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所属部队分别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特种兵共十个纵队。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3日复电:“同意丑东电十个纵队的编制”。同日,华东野战军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编为华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及山东军区主力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新四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番号撤销。

  同日亥时,与陈毅、谭震林、陈士榘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南线国民党军分三路向鲁南进攻,中路已进占郯城、马头,我华东野战军主力50个团集结在临沂东南及西南地区待机,“待情况继续变化后,再决定先歼灭二十五师(右路)或再歼整十一师(左路),此以便于达我歼灭为定”。

  “已令胶东许世友部、渤海七师准备及时转至路南参战”。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3日复电指示:“你们准备先打敌右路,再打敌左路是适当的”。同日又电示陈毅、饶漱石、张云逸、黎玉、粟裕、谭震林,提出鲁南作战应注意的五点:(一)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二)休整部队;(三)诱敌深入;(四)先打弱者,后打强者;(五)每次歼敌不要超过四个旅,最好是三个旅。“以上各点,当作建议,究应如何办理最为妥善,请按实情决定”。

  2月3日发出华东野战军鲁南会战作战预备命令和政治动员令。预备命令说:“为造成敌之错觉,便于我各个歼灭进犯敌人起见,决以正面(郯临路)阻击部队,用大力及各种方法抗击敌中路兵团,务使该路进展迟滞,而迫使敌左右两路军急进,相机歼击[其中一路]”。

  同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出全面动员争取鲁南决战胜利的指示。

  2月4日南线国民党军队采取“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方针,并未出现一路急进的态势,而且三路敌军有互相靠拢之势。同时,北线李仙洲集团乘虚南下,企图南北夹击华东野战军,其第四十六军及第七十三军、第十二军各一部已进至莱芜、新泰地区。

  同日辰时,与陈毅、谭震林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

  南线之敌前进甚稳重,有待第五军到达后再作第二步进攻态势。已部署在其第二步进攻时各个击破。但可虑者,如第五军与第十一师、第七十四师齐头并进,则难以达成各个歼灭的任务。中共中央军委当天复电指示:“不管邱军到鲁南否,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
 



第24章


  2月5日未时,与陈毅、谭震林发出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并饶漱石、张云逸、黎玉、张鼎丞、邓子恢电,分析南北两线敌军态势,认为南北两线敌军九十余团之众,且各路齐头并进、紧紧靠拢,不易各个消灭,提出三个可供选择的作战方案,而倾向于第三方案:“如南线敌仍不北进,或北进时不便消灭,则除以一个纵队留临沂地区与敌纠缠外,其余主力急行北上,彻底解决北线敌人,平毁胶济线,威胁济南,以吸引南线敌人进至临沂以北山地,或增援胶济线,而后我再举全力反攻,各个歼灭之。如执行此第三方案,至少可以彻底解决北线敌人,利于我今后全力向南。如临沂敌人继续北进,更便于对敌歼灭”。

  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6日复电:“完全同意微未电第三方案,这可使我完全立于主动地位,使蒋介石完全陷于被动”。同时指示:南线部队“对外装作打南面模样”;“为使王耀武放手南进,我渤海区应停止攻击”。“总之,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力争主动,避免被动”。

  2月6日酉时,与陈毅、谭震林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张云逸、饶漱石、黎玉电:决心诱敌深入,再选机会予以歼击,已作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准备。正面只留两个旅与之纠缠,大部争取休整。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饶漱石、张云逸、黎玉、粟裕、谭震林电,指示:“你们应在临沂建筑必要防御工事,以便在有利情况下,在临沂附近歼灭敌人。这样做对于在必要时准备放弃临沂并不矛盾。”

  2月7日中共中央通报:鲁南会战敌军兵力、战略计划、部署和特点。敌军进攻部署:“开展初期,由郯城北上部队以攻临沂为重心,共军以大军保卫临沂,国军则以优势兵力围歼。同时,临沂西共军亦必增援,乘此机会,国军重兵直返临城,把战争重心转至津浦与济南外围(十二军为主),南北对进,打通津浦,切断共军西退之路。另为防止刘伯承部南下向东增援,在宿县地区结集重兵”。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谭震林电,询问:“除十二军占莱芜已证实外,七十三军、整四十六师是否正向新泰前进?你们由现地开至莱芜、新泰作战需要几天,并是否能隐蔽不暴露?又你们能否同时歼灭莱芜、新泰两地之敌,或先打莱芜,后打新泰,不使十二军跑掉?”

  2月8日第二纵队报告:已歼郝鹏举部两个师,并生擒郝鹏举。

  2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饶漱石、刘伯承、邓小平电,指示:“解决郝鹏举部很好。但就全部战略方针来说,如你们方针是解决南面,则似乎打得早了一点,可能影响敌各部进得更谨慎。打了郝鹏举后你们似应按兵不动(要有极大忍耐心),让敌各部放手北进,然后各个歼灭之。如你们方针是先解决北面,则打郝鹏举并无妨碍。你们须在两个方针之间有所选择。”2月10日又电:庆祝歼灭郝鹏举部及俘郝鹏举的胜利。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东纵电:“你们对东纵的处置是适当的”。

  2月10日在临沂以北徐家庄召开纵队以上高级干部会议,讨论作战方案,决定首先歼灭李仙洲集团,然后肃清胶济线王耀武部,再全力南下歼灭南线之敌。当天发出行军命令,指令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纵队全部和第十纵队一部执行此一任务,向莱芜战场集结地域开进。同时决定由陈士榘指挥第二、第三两纵队,伪装华野全军,在临沂以南阻击和钳制敌人;布置地方武装进逼兖州,并在运河上架桥,造成我军西渡黄河的假象。

  2月11日辰时,陈毅、谭震林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决心集中53个团,“首先集中全力解决七十三军及驻南北师庄的十二军之一个师,尔后再转移兵力解决进占新泰之四十六师,及向胶济线进攻,以彻底解决北线问题”。1个月至40天后,可南下打南线之敌。同日,陈毅、谭震林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我军北上拟先歼七十三军、十二军等部,争取尽量消灭其援队。尔后全军扫荡胶济线,吸引八军,予以歼击。

  同日晚,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开始向莱芜战场转移,于2月14日到达蒙阴坦埠西北的井王庄。

  2月13日与陈毅一起召见鲁中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封振武,要他率领三个团部队,采取“增灶示强”办法,监视新泰敌人动态,阻击敌第四十六师,使其不能迅速占领蒙阴,以保证我主力部队向莱芜战场开进。

  2月15日发出《华东野战军预备命令》,“决定集中全力首先歼灭进犯我鲁中新泰、莱芜之敌,乘胜扫除胶济路之敌,达到彻底解决北线之敌”。

  同日华东野战军主动放弃临沂。国民党军占领一座空城,却捏造“歼灭共军十六个旅”的战绩,吹嘘“鲁南决战空前大胜”。

  2月16日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得知南线蒋军未经激烈战斗即占领临沂,华东野战军部队向北运动,判断华东野战军可能改变作战方向,有北上围歼李仙洲集团企图,于是下令李仙洲全线后撤,并电请陈诚“准于机动作战”。蒋介石和陈诚坚持认为“共军主力已被击溃,有过黄河避战企图”,“已败之师,无足顾虑”,于2月17日严令王耀武“恢复先前态势”,实行南北夹击,歼灭华东野战军主力于沂蒙山区。王耀武奉命指令整编第四十六师重占新泰,第七十三军军部率一个师折返颜庄。

  同日华东野战军有的纵队指挥员得知北线之敌突然撤退,担心抓不住敌人,建议提前出击。陈毅、粟裕认为,北线敌军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军作战企图并未完全暴露,主力部队尚未全部到达预定集结位置,仓促发起战役,无取胜把握,且可能将敌人赶跑。因而坚持既定决心,督促各部加速隐蔽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