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商议后,钱秉镫便以理藩院的名义,召集名义上的藩属真腊、暹罗、安南对占城施行惩戒。

    阮氏早就想拔掉身后的占城,有大哥带头,阮主阮福濒立刻起兵一万,真腊与占城世仇也同意发兵五千,暹罗事不关己,婉言拒绝。

    明朝这边奔走串联,荷夷自然也获得了消息,在水师出使南洋各邦时,浩瀚的大海上,已经狼烟四起。

    彼时海洋贸易,各个海商大多亦商亦盗,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随时转换,大海上并没有王法。

    这点荷夷与诸多西夷做的最好,大明的海商步子明显慢一些,但也有些海商开始学着西夷,在某些不在官府管控的海域偶尔干上一票。

    随着王彦与荷夷开战,海面上的状况便精彩起来,一直与荷夷互掐的西班牙、葡萄牙,便斗得更加激烈,几乎只要遇上,必然相互抢劫,而明朝一方,打响第一枪的也并非水师,而是大明海商。

   

………………………………

第678章偶遇敌船

    广阔的海面上,一艘三桅福船满载着大明的茶叶,乘风破浪,向南航行。

    船只在广州装满货物后,在琼岛加了些淡水和米粮蔬果,便继续沿着海岸航行。

    船是靖海商号的商船,因为有五忠军背景,商号又拥有造船工坊,所以发展特别迅速,在南洋活动的商号船只足有百艘,如果不是因为水手,船工不足,商号的规模还能更大。

    对于商号而言,船并不是问题,琼岛尚未开发,适合造船的巨木众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造出百艘千艘海船,但是水手、船工、引航却不是短时间能培养出来。

    王彦经营粤海三年,也就培养这么点人出来。

    一路上,船只并没有遇见什么大风浪,此时虽然不是顺风,但自宋代开始,中国就已经掌握了“八面来风,唯头不进”的操帆技术,意思就是只要不是逆天,其它七个方向来风,都可以通过调节帆面来使船只前进。

    风侧着吹来,将船帆吹的鼓鼓,操帆手调整帆面,船只有些横飘,约为晃荡着航行。

    这时望斗上的水手警惕向海面张望着,水手们聚在甲板上,身边都带着武器,不仅有刀剑,还有火铳和火箭,船上还有十二门佛郎机炮。

    王彦之前允许商号,给商船配备火器,其他商号还担心训练的问题,但靖海商号却没有这方面的忧郁,船上的护卫大多是从军中退役下来的士卒,或者是原来海上的海盗,对于器械十分娴熟。

    有这些人加入,靖海商号也就成了海上,最早开始偶尔干上一票的大明海商,不过他们还有些底线,抢的都是西夷或者南洋诸国的货船。

    甲板上,领航的是个秀才,名换吴世昭,三十多岁,雷州人氏,会试屡次不中,又家道破落,为了养家糊口迫不得已放弃科举,投身商会中,心中其实一直有些不甘。

    这领航的活儿,要能看海图,懂季风潮汐,知道天文地理,会用过洋牵星术,一般人很难学会,所以但凡精通这些的人,都是商会的宝贝,酬劳极高。

    吴世昭以读书人的优势,又多少精通些算术,很快就学会了这些,商会也给了他极高的薪酬,都能赶上七品知县,但是他却志不在此,还是想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

    广东这几年变化虽大,但人们的观念变化还是十分缓慢。

    甲板一角,一人挎着战刀,背着弓箭,乃是五忠军退役的士卒,名叫韩桦,是刚退来的一批,被安排进入商会,做个护卫头目。

    他站在吴世昭后面,直愣愣的看着他手里拿着的罗盘和海图,明显想学,但吴世昭却不愿意交他,自顾自的抬头看着天色,心中默默估算这船只的位置。

    忽然吴世昭将海图和罗盘收了起来,转身走到向船老大,韩桦见了眼中露出一丝失落。

    船老大腰里也挂着一把苗刀,正站在船楼上,双目炯炯有神的看这海面,这时吴世昭已经走到了船楼下面,便直接喊道:“傅掌柜,船好像已经过了占城外海,要进入暹罗湾了。”

    船老大听了不禁紧了紧腰带,把苗刀取了下来,然后拔出一节又插了回去,抬头对望斗上的水手大喊一声,“王富贵,快到荷夷的地盘了,给老子机灵点!”

    主桅的望斗上,一个晒的黑不溜秋,皮肤油亮的水手,立刻向下回道:“掌柜把心放到肚子里,天上飞过的海鸟,小的连毛都能数清!”

    荷兰人控制马六甲,堵死了大明商人前往天竺的航道,大伙便只能把货物运到马来半岛最狭窄的暹罗国境内的春蓬府,交给当地商人转卖。

    这等于贸易的好处,被二道贩子分去一半,对明朝商人而言损失很大,所以他们时刻想着能打通马六甲,进入天竺贸易。

    暹罗湾已经不在明朝水师的控制范围内,而暹罗国基本没有海防可言,算是没有王法的地带。

    海盗和荷兰人都知道明朝商船要把货物运到此处,所以常常在此片海域劫掠大明商船,海商贸易冒着很大的风险。

    水师要在占城取个泊船之地,也是为了将影响扩张到暹罗湾,保证商道安全。

    这时船上的水手和护卫听了对话,气氛立刻紧张起来,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炮手起身从船仓内搬出一桶药子,将佛朗机的子铳内装好弹药,护卫纷纷将身边的武器拿了起来,或是蹲着制作简易的火罐,船老大则走到船舷边,注视这海面。

    吴世昭对此却似乎不怎么关心,他并没真正融入船员之中,做完本职工作,他便座到一脚的货物上,看起书来。

    韩桦不知何时走到了吴世昭身边,“吴秀才,要是万一遇上贼船,刀剑无眼,你便到仓内躲躲。”

    吴世昭知道韩桦想学过洋牵星术,但他一心都在科举上,也不太看得起一群丘八,所以并不愿意与他们多说话。

    “多谢提醒!”吴世昭冷淡的回应一声,便又低下头去看书。

    韩桦站了会儿,没了下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走到一边,他手下一名护卫看了却十分不满,将手里绑了一半的火箭,丢在甲板上,站起身来,“一个酸秀才,有什么了不起的,以为自己是谁,比殿下的架子还大~”

    韩桦满几步上前,制止了属下,而就在这时,主桅杆的望斗上,王富贵忽然向下大喊:“掌柜的,前面有船!”

    闻声甲板上的护卫和水手,哗啦啦的全都站了起来,船老大立刻将刀插在腰间,几步急窜下船楼,走到主桅下,便直接往望斗攀爬。

    不一会儿,船老大到了望斗上,便问道:“哪呢?”

    王富贵一指,船老大一手扶着望斗,一手在额头搭了个凉棚,往王富贵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远处几面船帆漏出了海平面。

    下面的人,有的跑到船舷边张望,有的则抬着头等望斗上的船老大说明情况。

    此时相聚太远,船老大看了一阵,却看不真切,并不能分辨敌我,他看了半响,把手放了下来,然后对下面的人道:“有备无患,先调整帆面,抢占上风!”

   

………………………………

第679章交战

    风帆战船时代,抢占上风头,就意味着获得了远超过敌船的速度,以及速度带来的巨大撞击力,对于取胜至关重要。

    船上的操帆手听到命令,立刻解下帆索,挑整着帆面,以便更好的借助风势,操帆并不是个简单的过程,甲板上顿时忙成一片。

    船老大站在望斗里,并没有下来,他双目炯炯的注视这海面上出现的船只。随着距离拉近,他已经从最初的只能看到船帆,慢慢看到了船身,但距离太远,依然看不真切。

    船上的货物还没出售,船上的众人,其实并不愿意碰上其他的海船,特别是不愿意碰到海盗和荷兰人的船只,但这艘船迎面而来,却挡住了他们的航道。

    韩桦来到船舷边上,向海面眺望,此时他也能看见来船的船帆了。

    “最好别是荷兰人的船!”

    一旁几名护卫,也面带沉重之色。

    靖海商号因为承接了为水师造船的任务,所以商号自己的船只,也吸收了官船的特点,要比一般商号的船只更大更坚固,而且还有精锐的护卫,碰见一般海盗并不畏怯,但荷兰人毕竟是纵横海上多年,能从极西之地,穿越重洋来到南洋,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大海之上,虽然看见了对方,但实际上距离却极远。

    此时离发现船只,已经过了近一个时辰,两船飞速拉近距离后,望斗上的船老大,才看真切。

    那艘船由南往北而来,有三桅,船首还有一杆斜帆,典型的夷船。

    船老大脸色一变,向下面喊道:“是夷船,控帆,摆舵,避开他!”

    闻声甲板上的人顿时紧张起来,船尾的舵手,与操帆手立刻合力,使者船只偏离航线,避开与夷船相遇。

    船老大匆匆从望斗上下来,指挥水手操做船只,而这时望斗上的王富贵,却忽然大喊道:“掌柜,夷船也在转舵,想要拦截我们!”

    韩桦听了,几步窜到左舷边,果然见夷船也偏离了航线,两艘船的航行轨迹,如同一个倒掉的“八”字,迟早要相遇。

    韩桦见此,知道这艘夷船明显就是想拦截他们,而福船的速度比不上夷船,这一仗已经不能避免,不是他们干翻夷船,就是他们被丢到海里,他顿时回头喝道:“弟兄们,拿好家伙,准备拼命了!”

    大海上没有王法,人死了船被劫了,连尸体都找不到,作恶的得不到惩戒,冤死的也无处伸冤。

    船老大也明白眼前的情况,他走上船楼,当即也吩咐道:“弟兄们,保下船只,每人发银二十两,砍一个脑袋再加二十两,不设上限,若是抢下夷船,商会拿一半,剩下的货物,大伙儿平分!”

    这海上贸易风险极大,既要与天斗,也要和人斗,但获利也丰厚,从傅掌柜开出的条件,就可以看出来,这奖励比五忠军斩杀建夷的奖赏还要高出几倍。

    船上的众人也不是刚下海的新人,知道这时后想躲是躲不掉了,那便不如放手一搏,大伙儿不在陆地上待着,不就因为下海能挣钱,能有机会出人头地么?

    “富贵险中求,****娘的!”韩桦配合这船老大吆喝一声,军中之人擅长鼓舞士气。甲板上的护卫水手们,也全都叫唤起来。

    船老大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走下船楼,除了腰间挂着的苗刀外,又拿了一把鸟铳,娴熟的将药囊中的药子倒入铳内,有用搠杖捣实药,再装好铅子并再次捣实,而后又打开火门放上点火药,最后关闭火门,装好火绳只等临敌点火。

    这一系列繁杂的动作,便可看出船老大是个老手。

    韩桦知道,船老大的资历,要比他还早,是跟随衡阳王守过扬州的,只是因为年纪大,并没有被编入军中,当时只是作为助战民壮,等撤出扬州后便被安置在了琼州。

    引航的秀才吴世昭,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在海上遇见这种情况,但他心中依然有些恐惧,可这一次他并没有向之前一样躲入船仓中。

    他并非完全是个书呆子,只是内心矫情,自视很高,内心孤僻又孤独,却又拉不下脸与下面的人交流,他也晓得遇见这种情况的后果,弄不好整船人都要死,躲着没有用处,反而会像上次一样被人耻笑,所以他并没退缩。

    这船上的关系与陆地上却有些不同,就算是船老大对普通的水手也得客客气气,因为大家同舟共济,少了谁都不行,船都到不了岸,关系很平等,这对于传统社会的书生,显然不太适应。

    吴世昭很不适应,在岸上读书人受人尊敬,在海上他也被尊敬,但并没有因此便高人一等,所以他想逃离,但现在显然要先同舟共济,渡过眼下这一关。

    他放下书籍,从货物上站了起来,走到甲板上堆积的兵器旁,从里面挑选了一把胁差,几名护卫见了少不了一番笑话。

    这是上次船队遇见一艘岛津氏的朱印船,一番血战后的战利品,乃是岛津家的一名武士所带之物。日本武士通常穿着花里胡哨的和服,踩着木屐,腰里通常插着两把刀,有的也插着三把,跟个暴发户似的。

    这武士的佩刀,是有讲究的,长点的是打刀、太刀,那是用来砍人的,短点的叫胁差,主要用来剖腹自杀,也不知道日本武士成天带着一把用来自杀的刀干啥。

    吴世昭拿的刚好是把胁差,也难怪护卫笑话,但他却不晓得,读书人的自尊又受到了伤害,而正在这时,韩桦却将一杆鸟铳递了过来,“隔的远时用他!”

    鸟铳不比弓箭,步骤虽然繁杂,射速也慢,却适合没啥力气的新人使用。吴世昭没有拒绝,接过了鸟铳,韩桦又从兵器中给他拿了一把倭刀,也是因为轻便,适合吴世昭使用。

    接着他便自己也拿了支鸟铳,装填弹药,吴世昭把刀插在腰间,看着装一遍,立刻就会了。

    “是荷夷的船!”就在众人在甲板上准备武器时,望斗上的王富贵突然再次大喊。

    随着距离接近,船只的轮廓便更加清晰,原先只能判断是西夷的船,但现在已经可以看见桅杆顶部,一面黄白蓝三条旗迎风猎猎,确实是荷夷的船。

    其实对于大明海商而言,在广阔的海面上,无论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危险的,只是此时荷兰人的威胁要更大一些。

    甲板上的人听了,动作便更加迅速起来,大海不比陆地,可以钻山进林,荷兰人的船又以速度快而闻名,若是下午,他们还可以考虑拖到晚上,利用夜色逃脱,但此时还是上午,基本没有摆脱的可能,唯有拼死一战。

    又过了半个时辰,两船距离拉近到四海里左右,荷兰人的船上忽然冒起一阵硝烟,一声“轰”的巨响传来,两枚铁弹在距离福船百余丈的海面上溅起两道水注。

    韩桦吐了口唾沫,暗骂一声,“隔那么远,打的着么?”

    此时的火炮,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准头都不高,陆地上的打不准,更别说是在颠簸的海面,去打移动的船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