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粟裕年谱-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月26日接见军委直属机关赴朝参观团全体同志,并对赴朝参观作了指示。粟说:此次赴朝参观团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是要取得与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的经验,以作为我们建设近代化国防军的重要参考。

  4月28日听取防空军周士第司令员汇报,当周谈到编制问题上与苏军顾问意见不一时,指出:苏军顾问意见按他们条件提是对的,但我们意见也对,完全照他们做,要经过一个过程。当前应注意(一)多向顾问学习;(二)防空部队纪律不严,战斗准备不紧张,应予改善。

  同日听取军训部萧克部长汇报教员训练班问题。在萧谈到步校学员都要毕业了,而新式武器尚未看到过时指示:照现有学校数,分配一个师的新式武器给各校。

  5月3日听取西南赴朝参观团汇报后讲了话。指出:西南参观团同志反映了朝鲜战争的部分情况很重要,值得很好研究。高级领导机关就应从敌人、自己两方面出发去研究问题。

  5月4日与国家计委李富春主任及海军王宏坤副司令员等一起,研究海军装备建设和发展问题。

  5月7日空军王秉璋参谋长向粟裕请示空军作战、训练等问题。在谈到作战问题时,粟说:秉承主席意图,空军要求得锻炼。主席批准在人员装备上损失在所不惜,要取得锻炼。后备力量问题,飞机可用机器一天三班突击制造,但空勤人员不行,这要引起注意,要增加预科学校。航空俱乐部要经常训练跳伞、滑翔,民航可培养轰炸机飞行员。

  5月9日写信给工程兵副司令李迎希,批复工程兵所报“工程部队五年建设方案及1952年工兵建设预算等事项”。

  5月9日至10日与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彭德怀、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一起,听取海空军、各特种兵关于五年建设计划的汇报。作战部张震部长等参加。在空军汇报后粟说:空军现飞行团无后备力量,飞机还好办,飞行员是大事。因此航空学校要增加,先增预科总队。空军的分布,须依总的战略方针作调整。

  5月13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指示空军应开展一个保证飞行安全与消灭飞行事故的群众性运动,启发群众智慧,提高责任感,从政治上、组织上给予保证。

  5月14日听取苏专家副总顾问柯托夫去军事学院、总高级步校等单位了解情况的汇报。

  5月15日参加中央军委会议。会上周恩来传达了中共中央根据朝鲜战局停战谈判形势和国内情况提出的“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

  5月16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向军委主席及副主席上报了“关于对志愿军补充供应计划”。报告中提出以国内改装之部队赴朝轮换,同时组织干部的轮换和参观,以取得实战作战经验。

  5月22日听取气象局涂长望局长前往参加世界气象大会前的汇报请示。

  5月23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签署向军委上报了《全国部队第一期整编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5月24日听取防空军周士第司令赴朝参观前的请示。
 



第58章


  5月29日在海军军教会议上作了《海军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没有海防就没有国防,因此,加强我们的海军建设,使之成为一支坚强的海上力量,是万分必要的”。并再次提出“海军当然应该出海,否则就不能叫海军”。海军“应该开到海防前线去”。报告要求“干哪一行就应该精通哪一行的技术。干部要专业化,要成为专家”。“现代的军事技术是非常复杂的,没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与科学知识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提高文化水平就成为我军学习技术、掌握技术的先决条件之一”。1952年9月25日《八一杂志》第18期发表了这个报告。

  5月30日听取苏专家副总顾问柯托夫等拟去山东调查的行动计划汇报。

  同日由东直门内迁回雨儿胡同。粟来京后先住北京饭店,家属到京后即住雨儿胡同。本月15日因故迁至东直门内。

  5月就青岛军港与商港的划分问题,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和陈云副总理:鉴于目前青岛港的现状,建议目前军港与商港共用青岛港。

  6月3日与重工业部领导商谈军工厂列入五年建设计划事。

  同日下午,空军王秉璋副司令员向粟裕请示拟召开作战会议的一些问题。

  在谈到作战问题时,粟说:目前我只能打敌中、小机群,打大机群应以友军为主,我配合。

  6月4日下午,听取海军刘道生副司令员等汇报海军五年建设计划后指示:现美苏海空军战斗人员,在整个人员中所占比例较大,我战斗人员所占比例太小。我应尽量压缩机关。

  6月5日听取工程兵李迎希副司令员汇报五年建设计划准备情况。

  同日听取防空军周士第司令员、谭家述副司令员汇报五年建设计划。粟示:今后防空即使在五年建设计划之后,我们不一定能在战略上取得制空权,但必须在战役上、战术上取得优势。

  6月6日听取空军王秉璋副司令员、吴法宪副政委汇报空军情况。粟示:

  我们部队有一种传统急需改进,非战斗人员与战斗人员相较,比重太大。

  6月9日至12日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于5月28日写报告给彭德怀并毛泽东及军委,就朝鲜空中斗争的作战方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6月2日毛泽东批示,周总理:此件很好。请令粟裕召集空司开会,对此件所提各点提出实施方案。6月4日周恩来批示:请彭德怀阅后转粟裕同志办。粟于6月9日约空军王秉璋副司令员、吴法宪副政委及东北空军刘震司令员、华东空军聂凤智司令员,讨论了邓华同志的报告。6月11日,粟裕向毛泽东主席当面汇报了召集空军及有关同志研究邓华报告的情况和意见。6月12日粟裕将召集空军及有关同志研究邓华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正式书面报告了毛泽东主席及各位副主席,提出:关于空军作战方针,目前“仍以锻炼为主”,“加强指挥进攻战术,积极寻歼敌人。作战目标以打小机群、中机群为主,避免与敌大机群决战”。关于空军力量准备与建军问题,“主要是飞行锻炼与飞行员补充问题”。

  同日就彭德怀副主席对调整全国军事学校命令稿提出的疑问,写报告作了说明。彭阅后批:“我没有意见了”。6月23日毛泽东主席发布了调整全国军事学校的命令。

  6月13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听取了总高级步校副校长杨勇汇报总高级步校情况。并研究确定了军政教育比例和教员、干部等问题。

  6月18日下午,听取苏专家副总顾问柯托夫谈去山东半岛调查的情况。

  在柯谈到主张建暴露的海防炮阵地时,粟说:这一问题,希望与柯很好研究。我们有这样的意见,暴露阵地打360度,但制空权五年之内我恐未能取得,因此,一方面又要注意发扬火力,一方面又要注意防空,希望柯考虑。粟谈后,柯表示清楚了。

  6月中旬为推动军委直属机关及各特种兵司令部师以上的干部,学习军事,熟悉现代化联合兵种作战及各兵种战术技术诸元,在粟裕建议下,于6月中旬,上述干部开始在中南海居仁堂听专家讲课。规定每周三上午为上课时间,粟裕亲自参加听课。

  6月24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向毛泽东主席上报了《军事建设五年建设计划初稿》。初稿就敌情估计、建设要求、国防部署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毛泽东于7月18日批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彭德怀同志:聂粟所拟军事五年计划及附件已阅过,基本同意,可即照此部署,请彭主持”。

  6月27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就缩减首都防空、空军战斗值班问题,向空军、防空军发出指示信。

  同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就北京市禁航区问题,向空军、防空军发出指示信。

  6月28日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了中、朝、苏三方空军作战会议的情况。

  7月3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就沈阳地区防空部队作战指挥与任务区分,给东北军区发出指示。

  7月4日聂荣臻、粟裕在装甲兵选调20名女战士拟接受战车训练的报告上批示:“因女同志受生理上的限制,不宜任坦克乘员”。

  7月5日上午11点30分,听取防空军谭家述副司令员等汇报雷达、高射炮调整问题。

  7月9日与军校首席顾问谈话,军训部学校管理局李兰麟副局长参加。粟谈了军队办学的必要及我军的传统等。

  同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就1952年防空部队与空军共同作业计划向空军、防空军发出指示信。

  7月11日听取公安军李天焕副政委的汇报。

  7月14日听取军事学院总顾问关于学院情况的汇报。

  7月17日听取空军吴法宪副政委汇报空军五年建设计划。

  7月19日与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陈赓及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谈军事工程学院筹办中的问题。

  同日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向毛泽东主席上报了《关于动员新兵计划的报告》。7月22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这一计划。

  7月20日就建设航空工业与增强空军后备力量写报告给毛泽东主席,提出根据空军任务“建议军委对建设航空工业的方针,迅速作明确的决定”。建议“大力进行航空工业之建设,以解决飞机生产与目前迫待解决之飞机修理与备件制造问题”。“为增强空军后备力量,似应多办几个航校。并建议全国各大城市建立航空俱乐部,展开群众性航空滑翔与跳伞运动,藉资帮助空军增加后备力量”。毛泽东于7月21日批示:“我意可以照办”。

  7月21日听取苏专家总顾问克拉索夫斯基谈防空方面的问题。

  7月23日、24日晚,毛泽东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召集总参领导同志开会,批评总参上报中央的材料太少。毛泽东说:早先还见得着你们作战部的报告,后来也看不到了,现在党政民系统的东西,一大桌菜吃不完,军事系统就没有吃的,干饿。

  7月25日写报告给毛泽东主席,就毛泽东前昨两晚对总参领导的批评主动作了检查。检查中说:您在谈话和会议上的训示,虽没有指名批评我,但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打到了我的心底里,对我的教育很大。在总参工作期间,违反了“每半个月向您汇报一次情况与工作”的指示。7月26日毛泽东作了批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粟(裕)阅。此种检讨很好,“粟在半年中所反映的情况和看出的问题……好得多,所以我那天没有批评粟”。

  7月26日听取气象局涂长望局长汇报整编、“三反”和气象建设等问题。

  7月28日就中苏双方空军有关领导研究的,三方空军在我东北和朝鲜的作战部署与作战方案,向军委主席和副主席提出报告。关于作战任务区分,报告指出,苏方空军以打击敌f—86为主,担负夜间复杂条件下作战。中朝空军均以反击敌之集中轰炸为主要任务。作战指挥采用集中引导、分散指挥的方式。

  7月为提高朝鲜前线部队坑道作业的效率,志愿军司令部请求各军成立一个工兵机械连及解决相应机械。经粟与工程兵研究,认为实属急需,但限于经费,目前机械暂予解决半数。为此报告了周恩来副主席和彭德怀。

  8月2日听取海军罗舜初副司令员汇报华东海防情况后说:从国防整个需要看,我设防要依靠自己,依靠大陆,面向海洋,设防尽量往前伸。

  8月4日接见苏专家副总顾问柯托夫,谈有关我国去苏代表团中,军事组拟与对方谈的装备供应等问题。

  8月6日为使国内80%以上部队均能取得对美作战的经验,于今日提出入朝步兵队轮换方案,上报毛泽东主席、彭德怀副主席。毛泽东于8月11日批示同意。

  8月9日向毛泽东主席,朱德、彭德怀副主席提出,关于胶东半岛设防的报告。报告包括重点设防的方针、工事构筑的要求、组织领导、准备工作等四个问题。在工事构筑的要求中指出,工事必须能有效抗轰击和发扬火炮威力两者并重,但部分专家及海司少数同志主张“工事的修建,要以充分地发扬火炮威力建设露天阵地,使射界能达到360度”。如此“在我还不能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时,这种工事易被敌空军和海军所摧毁,不能持久易失效能”。8月11日毛泽东主席作了批示:“关于长山列岛等处构筑国防工事的两种不同意见,我倾向于同意粟裕等人的意见”。

  8月13日就半年来处理海空军、各特种兵及作战、军训等十个单位工作及主要问题写报告给毛泽东主席并军委各位副主席。报告中提到为统一全军制度,已从各军抽调一批干部来,负责纪律、内务、队列、警备四大条令的编写工作。

  8月17日至9月24日参加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访问。粟负责与苏有关部门商谈我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需请苏方帮助解决之问题。

  9月1日与周恩来、维辛斯基一起前往莫斯科机场迎接金日成、朴宪永、彭德怀。

  9月15日出席中苏双方代表团签字仪式。

  9月16日与周恩来、刘亚楼(空军司令员)、邱创成(炮兵副司令员)、王诤(通信兵部部长)等同布尔加宁进行军事会谈,研究解决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一些具体问题。

  9月22日代表团离莫斯科返国,24日抵北京,在机场受到刘少奇、宋庆龄等领导的欢迎。

  10月4日出席部队文化和军事训练座谈会。发言中指出:没有好干部是训练不出好兵的。现在干部钻研技术是较差的。今后文化教育要结合经常工作,结合军事教育,同时要增加换装部队的军事教育时间。

  10月初与聂荣臻代总长一起听取军事学院领导汇报。聂、粟同意在当前教员缺少情况下,组织教授会问题可以考虑。

  10月9日听取山东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