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巴顿将军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英美双方最终决定:北非战役结束后,英、美 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实施“哈斯基”战役,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尔后实 施地中海战役。
这样一来,英美军队在法国北部的登陆也就是按俄国人所指“开辟真 正第二战场”的事也就再次推迟了。
这次会议的结果是英国人的一次外交胜利。除了丘吉尔本人的雄辩才 能外,蒙巴顿也发挥了自己的特殊作用。他以两栖作战专家的身份,在会谈 
中旁征博引,大谈近期内在法国海岸登陆的困难,使与会的几位美国将军不 得不接受了他的观点。
苏联政府认为,卡萨布兰卡会议对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盟战略的 主要问题是毫无建树的,进攻西西里岛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作战行动。《真理 
报》援引那位美国记者拉尔夫·英格索尔的话说,“卡萨布兰卡会议是一次 折磨人的难产的会议,最后只生下了一个西西里岛小老鼠。”
1943 年 5 月,蒙巴顿做为英国代表团成员;随丘吉尔赴华盛顿与罗斯福 再次会晤。
首相之所以总是带着他去跟美国人打交道,是觉得蒙巴顿的贵族风度 和与罗斯福私人感情融洽,会使美国人喜欢。同时,首相也有意让蒙巴顿在 
重大场合表现一下,尽量让更多地盟国军政上层人物知道和了解这位资历尚 浅的英国将军,因为丘吉尔对蒙巴顿下一个职务的安排已有所打算了;尽管 
还没有拿定主意。5 月 12 日,英美首脑举行会谈,丘吉尔和他的顾问们提 出的主要任务是彻底放弃英美军队于 1943 年在西欧登陆的计划。英国人轻 
而易举地说服了美方,因为在前次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他们双方已经就此达 成了协议。会谈后,双方通过了一项决议,把“英、美攻入西欧的时间推迟 到 1944 
年春天”;决定于 1944 年 5 月以后大规模在法国登陆,开辟俄国人 所说的“第二战场”。
这个决定自然要秘密通知苏联政府。斯大林随即致函罗斯福指出:“你 们的这个决议给竭尽全力同德国及其附庸国主力进行了两年战争的苏联造成 了极大的困难。
法西斯德国能够同过去一样把自己的主力保持在东线,并不断地补充 该线的兵力。”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信中抗议他又一次破坏盟国义务的行为, 
指出:“不应忘记,它涉及到保护西俄和俄国被占领区内千百万人的生命和 减少苏军的巨大牺牲的问题,同苏军相比,英、美军队的牺牲只是区区小数。” 
斯大林不能容忍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战争中无视苏联的切身利益,他临时召回 了当时驻伦敦和华盛顿的大使,这一举动被英美两国看作是对两国领导人所 
奉行政策的抗议。
丘吉尔不听那一套,他不顾斯大林的抗议,仍坚持进攻西西里岛的计 划。由于进攻行动预定于当年 7 月份开始,所以准备工作就显得非常紧迫。 
做为作战计划具体制订者之一的蒙巴顿,从华盛顿返回英国之后,便整日通 宵达旦地投入工作。不过,他很高兴地发现在参谋长委员会配给他的主要助 
手中,有一位是他以前玩马球时的球友——现海军部计划处处长莱姆比上 校。闲暇时,他俩还可以在一起打会儿马球,或去看一场马球比赛,以调剂 
日常紧张的生活。为了协调作战计划,他还出差去了几趟非洲,与当时正在 那里的艾森豪威尔、亚历山大、蒙哥马利和巴顿将军,进行了多次磋商。
在北非的德意军队于 5 月 13 日全部投降后,地中海的形势发生了很大 变化。占领北非前,英、美只控制直布罗陀、马耳他、苏伊士等几个据点。 
德、意两国掌握着北岸的撒了岛到多德喀尼斯群岛,在南岸占有的黎波里至 埃尔,法属北非实际上也是德意的重要据点。地中海两岸的德意据点对英美 
在地中海的战略据点呈现包围的态势。占领北非后,整个地中海的战略形势 改变了:英美重新夺得地中海的制海权;北非可为进攻南欧提供空军基地和 
陆军集结点及出发点;意大利完全暴露在盟军的袭击之下,德意 8 个师在突 尼斯投降,大大削弱了意大利的防守能力。丘吉尔和蒙巴顿等英国将军们抓 
住这个有利形势,坚持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从军事角度看应当说是正确 的。
在这次进攻发起前,希特勒认为盟军很可能在撒了岛登陆。撒丁岛在 第勒尼安海以西,北隔博尼法乔海峡与科西嘉岛相望,东距亚平宁半岛 200 
公里,是地中海中仅次于西西里岛的第二大岛。希特勒觉得盟军如果占领该 岛,既可进攻意大利,也可进攻法兰西,加上上了英国情报部门的当,更认
为盟军的进攻目标是撒丁岛。 事情是这样的:蒙巴顿他们在制订西西里岛作战方案时,认为首先要
利用人们的一般军事观点,使德军的注意力集中在撒丁岛而不是西西里岛方 面。为此,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骗局。6 月份的某天夜晚,情报人员在西班 
牙海岸附近丢下一具英国军官尸体,死者身上的公文包里装有很多文件副 本,其中还有一封英国参谋部副参谋长给盟军副司令亚历山大将军的一封 
信。信上提到英军将在撒了岛和希腊登陆,但在“佯装计划”中,要使德国 人相信盟军的进攻是西西里。这一骗局使希特勒加深了盟军进攻目标是撤丁 
岛。据此,希特勒把德军第 1 装甲师从法国南部调到希腊;把新成立的第 90 装甲榴弹炮师调到撒了岛。而在西西里岛仍只驻有 2 个德国师和 4 个意大利 
师。
蒙巴顿他们制订的西西里岛登陆的战役计划是庞大的:盟军将动用 13 个师、3 个独立旅和 5 个特种侦察登陆支队;有 4000 架歼击机和轰炸机、 
俯冲机,以及不少于 1500 架运输机,从空中掩护海岸登陆和地面进攻;同 时,还要使用 3200 艘各类舰艇运送登陆部队和作战物资,并掩护部队登陆。 
之所以使用这么大的力量,是由西西里岛本身的战略地位和人口、面积决定 的。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是地中海中最大的岛屿,它地处亚平宁半岛和北非 
之间,东与意大利本土重心的亚平宁半岛仅隔 3 公里的墨西拿海峡,开战后 守军获得增援是容易的。同时,全岛面积近 3 万平方公里,人口数百万,尽 
管希特勒未料到盟军会先拿西西里岛开刀,平时也驻有十几万德意军队。
战役于 7 月 9 日打响。是日黄昏,盟军在马耳他岛东西两侧集结部队。 夜晚,在西西里岛南侧空投伞兵部队,海军陆战队登陆占领滩头阵地。海滩 
防线很快就被冲破摧毁,防守海岸的意大利部队几乎一枪未放就瓦解了。11 日,蒙巴顿与蒙哥马利一道随后续部队踏进了西西里岛,他看到自己一手搞 
起的各种两栖作战工具在登陆过程中大显身手,内心十分愉快。
意大利自从参战以来,无论在希腊、地中海,还是在非洲,都是屡战 屡败。连年对外侵略,造成消耗不断增大;屡战屡败,使广大士兵士气低落、 
厌战。据蒙巴顿回忆,当英国第 8 集团军和美国第 7 集团军实施登陆时,许 多意大利军队实际上没有抵抗,如夺占潘泰莱里亚岛时盟军只有 1 名士兵受 
伤,而且是被骡子咬的;意军在兰佩杜萨岛的守备部队,竟向因油料不足而 迫降该岛的盟国飞行员投降。由此可见,意大利军队的士气是何等地低落。
7 月 22 日,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面对这种严重的军事局 面,意大利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内讧,一些军队将领包括国王在内酝 
酿发动推翻墨索里尼的政变,以便同英美停战。以格兰第、波太伊和齐亚诺 为首的谋反头子,要求召开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从 1939 年 12 
月以来一直没有开过。委员会在 7 月 24 日夜间召开,并以 19 票对 8 票通过 决议,要求把意大利军队的指挥权交还给国王。
7 月 25 日,墨索里尼被国王召到王宫,宣布立即解除他的一切职务, 并把他押送到监狱。国王让巴多利奥组成意大利新政府。27 日,巴多利奥 
宣布解散法西斯党,实行全国戒严,在战争结束前禁止一切政治活动,战争 将继续下去。8 月 4 日,意大利通过驻里斯本大使馆向盟国试探求和。与此 
同时,盟军继续进攻,于 8 月 17 日占领整个西西里岛,尚未被歼的大约 4 万德军和 6 万意军仓皇退往亚平宁半岛,历时 38 
天的西西里岛战役以盟军 的胜利而告结束。
至于 1 个月后,希特勒派党卫军突击队把墨索里尼从大萨索山谷的关 押地点里救出来,扶植他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同时派隆美尔指挥 8 
个师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占领意大利北部,继续与盟军顽抗,这是后话不表。 由于西西里岛被盟军占领,德国人彻底丧失了在地中海的制海和制空 
权,地中海实际上又成了英国的“内湖”。虽然英美首脑在上次华盛顿会谈 中,已决定于 1944 年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但丘吉尔见这次西西里岛战 
事顺利,又要求美国重新考虑他的“巴尔干方案”,即首先占领罗马,向意 大利北部挺进,然后在巴尔干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登陆,他认为,
“我们为什么要像蜘蛛一样顺着意大利靴形半岛的脚尖往上爬到法国去呢? 打击它的膝部岂不更好”。然而,罗斯福和美国的战略家们见到苏军自 1943 
年初的冬季攻势以来,“俄国人不停地向西推进”,担心俄国人首先进入柏 林,不但会减损美军在大战中的荣誉,还会削弱未来战后美国在中西欧的地 
位,因而坚持华盛顿会议作出的决定不容变更。美国军方还认为,从法国东 北通往柏林和其他重要经济中心的路总共只有 600— 700 公里,是进攻德国 
的一条捷径,而从意大利到德国边境要走 1200 公里的路,从巴尔干则有 1700 公里。
向巴尔干和意大利进攻,离德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中心很 远,而且西欧的地形、地理条件对军事行动比意大利和巴尔干有利得多,法 
国北部、比利时、荷兰的稠密道路网能够保障大部队顺利运动。
为了解决彼此的分歧,丘吉尔和罗斯福商定于 8 月中旬共赴加拿大的 魁北克,举行首脑会谈。
蒙巴顿奉命再次陪同首相出访。虽然丘吉尔这次率领的代表团中仅现 役军官就有 150 多名,但蒙巴顿无疑是他的主要助手之一。因为出访前外交 
大臣艾登曾建议赴魁北克代表团不应乘船,而应该全体一起乘飞机前往,这 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免去海上颠簸之苦。丘吉尔伯飞机失事或遭德国空 
军截击,对艾登说:“如果我失掉你们,我将会不知所措:我将切断自己的 喉管。虽然这里面包含着爱,但又不仅仅是爱。你们就是我的战争机器。布 
鲁克,波特尔,你,还有蒙巴顿。你们是无法替代的。”
英国代表团乘坐的“女王玛丽”号,在十余艘皇家海军的驱逐舰、护 卫舰的护航下出发了。蒙巴顿同自己的部下——来自联合作战总部的 12 名 
军官,住在船首几间相邻的舱室里。在穿越大西洋的整个旅途中,他除了不 时被首相叫去回答有关的问题外,就是紧盯住同船的舰队司令庞德将军不 
放,要他说出让自己重返皇军海军任职的确切日期。庞德对此闪烁其辞,即 使蒙巴顿找到他,他拒绝正面回答,因为他清楚,蒙巴顿能不能调回海军或 
何时调回,自己是无权决定的,这要看首相打得是什么主意。
特等舱里。丘吉尔已经盘算好对蒙巴顿下一个职务的安排,并以他特 有的方式漫不经心地分别征求了布鲁克、雅各布和霍利斯将军的意见,得到 
了他们并不很情愿的默许,只等下船后找个适当的机会向蒙巴顿本人宣布 了。
8 月 8 日,“女王玛丽”号缓缓驶入素称加拿大“北方门户”的新斯科 舍省省会哈利法克斯港。该港是世界上最深的不冻港之一,1905 年前为英 
国陆海军的一个基地。英国代表团上岸后,经过短暂休息,便搭乘加拿大政 府安排好的一列装饰华丽的火车,前往英美首脑会谈的地点魁北克。
欲知魁北克有何结果和丘吉尔赋予蒙巴顿什么新任务,且听下章细说。



第九章 魁北克决定




美英首脑筹全局,加国小城来相聚; 蒙氏破格当主帅,颇令老丘费心曲。 魁北克地处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的汇流处。它虽是加拿大魁北克
省的省会,但当时的人口仅十来万,即使在加拿大也不算是个繁荣的城市。 然而,它却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政治和军方领导人多次在此举行会 
议,作出过许多重要决定,而在世界现代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
英美首脑的这次首脑会谈,从 1943 年 8 月 14 日开始,地点在魁北克 城海德公园内的一幢建筑里。会谈正式开始前,英美双方较低级别的人员已 
进行过磋商。会议开场后,丘吉尔仍向美国人大谈其“巴尔干战略”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不过,经过一番激烈争论,英国方面还是终于同意通过了代号 
为“霸王”的战略计划,规定盟军于次年 5 月 1 日在诺曼底登陆。另外,还 计划了一次在法国南方土伦和马赛附近登陆的辅助性战役,代号为“铁砧”。 
然而,就是这项在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也由于英方的坚持而 附有一系列前提条件,即进攻法国的“霸王”计划只能在以下前提下付诸实
施:
—— 风力不太强;
—— 潮汐正好符合需要;
—— 月光条件正好适合要求;
—— 在潮汐和月光合适的条件下天气也应合适;
—— 当上述所有条件均不具备时,进攻时间将自动延期 一个月,直至下一个满月日期 英方的这些前提条件,有的是蒙巴顿以两栖作战专家的名义提出来的。
它们正对丘吉尔拒绝或拖延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胃口。俄国人事后得知评 论道:“任何思维正常的人都很清楚:要完全具备成功登陆的所有条件不仅 
可能性很小,而且是不可思议的。但这恰恰是英国政治家们所需要的。”
会议还讨论了制造原子弹问题。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