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十名士兵和刀盾手纷纷起火,惨叫着跳入护城河中。

    护城河边,指挥攻打城门的忠勇军副将刘芳亮,看见这一幕,顿时大怒,喝令道:“鸟统手、弓箭手,压制住城头,再去六十人撞门!”

    河边数千明军,以三段击和弓箭抛射,喷喷当当射向城头,顿时将八旗兵射死一片,将城头八旗死死压制住。

    六十名士卒立马奔上前,他们先拿起一张张大牛皮,往火苗上一铺,然后再接过绳索,再一次挥动攻城锤撞击城门。

    在城墙上,明军与绿营兵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地步,城上箭矢如雨,滚木礌石如冰雹一般砸下,明军士卒举着盾牌抵挡,但依然被砸得翻滚坠落,而护城河边的明军也向城头放统、放箭,不断有绿营兵被击中,惨叫着从城头摔下。

    在不远处观战的戴之藩,见战斗接近一个时辰,明军损失已经颇为惨重,而依然没有破城的迹象,心里却有些焦急起来。

    忠勇军可是王彦的老底子,每一个士卒的性命,他都十分看重,戴之藩看见不断跌下城头的士卒,终于决定亲自出战。

    只见他奋然提枪大喝:“跟我攻城!”便长枪一摆,向城头飞奔而去,后面数百亲卫,见主将亲自上阵,顿时士气高涨,跟着戴之藩奋勇争先。

    戴之藩冲上一架云梯,一口气奔上一半,城头绿营见此顿时将滚木礌石向他迎头砸下,戴之藩左手举盾,右手挥动长枪,将一块块巨石滚木从他头顶挑飞。

    戴之藩是武生出身,从扬州就跟随王彦,他武武艺高强,只比胡为宗差上一些,在李泰战死之后,他的地位以经与王威相当,深得王彦的器重。

    戴之藩在扬州一战时,失一目,在军中以勇猛善战而著称,他深知士气可鼓不可泄,在明军与清兵陷入拉锯之时,他身先士卒,便一定能鼓舞士气。

    戴之藩奋勇攀爬,眨眼便靠近了城头,这时绿营兵顿时挥动七八支长枪一齐向他刺来,他举盾抵挡,手中长枪往上一扫,瞬间就化解危机,将长枪拨到一边,而后他一跃而起,顿时便登上城墙,他举枪就刺,片刻便有五六名绿营被他刺中倒地。

    十几步开外,一名绿营千总见戴之藩勇猛异常,眼看要在城头打开一个缺口,他心中大怒,大喝一声,便挥到看来。

    戴之藩见此,却将盾牌往他一砸,那千总只得用刀去挡,但就在这时戴之藩的长枪却已经刺来,顿时就将那千总洞穿,而后奋力向外一挑。

    那千总一声闷叫,就从城头被甩飞出城,戴之藩一招便杀了一名千总,周围的绿营兵立马被吓得纷纷后退。

    这时王昌与王光泰见此,心里却是一惊,这时他们已经顾不得投不投降之事,即便是要降王彦,也不是这个时候,于是两兄弟大喝一声,挥刀齐向戴之藩劈来。

    王光恩安排手下士兵部署火箭,支援城门处的八旗兵,要继续烧毁明军的攻城锤,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惊恐地大喊:“将军,李千总被杀,一员明将攻上城头,勇猛难当,二将军和三将军都不是他的对手。”

    王光恩脸色大变,如果明军占领城头,那不仅八旗没得做,连投降也不可能了,他不禁大吼一声,回头令道:“刘千总,你去支援佟总督,其余人马随我来!”

    王光恩带领两百士兵向城墙奔去,但明军已冲上来百余人,正和城头数百守军激战在一起,王光恩忽然看见王光泰、王昌,两人正和一名明军大将鏖战。

    这名明军大将武艺高强,将兄弟二人杀得节节败退,被逼退到城墙边,简直危在旦夕。

    王光恩见此,立马大急,他与那明将相距太远,根本来不及支援,情急之下,王光恩只得张弓搭箭,一箭向明将射去。

    戴之藩正要斩杀王光泰和王昌,心中没有防备,措不及防之下,一箭正中戴之藩左臂,他大叫一声,捂着手臂连退数步。

    王光泰两兄弟在危及中得救,见戴之藩受伤而退,立马寻得机会,挥刀杀上来,王光恩也和他的数百手下一声大喊,杀进了战团之中。

    明军在城上的人马太少,顿时被杀得节节败退,纷纷离开城头,沿着登城梯下城,戴之藩见功亏一篑,心中极为不甘,大声怒吼,要和三兄弟一战,但他的几名亲兵却强行将他拖下了城头。

    王光泰想要追击,却被王光恩一把拉住,大喝道:“你知道方才那将是谁吗?”

    王光泰闻言一愣,王光恩却自己答道:“那是王彦手下,拔矢吞睛的独眼大将戴之藩,你伤了他,就会觉了我们的后路~”

    王光泰、王昌闻语,看着城墙上,满地的绿营尸体,顿时反应过来。

   

………………………………

第303章王氏三兄弟

    戴之藩攻上城墙时,明军的气势达到顶点,他被亲卫从城上拖下来时,明军的士气也随之衰落,终于如潮水般撤退。

    这场攻城战,经历了近一个半时辰,最终以明军撤退而告终,明军三面齐攻,死伤近四千人,其南面死伤接近两千人,剩下就是东、西两面的损失,攻城锤损失一架,攻城梯损失近百。

    武昌城同样也付出了将近三千人的伤亡,其中南城便损失绿营一千四百人,八旗兵四十五人。

    无论明军还是清兵,损失都比较严重,但王彦与佟养和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清军击退明军,佟养和认为取得胜利,这无可厚非,但王彦也有王彦的道理,他一开始就没想着能一下攻破武昌,所以撤退并不算什么,因为他已经向清兵展示自己的肌肉,让他们看见了明军的战斗力。

    他只是要告诉绿营兵,即便他们不投降,明军照样可以打下武昌,这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今天这一战,王彦并没用上全部的力量,他怕逼得太紧,反而会激发清军的战斗力,给明军造成大量伤亡,而且他并不想得到一个残破的武昌。

    虽说打下了武昌,也是要交给何腾蛟,但加强何腾蛟,对王彦却是利大于弊。

    今后有何腾蛟坐镇武昌,却能使他在湖南安心发展,养精蓄锐,不至于让手下将士,连连争战,不得喘息,最后成为疲惫之师。

    武昌南门城楼上,佟养和见明军退回营寨,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相信今日一战之后,绿营的心思便会稳定,接下来就是看阿济格能否在武昌城破之前,赶来支援。

    事实上,守卫东城的总兵扬文富,守卫西城的湖广提督孙定辽,因为明军在这两面发动的是佯攻,并没有感受到强大的压力,所以心中觉得守下武昌大有希望,遂即决定继续为清廷效命。

    扬文富争取能够抬旗,孙定辽在大凌河之役投降清廷,之后就编入八旗,所以他对清廷的忠诚度很高,现在更是全力说服手下绿营将领,为大清效命。

    北面没有受到明军攻击的荆南分守道刘开文,见清军打退了明军的进攻,也开始偏向佟养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抬旗确实是清廷手中的一招妙棋,很快就收拢了绿营的军心。

    只是抬旗虽好,也得有命活到编为八旗之时,不然自己性命不保,还要葬送家人性命,甚至整个宗族都可能被连根拔除。

    这时候的人,升官发财固然重要,但家族延续,宗族昌盛,却远比官位要重要的多。u000b南面城墙上,绿营清理完战场,明军尸体被抛下城去,绿营的尸体则吊上来,整齐的摆放好,足足一千四百零三人,一战就报销了王氏兄弟近两成的人马。

    清理完战场,士兵们纷纷靠墙休息,王氏三兄弟,却一脸沉重的看着战死的绿营士卒。

    王昌脸色有些震惊道:“今天才战上小半天,就死了这么多人,若是明军不惜代价,每日攻打,怕用不了五天,我们的人就会死绝。”u000b“是啊~”王光泰点点头,而后看着王光恩道:“大哥刚才拦住我和三弟,不让我们追杀戴之藩,恐怕也是看到这一点吧。”u000b王光恩走到城头,凝望远处的明军大营,略有些忧心道:“是啊,今日明军并没尽力攻城,水师战船也没有参与作战,王士衡只是希望通过这一场战斗来提醒我们,不要选错了方向。”

    “那我们该怎么选择,联络明军投降吗?”王昌道:“不过,放弃抬旗的机会,也确实可惜!”

    王昌、王光泰本来是坚持投降的,可知道佟养和要给他们抬起之后,心中也十分犹豫。

    他们一开始想要投降明军,多是因为在清军中并不得意,他们看不惯八旗,所以更了解八旗的好处。

    “没什么可惜的~”王光恩道:“佟养和不是王士衡,当年王士衡守扬州,是有扬州八十万百姓的支持,可即便这样,八十万扬州人也死了一半,其中青壮男子更是死得只剩下三万多人,武昌城内虽说也有些青壮,但这些大都是从各府抓来的壮丁,根本不同大清一条心,即便是被逼着上城守卫,就算不临阵倒戈,也会出工不出力。只要王士衡不惜代价的攻击,武昌城根本无法久守。”u000b王光泰肃然起敬道:“那大哥的意思是投降喽?”

    王光恩点点头道:“我们家眷都在武昌,不比佟养和、孙定辽他们,既然明知守不住,还去幻想什么抬旗,那就是不智了,而且抬旗之事,也不是佟养和说的算,最后还是要看摄政王的意思。金声恒不费真满州一兵一卒,为清廷打下江西大片的州县,压得万元吉喘不过气来,功绩可比我们兄弟三人要高的多,清廷说是要给他抬旗,不是至今没有抬吗?”

    王光泰、王昌闻语,不禁点了点头,然后抱拳道:“清廷确实不能相信,我们也该为家人考虑,不能去冒风险,既然大哥已经决定,那大哥就吩咐让我们怎么做吧!”

    “今天一仗,明军也见识了我们兄弟三人的实力,现在归降过去,正是时候,不过佟养和并不信任我们,城门都交给八旗和总督府亲卫把守,却还是有些麻烦。”

    “大哥是担心万一发生火并,又损失一些弟兄么?”王光泰闻语,眼睛一转,提意道:“要不我去联络一下其它几部绿营,让他们出出力。”

    “不可!”王光恩摆手道:“今天我部损失最重,其他几部却没有什么损失,他们大概会以为明军不过如此,幻想着能够守住武昌,编入八旗,根本不会和我们一起投降,反而极有可能将我们出卖。”

    “那怎么办,我们现在只剩下五千多人,若再死个一两千,恐怕投降过去,连个参将都捞不到了。”王昌懊恼道。

    王光恩眯眼道:“不用担心,今夜我先派人出城与明军联系,明天我自由献城之策。”

   

………………………………

第304章反正的条件

    是夜,一个黑影从武昌城头,顺着绳索慢慢滑下,城上巡城的绿营兵看见黑影,不仅没有发出警报,反而四处观望,像是为他放哨。

    黑影滑到墙根下,便解开身上的绳索,然后往远处的明军大营跑去,城墙上,一名绿营兵却突然跑过来,对着巡视的绿营将领道:“三将军,八旗兵来巡城了。”

    虽说佟养和已经祭出了抬旗之策,但他对绿营却依然不太放心,所以除了有绿营巡夜之外,他同样安排了八旗兵巡视城墙,这样即可以防止绿营通敌,又能督促绿营用心做事。

    刚刚放下去的黑影正是王光恩,他本来是想派一心腹出城,但投降之事,毕竟关系重大,影响到三兄弟今后的前程,所以他还是决定亲自前去和王彦谈好条件。

    城上的王昌,听了绿营兵的禀报,连上漏出一丝紧张之色,他回头对身后的几名士卒说道:“你们快把绳索收起来,不要让人发现,本将先去拖住八旗兵~”

    他说完,便大步向前走去,前面不远处,果然有一群打着火把的八旗兵,巡查过来。

    王光恩出城没有多久,便被一群隐藏在黑暗中的明军暗哨抓获,他连忙道明身份和来意,那为首的暗哨,却微微笑道:“国公爷早知将军会来,某以经等候多时了。”

    王光恩闻语,心里不禁一惊,遂即跟随者明军来到,明军大营之内,果然见中央的帅帐之中,还点者烛火。

    一众明军暗哨,将他送到大帐之外,跟守卫的明军交代了一声,便离开,而卫士则进入大帐内禀报,片刻后,便出来挑起帐帘对他说道:“王将军请进吧~国公等候多时了。”

    “在下王光恩,拜见大明楚国公!”王光恩进得帐来,看见正端坐在帅案前的王彦,遂即拱手行礼道。

    王彦见此,脸上漏出微笑道:“王将军不必多礼,本督已经恭候多时了。王将军且先坐下,我们再进行详谈。”

    王光恩闻语,遂即在一旁的座椅上坐定后,说道:“国公爷真是神机妙算,怎么会知道在下要来?”

    王彦微微一笑,“当初王将军镇守郧阳,李自成围攻数次,皆不能破,王将军可称有大将之才。那佟养和不过做困兽之斗,灭亡只在旦夕之间,以将军之才,又岂会同他殉葬,是以本督断定,将军今夜必至也!”

    王彦先是把王光恩夸奖一番,令王光恩心里一阵感叹,王彦名不虚传,所说话语让人如遇春风,使人心生好感,而他后面的话语,则证实了他之前的判断,王彦已经洞察了武昌的一切。

    这时,他即是来归降,遂即便起身,单膝跪地,行一礼道:“国公洞察人心,末将特来投靠国公,还请国公收留。”

    “哈哈~”王彦见此,大笑的从帅案后面起身,然后走出来将王光恩扶起道:“将军能重归于大明,本督如得一大助力也。”

    王光恩被扶起来,遂即说道:“末将准备明晚献城,到时候还请国公派遣兵马配合。”

    “这个没有问题,到时候我们可以约定一个信号,你一得手,便发射烟火,本督便立马派遣兵马入城接应。”王彦点点头道:“本督知道你今日前来,也是为了手下人马今后的前程,本督便给你三个选择,让投诚过来的弟兄们安心。”

    王光恩闻语,顿时大喜道:“国公明察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