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彭德怀的军旅生涯-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8日早晨,大榆洞志司作战室里气氛十分紧张,彭德怀、邓华、洪学智等人焦急地在地上踱来踱去,角落里,报务人员头戴耳机,正在和各部队沟通联络。继26日三十八军和四十二军拿下德川、宁远之后,四十 
  军己向球场。价川方向进攻,同时五十军。六十六军和三十九军也分别向博川。安州。宁边。价川方向实施突击,敌人已全面溃退。现在,三十八军一一三师能不能尽早赶到三所里,关上“闸问”,堵住流水般溃逃的敌人,是彭德怀最为关心的事了。但是,一夜过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收到三十八军的通报,一一三师现在已穿插到什么位置了?彭德怀焦急万分。一旦三所里没堵住,此次战役又将形成击溃战,达不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娘的,急死人!”彭德怀骂道,“一一三师到底在什么位置?” 
  “要不要立即与三十八军再次联络?”解方参谋长问。“不!”彭德怀断然说,“三十八军指挥部也不知道一一三师的位置,我看直接呼叫一一三师!” 
  “哺吐啦。哺吐吐……” 
  一串接一串无线电讯号从志司指挥部发向一一三师,报务员的额头汗流如雨,顾不上揩擦,全神贯注地搜寻一一三师电台的信号。8点多钟,报务员突然一声大叫:“有了,有了!一一三师的信号!” 
  彭德怀、邓华等人呼拉一下围到电台前。报务员激动地接收着信号,一边断断续续地报出信号内容。 
  “我部于上午7时到达三所里,先敌:分钟……大批敌人企图经三所里向南撤退……请示我部任务……” 
  ‘想不到,真想不到,”邓华情不自禁大叫起来,“这么快就到了三所里!一夜行军145里,奇迹!神速!” 
  彭德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吩咐报务员:“立即给一一三师回电:坚决堵往经三所里南逃之敌!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同时,彭德怀又下令,命三十八军主力迅速向一一三师靠拢,从东向西侧击三所里。 
  彭德怀兴奋地踱到墙上悬挂的地图前,看着地图自言自语道: 
  “堵住啦!堵住啦!” 
  忽然,彭德怀愣住了,脸上笑容顿时消失,他看到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公路由北向南贯通,一个小镇龙源里卡在那路上——敌人在三所里受阻肯定会改道龙源里南逃!他用大手一拍脑门,急忙对邓华说: 
  “还得再给一一三师发报,让他们派一个团赶到龙源里堵住敌人!” 
  事实上,一一三师在彭德怀的命令到来之前,已经发现龙源里的漏洞,派去堵击龙源里的一个团已经迅速向龙源皇进发了。经过一夜急行军,在29日凌晨4点,部队刚刚赶到龙源里,大批南撤的敌人开着坦克、汽车便“轰隆轰隆”来到了。于是,在三所里激战的同时,龙源里又展开了一场生死鏖战!敌人南撤的部队和北援的部队同时攻击龙源里,相距不到一公里,尽管出动大批坦克。飞机轰炸,成群的敌兵蜂拥而至,然而龙源里的我三三七团却像一根钢钉钉在山上,岿然不动!敌人眼看三所里、龙源里突围再无希望,在丢下满山遍野的尸体和武器装备后,不得不改道西逃安州。这样,敌人西路和中路溃逃的部队只好挤在一条南退的公路上,陷入极大的混乱。 
  12月28日午后,彭德怀在志司作战室接到韩先楚打来的电话,一开口就说: 
  “彭总,三十八军打得好啊!…彭德怀激动地听完了韩先楚的汇报。从29日晚,占领三所里、龙源里的三十八军各部已先后将敌分割,并与南逃之美二师、二十五师及伪一师进行激战。尤以三三七龙源里战斗和三三五团松骨峰、双龙里地区的激战最为壮烈!到30日下午5点,我向各被分割包围之敌发 
  起猛烈冲击,至12月29日上午,美二师主力、美二十五师、伪一师及土耳其旅已大部被我歼灭。 
  “三三七团三连龙源里堵击战和三三五团三连松骨岭堵击战打得最苦,两个连基本都打光了,但是完成了任务……” 
  韩先楚在电话里报告彭德怀,“敌人向这两个连的阵地轮番用飞机大炮轰炸,用坦克掩护成团的兵力进攻,真是炮犁火耕呀…… 
  6个多小时,敌人未能前进一步!战士们在子弹将尽的时候,用枪托砸,用刺刀挑,甚至用石头、牙齿和敌人搏斗!有的身上被汽油弹打着了,就把枪一摔,带着火扑向敌人,抱住敌人不放,和敌人一同被火烧死…… 
  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时,阵地上的枪支都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掐往敌人脖子的,也有的被敌人的火焰喷射器烧焦了,手里还端着上了刺刀的枪,保持着向敌人冲锋的姿势” 
  接完韩先楚的电话后,彭总沉默了许久,然后叫过作战处长丁甘如,让他找人去写通报,通令嘉奖三十八军。很快,电报稿拟好了,丁甘如拿着电报来到指挥部,先将电报稿交邓华和洪学智审阅,之后交给彭德怀审签。彭德怀接过电报看后马上提笔签了字。丁甘如正要将电报送机要处译发,又被彭德怀叫住: 
  …慢走,我还要添一句话。… 
  丁甘如又将电报交给彭总,彭总提笔在电报末尾添写了6个大字: 
  “三十八军万岁!… 
  搁下笔,彭德怀向邓华和洪学智说:“我加了‘三十八军万岁’,怎么样?” 
  “彭总,这……不好吧广邓华迟疑他说。“改一改写法,起到嘉奖的作用就行了吧。”洪学智说, 
  “用万岁这个词不太合适……” 
  “打得好,就是万岁嘛!”彭德怀坚持道。转身对丁甘如挥了挥手,“发了吧,发了!… 
  于是,一封彭德怀亲自签发的嘉奖三十八军的电报,便飞向了朝鲜各个部队,“万岁军”的美称迅速传遍了冰天雪地的前沿阵地。这封电报到达三十八军指挥部之前,梁兴初正在兴致勃勃地给一一二师师长杨大易打电话: 
  “杨大易吗?熙川你扑了空,捡了点破洋落儿还给老子送来,现在你打了大胜仗,怎么不给我们送点战利品来?”“你放心,军长,有你的,我正派人收拾哪!你要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数量管够!” 
  “你以为我想发财呀?我得给彭总他们送去,你快拣那漂亮的小手枪、高级望远镜,还有什么刮胡子刀之类的稀罕玩意儿多送点来!我让人连夜送到志司去,让他们看看,咱三十八军到底是不是主力!” 
  “是呀,主力就是主力嘛!”杨大易在电话里得意他说。“唉,你可别给老子翘尾巴!”梁兴初对杨大易说。 
  “我这说的可是事实呀……” 
  “军长,志司来了嘉奖电报!”一位参谋跑进指挥部,手里扬着一份电报,脸上显出非常激动的神色。梁兴初一手接过电报,迅速看着,嘉奖电令全文如下: 
  “梁、刘转三十八军全体同志:此次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过多顾虑,发挥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其是一一三师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百余,终日轰炸, 
  反复突围,终未得逞……” 
  梁兴初的眼眸里迸出激奋的闪光,当他的目光触到“三十八军万岁”那6个大字时,他愣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军长…… 
  还有什么事吗?你怎么不说话?”杨大易在电话里喊着。梁兴初慢慢抬起活筒,对杨大易说: 
  “没事了……” 
  这时,那位送电报的参谋人员发现:两粒硕大的泪珠从梁兴初的眼里溢出…… 
  松软的白雪铺盖着中南海颐年堂花园里的草坪,空气格外清新。午后,毛泽东在园内散步。周恩来手中挥动着一份电报,兴奋地走了过来。“主席,大喜事啊!前线打出了一个万岁军!”“什么万岁军?”毛泽东接过电报急扫了几眼,高兴他说:“好,好,好么!如果我们的志愿军都同三十八军这样英勇,美帝可就苦喽!”毛泽东、周恩来开心地相视大笑。毛泽东点着一支烟,吸了两口,转身对周恩来说:“这件事要宣传,前线的胜利,对国内的建设将是极大的鼓舞。” 
  周恩来赞同他说:“我同意,好好宣传一下我们的万岁军,让我们的敌人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 
  数天之后,当人民日报用大块版面刊出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记者李庄写的长篇通讯《被人们欢呼的万岁部队》后,三十八军“万岁军”的美誉传遍了朝鲜战场乃至整个中华大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们到处在传颂着“万岁军”的故事。园内的海棠树挂满了白雪,玉树琼枝,分外秀丽。毛泽 
  东观赏着雪树,赞叹他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恩来,你看彭德怀他们在朝鲜打了胜仗,好似给我们送来春风,把国内崇美、恐美的思想扫了个落花流水!” 
  “是呀,这应该感谢杜鲁门。”周恩来风趣他说,“要不是朝鲜这一仗,肃清恐美崇美的思想恐怕要几年几十年才能做到。现在,工人在搞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农民加紧耕作,用最好的粮食缴纳公粮,大中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而工商业者订立爱国公约保证积极经营…… 
  抗美援朝大旗一挥,工农商学兵就拧成了一股劲。”“现在金日成来电,要求我们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打过三八线去。”毛泽东转向周恩来问:“你的意见如何?… 
  “彭德怀打来几次电报给军委,陈述了他们的意见。金日成和苏驻朝大使史蒂夫主张乘胜追击,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 
  不过,彭德怀反映的情况属实,我和荣臻的看法是应该让部队休整一阶段,第三次战役暂不过三八线。… 
  “叽叽喳喳”——几只麻雀飞来,落到海棠枝上,毛泽东向它们一扬手,那些麻雀又“扑棱棱”飞走了,惊落枝上的雪挂,纷纷扬扬洒落地面。 
  “美英等国起劲的叫嚷,说三八线是国际线,不能逾越。怎么不能逾越?既然你可以打过来,那我也可以打过去!你不当君子,我也来而不往非礼……” 
  毛泽东背着手在雨道上踱着,“我看休整时间要尽可能缩短,打过三八线去!这样在政治上有利……” 
  “可是部队的困难……” 
  “我们军队有的是,可以采取轮番作战的办法,关键是先要打过三八线去!”毛泽东大手挥动了一下,“他杜鲁门不是用原子弹吓唬我们吗?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怕谁!” 
  “英国首相艾德礼到美国后,杜鲁门己向他保证不在朝鲜使用原子弹。”周恩来说。美国那点原子弹,消灭不了中国人——中国有6亿人日,土地960万平方公里,原子弹威力再大,投至1中国来也解决不了问题!就算你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来说,还算是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毛泽东抬头,将目光投向茫茫宇宙。毛泽东这番话使周恩来为之一振,望着毛泽东蔑视一切的神态,周恩来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已将他在延安时了望全中国的目光放到了整个世界,他不由地为毛泽东的宏伟气魄所激动。 
第四章 
第1回 
  1950年12月3日晚上,在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里,当毛泽东伸向金日成的大手被对方紧紧握住时,一种强烈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便索绕了毛泽东的心灵。他满面笑容地回答着金日成的问候,像会见老朋友一样随意地抽着香烟。金日成是先由朝鲜到达沈阳,又偕同高岗一起来京与毛泽东会见的。今天在等待金日成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已与周恩来就朝鲜战局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商谈。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的请求下,由彭德怀率军赴朝参战,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打了两个战役,把逼近鸭绿江边的侵略者打回了清川江以南,并正在乘胜前进,收复三八线以北的土地。捷报频传之际,毛泽东舒展了眉头。 
  原来的担心不必要了,志愿军不但可以与美军作战,而且已经战而胜之。入朝之初,朝鲜一些同志看见中国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没有空军,很担心打不了美军。也许正由于这许多的担心,才使得后来的胜利在朝鲜、在亚洲。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现在,金日成同志亲自到北京来了。金日成同志会代表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的,也会向毛泽东本人表示感谢的一一个阶级、一个党的意志有时候正是通过一个领袖的个人意志体现的。 
  毛泽东应该代表中国党和人民接受这种同志式的感谢。一般说来,接受感谢是容易的,谁都知道,给予比索取更让人愉快,尽管出兵朝鲜这种“给予”将付出莫大的人力、财力上的牺牲,而胜利也的确来之不易…… 
  看起来,历史真要把毛泽东推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了,这种举足轻重,将不只限于中国事务,而且已经大大影响了世界事务。君不见,在朝鲜战场被中国志愿军击败的军队,是号称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军及其十几个仆从国的军队,即所谓联合国军。 
  目前,战争虽未结束,但胜利己不是空中楼阁。下一步将如何办,这是毛泽东考虑再三,也是金日成考虑再三的事。 
  恐怕金日成来京的目的正在于此。前几天, 11月13日,美国总统杜鲁问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在朝鲜战场不排除使用原子弹的可能。这一消息在全世界各方面引起了恐慌和严重抗议。然而,毛泽东却断走这是一种恫吓,是赤裸裸的核讹诈。不要说苏联已经掌握了核武器,杜鲁门不敢冒险打一场原子战争,就是像对付日本一样,也在朝鲜投原子弹,那杜鲁门也决没有义务事先通知对方,让对方做好准备。说来说去,杜鲁门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威胁与恐吓。那么,中国共产党人会不会被杜鲁门吓住呢?不会的!今天的中国人民,已经是在先进阶级的领导下站起来了的人民,她不会再屈服任何外来的压力。具体到朝鲜战场嘛,既然美国敢于诉诸武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