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炎武轻抚了一下胡须,便笑道:“此事易也!抗清是大义,援蜀乃必行之举,相公要防止后方生乱,只需以援蜀抗清的名义,将广京附近,不受相公控制的人马,全部征召,然后命心腹大将镇守,则广京高枕无忧。”

    只要没有军队,无论是阉党还是文臣、皇帝,在后面再怎么折腾,都掀不起什么大浪。

    王彦盘算着,广京附近就只有当初护送唐王入广的林察一部,以及现在唐王的宗室之兵,不受他的控制,剩下都是他的人马。带走那两支,广京基本不会有问题。

    “那桂王呢?”

    顾炎武笑了笑,“也是一样,目前抗清最大,相公以朝廷的名义,召命属于桂王的军队,往前线集结,然后大军假道由广西进入贵州,途径桂林之时,直接发乱,将桂王控制起来。”

    “这是假道灭虢?”王彦眼前一亮,沉思片刻,站起身来,叫来亲卫,“你立刻派人通知各门守将,给本阁看好城门。若是走了袁彭年,本阁把他们一撸到底。”

    袁彭年上了马车,从临江楼后门驶出,向城西方向驶去,马车上挂着临江楼的灯笼。这在广京城是很常见的情形,多是酒楼送醉酒的客人回家。

    广京商业发达,富贾权贵极多,但能供消费的地方却很少,除了青楼、酒楼、戏楼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去处,所以酒楼极多,这样夜间接客、送客的马车也十分频繁。

    这种马车一般都不会引来干涉,但今天晚上却有点特殊,马车没走一会儿,就被一支巡逻衙役拦住了。

    “马车里是什么人,去哪里?”为首的捕头喝问道。

    车内的袁彭年整个人顿时吓的僵直,随车的掌柜心里一阵庆幸,不是官军,只是广京府的捕快衙役,他连忙摸出几枚碎银递了上去,陪笑道:“三元坊的刘员外,喝得多了些,我们送他回府。”

    捕头接了碎银,在手上掂了掂,看了马车一眼,

    一挥手,带着巡夜的衙役扬长而去,掌柜见他们走远,连忙吩咐伙计道:“快走!”

    伙计催动马车,快速离开,片刻后马车在河边停下,掌柜提着灯笼在岸边晃了晃,不多时,隐藏在黑暗中的一搜小船,点上灯笼回应,向岸边划来。

    广州城有大大小小十六座城门,现在城内一队队士卒巡逻,城门处自然也严格盘查,每座城门前都站满了士兵,每一个进出城的行人都要被监视,稍有异常便立刻被士兵拦住盘问。

    从城门出去,基本没有可能,但广京还有一座水门,

    珠江连接着广京城外的护城河,而护城河又通过水门,进入城内与流花湖相连,虽说大海船不能驶入,但每天还是有不少小货船从水门进入城内。

    五岭以南,广州为一都会。三江汇其前,巨海环其外。山川清淑,气象开豁,天下省会,语雄壮者,金陵而外,无所复让。

    广京的规模本就庞大,现在又人口暴增,再加上城外驻军,每日不知消耗多少物资、粮食,所以水门格外繁忙,袁彭年的小船行驶了一会儿,来到了水门附近,只见岸边密密麻麻挤满了船只,足有近千艘之多,都是百料左右的小货船。

    在密集的船只中间有一条狭窄的水道,这主要是给巡查的官船航行,袁彭年的小船,没有按规矩排队,而是直接走了中间的水道。

    船仓内他心情十分紧张,不知道面对士卒的盘查,他能否出城?但跟来的小宦官,却信心十足,显得胸有成竹。

    水门城头上,岸边都占满了士卒,河面上也有巡查的官船,一艘官船上的一名小吏,正登记着盘查船只上的货物,查验税票,忽然见一艘小船,并没排队,他连忙将税票还给船主,然后返回座船,去截小船。

    官船上,几名士卒遂即拿着长钩站在船头,想要将小船勾住,拉过来盘查,但两名士兵却在岸边喝道:“百户有令,这艘小船不用检查,放他们出城!”

    水门的百户是潮州人,名唤周节,清军杀入广南之时,蹂躏粵东,他家人逃入广京,老家被清兵焚毁,便索性一家在广京安定下来。

    本来他家中还有些资产,加上他军饷足够,足可以养活一家人,但他父亲却不甘寂寞,与人借了些钱财,合伙买船出海,结果时运不济,遇上了风暴,人死了,船沉了,还欠下一屁股债。

    这让周节一家的生活,立刻陷入拮据之中,家里连锅都揭不开,然而就在这时庞天寿出现,帮他摆平了债务,将它收买。

    几名士卒刚勾住小船,闻语都愣住了,这小破船也不像什么权贵在里面,不过既然百户放话,为首的小旗,还是连忙喝令,“撤钩!”

    袁彭年吓得心肝直跳,內侍向城上拱了拱手,就钻回船仓,安心的等待小船驶出水门,可就在这时,一员千户却急匆匆的领着一队兵马,登上城墙,河边一队飞鱼服,也飞速追来。

    (下章十二点)

   

………………………………

第500章调兵遣将

    王彦这次急着回广京,目的还是因为川蜀之事,谶语、弹劾、抓捕都只是小插曲,等将袁彭年抓获后,王彦却没有急着审问他,反而将他关在一边,转过头来处理援蜀之事,等过了几日才提他出来。

    王志贤在广京耽搁了不少时间,原本以为王彦回来之后,就能立刻将事情定下来,结果不仅没决定,反而让他亲身经历了一场明朝的党争。

    这几天,他每日往礼部跑,往楚国公府跑,急得满嘴火泡,也没见上一面,正当他急的不行之时,楚督何腾蛟奏报过来,却让他暂时吃了一颗定心丸。

    何腾蛟听了王彦建议,得知清兵杀入蜀中后抽调两万明军,以郝摇旗为先锋,走上墉道,出其不意,杀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占据了大半个兴安府,兵锋直至汉阴,离新郑不过两百余里,使得清兵大震。

    奏报上说,杀敌三万,缴获无算,王志贤听了一颗心算是安定下来,但王彦却没有那么乐观,以他对老丈人的了解,估计斩首三千,就顶了天。

    不过既然楚地兵马进入汉中,那王彦这边也应该快点行动起来,与何腾蛟形成配合,以免孤军奋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川蜀之战耗银估计无法估量,怎么也得先准备一百多万两,粮草四五十万石。

    王彦与左懋第、苏观生商议之后,接受幕僚陈永华的建议,为了便于理清关系,便于管理,建立五德商行,向朝廷借银一百二十万,粮草四十万石,朝廷将抚州矿山交给商号经营,市舶司每年还银二十万。

    王彦东征运回来的物资,还没拿热乎,就几乎换成战略物资全部投入备战之中,而如此一来,广京附近属于五忠军的一些产业,将因为缺少钱财,物资,很难运转,特别是盔甲、器械的打造,这都需要大批钱财。

    陈永华遂即建议王彦向其他商号借贷,士绅们不敢借给朝廷,王彦也是官,士绅借了也怕有借无还,但王彦占有股份的靖海商行先行为他借贷二十万两白银,五德商号又用刚到手的抚州矿山作为抵押,城内十六家商号立刻借银八十万,年利五分。

    钱粮到位之后,剩下就是调兵遣将,左懋第请加王彦五省总督,指挥广东、广西、湖广、贵州、四川五地兵马入川作战。

    这五省总督,虽看似威风,其实也只是个给他一个名义而已,湖广要防备河南和南直隶的清兵,抽调不了多少人,广西、贵州为必能指挥动,四川也就只剩万县,以及少数土司还听明朝的号令。

    其实这次援蜀,也不仅仅是为了四川,王彦也有整合西南之意,他现在有了名义,也有钱、有粮、有兵,且士气旺,这一仗是该打了,也不能总让川蜀死撑着。

    自从去岁湖广大战、以及清军入闽之役之后,清军就没有主动发动对明朝的作战,这不是说清军实力不强,而是因为清兵将力气使在了张献忠身上,西军为明军挡了刀枪,明朝才有了喘息的时间。

    在川蜀战场上,西军与清军打了多久?从西军去岁六七月间进入汉中开始算起,如今断断续续,已经打了将近一年。

    这在清军战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局面,仅仅一个汉中一地,就反复争夺了七个多月,两军死磕不让,等西军汉中失败之后,清兵又死咬着不放,紧随着杀入四川。

    豪格虽然前期打的并不好,但得到吴三桂的支援之后,对于川蜀他是势在必得,如果豪格能够取川,那他在清廷的内部地位立刻提高,而在明朝来说,丢了川蜀,就彻底被动了。

    说得严重一点,蜀地一丢,整个南方都要完蛋,因为清兵可以从川南攻入贵州、广西,迂回包抄,又可以顺江而下直取楚地,反观明军则处处被动,很难翻盘。

    援蜀势在必行,王彦得到朝廷任命之后,遂即传书湖南,让休整了大半年的忠贞镇以及后勇营,四万人从辰州进入贵州,以高一功为左军都督,先收缴盘踞于思州、镇远卫等贵州府县的黄朝宣、张先璧的兵权,将两人锁拿,送往广京发落。

    这两人,奉命迎驾,结果停滞不进,险些害了整个朝廷,之后害怕朝廷问罪,一路烧杀抢掠逃入贵州,当时朝廷刚迁入广京,什么都没有,各地百废待兴,怕逼得太急使两人反叛,便一直好言安抚,让两人做起了舒服的土皇帝。

    此次整顿西南,王彦便不能留他们,办了二人,还可以得两万人马为前驱,何乐不为!

    此外,王彦再传书广西,调土司狼兵一万,调丁魁楚、陈邦傅、马吉祥等两万人,以丁魁楚为右军都督,从广西进入贵阳与贵州按察使张耀会合,进逼川南。

    王彦则于粵地挑选精锐人马,自领中军压阵,再以五省总督的名义,命广东、广西、湖南,各自征发民夫三万,船只千艘,运送大军所需要的粮草器械。

    命令传达下去,具体施行却还要时间,整个大明为了这次战争,再次繁忙起来。

    几日之后,漳州明军回到广京,于此同时,从海上也来的一支人马,正是放弃太湖南下的的太湖义军。

    他们本来准备就近投靠舟山鲁王,不过鲁王地盘太小,只剩下舟山、四名山、还有三盘岛,他们人多地少,饿得眼睛发绿,张名振都带着部下跑到清军眼皮底下的崇明自行屯田,哪里能养得起几万军民。

    最后他们一部分人,留在了舟山,一部分留在浙江沿海的岛屿上,甚下的继续乘船南下,又有一批人留在了金夏,最后还剩一万多人,来到了广京。

    这支人马,王彦立刻就收入忠义镇之中,令皇帝大感不快。

    王彦在这边征调民夫,运送物资,配备盔甲、器械,做着出征的准备,时间逐渐进入五月,这时后一个噩耗,却突然传来,张献忠再放弃城都之后,逃至西充,再次被清兵包围。

    到隆武三年四月之前,豪格已经在西充发起了两次大的攻势,七万清兵将二十万西军和家眷包围在城中,死命攻打。

    张献忠被逼无奈,只能再次选则突围,行前他不愿家眷落入清军之手,将妻妾,以及一幼子扑杀,然后对孙可望说:“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西军在绝望之中突围而处,张献忠被鳌拜射死,尸首为乱军所分,西军败军则往万县一带溃退。

   

………………………………

第501章安排后院

    五月初,广京。

    一支数十人的骑兵,从官道上疾驰而过,尘土飞扬、蹄声大作,直接飞入城门,引得城里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文渊阁议事大堂,几位阁臣依官阶坐定,左懋第坐在主位上,他让王彦坐在他旁边,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直奔主题,他未语先叹:“诸位,此番祸事了。”

    众人见首辅如此,一旁的王彦脸色沉重,纷纷漏出疑惑之色,相互看了一眼,想从他人身上得到一点信息,但看到的却都是一阵茫然。

    苏观生见此,沉脸道:“左相,祸从何来?”

    “楚国公掌管兵事,给大伙说说吧~”左懋第摇了摇头,抬手让王彦解释。

    王彦正了正身,接过话头,肃声说道:“张献忠死了,西军余部溃退到了万县一带,此外重庆府城巴县,被吴三桂袭占,巡抚马乾战死,总兵曾英也退往万县方向。”

    之前张献忠放弃成都,对于明朝而言,压力上还不是特别迫切,毕竟张献忠也是明朝潜在的敌人,而且是农民阶层的代表,他实力被削弱,士绅阶层是喜闻乐见的,再加上明朝还将重庆府握在手中,川蜀的情况还没有彻底恶化,所以明朝虽然说援蜀,但动作上却有点不急不慢。

    清兵占据成都,还不能算占据了整个川蜀,南宋抗元之时,蒙元据有成都,南宋控制重庆一带,与蒙军拉锯二十多年,但现在巴城被占,明朝四川巡抚马乾战死,总兵曾英东溃万县,就等于四川基本全完了。

    听了这话,苏观生无法淡定了,非但是他,堂上诸多阁臣,哪个不是闻言色变?

    重庆失守,就意味着清军在明朝的防线上打出了一个大大的缺口,楚地三面受敌,原本相对安全的贵州、广西也暴露在兵锋之下,这个危机,怎么扩大都不过分。

    苏观生有些慌了,马上追问道:“消息可靠吗?详细情况知道么?”

    “消息是川东总兵曾英,加急传来,他是当事人,不可能有错!”王彦沉声道:“汉中之战之后,西军的精锐基本就损失殆尽,巴蜀境内的西军虽说还有十多万人,但大都是些老弱残兵,上个月,清军发动数次强攻,张献忠孤军奋战多月,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已然是强弩之末,只能在城破之前率军突围,可惜被清军射杀。清军破了西充之后,马不停蹄的火速南下,吴三桂让叛将刘进忠扮作西军败军,逃到重庆投靠马乾,马乾不查,被吴三桂里应外合袭占了巴县,马乾被杀。”

    众阁臣听了,沉默片刻,苏观生问王彦道:“楚国公的意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