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铣牵驶越闪炝角寺恚穹诙磐猓灰茫怨衽芰恕!眜000b“卑职遵令!”u000b“末将遵命!”

    众将齐齐抱拳,王彦挥挥手,“好了,都去准备,一个时辰之后,三面齐功,天黑之前不能破城,本阁军棍伺候。”

    (感谢来给爷笑一下,悦冻窝芯,殊战之殇的打赏,感谢炎黄忠,虾米007,freebird76的月票,求书友们推荐,订阅,月票。)

   

………………………………

第455章所向披靡下

    军令传达下去,各部人马开始准备,忠武、忠贞和郑军士卒都在登船,王彦拿着千里镜四下观看,忽然在郑军方向定了下来。

    江边上,一支郑军正在登船,他们个个魁梧伟岸,皮肤漆黑,不是中原之人,郑成功为他们配备了铁甲,备有火铳,还有倭刀,每个都显得特别精悍,居然是郑氏的精锐乌番兵。

    王彦早听说过郑芝龙之前有过一支,外番黑人组建的部队,他们好勇斗狠,战力十分强劲,没想到居然现在到了郑成功的军中。

    其实郑氏之前进行海洋贸易,与西夷日本都有密切的往来,军队之中不仅有黑人,白番鬼和日本人也不少见。

    隆武朝廷现在也有三百白番,王彦对于郑成功的乌番兵,也不太惊讶,引起他主意的其实是乌番兵配备的倭刀。

    众所周知,倭刀是一种非常犀利的兵器,当年戚大帅为此也头疼不已,中国因为元代禁止民间持有兵器,自然也不能铸造,所以到大明之后,铸造技术已经完全退化,刀剑质量远远比不上日本。

    日本刀吸取了唐刀的技术和特点,成为天下名器,中国的各种名刀,名剑却成了传说。

    王彦对于这种刀剑锻造技术,可谓垂涎欲滴,即便是弄不到技术,能搞一批倭刀过来,也是极好。

    这时王彦远远的看着,这支装备精良的郑氏精兵,全部蹬上战船,心里稍微有点羡慕,也有些担心,郑成功派出这支精锐,看来他对破城首功,是势在必得了~

    “咚!咚!咚!”

    明军大营内,巨大的战鼓,再一次敲响,满载士卒的战船,从晋江再次杀入护城河,明军的大炮轰鸣,与上一次进攻基本一样,只是从一面进攻,变成了三面攻打。

    忠武军首先开始攻城,兵力是上次的两倍,六千人马,攻打西城,除了船上火炮轰击之外,三千鸟铳手,弓箭手,也向城头射箭、放铳,密集的箭矢和弹雨射向城头,压得清兵无法抬头。

    守为西城的清将廉彪,顿时感到了成倍的压力。

    北城百艘战船也已经到位,一名旗牌官对李过拱手道:“督镇!国公让我们趁着清兵被吸引在西城,立刻发动攻击,率先夺取泉州。”u000b李过点点头,“我知道了!”然后回头厉声喝道:“全军攻城!”

    士卒们早就听到了吩咐,先破泉州,就会得到重赏,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船楼上,士卒都握紧了战刀,盾牌挡在身前,只等排梯搭上城墙的那一刻。

    “轰~”地一声响,战船上的排梯再次倒下,倒勾挂住城墙,士卒们不等同袍将排梯固定,就开始蹬梯涌向城墙。

    清兵如梦方醒,赵国祚与手下游击折光秋,同守北面城墙,他从自身了解的战局来看,明军主攻应该在南北两面,而北面忠贞镇的名号,无疑要比郑军强上一点,所以他亲自来北城防守。

    “砸火油灌,烧了登城梯和明军的战船~”北面进攻的明军也有六千人,而守军却只有两千,赵国祚有些不安的指挥道。

    在他想来泉州这样的大城,护城河如此宽广,明军光要解决护城河,就需要小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加紧布防,或者乘机溜走,选择的时间十分充裕。

    可是没想到,泉州的护城河,却成了他的缺陷,明军只准备一天,就开始强攻,这让他和他的属下都十分震撼,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清军猛然扔出许多火油灌,这是除了火炮之外,唯一能威胁明军战船的武器,近百个油罐如雨砸下,但大多数却直接掉到了水中,砸中的被火箭点燃,火势也被明军用沙土控制。

    此时清军准备不足的问题,就彻底显现出来,忠贞镇的士卒,从梯上涌来,但清兵的火炮却太少,无法同时压制,那么多条架在城上的排梯。

    清兵的箭矢呼啸而来,叮叮当当射在明军的盾牌上,纷纷折弯落地,眼看着明军就要上城,城上的清军出现了异动,不少人开始畏惧和恐慌。

    忠贞镇的悍将李来亨,他身材高大,身披黑色盔甲,左手执巨盾,右手拿着他的大铁枪,威风凛凛的冲在众军之前,俨如战神一般。u000b明军通过排梯,虽然不断有人落下,尸体坠入护城河中,但被射翻的明军毕竟是少数,明军士兵前仆后继,顶着雨点般的箭矢,一步一步向前进攻。

    赵国祚将一个火油灌,摔在一架排梯上,然后将火把也丢了上去,将梯子点燃,想要阻止明军过来,但明军士卒咬牙,直接跃了过来。

    “拦住他们上城,快放箭!”u000b赵国祚嘶哑着声音大吼,他已经大汗淋漓,拼命想着办法,用箭射、用火烧、用炮击,用铳打,想要阻止明军,但登城的明军士卒太多,城头的清军又被战船上的明军用弓箭火器压制,他所有的手段都无济于事。

    这时他身边的游击将军折光秋,却忽然,疯了似地冲到一旁,举起刀拼命地砍向一架梯子,周围的清军也如梦方醒,一齐举刀冲了上来,乱刀砍剁竹梯,使得梯子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边上的几名明军士卒站立不稳,纷纷掉下梯子。

    可就在这时,一面大盾却直接飞来,瞬间就打飞了几名砍梯子的清兵,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空中响起了一声霹雳大吼,一个高大的黑影如狂风般地席卷而来,这是李来亨冲上来了。u000b只见他大枪横扫,瞬间拍飞一片,然后铁枪连刺,片刻间七八名清兵就被刺翻在地,城墙上出现了一段空白。

    清将折光秋见梯上的明军士卒,乘机接连跳上城墙,顿时双眼一红,大叫一声,举刀来战。

    李来亨一声冷哼,“不自量力。”

    一瞬间,只见折光秋才跑了两步,李来亨大枪一扫,正好就只接拍在他的头盔上,他整个人顿时是重重砸在地上,七窍流血,生死不知。

    不远处的赵国祚见此,震惊无比,半响后,才反应过来,连忙指挥身边清兵杀上去,想将明将打下城去,将折光秋抢回来。

    李来亨冷冷一笑,大枪一挑,也不管折光秋的死活,直接就将他抛下城去,看得众清兵一阵胆寒,他回头大喊道:“本将率先攻上城头,这破城的首攻,归咱们忠贞了~”

    众明军闻语,顿时疯狂的涌上城头,但就在这时,赵国祚也忽然被十多名清兵架起,往后拖去,“将军,南城被郑军攻破,王起俸那厮投降,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赵国祚呆住了半晌,他长叹一声,“走,从东城去福州~”u000b数十清兵护卫着赵国祚,仓皇离开被城,向城东奔而去。

    城头上,李来亨让士卒竖起大旗,清军顿时士气大泄,明军从排梯上,一个接一个的跳上城墙,杀入清兵之中,北城守军顿时溃散。

    (求包养,求推荐)

   

………………………………

第456章进城善后

    在十七世纪,人口过五十万的十个城市,六个在中国,北京、南京、广州、杭州、扬州,另外四个,两个在欧洲,巴黎和君士坦丁堡,一个是印度孟买,一个是日本的江户。

    只此一点,就能看出,中华文明的强盛,泉州虽然比不上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但也绝对算得上是望州。

    早在南宋淳祐年间,泉州户口就增至二十五万五千户,由上州升为望州,到了明代之后,因为海禁有所衰弱,人口有所下降,但城中依然还有十多万人。

    李来亨领着大军从北城进入泉州,心中有些闷闷不乐,他以为自身率先夺下了泉州,却没想到南城的郑军,居然先一步进了城,这让他郁闷不已,实在有点不甘心。

    明军进入城内,沿着街道扫荡残余的清兵,只见城内到处都是乌黑干涸了的血迹,城内半数的宅院已经空无一人,李来亨提着大枪,随便推门进了一家,却发现院子里横卧着几具尸体,想必都是被抢劫的清兵杀死,他微微皱眉,让士卒在院子里挖了个坑,将这一家人合葬。

    同样的情况,其他几路明军也有遇见,自从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杀入福建腹地,退入泉州的清军,就已经军心大乱,清军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便开始在城中胡作非为,滥杀无辜起来。

    赵国祚等人守卫泉州的意志并不坚定,自身也在守城与弃城之间犹豫不绝,想着如果弃城,便不能将一个完好无损的泉州让给明军,所以对于清兵在城内的暴行,他便没有阻止。

    谁知明军两天就破了泉州,清兵连尸体都没来得及收拾,就被打的溃散,丢失了泉州。

    从西门入城的王彦,同样站在一户全家遇害的院落中,院子里老妪老翁双双扑地而死,背上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从肩胛骨劈到腰部,青年男子仰面而亡,胸前腹部,几个被长枪捅出的血洞,触目惊心,他右手中还紧紧握着菜刀,双眼大睁,死不瞑目。

    卧房内,一女子横死床上,血肉模糊,死前显然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一旁的衣柜上,一杆长枪从柜门插入,枪杆已经因为血迹而乌黑,半掩的柜门内,一个五六岁的女童被长枪钉在柜内,眼中充满了惊恐。

    这一幕,王彦进扬州时见过,解襄阳之围的时候也看见过,也正是因为这些,幸存的扬州人才坚定的占在他的身后,以贪财著称的朱大典才举家**也誓死不降,江阴人才宁愿全城死绝,也不愿意忍辱偷生,因为这是血海深仇,这是奇耻大辱,只要有胆气的人,都不会甘心,不甘心就这么输掉,不甘心屈辱的活着,不甘心有仇不能报。

    十多万泉州人,遭受了清兵的欺凌,当明军进城时,城内民众开始沸腾了。

    同清兵的统治相比,大明时代的泉州,郑氏时代的泉州,泉州人的生活富足、安定,而清兵统治下的泉州,则充满了恐怖和勒索。

    郑氏家族将八闽视为私产,所以经营的十分用心,整个大明北方因为粮食的问题,被打得稀烂,民不聊生,八闽作为山多地少,人口众多的一省,却在郑氏的治理之下,没有发生饥荒,反而通过贸易自足,民生安定。

    在被清兵统治之后,清军对八闽的百姓进行盘剥,强迫剃发易服,以及海路贸易的断绝,使得福建米价飞涨,百姓无法生存,所以八闽之地,其实比较怀恋郑氏时代。

    这时王彦吩咐属下,掩埋城内的尸体,继续搜捕溃兵,斩杀乘乱劫掠之人,便向赵国祚的府邸而去。

    泉州城的府库这几年来,被王彦搬过一次,清军搬过一次,郑成功也搬过一次,估计现在仓库里已经住满了老鼠,王彦杀清官,杀出了甜头,所以凭着直觉,先直奔赵国祚的府邸。

    一路上,泉州的士绅百姓,开始自发的迎接明军入城,他们脸上都带着一丝惶恐,但也有因为欣喜而留下了眼泪。

    同北城和西城的明军进城相比,南面郑军入城的方向,无疑就热闹许多,大街上欢声如雷,但也哭声震天,使得王彦频频驻足向南观望。

    此时王彦身边已经围住了几十名乡绅族老,向他哭诉着,这几天他们所遭受的苦难,王彦只得好言安慰这些乡老,派人送他们回去。

    街道两旁,不时有清兵被明军从院落中揪出来,然后被一队队押去城外的大营,每个人都垂头丧气,惶恐不安。

    城南的郑军,也抓了不少俘虏,郑成功却直接将数百清兵,反绑着压到晋江边,城外已是人山人海,泉州南城几乎是倾城而出,数万人拥挤在长达十里的江滩上,人声鼎沸,等待着替他们报仇雪恨的一幕。

    跪着的四五百余名清兵,他们手脚都被反绑,嘴被堵住,大部分人都被吓得脸色煞白,他们之中大多都是恶贯满盈之辈,抢掠财物,乱杀无辜,奸污妇女,个个恶行累累,但也有未参与其中的本地清兵,但郑成功显然不准备区分,想要全部斩杀,以泄民愤。

    王彦远本准备去赵国祚的府邸,听到消息,吩咐李过继续进行查抄,然后带着几十名将校,出现在南城。

    他见了这个架势,知道郑成功一是要泄愤,二是要收买民心,于是让刘顺将五忠军抓获的俘虏,也一并押到江边。

    片刻之后,被反绑跪在江滩上清兵俘虏,就达到了两千之数,郑成功见此,看见已经围满了数万民众,他缓缓点头令道:“开斩!”

    “咚!咚!咚!”u000b城头上沉闷的大鼓敲响,数万民众沸腾起来,喊声如雷,群情激奋,“杀了他们!”

    这时,郑氏的乌番兵在次登场,这群黑鬼每人握着一把把雪亮的倭刀,狠狠砍下,人头滚落,鲜血喷出。

    那刀极其锋利,一刀下去,人首分离,干净利落,两千清兵全部斩杀在晋江岸边,尸体被直接踹入江中,两千具浮尸,随着江水,直接漂入大海,成为鱼儿的食物,数万人群顿时爆发出一片欢呼,声音直冲云霄。

    (感谢陇上之子,胖鹏鹏,shy永远,友大行的月票,感谢来给爷笑一下,蓝i玉,悦冻窝芯,书友8049的打赏。)

   

………………………………

第457章获利

    郑家在福建经营了十多年,虽然郑芝龙投清,被清廷押入北京软禁,但郑氏一族,在八闽的威望还在,这也是郑成功能够以金夏两岛对抗张存仁,能有数十万闽人相随的原因。

    王彦虽名震天下,在士绅之中广播名声,威望甚高,但在八闽普通百姓的心中,他还是比不上国姓成功。

    泉州遭受这一场兵祸,郑成功将俘虏尽数斩杀,江水为之赤红,无疑收了泉州人心,同时也是向闽人宣告他抗清的决心,今后闽人只要被清廷压迫,第一个想要投靠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