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巴顿将军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任后的第一天,蒙巴顿在日记中写道:“我坐在父亲的画像下面,心 里十分激动。”尽管当年路易斯亲王的办公室窗前,现在建有一幢黄褐色的 
大楼,挡住了外面射来的阳光,但蒙巴顿还是坚持要去那里办公。可是,他 坐在父亲当年坐过的那把椅子上,并不想沉缅于过去,他要着眼于更新、更 
高的目标。他认为皇家海军仍需要改革,以期适应时代的要求。
当时,由于英国经济很不景气,政府决定大规模削减公共开支。削减 哪一方面呢?1955 年 10 月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公众普遍认为应首先削减 
国防开支。同月,不久前才继丘吉尔担任首相的文登向公众作出许诺,要在 此后 30 个月内将现役军人人数从 80 万减少到 70 万。政府的文职官员们还 
强烈要求海军大幅度减员。哈罗德·沃纳告诉蒙巴顿:“我觉得艾登首相已 不再对海军感兴趣了。海军在各兵种中排列第三。而且,人们一直就海军在 
核战争年代能否起作用表示怀疑。”英国在二战中的老英雄蒙哥马利元帅, 也在皇家联合军事学院的一次讲演中说,“海军在世界大战中只能起很小的 
作用,在其他时期,海军几乎一无所为。”无独有偶的是,苏联领导人赫鲁 晓夫在谈到当时的苏联军事战略时竟宣称:“在热核时代,大型水面舰艇只 
是漂在海洋上的钢铁棺材。”总之,来自各方面的舆论都试图说明一个问题: 海军曾很有活力,但现在大势已去。
重申海军的作用,使之得到公众的承认,确实是蒙巴顿就任第一海务 大臣以后的首要任务。他认为,“我们只有先让别人承认,我们的舰艇将来 
可以成为大型游动火箭的运载工具,然后其他事项方可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蒙巴顿任第一海务大臣期间,这是海军部所奉行政策的第一大基石。第二 
大基石是,保证向在世界各地执行保护英国利益任务的水陆两栖打击力量提 供支援。在申请政府拨款方面,蒙巴顿很现实,也很讲究策略。他对经常嚷 
着要大幅度增加拨款的部下们说:国防预算是要分配给各军兵种的,海军的 份额肯定会少于过去。要求过高就等于失去更多。
海军必须确定自己的首要任务,并晓之于众。只有这样,保持一支有 效的和平衡的战斗力量的最起码的要求才能得到满足。
然而就是这样,于 1956 年底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后出任国防大臣的邓 肯·桑兹还要继续削减海军。这一年,蒙巴顿登上了皇家海军的顶峰——被 
晋升为海军元帅,但没等他高兴多久,桑兹上任后所表现出来的对海军的敌 意便引起了蒙巴顿的愤怒。
桑兹是丘吉尔的乘龙快婿,曾任内阁供应大臣,以喜欢贬低他人而闻 名。海军副参谋长戴维斯回忆说:“他是有名的顽固脑袋,而且对国家 
的战略需求一窍不通。”更糟糕的是,桑兹得到了新任首相麦克米伦的尚方 宝剑,“有权对涉及武装部队的规模、形式、组织、部署、装备和供应 
似及军饷和服役条令等一切事情作出决策。”桑兹的观点是:核武器将决定 战争的胜负,海军起不了多大作用;巡洋舰已不再需要了,应予以报废;航 
空母舰和舰载飞机也不再需要了,皇家空军可以把它们的任务包下来,等等。 实际上,这等于说海军已没必要存在了,它成了奢侈品,国家养它不起了。 
桑兹来国防部后,下令削减国防开支,引起了现役军官们的强烈不满。
蒙巴顿在 1957 年 2 月份写道:“我们现在同邓肯·桑兹搞得不可开交。他要 大幅度削减 1957— 1958 
年度预算和长远规划开支。女王陛下的政府打算无 情地削减国防开支了。”海军部说,“如果更荒唐的削减计划——比如一年左 
右将海军裁员一半——获得批准”,海军部官员将集体辞职。蒙巴顿也起草 了一份告海军全体高级军官书,时刻准备散发下去。内称:
我们海军部已作了全面和仔细的调查,结果很清楚,这 样大幅度削减开支,只会造成混乱,破坏军队的士气。如果 
要就此事摊牌,我当然要明确表示,我不能再继续任职了,不 能为这种人为的混乱负责。但是,在我考虑采取这一重大行 动之前,我想听听同龄人的高见。 
结果,和通常一样,事情并没有走到那一步,原因之一是桑兹作了明
显的让步。
1959 年 5 月 22 日,麦克米伦首相正式任命蒙巴顿为国防参谋长,并建 议这个职务的任期将由 3 年延长到 5 
年。从地位上说,国防参谋长仅低于国 防大臣,但由于后者属于文官并受党派竞选的影响,所以,国防参谋长实际 上是整个英国陆海空三军武装力量的专职首长。
在正式任命公布前,蒙巴顿忙忙碌碌地度过了他在海军中的最后几周。
4 月 19 日和 20 日,他发出了 1300 份告别信,其中大部分的结尾都有他的 亲笔签名。4 月 23 
日,他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讲话,“告诉广大人民,海军 的前途是光明的”。按规定,他移交第一海务大臣职权的时间是 5 月 1 日零 点整。4 月 30 
日午夜;他坐卧不宁地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当副官提醒他 时辰已到时,蒙巴顿十分伤感地说:“现在我已不再仅仅属于皇家海军了。” 
说完,走到继任者查尔斯·拉姆面前,同他办理了交接手续。
蒙巴顿是继威廉·迪克森之后的第二任国防参谋长,这个职务设于 1958 年,目的是统一指挥和协调陆海空三军。然而,迪克森在完成这一艰巨的任 
务方面,没有取得成功。他仅干了一年多,便干不下去了,由蒙巴顿来接替 他。当时,陆海空三军各自的参谋长,有事可以直接去见内阁大臣和首相, 
蒙巴顿认为这样做无疑是损害了国防参谋长的权威,于是他上任伊始便定下 规矩,各军种有事先要找国防部请示,不准他们越级去找内阁大臣和首相。
20 多年来,蒙巴顿一直主张三军统一。还在大战期间,他就曾说过:“我 个人认为,所有军官都应享有去各兵种服役的机会。他们应分别在达特默思、
克兰威尔和桑赫斯特轮流服役,一年换一个地方。这样,他们既可受到一般 的锻炼,还可学到特殊本领。”他还主张,军校学员通常可以选择自己的职 
业,学习参谋课程和战术课程应着眼于三个军种,某一军种的参谋应到其他 两军种里工作一段时间。他在 1941— 1942 年负责联合作战总部期间,便是 
这么做的。
在领导机构的改革方面,他提出撤销各军种参谋部,而设立三军统一 的联合计划参谋部,并由他来担任这个机构的常任主席。不过,由于遭到了 
各军种参谋长的消极抵制,这一目标没有在伦敦实现。蒙巴顿于是把它付诸 实施于海外驻军,分别在塞浦路斯建立了近东联合司令部,在亚丁建立了中 
东联合司令部,在新加坡建立了远东联合司令部。这种新的指挥机构,在提 高英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后来在 1961 年,伊拉克 
再次称科威特是它的一部分,并在科伊边境集结重兵,对科威特进行威胁。 英国派“保垒”号航空母舰前往海湾地区,并答应科威特,如果它请求支援, 英国军队 
24 小时内即可采取行动,结果使伊拉克未敢轻举妄动。英国之所 以能夺下海口,中东联合司令部的建立是原因之一。因为它能迅速协调和调 
动陆海空各部队,简化了工作程序,从而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英国驻中东 地区司令埃尔沃西中将说,在那次联合行动中,联合司令部的作用是很大的, 
没有这样一个联合指挥机构,英国的干涉肯定不会那样顺利。
然而,就在蒙巴顿在国防参谋长的显赫职位上,全力以赴地干自己的 事业的时候,他的夫人埃德维娜却不幸病故了,终年仅 59 岁。
埃德维娜是位很要强的女人,自战争期间她主管过圣约翰救护队以后, 一直着迷于医疗救护事业。这几年,她每年都要花费数月时间去非洲和远东 
地区,帮助那里的红十字会工作。1956 年,她的私人医生威尔克斯·哈维 告诉她,如果她不大大减少自己的活动;3 年之内死神就要夺去她的生命。 
埃德维娜对此忠告不但置若罔闻,反而似乎要与死神争夺时间拼命去工作。
1960 年 1 月,她代表圣约翰的海外野战救护旅去远东视察。事先被安排出 来的视察日程甚至使她没有了上路的勇气,然而,生性好强的埃德维娜还是 
咬牙出发了。
2 月 20 日,她抵达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的亚比。之后她立即进行了一 系列视察。
路途中,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护士长伯纳姆女士发现,她有时脚步踉 跄,经常停下来欣赏周围景物,看上去已疲惫不堪。伯纳姆女士见她身体如 
此衰弱,就在当地医院里为她准备了一个房间,让她住进去以防不测。此时 在伦敦,蒙巴顿忙完公务后于凌晨 1 时 30 分上床休息。刚入睡不久,便被 
叫醒,说婆罗洲的总督想和他通电话。
一会儿,那边的电话打过来了,蒙巴顿从模糊不清的越洋电话中,终 于听到了夫人去世的噩耗。
刹那间,蒙巴顿悲痛欲绝。人们跑过来规劝他,他默不作声地淌着眼 泪,望着埃德维娜的照片,在一张纸上不断拼写着“TRAGEDY”(灾难)几个 
大写字母。少年夫妻,老来伴。蒙巴顿这年已 60 岁了,失去老伴对他的打 击实在是太大了。
2 月 25 日,皇家海军的“威克菲尔德”号驱逐舰在一艘印度军舰的护 送下,把埃德维娜的遗体运回英国。蒙巴顿写信给尼赫鲁说:“帕特里夏、 
帕梅拉和她的丈夫,埃德维娜的妹妹玛丽和我都去了布罗德兰兹,在家门口
等候她的遗体的到来。这是她最后一次回家。”然后,埃德维娜的遗体被送 到罗姆西修道院,在那里,由 8 个人抬上了祭坛。13 个小时后,按照她生 
前的遗嘱,遗体将要送入大海。在她的遗体被抬上船时,水兵们鸣笛为她的 亡灵开道。在参加埃德维娜海葬的船只中,那艘印度军舰是尼赫鲁亲自派来 
的。这使人们感到他们之间的友情超乎寻常,连蒙巴顿本人也承认,“这真 是一个令人注目的姿态,它给所有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会使亲爱的 
埃德维娜含笑九泉。”
埃德维娜去世后,蒙巴顿陷于巨大的忧伤之中,他写道;“我太痛苦了, 我过去从未意识到我是多么地爱她和她对我是何等重要。”丧偶的人都会有 
这种心情,但蒙巴顿比其他人都更吃惊地发现,他是那样地离不开埃德维娜。 他和妻子过去经常分居,也时常吵嘴,加上他在事业上很充实,自以为没有 
妻子在身边,他也会生活得很好。现在他才感到以前的那种想法是错误的。 过去他有时愿意和埃德维娜短期分居,但现在他永远失去了她,这使他悲痛 
欲绝。他如今形单影只,成了年逾花甲的单身汉。
蒙巴顿担任印度总督时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写道:“埃德维娜的死恐怕给 蒙巴顿的打击太大了。”他的部下们发现,他动辄发火训人。和以前相比, 
他变得优柔寡断;甚至在重要会议上,他也常常精神不集中,一阵阵地发愣。 他过去给朋友写的信,总是热情洋溢、夸夸其谈,如今连给侄子——早已登 
基的伊丽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的信,“都语无伦次,不大动人”。 总之,他似乎像变了一个人。
有人开始劝他再婚,说这样做即使不是为了爱情,也是为了使自己生 活得更好些。据说有的名门闺秀也对做伯爵夫人和国防参谋长的夫人感兴 
趣。蒙巴顿或许曾多次产生过再婚的念头,但找个像埃德维娜那样的妻子如 果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他索性告诉女儿帕特里夏说,他不打 
算再结婚了,因为再婚可能会使他有个儿子。那么,他要把爵位传给她的计 划就会实现不了。帕特里夏自然听得出这是老父亲的幽默,但也确信蒙巴顿 
不会给她领来一位继母,为此她要加倍地关心和照顾他,减轻他的痛苦凄凉 之感。
在两个女儿的悉心关照下,蒙巴顿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终于重新振 作起来。
在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蒙巴顿和助手们对英国未来的防务结构提 出供政府选择的 3 种方案:A.只对现行体制作些简单的修补;B.建立一个 
完全统一的和确能发挥作用的国防部;C.允许陆海空三军种各自的总部单 独存在,但必须接受国防部的全面领导。其中,蒙巴顿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 B 方案。
由于撤销三军种总部,会使许多将军的职位难保,麦克米伦首相犹豫 不决,他想先选择 C 方案,然后为二三年内实行 B 方案打下基础。当他征求 
蒙巴顿的意见时,蒙巴顿回答说:“作为一种临时解决方案,我同意。”然而, 出乎蒙巴顿所预料的是,麦克米伦首先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毅然 
决定采用蒙巴顿他们提出的 B 方案。
1964 年 2 月 24 日;蒙巴顿率领英国军事代表团赴墨西哥访问,3 月 1 日他在那里收到首相以个人名义发给他的一份电报。电报说,内阁就改组防 
务指挥系统开展的讨论进行得很顺利,在下次讨论会上就将发表一项声明。 麦克米伦还说:“我们现在正就执行改组计划的最佳途径(即 B 方案)进行
讨论。我想让您知道;我是多么地感激您。您辛辛苦苦制订的改组方案,如 今正在开花结果。”几天以后,蒙巴顿的代表团抵智利访问时,英国内阁决 定采用 B 
方案来改组防务系统的喜讯果然传来了。3 月 5 日,蒙巴顿在日记 中写道:“《泰晤士报》航空版今天寄到了智利。该报以十分感人的笔调宣布,
(英国)政府已原则上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取消海军部、陆军部和空军部, 重建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国防部。”
多年的设想一朝实现,蒙巴顿感到自己几十年的军事事业达到了顶峰。 此时他在英国武装力量中的地位仅次于文职的国防大臣,但在公众眼里,他 
比国防大臣重要得多,是整个英国军队的真正主宰。
这期间,他还为加强英国与美国之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