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从城头砸下,箭如密雨,铳如奔雷,最先靠近城墙的清兵被箭射中,被铳击中,被滚木砸中,骨断筋折,哀嚎一片。u000b随着几十架城梯先后搭上了城墙,清军士兵蜂拥而上,城上苦战多日的明军,只能用疲惫的身躯,拼死与清兵作战。

    经历过扬州攻防战的李定一,对于清兵的进攻,显得得心应手,一队清兵在他面前架起梯子,几名悍勇的清兵嘴里咬着战刀,举着盾牌就往上爬,一名府兵向下放了几箭,都伤不到攀爬的清兵,心里顿时大急。

    李定一见此,却直接提起一罐火油砸下,那府兵立刻会意,点了一支火箭,便射了下去,依然没有射中,落在清兵举起的盾牌上,但瞬间却窜起三尺高的火焰。

    攻城梯上一串清兵,顿时就与梯子一起陷入火海,清兵身上满是火焰,惊恐的惨叫着跌下城墙,在地上一阵翻滚之后,才不见了动静。u000b府兵见此,不禁有些崇拜的看向李定一,但就在这时,在高台上一名清军步弓手,确将箭头对准了这位历经战阵的老卒。

    “老李头~”府兵一声痛呼,一支箭雨已经直接射入李定一的面庞,顿时鲜血淋漓。

    此时在清军重点进攻之处,不断有凶悍的清军士兵冲上城头,又不断被顽强而英勇的明军杀下去,双方血肉横飞,生死以搏,一名明军百户被长矛刺穿了胸膛,他迸发出最后的力量,抱着清军军官一起摔下了城墙。

    城门处,李成栋厉声喝令:“攻城锤上!”百名清军士兵推着重达千斤的撞城巨木,在数百面盾牌的密集防护下,一次又一次地向城门冲击,城头上明军的弓箭、滚木、火油罐,不停的砸下。u000b“轰!”u000b攻城锤在清军士卒的拉动下,高高荡起,狠狠的撞向城门,巨大的声响中,城门在晃动,城墙在颤抖,泥土和碎砖,哗啦啦的落下。

    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清兵合力,再次将巨木荡起,然后带着万斤之力,再一次向城门疯狂地冲去。u000b清军大营之中,满达海拿着千里镜,观看着清军攻城的场景,他看见登上城头激战的清兵,摇摇欲坠的城门,脸上漏出满意之色。

    照这样攻打下去,广州城就是他手中的囊中之物,攻下城池指日可待。

    满达海放下千里镜,这时一队清军骑兵,却忽然从远处奔向营门,然后亮出博洛的令牌,守门的士卒不敢阻拦,立刻拉开据马,放骑兵奔入大营。

    骑兵看见满达海,遂即翻身下马,急步跑上前来,跪拜道:“主子,奴才奉贝勒爷之命,有紧急军情呈上。”

    清兵说完,从胸口拿出信件,双手呈上,满达海带着疑惑,拿起信件,打开观看,半响后,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长长地叹息一声,“天意如此啊!”u000b一众清将见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脸上漏出疑惑之色,满达海却没有解释,挥了挥手道:“传令退兵吧~”

    (下一章不知道能不能赶出来,建议大家早些休息,明早再看。)

   

………………………………

第381章清兵退同姓相争

    清营内一阵鸣金声响起,李成栋闻声十分不解,为什么在攻势正猛之时,满达海却要退兵呢?

    李成栋看了看已经松动的城门,心里想要一鼓作气,攻进城内,但军令难违,他只能一挥手,懊恼道:“撤~”

    城门处,清兵舍弃了攻城锤,城墙附近的清兵舍弃了云梯,攻城梯,如潮水般退下,高台上的清兵也全部撤走。

    城上明军战斗到最吃力之时,清兵忽然一退,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立马一阵欢呼,等兴奋和激动过后,疲惫之感瞬间袭来,使他们纷纷靠坐在城头上。

    士卒和将校们,望着清兵退去的方向,见几万人马往营中挤去,心中才放心下来,知道今天之内,不会再有清兵攻城了。

    这时,等到清兵全部退入十里外的大营,广州城门立刻打开,一支骑兵提着火油罐,举着火炬,将油罐砸在攻城锤上,遂即放火点燃,然后四散开来,将清军留下的攻城器械全部烧毁。

    明军不知道满达海为什么突然退兵,但这些器械却是广州城的威胁,明军必须全部摧毁,防止清兵再次用来攻城,骑兵直到烧完最后一架云梯,才打马回到城中。

    清营之中,李成栋回到大营,没有清洗身上的硝烟,就来到满达海的帅帐,不理解的道:“大帅,卑职就要攻破广州,为什么突然退兵?”

    这次李成栋至少死了一千部众,他心里十分不快。

    满达海见他的模样,眼神一眯,直到李成栋抱拳底下头去,他才悠悠的解释道:“贝勒传来重要消息,王彦从赣南杀入闽北,贝勒爷初战失利,郑成功又乘着贝勒爷带重兵迎战王彦之际,与旧部理应外合,袭击了泉州和安平,夺走了大批粮食和物资,使得福建局势十分不稳定,所以贝勒爷急招我们回援福州。”

    当初博洛在福州街头,杀户部尚书李长倩,金衢道黄大鹏等大明官员时,投靠郑成功的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王子龙正好就在围观的百姓之中,他本来准备离开福州,结果却在城门处看见张存仁的败兵拥入福州,于是便留在城内打探消息,很快就得到了王彦入闽的消息,于是才有了郑成功突袭泉州、安平之役。

    广州城的富裕程度,一点也不比杭州、江宁那样的江南大城差,这次好不容易没来什么八旗兵,打破城池肯定能好好抢上一大笔财富,不仅是李成栋不想退兵,就连佟养甲也有点舍不得。

    毕竟清军在城下已经损失了不少人马,若是得不到好处,却无法向手下交代,“大帅,贝勒爷手里,有近二十万雄兵,也不会缺我们这点人马,眼下广州唾手可得,就这么退了,实在可惜啊~”

    满清用人,首先是满人,次之就是最早归复的辽东汉人。

    佟氏家族在抚顺是名声显赫的富商,佟家经常跟老奴做生意,等大明与老奴交战,佟氏家族背叛大明,屡次为老奴输送物资,家族成员被逮捕入狱,佟氏家族遂暴动劫狱,并引领金兵攻陷抚顺。

    从此,佟氏举族归附老奴,被编为汉军八旗中的正蓝旗,深得满清统治者的信任。

    大明抓捕佟氏族人时,佟养甲尚在关内,为了逃避追捕,他便改名换姓,投在左良玉手下,等清兵南下之后,立马恢复本名,遂即就受到了清廷的重用。

    满达海见是他相问,态度要比对待李成栋要温和的许多,“广州不是本帅不想取,实在是情况远远要比你们想的要严峻许多,除了王彦和郑成功之外,江南也发生反叛。贝勒爷急需赶回江南,所以才召本帅回福州坐镇~”

    “江南也出了问题?”

    诸多清将闻语,都以明白,恐怕是必须退兵了。

    帐内施福、习洪山等一众郑氏降将,得知这一连串的消息,脸上都漏出了一丝苦色。

    当日,满达海便下令清军拔营返回福建,清军在将营帐收起,物质装车,带不走的便一把火烧掉,至于被抓来的乡民和妇女,则统统屠杀干净。

    广州城外,顿时血流城河,腥味冲天。

    唐王行宫内,一身铠甲的刘顺急急忙忙的来到府外,得了通报之后,立即大步进入宫中。

    “殿下,清兵真的退了!”

    刘顺来到殿中,行礼拜见道。

    “刘卿请起!”唐王闻语,心中一震,他先示意内侍给刘顺赐座之后,才问道:“卿家可知清兵为何忽然退兵。”

    广州的情况,唐王心里十分清楚,刘顺勇猛有余,却不是一员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在广州的防守战中,几乎处处受清兵克制,整个战斗打的十分费力,清兵只要再花些功夫,广州肯定会陷入危险之中。

    眼下清兵明明占据优势,却忽然退兵,只能是清廷方面发生了变故,所以满达海才放弃大好机会。

    刘顺行礼道:“回禀殿下,臣派哨骑一路尾随清军,他们不曾停歇,已经过了惠州,肯定是真的要退回福建,但具体为什么会退兵,臣还不知!”

    唐王微微点头,“这半个月来,爱卿不曾下过城墙,甚为辛苦,既然清军以退,爱卿就回去歇息吧~”

    “臣谢过殿下!”刘顺遂即行礼,准备退出。

    唐王却又忽然问道:“等等~刘卿~城外乡民的尸体,处理的怎么样呢?天气炎热,一定要处理妥当,切莫使疫病突发啊!”

    “殿下放心,臣已经命士卒和民夫挖万人坑掩埋,目前已经处理了大半,剩下的今日也能完成。”

    唐王点点头,“甚好,那后天,本王要与苏爱卿一起前去祭奠亡魂!”

    “殿下,苏阁老有事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这时一名内侍在殿外禀报道。

    “既然苏阁老来了,刘卿掌握兵事,也暂且留下来。”唐王遂即吩咐道:“让苏阁老进来。”

    刘顺当即坐下,片刻后,苏观生被内侍带进来,脸上满是寒霜,他向唐王行礼,刘顺起身向他行礼。

    坐定之后,唐王便问道:“何事让阁老脸色这么难看?”

    苏观生从袖中拿出一分诏旨,呈给唐王,唐王边看,他便边愤怒的说道:“之前拥其为监国,清兵一来,立即弃我粤地绅民不顾,仓皇逃入桂地。满达海兵围广州,我等屡次派人入桂求援,半月不发一兵,现在居然要殿下去监国之位,奉其为正朔,简直寡廉鲜耻!”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打赏,感谢我好掉,o自由战士o的月票。)

   

………………………………

第382章争大位桂王回肇庆

    清军兵入广东之后,在肇庆刚刚就任监国的桂王朱由榔,在太监王坤的唆使下,不顾瞿式耜的阻拦,仓皇逃入桂林。

    不久之后,清兵攻至广州,以及唐王朱聿鐭被广南官绅拥为监国的消息,遂即传入广西,朱由榔和廷臣丁魁楚等人得到消息,遂即大吃一惊。

    这时巡按御史何刚奉苏观生之命,来到桂林向桂藩请援,请丁魁楚、瞿式耜发兵救援广州,朱由榔连忙召见。

    何刚匆匆登上桂王监国乘坐的龙舟,灯火辉映下,朱由榔居中端坐,太妃垂帘与后,丁魁楚侍立一旁。

    何刚行礼参见之后,丁魁楚遂即向桂王使了个眼色,朱由榔微微正身,便开门见山的问道:“孤听说唐、邓、周、益四王至广,心里十分高兴,然孤既然已经就任监国,辅臣观生也上表归附,为何又突然变卦,去拥立唐王呢?”

    何刚心中一阵无语,广南之人先前表示归附,自然是希望桂王能扛起抗清的大旗,坐镇广州稳定人心,结果清军还在千里之外,桂王就仓皇出逃,这置广南人于何地呢?

    何刚毕竟是来请求援兵,所以总不能说,“是殿下先弃民不顾,所以苏阁老才迫不得已,拥立唐王稳定人心。”

    沉默片刻后,何刚才行礼回道:“回禀殿下,清军重兵围广,苏阁老与刘将军迫不得已,才拥立唐王殿下,以此来稳定人心。眼下,清兵攻打甚急,广州乃大明仅剩下的膏腴之地,万不能有失。臣以为此时非同姓相争之时,还请殿下以大局为重,先发兵救援,待击退清兵,再来确定统序不迟~”

    此时的南明在失去江南,福建之后,唯一比较富裕的地方就只有广东一地,剩下的贵州、广西、云南之地,土司众多,山多地少,穷得叮当响,不向朝廷要钱,就哦弥陀佛了,若真失去广州,那南明在财政上,将再也没有转机。

    朝廷财政一但崩溃,就只能加收重税,如此一来又使得民心闪失,民心一失肯定又会使战事不利,战事不利,就又得加税,将使南明陷入死局。

    广州之地必救,但是朱由榔又不想去帮助,威胁他地位的唐王,所以一时拿不定主意,便看向一旁的丁魁楚,丁魁楚立刻上前一步,对何刚说道:“发兵之事,不是不可能,但唐王必须要先去监国之位,殿下才会发兵。”

    朱由榔见此,点点头,附和道:“丁卿之言,有理。何卿可以修书苏阁部,只要他让唐王退位,孤立刻便发兵救援。”

    何刚听二人之言,心里一阵失望,现在清兵正三面围功,广州全靠一口气在支撑,在这个时候,唐王怎么能退位呢?

    何刚无奈,只得搪塞告辞,当夜便悄悄离开桂林,转道去湖南再请援兵。

    广州拥立唐王之事,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事实,逃到桂林的桂王政权,陷入混乱之中。

    几日之后,去南宁整顿兵马的瞿式耜,来到桂林,朱由榔连忙召见。

    此时朱由榔多少也意识到了他听信太监之言,仓皇出逃的行为,是有多么的愚蠢,不仅使他丧失了广东的民心,还使得一部分对他失望的官员,也倒向了唐王。

    瞿式耜入殿拜见,朱由榔便连忙问道:“爱卿,眼下唐王立于广州之事,已经确凿无疑。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今非战则和,二者安出?”

    一山不容二虎,宋太祖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已经道出了所有上位者的心思。

    瞿式耜听出桂王已经有了与广州争雄之意,但眼下大敌当前,却还不是与广州撕破脸皮的时候。

    “殿下,眼下清兵未退,绝非同姓之争的时候,臣以为殿下该先还肇庆,正大位以属人心。”瞿式耜心中显然以有腹稿,“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殿下乃神宗子孙,大明正统,只要返回肇庆,收拾民心,尽早登临大位,必使广南归附。对于唐藩之事,殿下也不用担心,其坐困广州,乃代殿下御虏也!殿下返回肇庆之后,可先拉拢诸多督抚大臣,得到地方大员的承认,暂时不要与广州起什么冲突,若清军退,殿下得到诸省支持,广州一城,自然无法与殿下相争,若清兵不退,广州久困必危,则其必然求于殿下,殿下便可勒令唐王退位归藩,大统之位亦在殿下也!”

    “善~”朱由榔听完,顿时茅塞顿开,喜道:“卿家真谋国之臣也!孤决议,就按卿家之意,反回肇庆~”

    广州城郊,芳草萋萋的原野上,秋风拂过,吹动着齐腰的野草随着风儿摇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