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腾蛟?”孙可望愤怒无比,瞪着眼睛,“他难道不考虑战争涂炭生灵,不想不战而得千里之地,十万大军吗?”

    “大王,恐怕他还真不想,何腾蛟此人自私自利,从臣得到的消息来看,他根本没有考虑过百姓,只是想着争夺功绩。”

    当初何腾蛟在湖南时,就大肆加税,搜刮三湘来筹备银子抗清,搞的民怨沸腾,最后是他贪心不足,跑到岳州与王彦争功,不想王彦居然放弃岳州,抄了他的老巢长沙,同湖南巡抚堵胤锡一起夺权,才将何腾蛟在湖南的政策扭转过来。

    孙可望以为他提出封王,最少能挣取两三个月的扯皮时间,可是没考虑到何腾蛟这个烂人的想法,不想事情展成了这样。

    忽然孙可望一阵颓然的在座椅上坐下,心中恨极了何腾蛟这个狗官,半响后,他才收拾心情,接受事实,“现在明军到哪儿呢?”

    “过了永宁卫,已经向泸州杀来!”

    “这么快?”孙可望又是一惊,“狄三品怎么守的?”

    “大王,狄三品根本没守永宁,他见六万明军浩浩荡荡,气势壮盛,阵前便降了李定国,现在正领着明军向泸州而来。”

    孙可望猛然站了起来,心中是又惊又恨,狄三品是西军老将,很早就随了张献忠,有他引路,恐怕沿途的关卡都不可靠,明军眨眼便要杀到泸州。

    白文选见孙可望急得来回踱步,不禁拱手道:“大王,何腾蛟让李定国为先锋,就是想瓦解我们内部,大王现在应该马上赶回泸州,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泸州,不能让明军各个击破。”

    “让本王撤回泸州,将力量集中起来?”孙可望停下步子,有些犹豫。

    他看着屋里的沙盘,那是附近几座山头的模型,这是他最后的退路。万一战败,他还可以退到山中以待时变。

    当年李自成、张献忠、左革五营都曾经失败过,钻过山,在山中结寨,躲过明军的围剿,等明朝空虚疲惫之时,再杀出来,搅动天下。

    白文选顺着他的目光,也看到了山寨的模型,沉声说道:“大王,现在大军人心不稳,只有将军队集中起来,大王亲自坐镇,才能防止有人投降,这个山寨留下一两千人马看着就是了。”

    孙可望沉默不语,现在山寨才建设一半,最主要的是粮食还在城中,运送还需要时间,而明军恐怕旦夕之间就会兵临泸州,粮食怕是云不过来,而粮食运不上山,这个山寨也就没意义了。

    这时孙可望开始在脑中想着,他还有什么路可以走,似乎只有集中力量守卫泸州,然后向豪格求救,如果那厮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或许会拉他一把。

    (感谢我王大拿的打赏,求订阅,求月票,推荐)

    (本章完)

   

………………………………

第965章兵临南岸

    人心的欲望总是一点点的增多,当一个人从底层逐渐爬上高层,这个时候再跌回底层,多半便会一蹶不振,但是有没有人能从新站起来,肯定是有,孙可望就算这种人,但他的属下可不是全都具有他这样的精神。

    大多数西军将领,在爬上高位之前,多是贫苦之人出生,或许每天一顿饱饭,他们就很满足,而心中欲望也不过是再有个婆姨,可是随着成为新的权贵,他们的欲望自然不会满足于一个婆姨或者是一顿饱饭,他们已经是大鱼大肉,妻妾成群,但是心中却未必满足。

    这个时候,如果他们从高处跌落下来,从新过苦寒的生活,他们即便能吃饱有妻儿,多数人也是无法接受,无法再走一遍奋斗的道路。

    李自成当初几经挫折,最惨的时候被打得只剩十余骑,可是依然能够再次崛起,偏偏称帝之后,一旦失败,便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多的很,达到一个顶点,然后迅速凋零,老祖宗说“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真的失败,会有多少人跟着他遁入山中,那些已经见识了更好生活的将领,是否还能再与他在山中吃苦,孙可望很怀疑。

    他思虑良久,还是同意了白文选的建议,只留下两千人,剩下的人全部撤回泸州,准备孤注一掷。

    他只要能坚守泸州,使得明军困顿于城下,他不相信豪格不会出手,而只要金军加入战争,他便还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明军一边,何腾蛟六万六千多人正兵,加上随行的土兵,运输物资的民壮,十余万人在六月底进入川南,第一战就不费吹灰之力,使得守卫泸州南大门永宁卫的西将投降。

    何腾蛟随即让李定国领六千人为先锋,西军叛将引路,为大军张目,浩浩荡荡的挺进泸州。

    明军撤出川南不到一年,孙可望和豪格又在川南连续大战,所以川南的情况十分混乱,西军、盗匪、金军、地方豪强,互相攻伐,乱成一锅粥。

    明军一进入川南,就大肆宣扬,言大明朝大学士,督云、桂、黔、川四省军事,鄂国公何腾蛟,亲提虎狼收复川南,六万六千正兵,硬是被吹嘘成三十万,光听数字,就能吓得人肝颤。

    何腾蛟原本只是云贵总督,但是为了便宜指挥,明朝给他加了衔,好统筹整个西南战事。

    明军一进入川南,就如同洪水洗涤大地一般,盗匪和草寇闻风而窜,那些结寨自保的豪强,则如久旱而逢甘霖的纷纷发动袭击攻打西军控制的州县,以迎官军。

    孙可望这时也知道明军势大,他也想跑,但是他害怕他一逃,就会像李自成一样,人越跑越少,人心越跑越散,一路溃败,直到消亡。

    在明军推进,各地不稳的情况下,孙可望发布命令,将各部西军调回泸州。

    一时间,西军部队纷纷退向泸州,一些支持孙可望的盗匪和绿林好汉,也都齐聚泸州,要帮助西军抵抗官军。

    六月底,随着西军撤退,川南不少州府,都形成了真空之态,乌蒙、镇雄、叙州等地被豪强武装攻占,并派出人马来迎接明军,而靠近金国控制区的豪强,则选择了投靠金军。

    七月一日,明朝前锋抵达了泸州城南的长江对岸,三日之后,何腾蛟领大军也赶来了泸州,十余万军民开始在南岸驻扎临时大营。

    面对明军的压力,孙可望很清楚自己的军队无法和精锐强大的明军主力对阵,他只能集中兵力死守泸州,以拖待变,等待北面的金国介入战争。

    这时,西军已经全部退入泸州城,除此之外还有赶来助战的盗匪,跟着西军撤退过来的义勇,泸州城中一下聚集了近八万人马,但真正的精兵,只有那么不到三万人。

    泸州城位于长江与沱江交汇之处,三面都是江水,只有西面是旱地,可以说是川南最南攻打的一座城池,而种不好攻打,并不是因为城池的坚固,而是在于他的地形。

    孙可望选择泸州,有三个原因,第一就是因为他的地形,限制了明军进攻的方向,只能是西面的城墙,这就减少了他防守的压力,而他时间有限,加固四面城墙很难,但是加固一面城墙,却很容易办道,他八万人守一面墙,难道还守不住?

    第二个点,则与泸州水路交通便利有关,西军能够通过沱江和长江迅速撤回,是他最适合收拢兵力的地方。同时他万一战败,也能利用水路逃脱,能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第三点,则是因为泸州富裕,这也与他水路交通便利有关,城中储存了他从各地搜刮来的物资和粮食,足够他支撑一年。

    此时,孙可望站在城头,目光复杂地望着长江南岸的明军大营,三天前还只有千余小白帐,现在却是漫山遍野,就仿佛雨后长出的菌菇一般。

    “大王,估计只是临时的营寨,明军没有强大的水师,不可能直接从江面上进攻我们!要攻打我们,还是要渡过江来扎营,”白文选看着南岸,低声说道。

    泸州南是长江,宽达三里左右,这样宽的江面,使得明军不可能从水面发动进攻。

    王复臣看着满山遍野的明军营帐,两股一阵战栗,“大王,不能让明军过江,要击败明军,卑职觉得还是要派遣一队人马,渡过江去骚扰明军的粮道,只要明军补给不保,他们就不得不撤退。”

    孙可望出了口气,强打起精神,他必须要展现出足够的信心,“四川多山补给不易,袭扰明军粮道,确实能够拖住明军的进攻,而派别人去,本王不放心,就由复臣率领五百老营兵,再加五千土兵,渡过江去袭扰明军粮道,至于阻敌过江之事就交给文选。”

    两人听了,白文选抱拳领命,王复臣一脸苦涩,见白文选领命也只能一抱拳。

    孙可望背对着他们,为见二人神情,他说完,又沉吟一阵,然后说道:“除了刚说的两件事之外,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争取豪格尽快参战!”

    “那封信件,臣已经派人送了过去,可是到现在还没消息传来。”王复臣脸上犹豫,“大王,听说豪格在谋求与明朝和谈,他会不会不想参与这场战事,准备隔岸观火呢?”

    “不会!”孙可望断然摆手,他必须这么说,而且也必须让属下相信,“明军和豪格已经结下了深仇,有那封信在,他应该能看清明朝的意图,况且唇亡齿寒,如果本王倒了,金国就必须要独立面对明军,豪格是聪明人,他能看清这一点。”

    说着,孙可望回过身来,见属下们好像没有什么信心,于是沉声说道:“本王再写封亲笔信过去,必定能使得豪格发兵,你们都不必担心,只需要紧守岗位,只要渡过了这次危机,本王不会亏待你们!”

    感谢衰草枯杨的打赏,求订阅,求月票,推荐


………………………………

第966章备战泸州

    长江南岸,一座山头前,何腾蛟领着众多将士,远眺着对岸的泸州城,李定国用马鞭指着长江说道:“督师,泸州正好坐落在长江与沱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东、南、北三个方向都是几里宽的江面,我军无法攻打,要想进攻,只能渡江后攻击泸州西面。”

    何腾蛟微微皱眉,“这就是定国在南岸扎下临时大营的原因。”

    李定国笑道:“是的,要想打下泸州,我们必须过江。”

    何腾蛟看着几里宽的江面,“找到足够的船只没有?”

    “南岸的船只已经被孙可望烧毁,不过末将已经让士卒砍伐毛竹,建造筏子了。”

    “筏子?”何腾蛟问道,“这个东西能过江吗?”

    何腾蛟说出了众多将士的疑问,马进忠、王光泰都看着李定国。

    “这个方法是江天一所提,他当初随着楚王殿下入川时,就是用筏子击破清军的江防,渡过了长江。”李定国解释道:“只要筏子足够,送一只精锐部队占据一块滩头,大军就能用筏子搭建浮桥,迅速过江。”

    何腾蛟听说是王彦用过的法子,当下便不在提出疑问,这个天下,何腾蛟就服他女婿一人,既然是王彦曾用过的,那便铁定没有问题。

    “渡江的准备工作,就全交给定国!”何腾蛟点了点头,然后回过身来,肃声说道:“根据内线报告,孙可望已经派人去请豪格出兵,金国随时可能插手,我们的动作必须迅速,众将士都要打起精神,随本督尽快破敌!”

    “诺!我等谨遵督师之命!”众将齐齐抱拳,杀气腾腾。

    当下何腾蛟与众人在山上又看了一会儿,便吩咐诸多将领回去准备,帮着民夫砍伐竹子,尽快准备足够的筏子。

    泸州城,携带孙可望亲笔求援信得信使,从城门处冲出,逆着沱江往北绝尘而去。

    是夜,泸州西门瓮城内火把通明,城墙上面站满了举着火炬的士卒,下面瓮城里面也站满了士卒,充满了肃杀严肃的气息。

    孙可望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的士卒,挥手对身边将领说道:“可以了,开始吧!”

    将领闻语,忙一躬身,然后窜下城楼,不多时一队士卒,推着车辆从城门出来,进入瓮城,然后抱起一叠叠陶碗,便飞速从站成队列的士卒面前穿过,士卒们纷纷伸出手,接住陶碗,后面的士卒则提着酒坛,给每个士卒倒满,酒水飞溅。

    瓮城内的士卒,站成了十多排,发碗和倒酒的士卒同时进行,城墙上的火光照在士卒们的脸上,场面很是热血。

    不多时,孙可望见每个士卒手中都端起了一碗浊酒,便一伸手,一旁的侍卫,立刻给他递上来一个瓷碗,然后倒满酒水,他便端着酒碗走到城墙边。

    “弟兄们,明朝腐朽,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地主劣绅对我等百姓肆意欺压,本王随先王起义兵十余载,欲伸大义于天下,为尔等均贫富,铲除不平,然暴明亡我之心不死,背信弃义,起大军来攻,想要迫使本王屈服。”

    孙可望扫视下面的将士,忽然提高了声音,“然而本王始终铭记先王之志,不忘我等赤贫出身,要为天下伸张大义。弟兄们,揭竿斩木起义兵,替天行道救生民,贪官污吏都杀尽,除尽不平方太平!这是本王之志,尔等愿意随否?”

    西军的主要成分是赤贫的农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个阶层,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被欺压的对象。

    历史上,爆发了多次底层民众起来抗击的起义,他们将旧王朝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想要建立一个万世太平的国度,可是事实上,旧王朝无法实现万世太平,农民起义也做不到,许多农民起义的领袖,号召农民起义,推翻旧的皇帝,自己却乘势座上了新皇帝的宝座,农民阶层的奋斗、牺牲,只是当了新皇帝的垫脚石,做个了改朝换代的工具。

    新的皇帝上位,之前许下的均田免粮,自然不作数,不纳粮,新皇帝吃啥?而许下的天下太平,也不过是句空话,农民起义从不反封建,他只造成王朝的更替,新皇帝登基或许会有一个短暂盛世,但由于专制帝制的先天缺陷,盛世不久又变成了乱世,农民阶层还是在里面轮回,并未解脱出来。

    用一句话说穿,农民阶层就是上当受骗,希望永远太平和公平,永远不会实现,这是历史上最凄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