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水师能有这种战船,在配上精良的火炮,则不需要葡萄牙人,水师也能一战。”

    “哦?”王彦心里一喜问道:“只要有这种战船,施将军就有把握?”

    “回禀国公,荷夷万里而来,在东海和南海的人并不多,主要是船快炮精。我大明人力,远非荷夷可比,只要有同样的战船火炮,加上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几倍而攻之,哪有打不赢的道理。”

    王彦有些明白过来,快船就像海上的骑兵,而荷夷的船,不仅快而且火炮众多,可以说集合了轻骑的速度和重骑的威力,想象王彦对骑兵的可望,他不难看出水师对荷夷战船的垂涎欲滴。

    一时间,王彦对郑氏仿制的荷夷战船,提起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明朝的船只一点也不差,只是施行海禁之后,才逐渐衰落下来,相传据《殊域周咨录》记载,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档案,包括海图、宝船的资料,原存兵部,但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太监让皇帝派人再下西洋,皇帝意动,随让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去查旧档,但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却说是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了起来。

    也有说,刘大夏觉得三宝太监下西洋,耗费民财,于国家无利,将资料一并烧毁,具体的情况,已经不可考证,反正到此时,南明朝廷是没有能力造出宝船。

    王彦想着,要击败荷夷,那大明就得有比荷夷更大,更坚固的海船,不过随着明朝造船技术的退化,不要说宝船,千吨级的都很难造出来。

    王彦听说郑氏有与何夷一样的大船,心里顿时一动,造不出更大的船没有关系,同样的船也可以,而以大明的人力、物力,荷夷有一艘,大明完全可以爆十艘出来,以十打一,哪有打不过的道理。

    当然,要造船,王彦首先还是要有钱,有图纸,有工匠。

    “郑国姓经历闽中之变后,实力大损失,虽然从乘着清军不备,从泉州、安平,抢了一批粮草物资,但也吸引的张存仁的注意,只能在金门固守,不敢轻动。”王彦说道:“朝廷这次新年开朝,唤他入朝述职,他却只有奏本过来,可见情势比较紧张,这次对付荷兰人,本来不欲调他参战,施将军如此一说,本督却要改变主意了。”

    (大家中秋快乐。感谢yeye业的月票,感谢悦冻窝芯、秦松旺、云飘飘的打赏。)

   

………………………………

第433章海上风云

    王彦还是决定去一趟澳门,毕竟只有西夷更加了解西夷,南明要对付荷夷,自然要摸清处荷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葡萄牙人的第七任澳督依苏沙,因为这一年多以来,与南明在贸易上的良好合作,让葡萄牙人赚了不少钱,他自己也赚的盆满钵满,地位十分稳固。

    从老总督保罗手中接过大权两年之后,他行事也老道起来,不在像第一次与王彦见面时,表现的那么惊慌失措。

    王彦乘着水师战船来到澳门,虽说水师的船不大,但胜在数目众多,气势也颇为弘大,百艘战船在海面上航行,任谁也不敢轻易冒犯。

    船队来到澳门港外,进进出出的葡萄牙商船,显得贸易十分繁忙,而在港内,到处都是抛锚停泊着大海船,足有十多艘,每一艘都不比王彦的坐船小,这让他有些震惊,更加相信了施琅的话语。

    到了澳门之后,还是由王彦的老熟人,耶稣会教士柏应理与总督依苏沙,一起迎接。

    “尊贵的公爵大人,葡萄牙人听说您在北面的战争中,击败了野蛮的鞑靼人,杀死了鞑靼人的王爵和公爵,葡萄牙人为有您这样强大的盟友,而感到骄傲。”

    两人躬身行礼,王彦微微寒暄几句,又问了下柏应理,在广州传教的情况,便一起到了总督府。

    从码头进入澳门,王彦很快发现,与第一次来澳门相比,澳门的建筑要多了许多,葡萄牙人也增长不少,看来大明与葡萄牙人的贸易,使得澳门繁荣了起来。

    王彦座定之后,就开门见山道:“自福建的郑芝龙降清之后,海上的荷兰人,越发的不安分起来,大明海上的贸易受到了一定影响,朝廷决意要消除这一隐患,但朝廷对于荷兰人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本督想从澳门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葡萄牙之前一直被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兼并,而荷兰也就是尼德兰,原本也是西班牙的地方,之后由于宗教,经济等原因,爆发所谓的“乞丐革命”,荷兰逐渐做大。

    长期作为西班牙一部分的葡萄牙,跟着西班牙与荷兰大战数十年,加上贸易、殖民地等问题的冲突,与荷兰结下了大仇。

    葡萄牙在1640年脱离了西班牙的统制,从新成为独立王国之后,与荷兰的仇恨依然没有消减,而荷兰作为海上的新霸主,自然要猛捶已经逐渐衰落的葡萄牙,夺取他的利益,抢夺他的殖民地。

    依苏沙听了王彦的话语,兴奋的挥舞拳头道:“可恶的荷兰人,在南海上的袭扰,也影响了葡萄牙的贸易,特别是他们夺走了马六甲,向过往的商船收取大量的过路税,肆无忌惮的占有葡萄牙的成果,简直不可原谅。如果大明要对荷兰开战,澳门一定全力相助。”

    这位澳督挥舞着手臂,说得义愤填膺,似乎好像葡萄牙人占据马六甲之时,不收过路费一样。

    王彦眉头一挑,他忽然想到施琅说到的荷兰战船,而葡萄牙同为西夷,澳门港内的武装商船都有那般巨大,是否也有荷兰人的战舰呢?

    “本督听说荷兰人有一种快船,长二十余丈,高数丈,有火炮六十门,葡萄牙与荷兰多次交手,是否也有这种船只呢?”

    依苏沙愣了下,兴奋的脸上立刻僵住,但很快就笑道:“尊敬的公爵,葡萄牙与荷兰是宿敌,怎么会有荷兰人的战船呢?”

    王彦从这位葡萄牙总督的脸上看了出来,葡萄牙肯定也有大型战船,不过船只的优势,正是葡萄牙人,荷兰人,进行海洋贸易的优势,这位总督显然不想与大明分享这种战船。

    其实以大明的人力、物力,如果掌握了西夷战船的技术,短短一两年之间,整个南海肯定会挤满大明的商船,大明甚至会还会插手印度洋的贸易,这是葡萄牙和荷兰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此时王彦眼神不禁一眯,但他并没表现出他的不满,而是不在战船的事情上纠缠,“本督这次过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荷兰人在大海上的势力所在,葡萄牙与荷兰同属极西之国,能否为本督说说荷兰的情况。”

    经过刚才之事,依苏沙脸上有些尴尬,他也怕王彦继续问他战船的事情,现在王彦主动转移话题,他心里自然大喜,连忙对柏应理道:“神父,麻烦去取份海图过来。”

    片刻之后,柏应理将一张巨大的羊皮卷带进屋内,然后在桌上展开,王彦见此遂即起身过来观看,一旁的施琅看见海图顿时两眼方光。

    海图上,用的是拉丁文标注,王彦完全看不懂,但他之前来澳门时,就见过一副万国图,一副没有将大明画在中央的万国图,而且还被王彦带回了广州,只是之后抗清之势实在急迫,他的精力全部都用来与清兵作战,所以便没有再次注意过那幅地图。

    眼前这幅,与那一副差不多,只是多了许多线条,想必就是所谓的航线,王彦很快根据地形的形状,找到了大明所在,而且与他带回大明的那一幅一样,大明的位置同样在地图的边角。

    依苏沙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小圆圈。“尊贵的公爵大人,这里就是背叛上帝的荷兰。”

    葡萄牙是天主教国家,荷兰则是信奉新教中的加尔文派,在葡萄牙人看来,信奉新教的荷兰人,不仅背叛了教会,而且背叛了上帝。

    “这么小?鼻屎小国。”一旁的水师副将俞方棋,看了看惊讶道。

    王彦看着则眉头紧皱,心里也在想,这么小一个国家,在地图上到广州的距离,是广州到北京的数倍不止,他离大明那么远,估计光走就要走上一两年,怎么还有能力在大明的南海滋事呢?

    依苏沙见了俞方棋的反应,却笑道:“尊敬的将军,荷兰可一点也不小,在好望角的南端,在新大陆的北部和南部都有荷兰人的殖民地。而在远东,马六甲,巽他,佛洛里斯,斯兰,以及台湾都是荷兰人的版图。”

    依苏沙边说,边在地图上画圈,先是在一个大陆的南端画了一圈,然后又在一块大陆上有点了几点,最后回到王彦还算熟悉的南洋,他根据依苏沙的圈点,很快就看出来,这几快地方都是大明的朝贡国,却不知什么时候成了荷兰人的地盘。

    一时间,王彦脸色不禁有些难看起来,依苏沙见此,却不知出于何种用心,接着说道:“这里则是西班牙,他占据了整个新大陆的中部,南部的一部分,在远东他们则占据菲律宾,而我们葡萄牙就在西班牙的旁边,占据了非洲西岸,新大陆的南部,天竺南部的斯里兰卡,在南洋,由于荷兰人攻击,夺走了原属于葡萄牙的马六甲和巽他,因此目前就只剩下帝汶岛。”

    依苏沙边说边指,其他什么新大陆、非洲,王彦到没有什么概念,但台湾之南的吕宋居然也已经灭国,这就让他感到震惊了。

    西方人在世界各地横行,以高等文明的姿态进行征服,但在大明,他们却被蔑视为夷,就算是王彦这样开明的官员,也难免一副大国姿态,依苏沙难得看到明朝官员吃惊的神情,特别还是一位公爵,他这个逼装的是浑身舒坦。

    “阁下,这份海图,能否让本督复制一份呢?”

    ~~~

    王彦在澳门呆了足足三天,才乘船离开,他没有按着原定计划去琼州巡视,而是兵分两路,施琅领着一大半的船只前往琼州,而王彦带着三十艘大船两千多士卒,往金门方向缓缓而行。

    闽中之变,刚发生之时,隆武皇帝生死不明,使得东南的唐、鲁对立的局面,发生重大变化。

    在郑芝龙降清之后,郑氏集团之内反对降清的势力,遂即各奔东西,郑氏原本奉隆武为主,但隆武下落不明,郑芝龙的旁系侄子郑彩、郑联以及部分将领转奉鲁监国,老将林察护着唐王等宗室逃入广南,郑成功则乘船出海,庞大的郑氏集团顿时四分五裂。

    此时闽东靠近浙江的绅民,都奉鲁监国为主,但郑成功却没有接受鲁监国的领导,好在之后隆武安然无恙的消息传来,郑成功遂即继续尊奉隆武。

    只是福建之败,始于郑芝龙叛投清廷,连隆武帝都差点因为这次变故,而落入清廷之手,一些不愿意降清的郑氏旧部,心中难免心存顾忌,担心朝廷秋后清算,所以绝大多数都改奉鲁监国,使得继续尊奉隆武的郑成功,并未继承多少郑氏遗产。

   

………………………………

第434章金夏两岛

    船队航行五天之后,抵达了金门外海,王彦站在船头,望着波光浩淼的大海,一群群海鸥在海面上盘旋。

    海天之间,几艘明军哨船,百艘渔船在海中乘风破浪,海风轻拂,令人心旷神怡。u000b“国公,那就是金、夏两岛!”陪同王彦的水师副将俞方棋,指着船队东面,两个不与陆地相连的岛屿介绍道。

    王彦点了点头,福建沿海岛屿众多,又多良港,沿着海岸航行,常常会看见许多孤立在大海上的岛屿,当年朝廷海禁,倭寇横行,这些岛屿就多成了倭寇海盗的巢穴。

    船队从广东一路过来,王彦看见南澳岛,东门屿,已经感到十分惊叹,但相比沿途的岛屿,眼前的金夏两岛无疑要大上许多,每一个都有一个县的大小。

    这时王彦不禁想起了海图上的台湾,也就是古时的夷州,似乎就在金夏的对面,而在海图上,那是一座比琼州还要大的岛屿。

    如果是春秋战国时期,台湾足以相当于一个中等的诸侯国了。

    金门岛、夏门岛,就像泡在水里的两颗汤圆,与八闽隔开一条狭窄的海峡相互对望,他的对岸就是漳州,李成栋、佟养甲住重兵于此。

    因为漳州西面有明军驻扎,与金夏的郑成功形成了夹击漳州之势,所以为了应对明军的夹击,漳州府的清兵做好了随时被围攻的准备,他们不仅加固了漳州的城墙,屯田自守,而且还在九龙江与西溪上拉起铁锁,防止明军战船驶入漳州腹地。

    金夏两岛,位于九龙江和西溪的出海口,河流带来的泥沙缓慢的堆积,形成大岛。

    他们此时的面积不及后世那般大,但岛上不仅有湖泊,有森林,还有可耕种的土地,以及县城,足可以生活数万人。

    随着清兵占据八闽,沿海的各个岛屿,就成了抗清义军的基地,不愿意投降的士绅百姓,大量逃往岛上,郑成功所在的金夏,就因此汇集了四十余万军民。

    就金夏两地而言,肯定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何况郑成功还要养军,练兵备战。

    从退到金夏开始,郑成功开始用心经营这个抗清基地,开垦土地,还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码头,可以用来走私贸易。

    王彦的船队接近厦门时,岛上忽然传出一片警钟声,大队郑军士卒在岸边奔走,用沙袋垒砌的炮台处,旌旗一阵挥舞。

    “国公,他们问我们是哪部人马?”俞方棋放下千里镜,回头说道。

    “打旗语回复,就说本督来了。”

    王彦立在船头一挥手,船上旗手立刻作出回应,广东水师是施琅训练,而施琅又曾是郑氏军官,所以两军在许多方面基本相同。

    片刻之后,似乎是看见了旗语,从夏门岛内,很快就驶出了两艘战船,引着船队进入港湾。

    岛内有个湖,湖口与大海相连,遇见风暴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湖内却风平浪静,是个天然的良港,郑氏的战船就聚集在湖内。

    船队驶入,王彦放眼望去,见湖中停泊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足有千条,感到分外震惊,而这还只是他刚入湖口,还没看见内湖里郑氏的大船。

    王彦在湖口的码头处,就下了坐船,郑成功领着一队将校早以在码头上等候,他们见王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