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不从命~”满大壮闻言,肃然抱拳道。

    王彦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将满大壮拉到帐内悬挂的湖广地图旁,指着地图道:“本督欲会同堵抚台挥师南下,占据长沙,从而经略三湘之地,但何腾蛟十万兵马屯于岳州却是个麻烦,本督想让满将军率领麾下战船,封锁新墙河一线,将何腾蛟堵在岳州,使其不能南下,不知满将军能否接下这个重任?”

    满大壮听了王彦之语,心里立马就是一阵赞叹,“何督师想要抢夺楚国公的功劳,可楚国公转手就要夺下三湘之地,占据何腾蛟经营日久的老巢,以一城换五府、二司、一卫之地,何督师必然肠子都要悔青了。”

    这时满大壮心里不禁庆幸自己选对了队伍,不过以他手下那点兵马,想要堵住何腾蛟部十万众,却显然不太可能。

    王彦看其脸色,遂即笑道:“满将军不必担心,除了将军麾下兵马之外,本督再给你补上三千人马,另外李将军的忠贞军也会驻守在新墙河南岸。”

    满大壮只有两千人,现在王彦要给他凑足五千之众,使他立马喜道:“末将定然不负国公之托。”

    “很好,本督会表奏满将军为湖南水师总兵官,再发三月之饷,另外之前的功劳,也一并奖赏。”王彦又拍了拍满大壮的肩膀道:“好了,满将军先退下吧~”

    满大壮心里一阵激动,连忙行了一礼,才恭敬的退出大帐。

    将满大壮的水师握在手中之后,王彦便开始处理拔营之事,首先他便从被缴械的一万何部官军之中,挑选三千余人补充的到满大壮军中,然后又挑选了两千多人补充到后勇军,剩下的歪瓜裂枣,便直接遣散。

    次日,岳州城内,何腾蛟与傅上瑞稳坐钓鱼台,以他们的观察,王彦军中的料草已经不多,全靠几千匹死马支撑,最多四天之内,粮草就会告急,所以他们耐心等待王彦再次派人来进行谈判。

    清晨何腾蛟与傅上瑞先后从衙内起来,一名明军将校便急急忙忙的闯进衙内,他在远处看见在院内活动的何腾蛟,立马急步上前,单膝跪地道:“督师~不好了,楚国公撤兵南去矣~”

    何腾蛟闻语,一时间没有明白,心想,“难道王彦气不过,决定离开楚地,负气返回广东?不对呀~他没有粮草怎么回广东?”

    何腾蛟正纳闷之间,忽然脑中蹦出一个念头,他顿时脸色一白,口中惊呼道:“长沙~”

    (书友群大家加一下吧,另外感谢殊战之殇、shyion等书友的打赏,潇潇雨阶的月票。作者想改个书名,大家有什么好名字,可以评论区告诉我。)

   

………………………………

第254章北扫襄阳南收辰衡

    何腾蛟将主力带到岳州,长沙城中无比空虚,只有裨将龙见明领着两千老弱把守,王彦兵马一至,堵胤锡以湖南巡抚的名义,便让其打开了城门。

    王彦五万余人马,立马拥入城中。

    在武昌失陷之后,长沙就成了湖广之地的中心,各府的钱粮,都要转运到长沙城来进行储存。

    王彦一入长沙,首先将吴晋锡与严起恒解救出来,并找到了被何腾蛟扣押的四十万担粮草,他立马让人先解压二十万担,分别往荆州和新墙河各十万担,

    大军进城之后,长沙城内的粮库和府库也被王彦派遣兵马驻守,何腾蛟一年来所搜刮的粮草和赋税都落到了王彦的掌控之中。

    如今清兵已经退回武昌,岳州又有何腾蛟十万人马,王彦也不用担心勒克德浑,再次进犯。

    这几个月来大战连连,清军前前后后战死六万多人,其中满、蒙、汉三族八旗兵,便死了三万多人,绿营也被斩杀三万以上,除此之外,还有被杀散逃亡的绿营兵,恐怕也有数万之众,清军在湖广已经完全处于劣势,只能龟缩在武昌一带。

    王彦来到长沙,大军终于安稳下来,于是之前的战功就必须奖赏,他早以写下奏折报往福京,但以隆武朝廷的财政状况,除了能封些官爵之外,肯定半个铜板都拿不出来。

    军队的战力,在于赏罚分明,所以朝廷给不出银饷,那他就必须自己筹措。

    原本王彦担心手中深下的六十万两白银不够奖赏,但长沙府库内的八十万两存银,却使他暂时不用为银钱担心。

    王彦定的奖赏,八旗人头一枚十两,绿营人头一枚五两,加上军官人头加成,六万斩获,一下便花掉五十万两,再加上高一功部、满大壮部、后勇营补发的军饷,立马又花掉十万两。

    王彦这次没有动用自己手中的银钱,而是花的长沙府库的存银,他大军在湖广作战,饷银理当由湖广地方承担。

    堵胤锡对此颇有微词,认为王彦赏赐太厚,但王彦却坚持按着之前的承诺发放银饷。

    校场上,五万余人马,整齐排列着,在他们之前,则站着王彦等一众官员,以及近百位手持功劳簿的书吏,而在他们之旁,则是一箱箱打开的白银。

    “发饷~”王彦注视着众军,大呼一声,而后一挥手,那一箱箱白银便被抬到书吏身边。

    “我俸我饷,民脂民膏。”

    “今得此银,上保天子,下安黎民。”

    几万人马闻王彦之语,顿时齐声高呼,然后排成百列,接受赏银,而每名士卒从书吏手中接过银钱之后,必定都要高呼一声:“谢国公爷发饷~”

    五万跟随王彦来到长沙的军卒发完银饷,驻在荆州和新墙的军卒,则有黎遂球组织人手将饷银运过去,再进行发放。

    在王彦于长沙城中,用何腾蛟搜刮的银钱,犒赏大军时,位于岳州城内了何腾蛟已经被气得吐血晕厥。

    王彦南下长沙,使他之前的谋划全部落空,比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周瑜还要凄惨,他本是湖广总督,乃是掌控楚地的封疆大员,现在却被堵在岳州之地,俨然城了一个小小的知府,更加可怕的是还要面对武昌清军的威胁,他心中真是羞怒到了极点。

    这时何腾蛟已经毫无办法,本是要压制王彦,却被王彦压制,他几番欲带兵返回长沙,都被新墙河境内的满大壮、李过给挡了下来。

    岳州之地,可养不了十万兵,原来是王彦找他谈判,现在却成了何腾蛟一面写下奏折,猛参王彦,一面派遣傅上瑞南下长沙,寻求与王彦和解。

    长沙府内,王彦入住长沙以有些时日,今后应该如何行事,怎么经略楚地,怎么收复失地,都需要有个规划,以及大的战略。

    城门处,一队骑兵护卫着一方巾道服的中年男子,快速通过城门,然后奔入府衙之中。

    王彦得到通报,早以在府外等候,他见骑兵至立马帮中年男子牵住缰绳,恭敬的说道:“兄长一路辛苦了。”

    “士衡身为国公,当有威严!”中年男子正是王夫之,他被王彦从荆州请到长沙,帮他参赞政事。

    “兄长面前,彦岂敢托大。”王彦笑着,伸手请王夫之入府。

    王夫之见此,只得摇摇头,跟他走进了府衙。

    书房之内,烛火闪动,王彦并没有多少经营地方的经营,所以有许多事情都要向王夫之请教。

    两人从民生、赋税、商贸,不觉间就谈到了天下大势,王夫之道:“天下之事,当论其轻重、大小。七国时,势莫强于秦,苏季子合六国以拒之,得安者十五年;后秦日夜攻韩、魏而齐不救,及韩、魏亡而齐、楚亦遂随之矣。今天下之势,十之七八以归清廷,其势重若泰山,胜于昔日之秦也。而我汉家之内,却派系复杂,浙东鲁藩之弱胜于韩、魏,士衡虽在湖广取胜,然大局却未改变也。今鲁藩以折于满清,则福建亦危矣。惜天下之势,晋灭蜀汉而吴亡,八王自残而刘石强,元灭金而宋亡益速;古今之势,大可见矣。”

    王彦闻语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忧郁道:“局势已然至此,兄长可有扭转乾坤之策,可以教彦?”

    王夫之沉吟片刻后道:“方今天下,满清独占七八,然其以异族临华夏,以小族御大族,根基不固也。士衡今跨州连郡,坐拥荆楚广南之地,有雄兵数十万,足可支撑西南。今清军主力尽在江南,荆楚之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士衡当北扫襄阳,南收辰、衡,使楚粤相连,而后西联张献忠,东联闽赣,使献忠攻关中,而士衡下武昌,猎金陵,则鼎足之势,可成也!”

    王彦听完,点头称:“善!”

    次日王彦随与堵胤锡相商,传书湖南各府,命各州县长官,前来长沙听命,而后令高一功,北上荆州,率忠至军收襄阳之地,又令后勇营,南下辰、衡,使地方归附。

   

………………………………

第255章民心士心

    幽幽古道,寂静漫长,两名头裹布巾,装扮普通的女子,在道路两旁的树阴下,杵着竹棍,背着包袱,低着头默默向前赶路。

    这时在她们身后,一阵马蹄之声传来,使得两女一阵惊慌,她们疾步快行,见路旁正好有个茶棚,便赶紧座了下来。

    “噔噔噔~”的马蹄声,蹋在古道上,一队俱着黄甲的骑兵,从棚前驰骋而过,似乎前方又爆发了什么紧急的战事。

    两女坐在茶棚里,有些惊魂未定,但店主一家,对于过兵之事,却似乎习以为常,显得颇为平静。

    店家三十来岁,秃秃的脑袋上盘着一根细长辫儿,一个四五岁的小女童,正在一旁自顾自的玩耍,店主的妻子则清洗着蔬菜。

    两女坐在桌前,四下打量了一下,其中一名年轻些的女子,不禁开口问道:“夫人,大木将军让我们到仙霞关等候,可这四处都是清兵,我们要怎么过关呢?”

    两名女子正是柳如是与她的贴身小婢小莺儿,自钱谦益投清以来,柳如是与他的关系便出现了裂痕,钱谦益去北京做清朝的大官之后,柳如是便收到郑成功的书信,请她入闽好尽弟子之仪。

    时柳如是在常熟,与钱谦益的公子多有矛盾,便匆匆收拾衣物,带着小婢南行。

    这时柳如是闻小莺儿之语,眉头不禁一紧,她们一路行来,沿途已经看见不下十支奔向仙霞关的清军人马,他们少者百人,多着数千之众,显然是有攻打仙霞关之意,或者已经与福建明军大战起来。

    两个弱女子,在这兵荒马乱之地,如果没有人接应,她们如何能通过重兵云集的仙霞关呢?

    柳如是想到这里,心里微微黯然。

    这时店家提着一壶茶水,来到她们桌前,将两个茶碗沏满,柳如是见此,微微道:“谢谢店家~”

    店家连连摆手道:“不客气,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柳如是看了店家和他的妻女一眼,不禁有些感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看你们一家三口,真是让人羡慕啊~”

    店家闻语,看着一旁玩耍的女儿,又看了看洗菜的妻子,脸上漏出爱怜之色,他亦感叹道:“这也是刚安宁了没几天,前一阵,有位姓郑的将军,在这与清兵大战,几万人马从白天杀到黑夜,直到是死伤过半,留下万余尸体,才无奈退走。”

    柳如是听他说到这里,脸色不禁微微一变,但那店家却没有察觉,而无奈的叹息一声,接着说道:“唉~我们这些老百姓,就图个安稳,看他们争过来,斗过去的,就像看戏,不管谁做皇帝,反正日子还是要过的嘛~就在前几天,就在着仙霞关,从上面抬下来一个人,说原来是明朝的什么大官,现在又成了清朝的大官~唉~那又怎么样,还不是跟一场梦似的~”

    管仲相齐桓公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对于觉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大明朝给不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又如何要求他们相身受儒家教养的士人一样,为国尽忠呢?何况即便是朝廷大臣,士林锯子,也投降了清廷,身为一个底层的百姓,他又为什么不能选择屈膝而活呢?

    柳如是听了店家的话,心里不禁一阵黯然,有志气的死绝,现在的百姓大多都这般想法吧~

    桌前小莺儿听得入神,对店家的话十分感兴趣,不禁开口问道:“你知道那个大官叫什么吗?”

    店家闻语,却怎么也答不出来,“好像叫阮~阮~叫阮~”

    春花秋月,梦一场,功名利禄,梦一场,是非成败,梦一场,故国明月,梦一场。

    柳如是自然知道店家说的就是阮大铖,但她心绪以如乱麻,随放下几枚铜板,便带着小莺儿离开了。

    几日后,她们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到达仙霞关,多铎大军扫荡浙东之后,便屯兵仙霞关之外,准备一举扫荡东南。

    半个月后,柳如是与小莺儿回到常熟,到家门口正好遇见从北京弃官而归的钱谦益,四目相对,相视无言。

    钱谦益回到家中,其子便又向钱谦益抱怨,“父亲,如今已经是大清的天下,河东夫人却与您那个抗清的学生通信,甚至离家南去,这不是要害我全家吗?您看~”

    钱谦益背过身去,叹道:“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我都当贰臣了,你又何必苛责河东夫人呢?”

    其子闻语,只得失望告退。

    次日清晨,柳如是早起,却忽闻小莺儿惊呼“夫人”,于是连忙走到后院门前,却见站立着一头戴斗笠,遮着相貌的男子,她不禁疑惑闻道:“这位先生?”

    那男子闻语转过身来,摘取斗笠,柳如是视之,双眼立马一阵朦胧。

    “我是来找牧斋先生的~”来人正是陈子龙,他看见柳如是,心神亦一阵动荡,但却已经不知该说何言。

    柳如是闻语,连忙小退一步,将陈子龙引入到书房之中。

    钱谦益早以听得动静,从书楼走下,看见陈子龙,神情微楞,而后大步迎上来,拱手道:“子龙兄,欢迎之至啊~”

    “牧翁~”陈子龙亦作揖道:“我代表江南复明的义士,也欢迎你归来。”

    柳如是见此,知道他们有大事要谈,随关闭屋门,退了出去。

    这时钱谦益与陈子龙坐定,陈子龙便开门见山道:“牧翁~想必我的来意,你也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