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屯河只是条小河,加上夏季少水,清兵几乎可以涉水而过。

    清军一到,多铎便命大军急攻,清军或乘小船,或座筏子,或涉水过河,冲上滩头,掀翻了守军临时立起的栅栏,疯狂的冲击着李过的防线。

    ···

    接着推一下《铁血铸新明》已经快二十万字了,可以收藏一下。

   

………………………………

第727章西线决战三

    忠至镇历经濡须山的挫折后,兵力下降至不到两万五千人,正好是多铎的一半。

    在探知多铎南下后,为了阻止多铎包抄王彦,忠至镇只能轻装急进,再加上濡须山阻击失败,所以重型器械,物资损失都比较惨重。

    李过指挥将士,以强弓和鸟铳连续不断的射杀压制强渡的清兵,但是很可惜,因为大军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时间将工事修建好,便迎接清军的攻击,所以战斗十分艰难。

    开战不久,清兵便凭借火炮的优势,不断冲上滩头,甚至突破第一段栅栏,杀到第二段矮墙下。在危机时刻,李来亨领近千精兵,投掷仅存不多的震天雷,然后与清兵对冲,才江清兵赶回河中。

    清军初战受挫后,并没有停歇,多铎十分清楚,清军现在是内弱外强,若是内线博洛失败,他外线的进攻也就没了意义,必须要在博洛不败的情况下赶赴战场,对王彦形成夹击,才能一战定乾坤,灭掉明军楚赣主力,则南朝在四五年无法在与大清争锋。

    多铎并没有给李过,加强防御的时间,在清军退下来之后,稍作集合,便再次投入猛攻。

    很快,在河滩上,两军再次陷入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交击,铳响炮响在两岸蔓延。

    从天空俯瞰牛屯河两岸,处处硝烟弥漫,无数人影殊死搏杀,场面壮观浩大。

    “总镇箭矢消耗完了,火药也所剩不多。清狗突到第二条防线了!”大将贺珍浑身是血的跑到中军,向李过大声禀报。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要说以他的身份,在明朝内部,应该是倍受打压的存在,但是在王彦的庇护争取之下,他已经做到了大明的国公,比大顺朝时受封的毫侯还高了一阶。

    一众大顺军的降将,也在王彦的庇护下,日子过的十分滋润,待遇与其他明军并无不同,而且反而高出不少官军出生的地方镇军。

    正是王彦的诸多努力,使得这些将领顺系的印记逐渐被淡化,转而印上了五忠军的印记。

    这一次,他深知一旦多铎突破了他,那王彦就危险了,忠至镇的将士,必须用自己的牺牲,来为王彦争取破敌的时间。

    听了贺珍的话语,这位陕西汉子,立在高坡顶部,俯瞰河滩上的战场。

    眼前的情景,足矣让任何久经战场的老将心惊胆颤,无数红顶斗笠,攒动着涌上河滩,不少八旗骑兵,则跨着战马,直接渡水而来,清军一浪接着一浪的拍击明军的防线。

    在最前面的第一道栅栏已经完全失陷,如蚂蚁般密集的清兵正猛攻第二道短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失陷。

    李过看见这一幕,把战刀抽了出来,回过身来,对着身边的将校,沉声说道:“我等起自三秦,霍乱中国数十载,本罪孽深重,然蒙藩主不弃,不计前嫌,招为部署,待之如手足弟兄,未曾亏待。今我等以为官军,口中所食,身上所衣,皆仰仗藩主与父老乡绅。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尚知报恩,何况人呼?况从军报国,难免一死,今本镇奉命阻击清狗,一赎罪过,二报藩主大恩,三为汉家大义,何惧死呼?”说完他用刀指着众人,喝道:“儿郎们可敢一死?”

    忠至镇的底子,是原来的东路顺军,虽也打乱编了一些其他的部队进来,但主力依然还是顺系的士卒,明军的主力在弘光朝时基本已经投降,无论是五忠军还是何腾蛟的部队,像郝摇旗、马进忠、王进才这都是顺军投过来。

    原来的农民军在明军系统中至少占了七成以上,直到王彦的府兵制初见成效,加上军队的战损,以及伤残老弱退役,这个占比才有所下降。

    在原来的历史中,也是两支农民军,最后支撑了南明二十多年。

    将士们听李过这么说,就知道他们要在这儿死磕了,估计大多数人的性命都要丢在这儿,但五忠军从建军以来,就只有全员战死,没有临阵脱逃之说,这是五忠军的精神,也是他们打出来的信念。

    众将士齐齐拔出战刀,握住了手中兵器,高高举起,爆喝回应道:“死国可也!”

    李过见此,神情肃然,“既然如此,儿郎们,操上兵器,随本镇一搏!”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将士们齐齐抱拳,“我等誓死追随督镇!”

    “杀!”李过转过身来,战刀高举,发出一声爆喝,随后挺刀冲下,向着已经突破第二道矮墙,将要冲到坡下的清军撞去,身后的将校、士卒发出声声怒吼,拥着他冲下来,像疯了一样冲向清军。

    牛屯河对岸,多铎立在王旗大纛下,正带着一众将领观战,他见清兵已经突破栅栏,杀到第二道防线,甚至有人马已经突破第二道防线,不禁笑了起来。

    “看情况,李过支持不了多久了!”多铎颇为得意的谓众人说道。

    一旁的满洲大将河洛会,也明显不担心眼前的情况,他们兵马是李过的两倍,击败李过是迟早的事情。

    他听了多铎的话,深以为然,但却对内线表示担心,“端重郡王那边不知到什么情况?”

    多铎笑了笑,对博洛却颇有信心,“王彦七万人马杀过去,博洛只要退守大胜关,不与王彦决战就行,他只要保持七八日不败,等本王击破李过,从后包抄,两军夹攻王彦,王彦没有不败的道理!”

    多铎心中一阵快意,扬州一战,让他羞耻了四年,他这次应该能一雪前耻,向王彦报仇了。

    就在多铎自信满满时,博洛的心情却非常糟糕,王彦力求速战,他是一招失手,全盘被动。

    王彦的目的就是把他往回引,他却不得不来,他若不来,王彦冲开大胜关,向东可打江宁,掉过头来又可以打马鞍山,那他就被山上残军和王彦给夹攻了。

    此时他明知道王彦在路上等他,他却不能不率兵追来,不过他与王彦的目标却不同,王彦是要和他决战,而他是能击败王彦,就击败王彦,击不败,他则力求冲开阻拦,返回大胜关。

    只要他进了大胜关,口袋就还是口袋。

    此时博洛大军蔓延,万五骑兵在前奔驰,蹄声滚滚,数万步军埋头而行,红顶斗笠起伏攒动。

    探马早已告知明军就在前面,大军又行进数里之后,远处逐渐露出一座火红的兵山。

    ····

    推书《铁血铸新明》目前近二十万字,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

第728章西线决战四

    数里外,只见一片火红。

    就在清军发现明军时,明军自然也看见了清兵。

    这时,只听见中军一声鼓响,明军大阵中,便闻将官们齐声呼啸,“起!”

    各个方阵中,席地而坐的明军,在恭候多时后,听闻号令齐齐各执兵器,站起身来。

    一时间,大阵中长枪如林,旌幡如云,犬牙交错,如同一支苏醒了的巨兽。士卒们拿冷峻的目光,看着逐渐出现在视野内的清兵,纷纷操起了各自的武器。

    整个大阵中,衣甲哗啦啦的响成一片,战刀拔出,反射的白光,如同波光粼粼的大海。

    骑兵早已上马,游弋在大军左右。

    一队三四百人的清军骑兵,前突过来,意图突袭骚扰明军,探查明军的情况,但是看见明军骑兵游弋两翼,明军阵前士卒已经列好了阵型,看了几眼,并不敢靠近,悻悻退了回去。

    明军事先已经摆好了阵型,只是等待中,为了节省体力以逸待劳,所以全都坐在地上。

    现在清军赶来,他们闻令站起身来,整个大阵便逐渐成型。

    五忠军的士卒都是老卒,各镇选拔上来的锐士,经过四年战火的淬炼,对于野外浪战,也并不惧怕,纷纷检查器械,相互鼓励,做着最后的准备。

    一名五忠军的老卒,对着身边的士卒说道:“兄弟,不慌,博洛这厮没什么了不起,老子在延平和他交过手,十多万人也没能奈何我们,现在我们的人马比他还多,肯定能击败清狗。”

    老卒说的颇为自得,有意在新卒面前卖弄资历,就跟他指挥的一样。当然,他也是出于好心,为生面孔们打打气。

    就在老卒说话时,那面生的士卒已经用力将手中硬弓扯成了满月,然后陡然一松,弓弦震荡,发出清脆的声响。

    那士卒笑着看了老卒一眼,“清狗没什么可怕的,我这把弓杀的清狗不下这个数了!”说着,那士卒伸出手来,在老卒面前五指张开比划了一下。

    老卒一时愕然,他这个犊子装的有点失败,他上下打量新卒一眼,不禁问道:“你小子哪部来的?”

    新卒笑道:“神策中军,郝将军麾下士卒,守过襄阳城,三月前刚调拨进五忠军充任步弓手。”

    去岁楚赣大战,郝摇旗守襄阳,抵御两顺王从河南南下的人马进攻,前前后后打了几个月,最后使得两顺王无功劳而反。

    老卒听了,知道这次补充进来的士卒都不简单,不能再当土包子看待,一个个都经历了大场面,不过五忠军的老卒自然不会被新面孔镇住,他一手晃了晃手中硬弓,冷笑道:“哼,待会交战,看老哥给你射个牛录下来。”

    就在阵中准备完成,各部棋牌官向中军举旗表示就绪后,中军战鼓再起,近百名赤着上身的力士,齐齐挥动鼓槌,猛敲三下,战鼓发出雄浑的“咚咚咚”声响,动人心魄。

    士卒们听见鼓响,立刻严肃起来,整个大阵瞬时安静,再有任何异动者,喧哗者,都将以军法论处。

    明军这边准备就绪,蔓延而来的清军却不太着急,博洛凭借着骑兵的优势,不紧不满地列阵。

    清军骑兵分成了三部,左右各五千,庇护着步军在明军面前摆阵,奇怪的是后面还有一部,也是五千骑,估计是博洛怕山上的明军赶来夹击。

    金声桓部虽然饿得脚软,但他不得不防,何况还有明军水师

    这时大军列阵,博洛则领着一队骑兵脱阵而出,来到阵前,观察明军阵势。

    他见王彦果然在此等他,心中就更加断定了他的决策。

    整个内线,他只有六万人,而王彦有七万人,江面上还有水师,马鞍山顶还有金声桓的残兵,明军的兵力远胜于他,他虽有马军之利,但马军的优势也并非十分巨大,正白旗原来在华容被王彦全歼,石廷柱现在的正白旗,那是后来从新组建,虽也是挑选绿营精兵,但与曾经的正白旗一比,相差可不是一星半点。

    对博洛而言,最好的情况,是他能退到大胜关,如此只要坚持到外线的多铎,萧起会击破阻击的明军,就能对王彦合围,金声桓和皇帝照样跑步了。

    可是王彦现在却冲到了他的前面,挡住了他的入关之路,迫使他不得不进行决战。

    博洛一行奔驰到阵前一块微微突起的地方,勒住战马,观察明军阵势。

    博洛拿起千里镜,眺望明阵,圆形的视界首先对准了一个小土坡上的高台,那正是明军中军所在。

    在视野中,博洛只见坡上五色旗帜簇拥着金边王旗大纛,旗幡飞杨,一队浑身包裹在铁甲中的精兵,护卫在坡上,想必就是让佟图赖吃了亏的铁疙瘩。在这群铁甲军的护卫下,一人身穿金甲披大红袍,骑一匹火炭马立在坡顶,必然就是王彦。

    这让博洛嗤之以鼻,妈的老子也是王,却没穿的你这么骚。

    他将千里镜移动,圆形的势界来到明军前阵,他从中军往前看,先看到的是弓手,然后是长枪,前面是刀盾,然后又是弓手,长枪,刀盾,大概三个千户为一个小阵,并非列成大阵。

    博洛眉头一皱,这厮怎么不将长枪兵放在最前,而是列单个小阵,这明显是方便进攻的。

    他将千里镜放下,然后又拿起来,观看阵前,视界中出现的是数千鸟铳手。

    一旁的金砺也看得云里雾里,“左右两翼,阵前放了拒马,挖了浅钩,长枪如林,应该是准备防守,后阵看不见,这前阵就有些怪了,不挖坑,不钉桩,不设拒马,明军等我们这么久,他有时间啊?”

    闻语一众清将把目光都落在了前阵,佟图赖摸了下嘴,诧异道:“难道王彦想主动进攻!”

    “他敢!当我马军吃素的么?”石廷柱眼睛一瞪。

    博洛听到着回头看了一眼本阵,见大军阵型还没完成,心头一凛,忙一拉缰绳,“走,回阵!”

    他这话刚说出来,大地一阵震动,明军左右两翼,各两千五百骑兵,倾巢而出,直奔清军大阵。

   

………………………………

第729章西线决战五

    清兵蔓延而来,仗着骑兵的优势,不紧不慢的在旷野上列阵。

    无马不成军,清军的阵型万年不变,仍然是按着过去的习惯,步军结进攻阵形,马军停在两翼。

    六万人马十分散乱,以为明军按着惯例,会等他们进攻,可王彦却喜欢掌握主动权,他七万精锐岂会怵博洛六万人马,他的目标是速战击败内线清兵,然后调头去打外线,化解这次金声桓战败,带来的危机,所以他自然要主动出击,没有让博洛列好阵,休息好了再来一战的道理。

    一阵东南风吹过,高坡下旌旗猎猎作响,王彦站在大纛旗下,神色冷峻的看着西面的清军。“来吧!抗争五载,今日便在这长江平原上一决雌雄!”

    王彦目视正在结阵的六万清兵,在己方大阵已经完成列阵的情况下,他忽然沉声喝道:“传令横冲马军,趁敌结阵未成,直扑清军步阵!”

    清军骑兵是王彦的三倍,但王彦有他的底气,督标骑兵从最初的万人,现在反而降到了五千,不是没马,而是横冲马军只要精锐。

    清兵正结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