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巴顿将军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体检,与先前路易斯所接受的粗略检查完全不一样;然后是有相当难度的笔 试,淘汰了一半候选生。
最重要的是由一位元帅、几位上校和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所进行的口试。 虽然委员会里的军官们对迪基可能格外关照,但是必须承认迪基长期以来所 
接受的海军知识和他那腼腆但很专注的个性可以使他通过口试。
知道了迪基获准加入皇家海军的消息之后,路易斯马上带着他到最好 的裁缝那订做了海军制服。这几个裁缝像为舰队司令做制服一样为迪基精心 
地做了一套制服,而迪基在量尺寸时则一本正经,好像他真的是海军元帅。 制服做好后,路易斯带他到海军部灰石拱门前照了个相,从相片里可以看出 
几分未来的海军元帅所拥有的那种魅力。身着铜扣的蓝色上衣,头戴嵌着铁 锚与王冠徽章的海军帽,迪基的眼睛和嘴角泛出笑意,显露出了第一次穿上 
真正的军服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欢愉。
然而,在海军学校的生活很难说是让迪基感到很快乐。学校里最好的 房子已分配给退役军官居住,学员们住的是用木板临时搭起的棚子,木板墙 
上有许多被学员们踢开的洞,冷风就在这些洞里灌进屋里。每天早上 6 点半 值星军官吹哨起床,学员们光着身子跑过长长的走廊,用冰冷的水洗过之后, 
再跑到另一头用湿巾揩干。在此过程中牙齿上下磕碰,像钟表似地响个不停。 宿舍东南的草坪上是宽敞的大教室,教室的大梁上有浮凸烫金的皇家
海军名将纳尔逊的一句格言:没有皇家海军做不到的事。 在学校里迪基没有受到特别的对待。教官们不因为他是路易斯的孩子
而给予他特别的关照,同学们也不因为他是王子而对他敌视。迪基像其他学
员们一样,住所简单,食品恶劣,学习时间漫长而且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接 受大强度的训练。父母们对学校颇有怨言,而校方则声称要给未来的皇家海 
军军官以斯巴达人式的训练,认为艰苦的条件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 的生存能力。
在学校迪基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因为奥斯本海军学校与美国海军学 校不一样,在美国海校,学员们入学时都超过了 18 岁,他们的课程与一般 
大学的课程差不多,而奥斯本海校的课程却是纯实用性的,在这里学员们不 是学习经典著作和与皇家海军有关的历史,而是重点学习数学、海员的技能、 
通讯、划船甚至织网。学校还教些英语语法,选学法语或德语。迪基学习了 法语,因为他的德语已经说得很好。
当然在海军学校里有各种体育活动,而迪基像小时候一样,不大参与, 即使参与也表现平常。每周最激动人心的事是发薪水——一先令的零花钱。 
学员们拿了一先令之后便蜂拥涌向糖果店。一先令并不像听起来那么没用, 那时三先令就能买整整一袋糖。周末还有舞会,当然没女孩子,学员们相互 
跳舞,海军陆战队的乐队为他们伴奏。运气好的学员可以有幸与学员队里的 上尉跳舞,大多数时候上尉先生浑身都透着酒气。
回家永远是件令迪基感到愉快的事情,那时路易斯已晋升为海务大臣。 由于路易斯爱好广泛,豪爽好客,因而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客人中有名噪 
皇家海军的高级将领,像穿戴整齐、神情严肃的杰里克将军和常歪戴着帽子 的贝蒂爵士;有英国两党的显赫人物,其中包括鲍尔福、阿斯奎斯和劳埃德 
这些英国当时和未来的领导人。当然,最常来的是长着一张孩子脸的温斯 顿·丘吉尔,他是客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不过即使当丘吉尔已是一个老家伙 
时,他仍未失去孩子般的热情,因此他知道怎么与孩子打交道。丘吉尔与迪 基都是天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在一块兴致勃勃地谈论多姿多彩的海军生 
活,谈论过去的大海战和那些英勇的水手。与丘吉尔聊起天来迪基可不再是 个胆小害羞的小男孩。他了解丘吉尔在苏丹和布尔战争中的傻大胆,把他当 
作一个英雄崇拜,丘吉尔也特别喜爱迪基,常常是让迪基坐在腿上一聊就是 一晚上。当然迪基更崇拜他的父亲。
1914 年的春季,迪基年轻的荣誉感达到了高潮。5 月,路易斯来到奥 斯本海军学校检阅学员,迪基在队列里高兴得两腿发抖,眼神里充满了自豪。 
夏季,迪基又有了一件叫他高兴的事。7 月,学员们被分批送往舰上参观, 迪基从小就对战舰非常熟悉,这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领导者的滋味。迪基带 
着一队学员到各处参观,像个老水手似地向他们介绍这、介绍那,水兵们也 咧着嘴,笑着听迪基的演说,同学们对他佩服极了。当战舰挂满了五彩的旗 
帜驶向蓝色的海洋,高昂的舰炮隆隆响起的时候,身着海军制服的迪基和他 的同学们的爱国心被激发出来,为自己是皇家海军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对于 
迪基还有另一种激动,因为这是他父亲治下的战舰。
三周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过一段希望与恐惧交织的激动之 后,荣誉感再次占据了迪基年轻的心灵。然而,接下来生活给予迪基的是突 
如其来的污辱,对父亲深深的同情和对整个世界的愤怒,他心目中伟大的父 亲路易斯辉煌的皇家海军生涯难道就这样不光彩地结束了吗?
二哥乔治对父亲被迫辞职这件事的反应不及迪基强烈。此时乔治已是 一名海军军官,肩负起了海上战斗的责任,而且乔治毕竟年长很多,他已经 
经历过了生活中的某些不公正,对这些事能够看开一些。当然乔治内心也很
悲苦凄凉,看到乔治难过的样子,他的战友们自动组织起来,并派了一个代 表正式地向他表示:“先生,我们为此事深感震惊,对于您父亲的忠诚,我 们毫不怀疑。”
迪基的同学们虽然很同情他,但他们没有明显的表示,因为他们深知 迪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敢触及也不知道怎样触及这个话题,用 
一位学员后来的一句话说,“我们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迪基独自承受了巨大沉重的煎熬,在这悲惨的几天里迪基由 一个少年成了一个男人。30 年后在东南亚,伯纳德·布雷恩在蒙巴顿的桌 
于上发现了他父亲的照片,不由地感叹说:“他是一个最冤枉的人。”“是 的,”蒙巴顿回答说。过了一会儿,他拍着伯纳德的肩膀说:“我只有一个抱 
负——返回海洋,成为第一海务大臣。”
1914 年末,达特茅斯海军学院的高年级学员提前毕业,充实到急剧扩 编的舰队里。蒙巴顿和他的同学们被转往海军学院填补这一空缺。离开奥斯 
本海校时,蒙巴顿在 80 名学员中排名第 35—— 他的决心还来不及显示力量。 比起奥斯本海军学校,达特茅斯海军学院的条件要好得多。校舍高大
漂亮,宽敞舒适,设施完备,食品讲究。周末还有舞会,这次有女舞伴了, 她们是教官的妻子和女儿。
1915 年 10 月,他举行了基督教的坚信礼。“我双手按在圣经上,当时 的感觉就是直想哭。”两个星期后,他去参加圣餐礼,回来后道:“真是妙极 
了!”但宗教活动的记录也就从此在他的日记里消失了。他那非常实际的头 脑使他拒绝任何不可解释的现象。他对研究自然界有着永不满足的兴趣,但 
拒绝对超自然的事情花费精力。他并不想把自己归类于无神论者,但上帝在 他的心中并无多大的位置。
在达特茅斯,蒙巴顿开始沿着路易斯亲王的道路前进。经过超常的努 力,他开始居于学员前列,并位列 24 个学员队长之一。在体育方面也露出 
了头角,在一次双桨速划比赛中,蒙巴顿与他最好的朋友斯坦福德一道击败 了年大力壮的对手。这是低年级学员的首次胜利。他的一位同学后来回忆这 
段生活时说:“蒙巴顿快乐、勇敢”。1916 年年初,当蒙巴顿离开达特茅斯 海军学院时,他的名次已上升到第 18 名,在凯汉姆斯的最后 3 个月的强化 
学习里,蒙巴顿一跃成为第 1 名。
1916 年 7 月,海军军官候补生蒙巴顿奉命前往贝蒂上将的旗舰“雄狮” 号报到。
“雄狮”号是皇家海军中第一流的军舰,也许皇室背景,但更可能是海 军对路易斯亲王的尊敬促成了这个对蒙巴顿非常有利的分配。这艘著名的战 舰装备着 13。5 
英寸的舰炮,航速 27 节,已经参加了在北海进行的所有海战。 当蒙巴顿来到时,舰体上布满了弹痕,这是战斗留下的光荣标记。前炮塔已 
换成了新的,德国人的一发炮弹彻底摧毁了旧炮塔,炮组成员全部阵亡。
令蒙巴顿感到遗憾的是,在他看来,“雄狮”号已经打完了最大的一仗。 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公海舰队已不敢再向皇家海军的力量挑战。在某种意 
义上,德国人通过日德兰海战赢得了一次战术性的胜利,但是他们也认识到 是运气使公海舰队逃脱了全军覆没的下场。
蒙巴顿初上“雄狮”号时,军服上佩带着标志他参加了英王乔治五世 加冕典礼的绶带。由于“雄狮”号上那些身经百战的军官们都没有缓带,因 
此,这种典型的炫耀并不是存心要使自己受欢迎。不过,16 岁的蒙巴顿对
这类装饰品的态度是“有了就戴”。如果说长官们为他的绶带所激怒,那么 他们对蒙巴顿的尽心尽责却挑不出什么毛病。曾在“雄狮”号上服役的官兵 
后来还记得,蒙巴顿极其认真地钻研业务,不知疲倦地了解各种各样的、有 些是与他无直接关系的海军事务,“他惊人的敏锐,干劲十足”。蒙巴顿正在 
向既定的目标挺进。
1916 年 10 月,杰里科上将就任第一海务大臣,贝蒂上将继任舰队司令。 这使两位将军各得其所:杰里科是个出色的管理者,而贝蒂则是个第一流的 
战地司令。帕克南上将接替贝蒂指挥巡洋舰队,他带到“雄狮”号上的参谋 人员里有乔治上尉,这样蒙巴顿两兄弟就得以愉快地在同一艘军舰上服役。 
在战舰上服役不是仅有艰苦的工作,虽然那时在舰上看电影还是件遥远的事 情,但是军官们的即兴演出却往往打破海上勤务单调沉闷的节奏,蒙巴顿在 
自编自导的音乐喜剧中担任女主角,“他可真他妈的迷人”,他的战友后来回 忆道。当心情开朗时,没有人比蒙巴顿更快乐,而当心情不好时,没有人比 
他更忧郁,毕竟他只有 16 岁。但忧郁过后,他往往更加精神十足。
1917 年 2 月,乔治和蒙巴顿被调往贝蒂将军的旗舰。“伊丽莎白王后” 号是第一流的超级无畏战舰,航速 25 节,舰炮口径 15 英寸。就是在这段时 
间里,巴登堡家族的名字改成了蒙巴顿家族,路易斯由亲王变成了侯爵。蒙 巴顿比他的父亲更不喜欢这番更改,因为他很珍视家族的荣誉,而这次改的 
确使他的家族降低了社会地位。
现在,蒙巴顿已失去了法定的头衔,不再是一位王子,仅仅是出于礼 貌,像任何一位侯爵的小儿子一样,人们才称他为路易斯·蒙巴顿勋爵。也 
许这次变故再次驱使蒙巴顿下决心要使自己的勋爵称谓比其他任何世袭的头 衔更显赫光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蒙巴顿并没有亲历过实战。1917 年 4 月,美国进 入战争,当美国海军加入到皇家海军这一边后,德国水面舰队就更不敢再出 
来挑战了。不过,蒙巴顿还是干了些苦差事。1918 年,蒙巴顿转役 K-6 潜 艇。与现代潜艇、甚至与它的对手德国 U 型潜艇相比,K-6 潜艇都显得低 
劣,但在北海下巡逻要比在超级无畏战舰上服役更激动人心,在潜艇里更能 给他一种参与战争的感觉。
蒙巴顿在潜艇上服役的时间很短,只够他将能弄清潜艇是怎么回事。 不久,他就晋升为海军中尉,奉命指挥皇家海军舰艇 P31 号。P31 号是海军 
最小的快艇之一,它被用来对付德国潜艇,为开到法国去的运输船护航。蒙 巴顿爱上了这只小艇,当艇长不在舰桥上时,18 岁的他就负起指挥全艇的 
责任。实际上蒙巴顿已把它看成是自己的战舰,而且认为它是皇家海军里最 好的军舰,事实上他对自己指挥过的所有军舰都持这样的看法。
艇上的工作很艰苦。1918 年 9、10 两月、盟军为结束战争进行了最后 的努力。英国的增援部队潮水般地经舰船的运输涌向欧洲大陆,蒙巴顿的小 
快艇像发疯了似地来往护航,有时要在 24 小时之内往返两趟而在等待部队 登船的时间里,巡逻艇还要加油和补充其他物资,因此艇上的船员们没人能 
得到一点休息。一天夜里,P31 号正在以 20 节的速度航行时,蒙巴顿在舰 桥站着睡着了。
1919 年 2 月,一个新舰长卡特少校调来了。蒙巴顿描写他说:“为人非 常好,我说什么他做什么。”但有一次他突然发了火,对着麦克风咆哮说:“中 
尉,你是一头喝血的驴子。”这次受辱,教会了蒙巴顿以后从不当众辱骂他
的下级军官。卡特后来也没把它当回事。他在蒙巴顿的鉴定中写道:“他是 一个最热情能干的指挥者,非常善于和人打交道。”在蒙巴顿的一生中,从 
未有过写得不好的鉴定。“雄狮”号舰长查特菲尔德称他是一个“非常有前 途的年轻军官”,“伊丽莎白王后”号舰长的评语是“认真、勤奋,相当聪明”。 
然而,他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但缺少一种伟大、卓越的东 西。一个同事回忆说,当其他年轻军官坐在船舱里闲聊时,蒙巴顿总是写着 
他的笔记。总之;将近一年的 P31 舰上的生活锻炼了蒙巴顿独立指挥的能力。 不久,一切好像在突然之间全结束了。德皇乘飞机飞往荷兰;德军退 
回德国;德国起义的水兵在无畏战舰上升起了红旗;德国新政府的黑衣特使 在贡比涅森林里的一节火车厢内签署了投降书。10 天之后,1918 年 11 月 
18 日,德国公海舰队最后一次驶出港口,在英王乔治和威尔士亲王的陪同下, 贝蒂上将接受了德国海军的投降,黄昏时分,德意志帝国海军军旗缓缓降下,
没再升起。
1918 年 11 月的一天,蒙巴顿和乔治返回家休假。在这个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